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 【发布单位】广东省
  • 【发布文号】粤府〔2005〕15号
  • 【发布日期】2005-02-17
  • 【生效日期】2005-02-17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广东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粤府〔2005〕1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二月十七日


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前 言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省委、省政府1998年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我省三大潜力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根据省委常委会议关于将竞争力研究成果转化成行业规划、并制订相关政策的决定和省政府工作部署,制定《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省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2003年我省拥有汽车工业企业430多家,其中汽车生产企业52家(整车制造类企业7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见附表1),摩托车生产企业57家,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320多家。全省汽车产量21万辆(各类产品产量见附表2),摩托车产量277万辆。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5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
(一)发展势头强劲,总量规模尚小。1998年到2003年我省汽车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5.9%,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汽车产量由1999年占全国比重的0.9%提高到2003年的4.7%,在国内排名由第16位跃升到第7位。但我省汽车总量规模仍然偏小,与我国汽车生产强省吉林(59.2万辆)、上海(57.7万辆)、湖北(36.8万辆)、重庆(41.8万辆)和北京(34.6万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轿车产品优势突出,其他汽车品种竞争力不强。我省汽车工业以轿车为主,形成广州本田和东风日产两个主要品牌。2003年我省轿车产量18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 86.7%,占全国轿车产量的9.1%,列全国第3位。但我省客车、专用车、载货车以及零部件的发展缓慢,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品。
(三)引进外资效果显著,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我省陆续引进了本田、日产和丰田三大世界级汽车制造商来投资建厂,一批国际著名零部件供应商尤其是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也陆续落户我省,形成了一个以日系汽车为主的“汽车工业集群”。但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方,缺乏自主技术和研发能力。
(四)经济效益高,营利能力强。2003年我省汽车工业销售收入746亿元,在全国排第6,其中摩托车销售收入居全国第2;实现利润94亿元,在全国排第3,其中汽车整车利润全国也排第3(见附表3);汽车零部件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处于第6-7位;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劳动生产率、利税率等指标较高,其中利税率高于国内三大汽车集团。

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世界汽车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总量过剩,产业集中度高。目前全球汽车产能已达7000万辆,与市场需求相比能力过剩25%左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了“6+3”的格局(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6大汽车集团以及宝马、标致雪铁龙、本田3家公司),9家跨国公司的汽车产量达全球汽车总产量的95%。
2.汽车销售市场中心逐渐东移,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向新兴市场产业转移。目前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印度、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正成为世界汽车厂商争夺的主要地区。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在亚洲尤其是我国采取投资设厂、增资等方式争夺市场,并开始借助他方人才、成本、市场的优势建立开发机构或分部,发展合作研究开发。
3.零部件采购国际化、系统化、模块化,产品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主机厂实行最佳化跨国采购,零部件商也随生产点转移,在配套地建厂,实行就地生产,系统化、模块化供货。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换型、改型加快,不断推出多功能车、休闲车、运动型多用途车、以及融合了不同车种特色的交融式车型等新车型。
(二)面临的国内形势
1.产销量高速增长,我国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199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持了年均24.8%的高增长态势,20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444万辆,比上年增长35.2%;销售汽车439万辆,比上年增长34.1%。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将达到800万辆,产量1000万辆,我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
2.产业集中度高,初步形成“3+X”发展格局。2003年三大集团产量达到了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47.9%,其中轿车占全国67%,载货车占全国39.3%。北京、广东、江苏和重庆等地也正在形成一批地域性的汽车集团,与三大汽车集团并存构成“3+X”格局(见附表4),汽车产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
3. 生产过剩和激烈竞争加大了汽车行业重组的必然性。据各地上报的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统计,预计2008年全国规划汽车产能将接近100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需求约7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明显下降。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不能迅速做强做大,将难逃被兼并重组的命运。
4. 汽车工业投资增长快,民营企业成为新生力量。2000年到2003年汽车行业投资年均增长18.2%,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汽车领域,吉利、比亚迪、美的、春兰、格林柯尔、新飞等企业纷纷进军汽车领域。在汽车行业,民营企业已积累了较强实力。
(三)我省的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汽车工业基础日益雄厚,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业相配套的较完整的汽车工业产业体系。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我省的汽车产业配套也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我省是区域性的金融管理中心和资金调控中心,拥有世界汽车行业各种品牌的代理商和汽车4S 直销店,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渠道畅顺,公路密度、一级公路、等级公路和水泥路面里程等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等。
2.市场优势。广东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是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往来最重要的物流通道,有较强的市场辐射力。同时,我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汽车消费需求强劲,是全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03年广东市场销售轿车约40万辆,占全国轿车销售总量的20%以上。2003年,我省人均GDP2032美元,其中珠三角地区人均GDP约4500美元,超过国际公认的汽车进入普及期的人均GDP 3000美元标准,进入汽车普及时代。
3.投资环境优势。省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于1998年明确将汽车工业作为潜力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发展。同时,我省作为国内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已初步建立了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体系,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少。为集聚汽车工业资源和引导零部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我省规划了一批汽车工业基地,珠三角地区正在成为汽车零部件工业产业集聚地。

三、我省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竞争力不强。2003年我省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年产汽车12.3万辆,市场占有率仅2.77%,与国内三大汽车集团超过15%的市场占有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载货车、客车生产企业产量大部分在1500辆以下,市场占有率更低,规模竞争力较弱。
(二)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我省汽车的骨干企业主要是合资企业,核心技术基本上依赖合资外方,缺乏自主品牌。大部分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建立起自主的研发机构,目前全省还没有企业具备轿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的综合开发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较低。
(三)零部件工业发展滞后。我省汽车整车产值与汽车零部件产值的比例仅为1:0.5,远低于国际1:1.7左右的惯常比例。汽车生产企业的主要零部件大部分依靠外供,如国产化率较高的广州本田公司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110家,其中在我省的仅有28家。
(四)人才不足矛盾突出。我省管理、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强,制造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不高,企业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技术素养高的人员数量不足,特别是设计、研发人员缺乏。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适度规模扩张、做大做强战略, 认真做好汽车品牌经营和配套能力建设,促进和支持汽车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扩大规模。发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用。重点发展轿车生产,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以广州轿车工业为龙头,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工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一)总量目标
1.生产规模。2005年,我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65万辆(其中轿车55万辆,大中型客车2.5万辆),摩托车产能达到400万辆;到2010年,我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60万辆(其中轿车140万辆,大中型客车5万辆,见附表5),轿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汽车出口占总产量10%以上,摩托车产能达到500万辆。全省汽车产量在全国进入前三。
展望2020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成本降低和私人轿车需求稳步增长,只要我省坚持做好汽车品牌经营和配套能力建设,积极促进和支持汽车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扩大规模,我省汽车生产有望达到300万辆(其中轿车250万辆)。
2.投资规模。“十五”后2年我省汽车行业将新增投资60亿元,其中汽车22亿元,摩托车8亿元,零部件3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行业将再新增投资440亿元,其中汽车140亿元,摩托车40亿元,零部件260亿元。
3.经济指标。预计2005-2010年汽车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5%。2005年,汽车工业产值12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4%,出口10亿美元;2010年,汽车工业产值36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5.4%,出口60亿美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值1600亿元,与汽车整车产值之比接近0.8:1。
(二)结构调整目标
在国家汽车工业政策引导下,积极推动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和重组,重点扶持轿车、摩托车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和零部件企业联盟整合、做专做强。到2005年,全省汽车工业产业布局基本完成,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体系日臻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力争形成1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5%。培育2-3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零部件出口产值占其销售总额20%以上。形成3--4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摩托车企业集团。我省成为国内汽车和摩托车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三)技术目标
积极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加大汽车工业技术开发的投入,至2010年,我省汽车工业研究与开发费占汽车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加快对国外汽车技术的消化吸收,为自主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力争在2010年轿车企业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产品,形成若干驰名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产品品牌。

第三章 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

一、发展重点
(一)重点发展的产品
1.轿车。在继续发展中高档轿车的基础上,重点加快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环保法规要求的经济型轿车,提高其在汽车产量中的比重,形成1.3-3.0升的经济型、中高档轿车的产品系列。
2.客车。重点发展豪华型、绿色环保型低地板城市客车、旅游客车和公路客车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用电动汽车,鼓励发展低入口城市客车。
3.专用车。鼓励发展运油车、消防车、冷藏车、工程车、混凝土搅拌车、医疗专用车、道路清障车等系列产品以及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专用半挂车、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施工工程车、机场专用车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
4.载货车。积极发展有专用功能、特殊功能的轻型载货车,开发生产适合农村、山区使用条件的轻、微型客货车,并择机发展重型载货车。
5.摩托车。鼓励发展排量在200ml以上的中高档摩托车,积极发展适应山区和农村环境、载重量大、价位低、实用性强的摩托车产品,形成高中低档产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
6.零部件。重点发展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尾气净化装置、ABS制动控制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防侧滑控制系统、大型注塑件、数字化仪表、减震器、空气悬挂系统、电喷系统中的喷油器、电控单元、先进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零部件产品。
(二)重点发展的技术
1.重点发展轿车车身开发技术、高效节能发动机技术、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加大可回收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扩大采用高效、轻量、节能、环保材料的比重,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2.积极发展客车和专用车专用底盘设计制造技术、柔性加工技术、摩托车电喷化技术以及精密、快速成型技术与液压、气动、密封技术等。
3.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研究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和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
4.提高汽车产品电子、信息新技术应用水平。增加电子产品的比例,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传动和行驶电子控制、安全报警及检测和信息显示等技术。推动汽车数字化开发技术在产品开发、生产中的应用,重点发展计算机辅助造型、辅助工程分析、仿真技术应用等。

二、产业发展规划布局
依托骨干企业,建立汽车和摩托车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构建为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圈,形成以广州汽车整车为中心,环珠江三角洲零部件产业带配套发展的格局。发挥珠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两翼和山区市汽车新型材料、基础件及专用车的发展。我省汽车工业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制造业生产体系。
(一)重点建设轿车生产基地。依托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和东风乘用车公司,大力发展轿车生产,形成广州经济开发区、花都和南沙等轿车生产基地,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轿车产业集群。
(二)加快建设客车、载货车和专用车生产基地。以广州羊城、骏威、佛山粤海、东莞永强等企业为中坚,以客车、载货车、专用车生产为主,在广州、佛山、东莞、河源和韶关等地集中布局,形成规模生产。
(三)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围绕与汽车企业相配套,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入手,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大力推进南海汽配园、中山火炬汽配工业园、深圳龙岗和惠州大亚湾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环珠江三角洲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支持韶关、揭阳等山区市和两翼地区选择有突出优势领域发展零部件工业,与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
(四)促进摩托车三大生产基地的形成。充分利用广州、江门和佛山已经形成的摩托车产业集聚优势,推进企业联合,并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推进摩托车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扶持江门建设好“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增强摩托车制造业的竞争力。

第四章 提升汽车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实施做大做强战略,促进行业整合
1.大力发展壮大轿车生产。重点建设中高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两个平台,扩大2.0-3.0升中高档轿车和低排气量经济型轿车生产规模,近期大力推动广州本田24万辆、广州风神15万辆两个项目尽快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加快广州本田出口基地、广州丰田整车项目的建设,争取广州本田第二工厂、东风雷诺乘用车项目早日落实和建设。
2.促进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及摩托车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依托重点企业,鼓励客车、载货车企业采取重组、组成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迅速做大做强;促使专用车企业生产模式由“小而全”向“专而强”转变,生产格局向单一种类、系列化、多品种的专业化模式发展;加快摩托车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3.积极培育大型汽车企业集团。鼓励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充分利用广州本田发展的良好态势,以轿车为拳头产品,整合其所属客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企业资源,适时兼并省内外由发展潜力的企业,争取到2010年成为我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加强与东风乘用车公司的密切联系,在继续推动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支持其在我省规划建设新的轿车生产企业。
二、加快消化吸收技术步伐,创立知名的自主品牌
4.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骨干企业以自己的优势领域为突破口,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创新技术能力较强的研发机构经认定可成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5.构建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联合,整合省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科技资源,壮大广东省广州汽车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技术开发中心。争取建立国家级摩托车检测中心,促进我省摩托车企业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
6.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和保护规划,积极探索技术开发新模式,通过联合开发、与国外合作、购买国外专业开发机构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逐步集聚力量形成自我主导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创立知名的自主品牌。

三、加快发展零部件工业,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7.培育和推动产业集聚。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营造适合汽车零部件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创业环境,吸引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产业基地,形成主业突出、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特色优势,不断增强基地的集聚功能和产出功能,促进我省形成完善的汽车工业链。
8.提高零部件工业的技术层次和水平。积极引导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加强沟通联系,促进他们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带动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鼓励有条件的零部件重点企业向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方向发展,引导有条件的中小零部件企业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二、三层次零部件产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9.促进汽车配套产业的发展。根据我省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引导冶金、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等工业领域的生产企业在金属材料、机械设备、工装模具、汽车电子、工程塑料、油品等方面,提高产品水平和配套能力,与汽车工业同步发展。支持钢铁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合资合作,实现轿车用板材本地化;支持设立专业化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心,提高汽车模具的设计制造能力;加快石化企业技改步伐,大力发展清洁燃料,提高车用油品的质量。

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集聚汽车工业一流人才
10.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各地要配合汽车工业基地的建设,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鼓励和协助企业引进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着重引进熟悉国内、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动向与趋势,具有战略发展眼光和较高企业运营水平的管理人才,塑造一批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较强市场拓展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资本运营人才和其他专业技术人才。
11.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加强与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引进技术学科带头人,扩大汽车技术人才培养规模,进行人才储备;鼓励大企业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采取在岗培训的方式,培养具有较强科研开发能力的技术人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产业工人,形成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五、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2.加强对汽车工业的领导。建立我省汽车产业协调机构,统筹规划我省汽车工业发展,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加大对拼装汽车、摩托车和改装“大吨小标”汽车企业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为我省汽车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3.做好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认真执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根据省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本公司的发展规划,原则上要求新建或扩建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项目应落户列入规划的汽车发展重点区域,集中布局,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省各有关部门将在土地利用、项目审批、税收优惠、公用设施配套等方面予以引导。
14.建立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预警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建立行业信息支撑平台,适时发出产业预警信号,引导企业充分掌握和运用反倾销、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的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六、积极开拓国际汽车市场,拓宽我省汽车工业成长空间
15.努力扩大产品出口。简化海关、商检程序,及时足额进行出口退税,鼓励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尤其是经济型轿车向世界各地出口,力争在广州本田出口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出国家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引导摩托车企业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价格竞争,损害行业利益。
16.支持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质量体系认证,优先支持特种车、摩托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到国外设厂和建立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机构,开拓国际市场;鼓励零部件企业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七、改善汽车使用环境,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
1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提高道路分流能力和辐射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重视市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制定合理的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鼓励兴建立体停车场。
18.促进汽车消费。积极推进公车制度改革,适度降低有关费用,改革路桥收费制度,减轻消费者负担;加强对二手车交易市场和维修市场的管理,规范市场运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会展设施,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定期组织高水平的汽车、摩托车及相关行业的展览,并承办大型国际汽车、摩托车赛事,提升我省汽车工业影响力。
19.建立汽车生产与销售物流体系。加强汽车物流设施的规划建设,形成汽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以及其他行业之间紧密的产业协作关系;鼓励汽车企业建立销售、配件、维修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自主控制营销网络体系,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鼓励研究拓展分期付款、租赁、保险、汽车代理等新型汽车服务贸易,加速汽车流通领域与国际接轨步伐。
附表一: 广东省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生产车型名称一览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商标
车型名称

1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奥德赛、雅阁
旅行轿车、轿车

2
广州骏威客车有限公司
骏威、珠江
豪华旅游客车及底盘、客车及底盘、卧铺客车、城市客车

3
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
ISUZU牌
客车及底盘、体检医疗车、卧铺客车、商务车

4
广州羊城汽车有限公司
羊城牌
厢式车、轻型客车、中型客车、轻型载货车及底盘、自卸车、轻型载货汽车、厢式运输车、仓栅式运输车

5
广州市宝龙集团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宝龙牌
轻型客车及底盘、卧铺客车、牵引汽车

6
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牌
载货汽车及底盘、自卸车及底盘、半挂牵引车及底盘、

压缩式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后装压缩式垃圾车、

厢式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密封式垃圾车、洒水车、粉粒物料运输车、运油车、多功能道路清障车、清障车、仓栅式运输车

7
广州市宝龙特种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宝龙牌
防弹运钞车、轻型客车、血浆运输车、压缩式垃圾车、厢式车、警用现场勘查车、休旅车、救护车

8
广州市环境卫生机械设备厂
广环牌
扫路车、吸粪车、洒水车、清洗车、自卸式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压缩式垃圾车

9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蓝鸟、阳光
轿车

10
深圳中集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中集牌
半挂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11
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
粤海牌
清障车、勘察车、高空作业车、随车起重运输车、照明车、后栏板起重运输车、淤泥抓斗车

12
南海市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富迪牌
载货汽车、厢式运输车、客车

13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永强牌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散装水泥半挂车、加油车、自卸车、运油半挂车、厢式运输车、洒水车、随车起重运输车、半挂车、吸粪车、水罐消防车、散装水泥车、混凝土运输车、化工液体运输车、粉粒物料运输车、抡险救援消防车、消防车

14
广东银龙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金徽牌
厢式运输车、客车、运油车

15
深圳五洲龙客车有限公司
五洲龙牌
旅游客车、豪华旅游客车、豪华卧铺客车、轻型客车、城市客车


附表二 2003年广东省汽车产品产量构成比重

产品

比重
合计
轿车
客车
货车
专用车

全国
产量(万辆)
444.37
201.89
119.52
122.96
32.59

比重(%)
100
41.33
25.06
25.78
6.83

广东
产量(万辆)
21.11
18.33
0.15
0.39
2.19

比重(%)
100
86.83
0.71
1.85
10.61


注:在全国统计资料中,专用车数据不单列,本表的全国专用车产量是从全国产量合计中特别另列。



附表三 广东汽车工业1998―2003年工业利润指标一览表

年份
汽车工业利润占全国比重(%)
排位
其中汽车整车利润占全国比重(%)
排位

1998

排全国31个省市倒数第4名

排全国31个省市倒数第3名

1999

排全国31个省市倒数第1名

排全国31个省市倒数第3名

2000
7.3
7
9.1
4

2001
8.4
4
9.8
4

2002
12.4
3
13
3

2003
9
3
15.5
3


备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



附表四 全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2003年产销情况



企业名称
产量(辆)
比上年增长(%)
销量(辆)
比上年增长(%)
占汽车产量比重(%)

第一汽车集团
858737
30.02
663092
28.84
19.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796969
47.23
782036
39.65
17.9

东风汽车集团
473012
13.03
469208
12.87
10.6

长安汽车集团
406861
23.7
410745
33.54
9.2

北京汽车工业集团
347947
92.78
336657
86.48
7.8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
122568
90.13
122608
90.21
2.8

南京汽车集团
99469
18.5
100282
20.04
2.2

安徽江淮汽车公司
93646
22.62
94478
25.1
2.1

东南(福建)汽车公司
86655
82.37
83535
77.48
1.95

江铃汽车集团
63169
22.93
61374
19.44
1.4

全国汽车产销
4443686
35.2
4390806
34.07
100




附表五 我省汽车项目布局规划的初步设想 单位:万辆
汽车企业
2003年能力
2005年预计
2010年预计
备 注

(一)轿车





1、广州本田汽车
12
25
50


2、东风乘用车公司
7
25
40
含风神襄樊汽车厂的产能(该厂预计2010年达18万辆)

3、广州丰田汽车


30


4、广州本田出口基地

5
10


5、其他


10


小 计
19
55
140


(二)商用车和专用车





1、广州宝龙集团
1.7
3
6.6


2、广州羊城汽车
2
2
5


3、其他车厂
1
2
3.4


小 计
4.7
7
15


(三)大中型客车





1、广州五十铃汽车
0.1
0.2
1


2、广州骏威客车
0.2
0.3
1.5


3、其他客车厂
1
2
2.5


小 计
1.3
2.5
5


我省汽车产能总计
25
64.5
160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