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劳动人事 > 法律指南 >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有哪些?企业在劳动用工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有哪些?企业在劳动用工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随着普法力度的加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维权成本大大降低,劳动者敢于甚至乐于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权;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不重视、不研究劳动法律、政策,导致企业陷入尴尬局面。那么,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有哪些?企业在劳动用工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用人单位不签合同的法律风险
1.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劳动报酬:从第二个月起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即共计11个月,应支付劳动者每月二倍的工资。
2.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上直接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这对用工单位制度管理不利,更重要的是对于涉及商业秘密或竟业限制的劳动者不能有效约束。
劳动用工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书面的劳动合同必须及时签订
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法律风险防范最基本的要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要把握好。
用人单位要针对本单位不同工种、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分别具体细化劳动合同内容从而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岗位的风险等级不同,作出有针对性的约定。
三、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该法规定缴纳“五险”(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四、制定规章制度很重要
用人单位的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相当于单位的“内部法律法规”,在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依据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防范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五、重视相关劳动用工文件材料的留存
对劳动用工过程中的相关文件材料,注意收集、整理、保存好。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
周某系甲公司员工,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被人社局认定为工伤。经淮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工伤拾级伤
想说一个工伤的案件,这个案件是从某乎上接到的。感谢陌生的信任,赔偿结果不错。但是结局不是那么好受。1976年的王某,2019年7月初,到北京...
法律不容亵渎,可有些不法分子打着“捞人”“减刑”的名义,针对一些病急乱投医的人,设下诈骗陷阱。近日,某检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覆盖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就应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来说有利也有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工伤职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工伤保
【领丧抚费被要求出具死者无犯罪证明】针对有媒体报道“领丧抚费需出具死者生前无犯罪证明”一事,石家庄市人社局4月22日发布调查说明称,21日,...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