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安徽省
- 【发布文号】皖政〔2006〕132号
- 【发布日期】2006-12-31
- 【生效日期】2006-12-31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安徽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安徽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纲要
安徽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纲要
(皖政〔2006〕13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安徽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回顾
经过“十五”期间的不懈努力,全省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和能力、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形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我省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速度,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快速增长,综合交通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达深度大幅提高,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主要航道和重点机场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加快形成,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至2005年底,全省拥有综合交通线路81801公里,比2000年增加8674公里;综合交通网密度达到58.7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6.2公里。建成合肥―西安铁路、宣杭铁路复线、京沪铁路淮河复线大桥、青芦铁路支线,基本完成漯阜铁路改造,动工建设合宁、合武客运铁路专线和铜九铁路,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308公里, 比2000年增加145公里,复线化率46.8%;建成界首―阜阳―蚌埠、蚌埠―徐州、庐江―铜陵、黄山―杭州、芜湖―宣城、蚌埠―明光高速公路和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合徐公路淮南连接线、合界公路合肥连接线、芜湖长江大桥南岸公路立交,完成合肥―南京、合肥―芜湖高速公路改造,新建、改造国道、省道和重要县道5800公里,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2807公里,比2000年增长11.4%,其中高速公路1501公里;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5616公里,拥有各类生产性港口泊位1328个、吞吐能力2亿吨,分别比2000年增加211个和1.3亿吨;完成空军蚌埠机场迁建、黄山机场扩建,实施合肥机场跑道改造,主要机场适航条件得到改善;全省管道运输从无到有,建成西气东输安徽段主管道和合肥、蚌埠、淮南、滁州、芜湖等支管道,开工建设齐鲁一宿州、安庆一合肥成品油管道和仪征一安庆一长岭原油管道,全省运输管道达到1070公里。“十五”期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26.3亿元,其中铁路53.3亿元、公路690亿元、水运13.2亿元、民航6.3亿元、管道63.5亿元。
(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
基础设施方面:主要干线铁路连续提速,京沪铁路安徽段实施电气化改造,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投入建设;全省二级以上公路比重由2000年的11.7%提高到15.8%,其中高速公路增加2.2倍,并实现电子监控、收费联网和计重收费;沿江集装箱和大型煤炭专用码头发展加快,一些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公路客运站和铁路枢纽开始投入运营。
运输装备方面:铁路运输全面使用内燃机车,主要干线铁路开通高档空调旅客列车;公路客车技术性能和舒适度普遍提高,中高档客车比上升到12.3%,厢式和专用重载货运汽车快速发展,专用货车比2000年增加3倍;沿江部分港口煤炭、矿石、水泥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专业装卸设备逐步使用;内河船舶更新换代步伐加快,船型标准化和航运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启动;民用航空运输使用国际通用机型,主要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安检消防、运输服务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运输结构方面:2005年与2000年相比,铁路在货运周转总量中的比重由57.5%下降到56.4%,公路由25.5%上升到27.0%,水运、航空分别保持在16%和0.02%左右的份额;铁路在客运周转总量中的比重由38%下降到37.3%,公路由58.5%上升到59.7%,水运所占份额持续下降,仅为0.04%,航空客运周转量由2.8%上升到3.0%。
(三)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国家和省安排建设县到乡公路15500公里,乡到村公路4000公里,投入各类建设资金50.8亿元,其中国家投入26.8亿元、省投入24亿元。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技术条件和抗灾能力显著提高。到2005年底,全省农村公路达到60806公里(不含村道),乡镇通油路(水泥路)率由2001年的49.8%提高到99.8%,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水泥路),99.3%的行政村通公路。随着农村公路条件的改善,农用运输车辆大幅度增加,到2005年底,全省农用运输车达到60.7万辆。
(四)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行政管理行为逐步规范。
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政企职能加快分离。民航机场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接收管理国家下放的沿江五港,实施了港务管理机构改组。全省高速公路融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全部从政府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分离,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按照“管养分离、减员增效、招标养护” 的原则,开始改革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铁路运输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安徽境内的铁路站段由上海铁路局直接管理。交通投资体制进一步理顺,多元化投资格局初步形成。规范高速公路经营权特许和转让行为,高速公路项目业主选择及经营权转让试行招投标制。
“十五”期间,我省交通建设和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规模小、运输服务水平低的总体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制约没有完全消除。主要表现在:一是路网不完善,有效通道不足,不能适应全省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的要求;二是主要机场吞吐能力弱,货运港、站设施老化,运输装备总体技术水平较低;三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整合问题突出,综合运输系统效率低下,现代物流业起步缓慢;四是交通运输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农村交通依然落后,城市交通日趋紧张;六是交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大,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二、“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交通运输能力加快提升。
“十一五”期间,预计全省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6%,客运周转量增长7%,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7%,货运周转量增长8%,沿江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20%左右(其中集装箱年均增长35%)。
(二)“中部崛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措施。省委、省政府作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重大决策,不仅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加快建设的重点,而且要求在奋力崛起中发挥先导作用。
(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我省正在实施的“861”行动计划,要求加速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建设加工制造、原材料、化工、能源、高新技术、农产品等产业基地。与此对应的货物运输结构将随之发生变化,能源、原材料、机电产品、农副产品将成为运输重点,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快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运输和综合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
(四)消费结构变化对交通及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将发生明显变化,不仅出行次数、距离和时间将持续增加,而且对出行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出行方式的多样性、舒适性、快捷性和安全性更加受到重视。同时,随着小汽车消费大众化步伐加快,也将对道路的通行状况、覆盖范围、信息服务及可选择性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五)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更加重视普遍服务。
“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和普遍服务,努力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此外,我省是人口大省,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并跨区域流动,需要加快改善城乡和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提供安全、便捷、大容量、人性化、高质量的客运交通服务。
(六)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和谐的综合交通体系。
“十一五”综合交通建设必须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努力减少土地占用和能源等资源的消耗,避免重复建设,建立环保节约型的和谐综合交通体系。
三、“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基本思路
“十一五”期间,全省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交通体制改革,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综合交通通道建设,增强城市交通能力,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升交通技术装备水平,构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立全面对接长三角经济圈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崛起和社会和谐。
(一)以发展为主题,增加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
一是完善综合交通网络,解决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的问题。二是改善结构,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三是建立便捷、安全、可靠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运输需求。
(二)深化交通体制改革,加快市场机制建设。
一是继续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加快交通投资和客货运输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交通运输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建立规范、高效的管养机制,使农村公路得到全面、正常、有效的养护。
(三)加快综合交通通道建设,支撑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加强东向通道建设,实现与长’三角经济圈综合交通网的全面对接。二是加快沿江及跨江综合交通通道建设,促进沿江重点产业和城市群发展壮大。三是加快合肥辐射通道建设,带动皖中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四是加强皖南地区旅游通道建设,促进全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五是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促进皖北地区煤炭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四)抢抓机遇,全面提升安徽特别是合肥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地位。
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加快以合肥为中心、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消除国家干线断头和瓶颈,贯通路网通道;提升现有干线技术水平,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扩建改造现有客货站场设施,增加吞吐和中转能力,逐步确定安徽特别是合肥在国家综合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提升安徽的区位优势。
(五)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在巩固县乡公路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投入,加快乡村公路和客运站点建设,扩大农村公路网规模,提高通达深度,改善通行条件,逐步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的公平性和运输服务的普遍性,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交通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
(六)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交通网络及相关设施,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和林地。二是严格控制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落实环保要求,积极保护净空环境。三是推进交通技术进步,加快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
四、“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
全省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和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智能化,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交通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交通运输市场进一步规范;综合交通通道网初步形成,农村及国防交通条件普遍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缓解,交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确立;综合运输优势有效发挥,交通安全保障切实加强,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为综合交通主要枢纽,以长江、淮河为水运主要通道,国家干线铁路通达省辖市,高速公路基本通达县域,油路(或水泥路)基本通达行政村,航空运输服务覆盖全省,与长三角经济圈一体化的“两主、三通、一覆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适应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具体建设目标为:
1.综合交通通道网与枢纽:初步形成由两种以上交通方式构成、联结全部省辖市、对接长三角经济圈的“两纵、五横、三连”综合交通通道网;构成以合肥为中心,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为支撑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2.铁路: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干支基本协调、联通全部省辖市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铁路网,合肥成为路网性铁路枢纽。到2010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855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38公里,复线2536公里,电气化线路1977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5.8%和51.3%。
3.公路:建成基本通达所有县域、联结各省辖市和邻省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骨架网, 改善国、省道干线路网,实现行政村基本通油路(或水泥路)。到2010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7000公里(不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3500公里,一、二级公路1250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
4.水运:航道等级和港口吞吐能力明显提升。到2010年,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达到5782公里,其中四级以上航道达到14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3.3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50万标箱,建成沿江煤炭、集装箱、建材、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系统。
5.民航:机场布局基本完善,干线机场能力增强,支线机场配套设施及设备得到改善。到2010年,全省开通民用航空运输的机场达到7个。
6.管道:全省石油、天然气管道网及配套设施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到2010年,全省石油、天然气干、支管道长度达到2500公里左右。
7.城市交通:中心城市客运综合枢纽和轨道交通建设起步,城市道路与公共停车系统规模大幅度增加,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广泛应用,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 期间,全省交通建设总投资2135亿元。其中:铁路700亿元,公路1250亿元,航道、港口85亿元,民航50亿元,管道50亿元。
五、“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
(一)铁路通道与枢纽。
加快以“东向”快速铁路为重点的干线铁路建设,增强既有铁路及枢纽运输能力,提升安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一是建设以合肥枢纽为中心的快速铁路,包括合肥―南京、合肥―武汉、合肥―蚌埠客运铁路专线。二是建设与东部地区连接的通道,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沿江城际客运铁路、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安徽段、铜陵―九江铁路、皖赣铁路复线、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三是建设与“两淮”亿吨煤炭生产基地连接的运输通道,包括阜阳―六安铁路、庐江―铜陵铁路、宿州一淮安铁路、青阜和符夹复线、两淮矿区铁路,对既有京沪、京九、阜淮和淮南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四是提高铁路站场运输吞吐能力,重点扩建改造合肥、阜阳、黄山、蚌埠、芜湖、安庆等主要铁路客货运站场。“十一五”期间,新建铁路1547公里,增建复线518公里,电气化改造977公里。
(二)高速公路通道。
以东向对接通道为重点,继续加快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建设,构成全省高速公路骨架网。一是国家高速公路,包括铜陵―黄山、亳州―阜阳―六安―安庆―景德镇、芜湖―安庆、合肥一六安―叶集、六安―武汉、黄山―塔岭及小贺―桃林、潜山―东至等高速公路。二是连接长三角经济圈高速公路,包括北沿江、铜陵―宣城、芜湖―雁翅、巢湖―马鞍山―禄口机场、扬州―绩溪、亳州―泗县、高淳―宣城―千秋关、扬州―滁州等高速公路。三是支撑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包括合肥―淮南―阜阳、淮南―蚌埠、滁州―淮南、滁州―马鞍山、巢湖―铜陵等高速公路。四是与邻省连接的出口高速公路,包括阜阳―新蔡、黄山―祁门―景德镇、徐州―明光、岳西―武汉、东至―九江等高速公路。五是适时扩容改造合宁、合安等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2000公里以上。
(三)农村公路与城市交通。
根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点加快乡镇到行政村道路改造和建设,使行政村基本通达油路(或水泥路)。同时,把农村公路建设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行蓄洪区防洪保安、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十一五”期间,力争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
加强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支持合肥等有条件的大城市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鼓励发展公路与铁路、市内与长途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的城市客运枢纽,配套建设大型停车场等公共交通服务设施。整合城市货运站场资源,优先发展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方式联运的城市货运枢纽。加快建设智能化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合理安排和有效疏导城市交通流。继续推广使用替代燃料公交车辆,鼓励乘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断降低废气排放水平。
(四)长江和内河航运。
调整优化沿江港口结构,重点建设沿江集装箱、建材、矿石和大宗散货码头,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加强内河干线航道整治,提高航道技术等级,加快碍航闸坝复航工程建设,改善通航条件。扩建改造内河重点港口,改善码头装卸条件。一是建设安庆港五里庙三期工程、马窝港区一期工程、长风铁水联运散货码头,池州港泥洲港区二期工程、牛头山散货码头,铜陵港集装箱专用码头、件杂货码头二期扩建、循环工业试验园码头、顺安河港区,芜湖港裕溪口煤码头扩建、朱家桥集装箱一期工程、西江汽车滚装码头,马鞍山港6号码头扩建、集装箱专用码头、人头矶散货码头,合肥港集装箱码头、蚌埠新港二期工程、巢湖港巢城新港区等。二是建设芜申运河安徽段,重点整治淮河、顺安河、新安江、沙颍河、涡河、浍河、漳河、青通河、新汴河等航道,建设淮河蚌埠、合裕航道巢湖和裕溪口复线船闸,沙颍河太和、阜阳、颍上船闸和涡河大寺集船闸。“十一五”期间,新建和改造航道里程约550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亿吨,其中长江港口1亿吨。
(五)民航和管道。
完善全省机场布局,增强合肥机场航空枢纽功能,改造现有机场设施,提高机场综合保障能力,扩大航空运输服务覆盖范围。重点迁建合肥机场,形成辐射全省的航空运输枢纽;新建九华山机场,改造和完善黄山机场,形成“两山一湖” 空中交通通道;建成蚌埠民航站,完善安庆民航站配套设施,争取开通芜湖、蚌埠民航站民用航空运输, 改善区域综合交通条件。努力增加航线和航班,充分发挥机场设施的运输能力。
建成安庆一合肥成品油管道,完成西气东输安徽境内全部支线工程,建设川气东送干支线工程,实现川气与西气联网。 “十一五”期间新增管道1421公里。
(六)跨江通道。
根据综合交通网布局和沿江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加强连接路网和带动沿江城市发展的跨江通道建设。一是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贯通巢湖一马鞍山一南京禄口机场和滁州一马鞍山高速公路。二是建设安庆长江铁路大桥,贯通沿江城际客运铁路,联通合九和铜九铁路。三是建设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贯通庐江一铜陵铁路,联通南、北沿江高速公路。四是建设望东长江公路大桥,贯通济南一广州国家高速公路。五是建设芜湖长江公路大桥,连接无为一繁昌公路,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六是建设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沟通长江两岸路网。
(七)科技进步与运输服务。
大力运用先进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科技含量与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化综合运输服务系统。一是加快建设高速铁路和公路,同时改造现有路网和运输设施,提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技术等级和水平。二是加快运输工具与设备更新换代,鼓励使用各种现代化大型专用车辆、船舶和港口装卸机械,大力发展以集装箱、煤炭、矿石、水泥、矿建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为重点的高技术、专业化、大型化和规模化货物运输系统。三是加快便捷、安全、可靠、舒适的快速客运服务系统建设。四是加速建立与长三角经济圈全面联通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五是加强对农村交通运输服务的扶持,着力提高农村客货运输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八)交通安全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一是推进交通安全法制建设,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性能设计和评估,消除安全设计缺陷,增强硬件安全保障功能。三是完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不断提高运输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四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交通设施和行为的监控、预警、引导和控制,抑制和减少交通事故隐患。
六、政策措施
(一)推进交通体制改革。
一是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二是规范政府投资和政府特许经营行为,建立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机制。三是建立运输市场进入、退出机制和监管体系,形成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四是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管养分离、养护市场化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一是努力做好重大建设项目与国家“十一五”建设规划的衔接工作,为项目审批和建设提供规划依据。二是“十一五”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应提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申请报告)和土地预审、环境评价、防洪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相关工作,并按规定程序报批。三是在项目投资主体或法人暂不能确定时, 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指定项目责任单位,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前期工作。四是加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前期工作。
(三)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
一是把握促进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入。二是发挥省属国有投资企业的融资平台功能,积极申请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资金。三是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积极吸纳社会投资。四是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积极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五是解放思想,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等新的投资和融资方式。
(四)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管理。
长江岸线使用涉及沿江产业布局、城市发展、水利建设、交通运输、跨江建筑、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尽快出台我省长江岸线管理办法,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促进岸线资源整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高岸线使用效率。
(五)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一是积极采取技术和工程措施,努力减少耕地占用。二是优先实施符合国家审批条件的项目,并按有关规定积极申请使用国家用地指标。三是统筹地方用地计划指标,适度向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倾斜。四是加强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垦工作,确保交通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
(六)促进科技应用创新。
一是运用市场、政策、行政等手段,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中介为纽带、科研院校为支撑的交通运输科技应用创新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大政府对交通运输应用技术研究的投入,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提升我省交通设施、运输装备和运营管理科技含量及生产力水平。三是继续引进国际先进交通运输技术和重大装备,通过消化、吸收、创新,提高交通运输技术水平。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