好律师 > 专题 > 消费维权 > 政策法规 > 防控疫情,哪些经营行为要不得?
防控疫情,哪些经营行为要不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手套、医用酒精等重点医疗应急防控物质成了紧俏物资,个别经营者违背商业道德,借机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作为予以查处。举国全力防控疫情下,哪些经营行为要不得?广大群众能做什么?
问:针对口罩、手套、医用酒精等重点防疫用品,经营者应该怎样销售?不应做什么?
答:经营者应当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应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应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不应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扰乱市场秩序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违法经营行为。
问:哪些情形构成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经营者虚构购进成本、本地区货源紧张或者市场需求激增、准备提价等可能推高防疫用品价格预期的信息。经营者散布上述捏造的信息或者使用“严重缺货”“即将全线提价”等紧迫性用语、诱导性用语等可能推高防疫用品价格预期的信息。
问:哪些情形构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经营者不及时将已生产的防疫用品投放市场、转至消费终端或不及时将超出保持经营连续性必要库存的防疫用品对外销售,经市场监管部门告诫仍继续囤积的,可以认定构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另外,强制搭售其他商品、大幅度提高配送费用或收取其他费用等变相提高防疫用品价格的行为也构成哄抬物价。
问:面对上述经营违法行为,广大群众能做什么?
针对经营者生产、经营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防疫用品,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违法经营行为,广大群众可以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及时拨打举报。
当前,为了打赢疫情防控战,我国多个城市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作为经营者更应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价值取向,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共同营造健康的市场经营环境。
以上是关于“防控疫情,哪些经营行为要不得?”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消费维权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房地产转让,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房地产转让当事人签订书面转让合同;(二)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在房地产
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规定,在劳动合同
犯偷税罪,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
3月的凌晨时分,宋女士某村自己所租的房子正在洗澡,突然发觉窗前有手机正在对着自己照相,警方接到宋女士的报警后即可来到现场,从邻居男居民范某...
合理、有效解决医疗纠纷途径的基本流程 随着我国的法制体系日趋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
点评: 我就在银行工作,第一,银行的利息是按照合同约定计算的,没有上限,直至计算到还请为止;第二,
年 颖 尹秀峰 - 自古以来,在缔结婚姻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就有订立婚约的传统习俗。在
当事人咨询:张律师,我花280万投资了一家公司,取得了35%的股份,合同签了钱也打给公司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