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 【发布单位】无锡市
  • 【发布文号】锡政发〔2009〕137号
  • 【发布日期】2009-07-13
  • 【生效日期】2009-07-1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无锡市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锡政发〔2009〕137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

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

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有软件及信息技术外包、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光伏、信息网络与服务、光电产品、电子元件、通信线缆、数码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其中光伏已列入新能源产业计划中,本计划均不再编撰。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国家和省相继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2011年)》和《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2009年-2011年)》,特制定《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

一、发展现状

(一)规模不断壮大,位居全省第二。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653家,实现销售收入2167.86亿元,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3%,已经成为无锡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占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16.5%,在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上仅次于苏州,位居全省第二。

(二)产业高度集聚,空间分布集中。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集聚程度高,集成电路、液晶显示、电子元件、数码电子、计算机产品、光纤光缆和电线电缆产品等占全市电子信息产品产值的95%以上。在空间布局上又相对集中,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集中分布在新区、宜兴、锡山、江阴四个行政辖区内。2008年,无锡新区集聚了196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60%左右。宜兴市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177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21%左右。锡山区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78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7%左右。江阴市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50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7%左右。

(三)产业特色形成,产业优势凸显。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集成电路企业70家,共实现营业收入296.95亿元,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四位,国家公布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名单中,无锡华润微电子等17家企业名列其中,占全国总数的12%,占江苏省的46%。全市纳入统计口径的软件企业507家,共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二,全省排名第三;软件出口及信息技术外包实现5.4亿美元。全市共有液晶产业链企业40余家,已形成以夏普、住化电子、TCL(无锡)数码、清华同方等企业为骨干的液晶产业集群,产值达636.45亿元。无锡在集成电路、液晶等产业领域已形成特色和优势。

然而,在发展中,无锡电子信息产业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一是产业发展缺少有力的扶持政策,政策优势不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属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部分先进城市相比,无锡在产业投资、扶持政策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高层次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电子信息企业普遍缺乏高层次人才。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关键和核心技术,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的消费产品上,企业之间产品日渐趋同,同质竞争日益激烈。三是发展根基仍不扎实,产业存在再次转移倾向。尚未确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特有环境优势,尚未形成资本-制造-技术的良性转移机制,存在产业发展和再次转移的不确定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一当好,三争创”,坚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方针,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优势产品群为突破口,以集成电路产业、液晶产业、电子元器件、软件及信息技术外包产业为重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加强政策配套支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骨干企业振兴,进一步提升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立足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形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立足江苏省情、无锡市情,把握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快速增长;依据国家及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把握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新动向,瞄准信息产业高端、前沿技术,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在标准制定、技术专利等领域掌握话语权,加快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调高、调优产业。

坚持壮大规模与增强优势相结合。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发挥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整体优势,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进一步打造优势产品集群,推动产业特色园区、载体建设,使电子信息产业的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充分,核心竞争能力更加突出。

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发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技改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引导企业提升品牌观念。紧紧抓住国际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的机会,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企业在域外、海外投资建厂,拓展企业海外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联合相结合。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大企业、大集团,下大力气引进、培育大项目。鼓励本土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整合、优化产业资源,形成规模效应,突出龙头企业的主导地位,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的航空母舰。

(三)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稳定增长。保持产业持续稳定增长,培育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未来3年保持年均18%左右的增长幅度,到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800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400亿元,2011年突破4300亿元,把无锡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和产品出口基地。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调高、调优集成电路、液晶、信息网络与服务、光电产品、电子元件、通信线缆、数码电子、计算机、软件及信息技术外包九大产业。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份额进一步扩大,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

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加强高端芯片、专用芯片的研发,重点打造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无锡微纳国际创新园,构建技术领先、产业链完整的微纳产业创新体系,使微纳国际创新园成为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微纳电子产业升级发展的核心引擎。加快推进“液晶谷”建设,以液晶面板六代生产线为突破口,形成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将无锡建成国内重要的液晶产业基地。引进和新建一批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工程中心与成果孵化转化机构,骨干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主要任务

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调高、调优集成电路、液晶、信息网络与服务、光电、电子元件、通信线缆、数码电子、计算机、软件及信息技术外包九大产业,构筑“一个核心和四个重点”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全力推动五大工程的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大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国家级制造基地、技术研发高地、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地。

(一)重点调高、调优九大产业

1.集成电路产业。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为依托,以建设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为契机,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为龙头,建成国内先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到2011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到550亿元,其中设计业80亿、制造业290亿、封装测试及支撑业180亿。培养和形成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超50亿元的骨干企业3家,创建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2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研发机构)2-3家。

(1)稳固、提升集成电路制造业,打造旗舰型芯片制造龙头企业。加大对现有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以海力士、华润、中电科技为主体,建设不同技术和产品层次的芯片加工线。推动海力士后工序(封装)项目建设,形成与海力士12英寸线相配套的存储器芯片封装能力。加大扶持华润8英寸代工线项目达产及二期工程,快速推动中电科技8英寸掩膜项目建设。

(2)以发展IC设计业为核心,实现IC设计产业的规模、质量双发展。重点建好国家IC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大力推进华润矽科、硅动力、海威、中科芯、美新、力芯等IC设计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带动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整体联动,推动无锡IC设计业早日实现全国第一,使“太湖硅谷”品牌享誉全国乃至全球。

(3)发挥龙头封测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封测产业。利用国际封装测试业正快速地向中国转移的历史机遇,以自我发展和吸引外商相结合,积极扶持测试代工。重点扶持江苏长电等龙头企业,组织和联合国内封装设备厂家,建立满足专项规定指标的国产化封装设备生产示范线,形成以QFN(无引脚封装)为主的完整封装生产线。

(4)稳步推动集成电路支撑业,构建完备产业链。以江阴和宜兴地区为主,扶植和推进化剂业、陶瓷基板以及内外引线框等集成电路支撑业的发展。

(5)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无锡微纳国际创新园、新区微电子产业园等一批集成电路科技园区。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形成集成电路高端研发、创新机构和成长型企业不断集聚的态势。

2.液晶显示产业。加快推进“液晶谷”建设,以引进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为突破口,形成核心技术和竞争力。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60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910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其中液晶显示器件500亿元,上游零组件、液晶设备制造250亿元,下游液晶应用整机350亿元。

(1)引进液晶面板生产线,形成液晶产业核心技术。积极组织对日、韩、台液晶重点厂商进行目标招商。引进高世代TFT-LCD前道面板生产线。发展高分辨率、高附加值的系统集成的中小尺寸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生产线。

(2)引进液晶显示模块生产线,促进液晶应用整机发展。把握液晶模块产业国际转移和国内彩电企业向上游液晶模块发展的趋势,重点引进液晶电视模块主流企业的大尺寸液晶电视模组生产线。

(3)培育发展原材料、零组件上游企业。积极引进、扶持发展液晶显示技术用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偏光片、LED背光源、IC驱动电路以及材料开发和产业化。重点推进“锡山彩虹玻璃基板产业基地”项目和住化材料公司的彩色滤光片项目。

(4)发展应用整机下游产业,带动液晶产业发展。通过外引内联,争取更多液晶应用整机厂商落户。重点发展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工业触摸屏等产品,扩大液晶产业整体效应,构建完整产业链。重点推进无锡TCL公司液晶电视模组-整机一体化生产。

(5)引进液晶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环境。以日、韩著名液晶设备制造厂商和国内中电科技二所为重点,大力引进液晶设备制造业,逐步形成液晶设备制造业聚集区。

(6)加快建设“南邮-无锡显示技术研究院”等政产学研合作项目,搭建新一代显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新一代显示技术,培育OLED、FED信息新兴产业集群。

3.信息网络与服务。围绕培育、发展适应3G网络的新业务、新内容,形成移动互联网新的增值业务;加快推进“无线无锡”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品质;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推进两化融合,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1)以国家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3G)工程为契机,培育、发展移动互联网新的增值业务。加快开发适应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内容,带动系统和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大力推动相关应用以及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服务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开发基于先进网络技术的系统设备、应用终端,加速光纤接入网络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2)加快推进“无线无锡”建设工程,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在2008年圆满完成4000个无线热点建设的基础上,2009年将新增4000个热点,完成全部8000个热点无线宽带覆盖任务。建成覆盖政府各部门、重要办公场所、高档宾馆酒店写字楼、重点产业园区的立体化网络,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品质,形成新的无线宽带增值服务。

(3)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提升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重点围绕机械制造、纺织、冶金、汽车配件、建材等领域需求,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能力。加速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大力扶持电子标签(RFID)、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与信息服务、工业控制等产品和系统的开发和标准研究。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流通、企业管理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4.光电产品。重点发展以法尔胜为龙头的光通信产品,主要产品包括光棒、光纤、光缆和光电子器件,到2011年,争取位居全国光通信行业的第一位。随着光盘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盘驱动器关键部件激光拾音器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为激光拾音器产业大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未来3年,通过大力扶持无锡夏普等龙头企业,使无锡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性能、多品种激光拾音器产业基地。

5.电子元件。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电子元件产品升级,推动印制电路板制造业转型。推动健鼎电子、联贸电子等大型印制电路板(PCB)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走高质量产品的路线,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推动印制电路板制造业走上清洁生产的循环经济轨道,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2009年,电子元件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其中,印制电路板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6.输电通信线缆。以远东集团公司和江南线缆公司为龙头,加大产品开发,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在输电领域的应用,实现碳纤维复合导线的产业化生产,满足国内外电网输电要求。加快通信线缆产业延伸,形成通信线缆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品集群。加强对通信设备中小企业的扶持,加快形成通信设备、交换设备、终端设备等门类齐全的通信设备行业。大力推进通信线缆、电线电缆行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形成通信线缆制造业的千亿级产品群。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2011年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

7.数码电子产品。重点支持索尼数字产品公司数码相机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加快建设柯尼卡美能达公司的高速彩色工业印刷机等项目,加快推进TCL数码科技的数字电视等项目建设。紧紧抓住数码电子产品大众化、普及化的机遇,积极推进数码电子产品产业化发展。以数码相机、DVD、数字复印机等现有产品群为依托,大力引进和培育数码整机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产业发展规模。

8.计算机产品。着力抓好清华同方科技园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程,迅速形成计算机整机产品生产能力,重点组织服务器工作站项目、OEM代工业务的开展、笔记本自装工艺完成、笔记本3G业务开发、电脑下乡等项目。大力支持希捷公司增加产品种类和扩大生产能力,保持计算机产业较快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培育和引进计算机整机生产企业,积极引进计算机配套件及其外设产品的生产企业,力争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其中计算机整机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计算机外围设备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

9.软件及信息技术外包。重点建设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系统集成与信息技术外包等产业集群;培育和形成若干软件年收入超2亿元的龙头企业,引进和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软件骨干企业,实现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促进软件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提高软件技术服务水平。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20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2011年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到2011年,全市位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超过400家,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达到10家,通过CMMI-3级以上国际资质认证的软件企业达80家,在基础软件和内容的关键产品以及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形成若干国家、省级软件名牌产品,拥有7万人以上的软件及信息技术外包人才队伍。

(二)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将着力构筑“一个核心区和四个重点片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发挥优势、统筹兼顾、优化结构,全力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一个核心区”,指无锡新区,以现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国家液晶显示产业园、无锡(国家)软件园和新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光电器件、电子元器件、软件及信息技术外包等产品为主的信息产业核心区域。

“四个重点片区”,一是以江阴省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光纤光缆等产品为主的重点片区;二是依托宜兴现有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区域,大力发展电线电缆为主要产品的重点片区;三是以锡山经济开发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元件、计算机整机等产品为主的重点片区;四是以滨湖国家工业设计园为依托,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等高端信息产业的重点片区。

(三)合力推动五大工程

1.集成电路技术提升、扩能工程。发挥新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优势,加快滨湖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和中电集团SOI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中电科技集团中科芯设计公司等项目的建设步伐,提升集成电路设计业技术水平;推进华润上华8英寸代工线项目建设,尽早投入项目运营,壮大晶圆制造业规模;推进长电科技高容量闪存系统级集成封装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形成以QFN为主的完整的封装生产线,年产2.6亿块产能,优化封装业技术层次;着力建设无锡微纳国际创新园项目,建成创新载体30万平方米,引进微纳设计企业20家、应用企业50家,形成产值300亿元规模。

2.液晶显示产业升级、调优工程。推进6代及以上薄膜液晶显示(TFT-LCD)生产线建设,加快新型显示器件项目落户进度,促成无锡夏普的蓝光激光拾音器、宜兴韩国现代集团彩色STN等项目,推进锡山手机触摸屏、电子触摸屏等项目建设进度;扩大液晶显示配套产业规模,促成锡山彩虹集团玻璃基板项目、宜兴台湾科柯集团背光模组项目,推进住友电子材料LCP电子材料项目建设进度。

3.信息网络与服务培育、增强工程。围绕培育、发展适应3G网络的新业务、新内容,形成移动互联网新的增值业务;加快推进“无线无锡”信息网络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品质;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推进两化融合,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4.光电产品与电子元件完善、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并促成宜兴盛德丰光电科技的LED芯片项目。以高密度印制电路板为切入点,加快电子元件产品升级,推动印制电路板制造业产业转型。推进锡山健鼎公司、统盟电子公司的高密度互联积层板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锡山健鼎公司、宜兴硅谷电子柔性线路板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印制电路板制造业走上清洁生产的循环经济的轨道。

5.计算机、通信线缆及数码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工程。大力推进通信线缆行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依托宜兴电线电缆行业的集群优势,推进泛亚电缆、华美电缆、能联铜业的特种电缆项目,新远程电缆、江南线缆、中超电缆的交联电缆项目,远东复合技术公司的碳纤维复合芯软铝导线项目。推进新区柯尼卡美能达公司的高速彩色工业印刷机项目、宜兴嘉宜达公司的高清彩色复印机生产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锡山清华同方计算机产业项目,在服务器工作站、OEM代工业务、笔记本3G业务等计算机业务项目方面有所突破;推进宜兴太阳雨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加快国产计算机、服务器、笔记本等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打造自主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认真研究、加强调研,尽早出台推进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液晶等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无锡市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液晶产业的发展,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产业化项目、招商引企引智,支持企业交流合作与对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等。

(二)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紧紧扭住培养和引进两个抓手,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努力,争取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人力、智力支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530”计划和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人才,为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培植好已获批的省级教育培训机构。积极支持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面向本地产业开展教育培训,想方设法推进本土就业最大化,优化产业从业人才结构和人才供应结构。建立产学研合作互动的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好“7+1”政产学研合作成果,进一步深化与全国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电子信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沟通和联合,支持产学研合作试点企业的建设发展。引导电子信息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或联合协作的方式,合资、合作兴办各类研发创新机构。

(三)重点引进高起点、规模型企业。引进高起点、规模型企业是实现人才倍增、技术跨越和提升行业影响力的关键。要充分挖掘国际、国内两个资源:在境外,引进面向本土市场的外资研发型企业,重点是信息产业发达的欧美地区和我国台湾地区,要在有华裔、华人背景的全球50强企业中寻求突破,对全球重点厂商、产业链重大项目给予“一事一议”的专项政策支持。在大陆,重点通过开展政产学研的联合,密切跟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引进重大科技项目,提升无锡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家自主高新技术领域的地位。

(四)继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电子信息产业是国际化特征十分明显的产业,必须以全球的视角来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环境优化即涵盖一般意义上的生态人居环境,更强调政府服务环境和产业配套环境。政府服务环境的营造上重点突破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通过财税政策、引导资金、创业投资大力引进海外高端项目,大力支持政产学研合作。产业配套环境方面,鉴于目前土地供给矛盾突出,对于重点扶持发展的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生产商、供应商的项目用地,应在全市范围内予以优先考虑和统筹解决。

(五)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新型元器件、系统整机、集成电路设计及基础软件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开展联合协同创新。加快建设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市内公共技术平台资源,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性,鼓励建立共享联盟,提高服务水平,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自主创新体系。

(六)着力加强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从电子信息重点行业发展需要出发,支持立足当地、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动重大及前瞻性技术开发平台、产品验证测试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培训中心等的公共资源建设,降低企业的开发生产成本,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创新能力。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