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安徽省人民政府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 【发布单位】安徽省
  • 【发布文号】皖政〔2006〕61号
  • 【发布日期】2006-08-24
  • 【生效日期】2006-08-24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安徽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安徽省人民政府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安徽省人民政府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皖政〔2006〕6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沿江城市群“十一五”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前言
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沿江城市群发展步伐,对于推进全省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江城市群发展。1990年7月,作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1995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1995年、1996年、2002年和2005年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沿江城市群发展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沿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沿江城市群优势,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了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2006―2010年为基本规划期,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规划范围与1995年规划相同,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包含市区及全椒、来安、天长)8市及所辖29县(市),国土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3%;2005年末人口2120.3万,占32.5%;地区生产总值2261.6亿元,占42.1%。其中,马芜铜宜4市以占全省5%的国土面积和7.6%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0.4%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6.7%的财政收入。规划纲要重点明确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任务,提出产业、城镇、岸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建设与布局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规划纲要是推动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第一章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基础条件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沿江城市群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长江黄金水道,京沪、沿江、宣杭等多条干线铁路,合宁、沪蓉、蚌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将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其联结广大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纽带。
资源丰富,环境良好。沿江城市群拥有近800公里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资源充沛,年均水资源总量400亿立方米,人均近2000立方米/年。铁、铜、硫及石灰石等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良好,十分适宜人居。政府服务意识较强,社会安定,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基本形成。
产业基础较为雄厚,要素成本低廉。沿江城市群工业化水平较高,冶金、汽车、建材、家电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海螺、奇瑞等一批骨干企业,具备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劳动力素质高且成本低,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综合商务成本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
沿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对全省发展的贡献还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境外开放水平较低;思想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也还存在较大差距等。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面临着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沿江城市群重化工业比重大,发展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沿江城市群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为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在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崛起。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进入新一轮调整,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的快速崛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为沿江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动力量。
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向我国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加快;沿海地区受产业结构升级、商务成本上升,以及土地、环保、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产业也呈现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势头。沿江城市群区位优越,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上具有良好的条件。
促进中部崛起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力度的加大,沿江城市群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更多的支持。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确将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虽然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但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和生态压力将越来越大。

第三节总体思路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率先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为基本取向,以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快两岸联动步伐,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使沿江城市群成为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门户、长江流域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在全省奋力崛起中发挥脊梁作用。
加快沿江城市群发展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在开发路径上,坚持以开放促开发。充分发挥紧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长三角和国外的产业转移。同时加快市域之间的开放力度,构筑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整体合力,实现优势互补,集约发展。
――在产业选择上,注重发展重化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紧紧抓住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周期的机遇,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同时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生产成本,使沿江城市群成为全省乃至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高地。
――在开发重点上,突出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继续抓好金属矿和非金属矿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把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到突出位置,特别要加强对适宜布局工业企业的岸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构筑沿江产业密集带提供条件。
――在区域布局上,加快推动跨江合作和联动发展。在进一步加强马芜铜宜开发的同时,把跨江联动开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加快和县、无为、庐江、枞阳和东至大渡口地区的开发步伐,拓展马芜铜宜发展空间,解决沿江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总量偏小等问题,构筑沿江统筹发展经济带。

第四节战略定位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沿江城市群的战略定位是:
――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在全省先走一步、快进一拍,成为发展的表率、崛起的先锋、统筹的示范,在推动安徽跨越式发展中发挥脊梁作用,带动和促进全省奋力崛起。
――全省对外开放的门户。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放型经济区域。
――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把握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充分发挥临江通海、环境容量大、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壮大冶金、建材等现有产业,积极培育装备制造、化工等新的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第五节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和要素,加快构筑各类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形成“两带一群两网”的经济体系。力争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元;财政收入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17%。其中马芜铜宜4市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财政收入420亿元,年均增长19%,率先融入长三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形成沿江产业密集带。建设沿江产业密集带是沿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关键。充分发挥区域临江优势,以岸线资源开发及开发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若干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
――形成沿江城镇密集带。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沿江城镇群是沿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重点。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联系的同时,以马芜铜宜为主要依托,进一步完善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城市功能,形成产业与城镇良性互动的局面,基本建成充满活力、创业与人居环境俱佳的沿江城市群。力争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5%,其中马芜铜宜达到65%。
――形成沿江港口群。建设与产业和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沿江港口群是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适应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以芜湖、安庆为区域性枢纽中心港的现代港口群,并加强与长三角港口体系的衔接。力争到2010年,沿江港口群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50万标箱。
――形成现代基础设施网。现代基础设施网是沿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适应沿江开发需要,适度超前发展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设施,构建区域通达程度高、东向联系便捷的综合运输网,安全可靠的现代通信信息网,稳定的能源保障体系,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
――形成综合物流网。建设综合物流网是提高沿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以港口和开发区为依托,以产业物流为主导,以城市物流、区域物流为补充,基本形成以芜湖、安庆为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的综合物流网,不断降低区域内物流总成本。第二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六节产业发展方向
以建设沿江产业密集带为目标,充分发挥沿江城市群综合优势,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汽车、冶金、装备制造、石化及化工、建材及新材料和物流六大产业集群,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发展汽车产业集群。以奇瑞、华菱为龙头,立足自主创新,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加快发展零部件等配套产业,尽快构建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生产体系和产品系列,成为国家级的汽车生产、出口基地。力争到2010年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20万辆以上,其中轿车100万辆以上,区域内零部件配套率达到50%以上,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发展冶金产业集群。以马钢、铜陵有色、芜湖新兴铸管为依托,以优质特种钢材和铜材深加工为重点,形成冶炼―金属材料―金属制品的产业链,为沿江城市群及国内外的汽车、船舶、家电、建筑等生产提供急需的优质特种金属材料。加快马钢500万吨薄板带建设和庐江铁矿资源开发步伐,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板带比;围绕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电解铜―铜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等产业路径,大力发展铜材加工;支持发展球墨铸管、大口径无缝钢管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到2010年形成2000万吨钢、70万吨电解铜和70万吨铜材加工、100万吨铸管的生产能力,冶金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400亿元,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精品钢铁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
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争取在若干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形成机械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先进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产业链。引导船舶工业走规模化和专业化之路,重点发展滚装、集装箱等大吨位高等级船舶,积极发展游艇等专业化船舶,形成20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建成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生产基地。以绿色、环保为方向,积极开发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家电产品,包括家用电机、小家电和零部件产业,加快芜湖特种显示器项目产业化步伐,壮大家电产业。巩固现有机械加工和装备的产业优势,强化专业化分工,积极发展数控机床、特种电缆、输变电设备、农业机械、铁路车辆等特色装备制造业。力争到2010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发展石化及化工产业集群。以安庆石化、上海华谊集团安徽化工园、铜陵六国化工等为基础,继续推进100万吨乙烯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再引进若干大型化工企业,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橡塑制品,形成从化工原料到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的化工产业链。力争到2010年,形成800万吨原油加工、110万吨焦炭和35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化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发展建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沿江地区石灰石和碳酸钙、白云石、石膏石、凹凸棒等非金属矿资源,加大开发力度,形成1.5亿吨水泥、2000万吨非金属矿加工的生产能力,建设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电子材料、磁性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特色材料产品。力争到2010年,建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发展物流产业集群。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形成市场―第三方物流―生产企业―用户的供应链。充分利用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载体,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若干个物流枢纽城市和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形成以马芜铜宜为中心的多层次的综合物流网。
积极发展其他产业。(1)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软件园为代表的软件产业,提高产品开发能力。支持铜陵国家级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的突破。大力发展计算机外设产品,开展电子信息产品组装的代工产业。(2)轻纺造纸产业。壮大华茂、皖维、华源等骨干企业,扩大纺锭生产能力,开发差别化纤维,发展高性能纤维和高档面料。面向长三角地区,引进有实力的纺织服装印染企业。提升设计和加工水平,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服装品牌。大力发展服装来料加工,扩大出口能力。建设安庆林纸一体化工程,形成60万吨木浆、60万吨纸的生产能力。推进池州林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山鹰公司牛皮箱板纸、胶印书刊纸项目,力争产能进入全国前三强。积极发展新闻纸等高档纸张生产。(3)农产品加工产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加工技术改造传统粮油加工业,重视发展乳业、肉食品、果蔬饮料等加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4)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大输液、外用药、胶囊、片剂、针剂等产品。整合区域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快国家新药开发和中药西制的进程。(5)旅游业。充分发挥长江及沿岸地区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加强资源整合,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黄金水道旅游,把沿江城市群打造成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休闲旅游基地和后花园。面向欧美长线旅游团,积极开发长江游船旅游。加快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芜湖华强旅游城、琅琊山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旅游企业集团。

第七节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沿江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潜力,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要交通干线及毗邻苏浙地区,建设以“一轴双核三带”为主体的产业集聚重点区域,更好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强化南北及东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在合肥和马芜铜宜之间形成一个扇面状的产业密集区域,提高全省的整体竞争力。
构筑“一轴”即临江产业发展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快速通道,以岸线资源开发为重点,构筑马鞍山―芜湖―巢湖―铜陵―池州―安庆的临江产业发展轴,重点布局汽车、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化工、印染等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沿江城市群乃至全省产业发展的主轴线。
构筑“双核”即东西产业集聚核。围绕临江产业发展轴,重点建设马芜铜和安庆两大产业集聚核。马芜铜是沿江乃至全省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带,是推动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周边的重点区域。随着过江通道、沿江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安庆的发展活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日趋显现,将逐步改变沿江城市群产业发展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现状。
构筑“三带”即沿长三角、合巢芜(马)宣和合安三大产业发展带。充分发挥毗邻苏浙地区的区位优势,构筑由滁州―马鞍山―宣城等毗邻苏浙地区为轴线的沿长三角产业发展带,实现与长三角的无缝对接;依托合巢芜、合马、芜宣等高速及铁路干线,构筑合肥―巢湖―芜湖(马鞍山)―宣城―杭州为轴线的合巢芜(马)宣产业发展带;依托合安高速、合九铁路,构筑以合肥―桐城―怀宁―安庆为轴线的合安产业发展带。
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一轴双核三带”的产业布局,加快开发区发展步伐,加大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及宣城、滁州、巢湖等开发区建设力度,使之成为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同时,规划建设若干新兴的产业拓展区特别是适宜大工业布局的区域,待条件成熟时设立新的开发区,或与现有开发区进行整合。
近期重点建设九大产业集聚区:(1)和无沿江产业集聚区。加快岸线资源开发,建设以化工、电缆、造船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并推动与马鞍山、芜湖的优势互补、联动发展。(2)芜湖沿芜宣高速产业集聚区。配合芜湖城区东扩和开发区扩容,依托芜宣高速、芜太高速,重点发展汽车配件、数控机床、环保设备、成套设备等,建设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3)繁昌沿江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电力、船舶、水泥及新型建材产业,建设能源、船舶和建材产业集聚区。(4)池州沿江产业集聚区。加快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下游产品及关联产业,建设建材及新材料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区。(5)安庆―枞阳沿江产业集聚区。依托安庆石油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日用化工、农用化工、汽车零部件,形成以化工、机械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6)庐江―枞阳沿合铜高速产业集聚区。发挥铁矿、非金属矿资源及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产业,加快庐江铁矿开发,形成以建材和冶金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7)桐城―怀宁沿合安高速产业集聚区。依托现有基础,重点发展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等产业,形成综合性的产业集聚区。(8)宁国―广德―郎溪沿边产业集聚区。发挥毗邻苏浙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综合性的产业集聚区。(9)天长―来安―全椒沿边产业集聚区。发挥毗邻南京等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综合性的产业集聚区。第三章城镇发展与布局

第八节构筑沿江城镇体系
沿江城市群现有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3个,30―50万人口中等城市3个,以及一批小城市和城镇,2005年城市化率为33%。“十一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按照培育中心、完善体系、强化功能、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建设步伐,建成创业与人居环境俱佳的城市群,并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有机组成部分。
做大做强马芜铜城市带。包括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巢湖市、宣城市和池州市,是沿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城镇密集地带,以及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内部整合,强化与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城市圈的联系,形成以芜湖为核心、马鞍山和铜陵为两翼,巢湖、宣城为拓展区,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合巢芜高速、芜宣高速、沿江城际铁路等为主要发展轴线的空间格局。近期要特别加快马鞍山与芜湖的整合,在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实现一体化发展。
培育壮大安庆城市带。“十一五”期间,要在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内部产业支撑力的同时,促进安庆、桐城、怀宁高河镇、枞阳镇等融合,加强同合肥省会经济圈、马芜铜城市带及长三角、武汉、九江等上下游城市的联系,形成以安庆为中心,以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沿江城际铁路、合安高速为主要发展轴线的空间格局。
着力改善江北城镇发展薄弱的状况。进一步加快巢湖市、滁州市的发展,尽快达到40―50万人口的规模,使之成为沿江城市群特别是江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高度重视无为无城镇、桐城市、天长市、和县历阳镇、怀宁高河镇等县级市和县城镇的发展。依托长江岸线、重要交通干线及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乌江、沈巷、二坝、高沟、横埠、新杭、秦栏、汊河等中心建制镇。

第九节马芜铜宜城市发展引导
芜湖。按照东进南扩的思路,加大对繁昌、芜湖县近郊城镇的整合力度,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框架。推动与马鞍山和铜陵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发展,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格局。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使之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13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马芜铜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及宁汉之间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马鞍山。发挥区位优势,率先融入长三角,实现与南京市的互动发展。按照东扩、南进、北接、西延的思路,加大对当涂县城和有关重点城镇整合力度,推动与芜湖的融合,促进与和县的跨江发展,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化工业及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港口、重要交通通道和过江通道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9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成为马芜铜城市带核心城市及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铜陵。结合新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拉开城市框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坚持东向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积极推动与芜湖的融合和互动发展,推动与枞阳县的跨江发展。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6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成为马芜铜城市带核心城市及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安庆。结合开发区东扩及北部新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开城市框架。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主动融入长三角,强化与合肥、芜湖等城市的互动发展。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10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市区达到400亿元,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综合性城市及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

第十节统筹城乡发展
沿江城市群特别是马芜铜宜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使之成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具备条件的市,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域空间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城市管理体系等,促进城乡之间基础设施配置一体化,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
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充分利用城镇密集、紧邻长三角的优势,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和原料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现代农业水平。认真抓好村庄布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合并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水利、交通、通信、电网、改水改厕、沼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确保乡村道路硬化率、农民安全饮水比例、沼气户用比例、垃圾处理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文化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率先建立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第四章岸线资源开发与布局

第十一节岸线资源现状及开发原则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对于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镇发展、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江安徽段干流岸线全长767.8 km,其中南岸328.1 km,北岸439.7 km。干流岸线中,一级岸线163.7km,二级岸线134.6km,分别占岸线总长的21.3%和17.5%。目前,干流岸线已利用86.9km,岸线利用率为11.3%;其中南岸已利用40.5km,利用率为12.3%;北岸已利用46.4km,利用率为10.5%。此外,沿江城市群还拥有405.4 km的洲岛岸线。总体看来,长江岸线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管理。
在岸线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原则。将深水岸线和一些易于开挖、适宜改造成深水港区的中、浅水岸线,作为深水泊位规划,优先保证深水码头和大型水运工业单位深水岸线的需要,将水深条件要求不高的单位安排到浅水区。
上下游、左右岸协调开发原则。统筹考虑上下游的河势稳定和生态安全,协调上游利用可能对下游河势产生影响的岸线占用方式,合理布局污染严重的生产性岸线和取水口、城镇等生活岸线。
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原则。加强对河势演变的监测,保护和整治已建港口岸线和城市生活岸线,对未开发岸线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在保证防洪安全、航运通畅、河势稳定、生态环境优良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岸线资源。
近期和长期开发利用相结合原则。近期除了开发一些条件成熟的岸线外,还应预留部分岸线供远期需求,尤其对开发前景良好而近期又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切实加强规划与控制。
优化布局、集约利用原则。鼓励工业和仓储设施向纵深发展,避免岸线利用呈“一”字布局,提高单位岸线的利用效益。控制工业企业和货主单位占用岸线资源,鼓励利用公共专业化港口。

第十二节岸线开发布局
工业与港口岸线布局。工业和港口对岸线条件的要求是稳定性好,不冲不淤或冲淤微弱,深水或中深水,后方陆域较宽。按照上述条件,规划工业与港口开发岸线252公里,占全部岸线资源的32.8%。这类岸线主要分布在:
南岸:稠矶头―塔基山岸段、上杨家套―张家湾岸段、代家沟―牛头山岸段、官山嘴―李阳河岸段、泥洲―合作圩岸段、合作圩―五步沟岸段、铜陵大桥下―扫把沟岸段、扫把沟―新沟岸段、金牛渡―海螺水泥码头岸段、运输码头―黄沙矶岸段、黄沙矶―保定圩岸段、保定圩―小洲头下岸段、芜湖导航处码头―黄泥滩岸段、人头矶―马二电厂码头岸段、马二电厂码头―慈湖河口岸段。
北岸:周家湾―套口岸段、汪家墩上―华下大架岸段、沟口―老湖塔岸段、安庆热电煤码头―安庆化肥厂岸段、安庆化肥厂―马家窝岸段、谭家沟―马船沟岸段、虎墩河口―同乐圩岸段、铜陵大桥上―红杨树岸段、土桥上过河标―土桥微波塔岸段、土桥微波塔―古家堰岸段、定兴工业区―泥汊镇岸段、江坝码头上―无黑汽渡岸段、大河圩―山西嘴塔型过河标岸段、姥下河口下―得胜河口岸段、和县石油公司―马和汽渡岸段。
过江通道岸线布局。过江通道岸线要求地质基础坚固,河势稳定,河道相对较窄。随着南北交往日渐加大,要留有足够适宜通道建设的位置。除已建和在建的桥位要留有足够的岸线供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外,预留过江通道位置如下: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马鞍山市南环路―和县郑埔圩)、马鞍山长江公路二桥(马鞍山二电厂下―和县大黄洲)、马鞍山长江公路三桥(当涂县新桥―和县白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西华基地下―黄山寺)、弋矶山过江隧道(弋矶山―二店)、城南过江隧道(山西嘴―双港)、繁昌长江公路大桥(保定圩―六排下)、铜陵长江二桥(黄兴圩―隆兴洲下)、铜陵过江隧道(扫把沟―红杨树)、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合作圩下―王家套),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鸭子沟―新河坝)、安庆长江公路二桥(丁家村―安兴圩)、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华阳镇―凌家嘴)。
取水口岸线布局。生活用水取水口要求布局在岸线比较稳定、上游没有污染、不产生严重淤积的畅流河段。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宜岸段,建立必要的水源保护岸线,并对调水水源区域进行重点保护。加快取水口布局调整,减少取水口数量,积极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将现有的14个城市取水口调减到10个左右,即5个沿江城市每个保持2个取水口;将现有的33个乡镇取水口调减到20个左右。
生活旅游岸线布局。为保留岸线的自然风貌、开发旅游资源和改善环境,把临江城市、重点中心镇以及重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所在岸段预留保护起来,供居民生活、旅游、休闲。主要生活旅游岸线包括:
南岸:马鞍山的翠螺山岸段、芜湖的弋矶山上游岸段、海螺水泥码头岸段―运输码头、铜陵的兴隆镇岸段、池州的王心洲岸段。
北岸:安庆老港区岸段、芜湖长江大桥桥北公园岸段。
生态与预留岸线布局。生态岸线是生产性岸线之间的绿色隔断,具有维持岸线可持续利用的功能。把综合条件等级低、对控制河势有重要意义,而近期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作为远期预留或生态保护岸线。规划生态与预留岸线400公里,占全部岸线资源的52%。主要的生态保护与预留岸线:
南岸:皖赣交界―稠矶头岸段、塔基山―上杨家套岸段、张家湾―代家沟岸段、牛头山―官山嘴岸段、李阳河―泥洲岸段、五步沟―铜陵大桥下岸段、新沟―金牛渡岸段、黄泥滩―东梁山下岸段、东梁山下―姑溪河口岸段。
北岸:叶家湾―周家湾岸段、套口―汪家墩上岸段、华下大架―沟口岸段、老湖塔―皖河口岸段、马家窝―谭家沟岸段、马船沟―虎墩河口岸段、同乐圩―铜陵大桥上岸段、红杨树―土桥上过河标岸段、古家堰―定兴工业区上岸段、泥汊镇―江坝码头岸段、无黑汽渡―大河圩岸段、山西嘴―芜湖至无为汽渡岸段、运漕河口―姥下河口下岸段、得胜河口―和县石油公司岸段、马和汽渡―乌江河口岸段。第五章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第十三节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建设,沿江城市群综合交通网已初具规模,但相当一部分市县与长三角的联系还不够便捷,南北向交通不够通畅,多种运输方式协调不够。按照“东西向增强便捷程度、南北向消除交通断层、市县间提高通达深度、多种运输方式加强衔接”的总体思路,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形成高速公路网覆盖县域,快速道路连接所有县城,铁路网覆盖区内各市,便捷的集疏运通道通达县城,等级公路基本实现区域村镇全覆盖。
公路网建设与布局。(1)突出东向通道建设。建成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高速,全面贯通南沿江高速;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速(滁州―和县―无为―枞阳―安庆)。建设巢湖―马鞍山―溧水高速,西延至庐江,构建环巢湖快速通道;建设芜湖―高淳高速,打通芜湖联系上海的直线通道;建设铜陵―南陵―宣城高速,东接宣杭高速,西连沿江高速;建设溧水―广德―黄山高速,提升皖东南地区通达程度。(2)加强南北道路建设。建成铜陵―黄山高速、安庆―景德镇高速、六安―岳西―潜山高速,建设桐城―池州―祁门高速。(3)加快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建设主要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县城和重点镇与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完善高速公路路网结构。(4)积极建设快速通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南沿江快速通道,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北沿江快速通道,并逐步改造提高到一级标准。开工建设滁宁快速通道。推进各市与所辖县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
铁路网建设与布局。(1)东西向铁路建设。尽快建成铜九铁路,打通沿江铁路动脉。适时开展宁芜铁路复线改造和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开工建设沿江城际铁路,构建沿江客运快速通道。积极推进合宁铁路建设。(2)南北向铁路建设。新建庐江―铜陵、阜阳―六安―安庆铁路,与沿江铁路、长江航运共同构成煤炭、矿石运输通道。(3)推进和县、无为沿江城镇与淮南铁路连接线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提高集疏运能力。
过江通道建设与布局。(1)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贯通巢马溧、滁马等高速,连接江南、江北沿江高速及高等级公路,促进马鞍山与和县的跨江合作。(2)建设繁昌长江公路大桥。加强繁昌与无为经济联系,沟通两岸路网。(3)建设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打通池州北向通道,进一步改善池州交通状况。(4)建设铜陵长江公铁两用桥。贯通庐江―铜陵铁路与沿江铁路,联通江南、江北高速。(5)建设安庆长江铁路大桥。连结合九、铜九和安景铁路,贯通沿江城际铁路。(6)建设望东长江公路大桥。连接南北沿江高速,并与巢马高速共同构成沿江环线。
机场建设与布局。(1)新建池州九华山旅游机场,形成“两山一湖”旅游区北端空中通道。(2)完善安庆军用机场民航配套设施,开通芜湖军用机场民用航班,拓展航空运输服务范围。
内河航道治理。结合河势控制,加快实施长江部分浅水碍航航道整治工程,力争到2010年安庆以下航道可通行5000―10000吨级海船,实现江海联运。加强干支流水运沟通,逐步解决主要支流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等问题。改造合肥―裕溪口航道,形成合肥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开工建设芜申运河,形成芜湖―太湖―上海的水上运输捷径。开展“引江济巢”工程前期研究工作。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综合性大宗货运中转枢纽建设为重点,推动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及货物运输向现代综合物流(配送)方式转型,着力解决货运枢纽物流化运作问题,将芜湖建成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依托马鞍山、铜陵、安庆等中心城市,有效衔接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建成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

笫十四节沿江港口群布局
沿江港口群包括马鞍山、芜湖、安庆3个国家主要港口及铜陵、池州、巢湖等重要港口。其功能定位是,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充分利用长江下游重要的深水港区和对外开放口岸优势,提升我省沿江港口作为长江中下游综合性枢纽港口群的地位,积极推进江海联运,建成以芜湖为区域性枢纽中心港、安庆为副中心港的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化港口群。重点建设集装箱运输系统、煤炭中转运输系统、原油及石油制品中转运输系统、矿石和矿建材料中转运输系统,力争到2010年沿江港口群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50万标准箱。
芜湖港。重点建设朱家桥集装箱一期、西江汽车滚装码头、荻港综合码头等工程,扩建裕溪口煤码头,成为沿江综合性、多功能枢纽港和长江流域重要的外贸港口。“十一五”期间吞吐能力达到6000万吨。
安庆港。重点建设马窝散货码头、长风铁水联运散货码头等,提升集装箱运输能力,扩建石化产品专用码头,使之成为综合性、多功能枢纽港。“十一五”期间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吨。
马鞍山港。重点扩建6号码头,建设人头矶散货码头等,提高钢铁、煤炭、矿建材料运输能力;配套建设小黄洲锚地,适时启动建设江心洲锚地。“十一五”期间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
铜陵港。重点建设集装箱专用码头、扩建件杂货码头二期等,提高冶金材料、矿建材料运输能力。“十一五”期间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
池州港。在改造老港区的同时,重点建设江口港区二期工程、牛头山港区等,改善港口集疏运条件,提高矿建材料运输能力。“十一五”期间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
巢湖港。重点建设和县港区的郑浦码头、黄山寺码头及无为港区的江坝码头、土桥码头等,提高煤炭、矿建材料及大宗散货运输及集疏运能力。“十一五”期间吞吐能力达到1500万吨。

第十五节综合物流网布局
根据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按照轴―辐物流空间网络模式,规划建设芜湖和安庆两个区域性物流中心。(1)芜湖物流中心。以长江黄金水道、港口和开发区为依托,以发展区域物流为主导,建成综合型港口枢纽城市、大宗货物中转中心。(2)安庆物流中心。依托港口、开发区及区位优势,建成皖西南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依托区域性物流中心,并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经济区域等因素,将沿江城市群划分为芜马巢宣滁物流区域、安池铜物流区域,规划建设10个物流园区。其中芜马巢宣滁物流区域包括朱家桥港区物流园区、芜湖大桥物流园区、芜湖开发区物流园区、马鞍山综合物流园区、宣城物流园区、巢湖物流园区、滁州物流园区;安池铜物流区域包括安庆综合物流园区、铜陵综合物流园区、池州物流园区。

第十六节能源供给与建设
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沿江城市群用电量将保持快速攀升的势头。“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建设电力项目、优化能源结构,力争到2010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实现区域供需平衡。
电源点建设。按照优化发展火电的方针,以节能、节水、节地、环保为目标,建设大型高效电厂。重点建设马鞍山二电厂二期、华电芜湖电厂、宣城电厂和国电铜陵电厂、巢湖电厂等,力争“十一五”期间建成投入运行。积极推进电厂项目前期工作,优先建设扩建项目及有利于优化电网结构、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项目。
电网建设。加快完善区域电网网架,构筑坚强高效的现代化电网。重点建设500千伏东、西通道和淮南―皖南―浙江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通道等工程。推进电网技术升级,确保电力供应安全。
能源结构调整。在马鞍山等有充足、稳定工业热负荷和采暖负荷的地区建设热电联产电站。适时在马芜铜地区建设燃气机组。继续推进核电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秸秆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建设若干示范工程。

第十七节水利建设与布局
经过大规模的国债水利建设,长江干堤防洪能力达到了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标准。“十一五”期间,要在巩固和提高长江干堤防洪能力的同时,重点加强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河势控制,提高沿江主要支流的防洪能力,加快建设高标准的沿江流域和城镇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长江干流治理。对安庆江段、铜陵江段、芜裕江段和马鞍山江段等长江干流重点江段进行加固护岸,基本维持长江岸坡和河势稳定,确保长江干流及主要防洪城市安全。实施江心洲整治工程。
长江主要支流及湖泊治理。加大水阳江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开工建设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实施水阳镇开卡工程,使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实施滁河干流堤防加固、乌江闸扩建及闸下河道疏通、驷马山分洪道等工程,提高滁河防洪标准。实施顺安河综合整治及区域开发工程。以提高整体防洪标准为目标,重点推进环巢湖市区段及南淝河出口左右岸堤防加固工程,使环巢湖市区段防洪能力达50年一遇标准。
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完成安庆、芜湖国家重点防洪城市和铜陵、马鞍山国家重要防洪城市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宣城、巢湖、池州、滁州等市防洪安全体系建设。积极实施重点县城防洪工程。
沿江排涝泵站建设。新建扩建147座重点圩口排涝泵站,完善沟渠配套工程,加快现有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将万亩以上重点圩口的排涝标准从3―5年一遇提高到7―10年一遇,其中10万亩以上圩口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

第十八节信息化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构建与长三角对接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发挥电子政务的先导作用,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发展社区及农村信息服务,最终全面实现政务、商务和社会服务信息化。
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与完善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改善网络服务品质,促进三网融合;制定推广新技术应用的战略规划,大力推广先进信息技术,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实验和业务发展;发展和完善社会公共场所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
建设与长三角对接的信息化平台。以建立与长三角标准一致的信用认证系统、进出口经营权申报审批及年审系统、口岸国际电子商务数据交换平台等,实现与长三角地区信息化平台全面对接。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建设沿江城市群基础数据资料库,形成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及共享机制,建立灵活安全的数据访问授权系统、数据更新和分析系统,实现基础信息共享,增强信息服务能力。第六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第十九节环境污染防治
随着沿江城市群重化工业的发展,环境治理的任务日益繁重。必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以长江流域酸雨控制、水污染防治和巢湖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水环境综合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对主要取水口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加大对沿江及巢湖湿地保护力度。强化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与控制,保证达标排放,控制排放总量。重点建设芜湖城东和城南污水处理厂、马鞍山江边和慈湖污水处理厂、铜陵钟顺污水处理厂、安庆城西污水处理厂、巢湖第二污水处理厂、滁州清流污水处理厂、池州污水处理厂、宣城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建设管网工程、污泥处置工程和中水回用系统。开工建设当涂、芜湖、宁国、广德、和县、来安、庐江等县城污水处理厂;推动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市、县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引导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建立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力争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长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标准,支流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
大气环境综合防治。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加强“两控”区的酸雨防治。严禁使用高硫煤,新上火电厂必须配套建设脱硫装置,加快现有电厂脱硫技术更新。力争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主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持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烟尘排放总量、工业粉尘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0%,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所减少。
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积极推进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各市及具备条件的县城建设垃圾处理厂。开展水泥厂焚烧垃圾试点工作,推广粉煤灰综合利用。完成安庆、宣城、巢湖、滁州、池州、芜湖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铜陵、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力争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开发利用有机肥。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控制等技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严格控制高残留与高毒性农药使用。大力开展秸杆综合利用。做好难降解废旧农用薄膜的回收和加工利用工作,推广可降解农用薄膜。

第二十节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集约利用
加快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沿江城市群成为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铜陵市及铜陵有色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争取马鞍山等更多的城市、开发区和企业进入国家试点范围。积极开展省级循环经济企业、园区、城市试点工作。以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制定和落实鼓励清洁生产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强对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的综合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建立矿山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在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同时,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对土地的需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优化配置,开发区新建、扩建尽可能利用低丘和岗地。大力开展土地整理与复垦。

第二十一节生态建设
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友好的思路,以生态管制为手段,以实现自然生态空间保育为主要目标,形成以生态源区为基础,生态源、生态廊道有机协调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建设三个生态源区。(1)皖西山地丘陵生态源区。加强生态系统和植物群落保护,建设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和水土保持林。(2)皖南山地丘陵生态源区。保护森林植被和动植物资源,防范和治理酸雨污染、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病虫害等灾害,加强自然文化遗产、地质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皖中湖泊丘陵生态源区。加快沿湖地区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污染防治,突出水资源保护与饮用水源安全保护,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围网养殖规模。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实施生态空间管制,建立规划、国土、农林、园林、环保、交通、水利等部门协同监管的机制。加强城乡结合部生态通道建设,缓解城镇地区“生态瓶颈”;营造道路、水系生态通道,把外围廊道生态效应引入主城。加强工业污染源和居住区的生态隔离。加大重点保育植被群系的保护力度,推进铜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水禽自然保护区和扬子鳄保护区建设。第七章社会事业发展与社会和谐

第二十二节共建共享社会事业
按照突出优势、合理分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中心城市,统筹规划和开展区域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实现社会设施资源的区域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强大型社会设施的区域服务能力,避免过度重复建设。努力实现“一个率先、两个一流”的目标,即率先在全省实现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一流公共服务、一流社会环境的示范区。
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根据沿江城市群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汽车、化工、冶金、建材、循环经济等优势行业关键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再建设若干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提高区域研发水平和行业技术水平。依托奇瑞、马钢、海螺等优势骨干企业和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全面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并实现与长三角科技公共平台的对接。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在沿江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使沿江城市群成为我省创新成果密集区。
构建区域教育体系。沿江城市群基础教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在我省占有重要地位,要适应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沿江城市群现代教育体系。以芜湖大学城为基础,促进马芜铜宜的产业优势与教育紧密结合,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市场需求,以汽车、化工、冶金、家电、纺织、旅游等专业为重点,建设“沿江职业教育走廊”,在巩固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职教基地的同时,确保每个县(市)建立一所职教园区,形成以高等职教为龙头、以中等职教为重点、以职业培训为补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农村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部分地区率先实现12年制义务教育。
构建区域卫生体系。以弋矶山等现有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主体,合理规划医疗机构的功能、层次和布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区域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市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的层次,使主要医疗机构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尽快实现地级市拥有三甲级综合医院、各县(市)拥有二甲级综合医院的目标。加快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体系。
构建区域文化体系。按照“特色、开放、多元”的思路,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塑造文化形象、营造文化氛围,弘扬辉煌灿烂的皖江文化。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在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等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大型剧院、文化广场、科技馆、博物馆和体育馆等集艺术性、标志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区域性大型文化设施,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全区域的文化设施网络。
创建“八百里皖江文明长廊”。按照“八百里皖江文明长廊”总体方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区域联创为特征,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重要载体,努力把皖江地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率先快速发展的长廊、诚信道德长廊、特色文化长廊、城乡科教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长廊、绿色生态长廊和平安畅通的长廊。第二十三节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统一的就业市场。借鉴芜马铜人才共同市场的经验,在各市现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电子网络、资格互认等方式,逐步建立统一的就业市场,促进各类人才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会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外来劳务人员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引导各市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分别实行相应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失业登记制度;妥善做好被征地农民的住房拆迁和就业安置工作。第八章保障规划实施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每年就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一次调研,帮助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沿江城市群更快更好地发展。调整省加快沿江地区经济开发开放领导小组,由省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及沿江各市政府负责同志参加,负责协调解决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省发展改革委承担具体工作。各市政府要认真落实本规划,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推进东向发展。沿江城市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长三角融合及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市场准入、质量技监互认、信息交流与合作、金融联动与合作、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等方面加强与长三角政府间的合作,推动沿江城市群成为东向发展的排头兵,逐步实现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紧紧抓住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和省外资金特别是战略投资者。加快建立“走出去”的政策和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在境外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基地。加强口岸建设与管理,扩大芜湖港开放范围,开放芜湖陆运二类口岸,进一步完善马鞍山、池州等口岸基础设施,实现江海联运。
加强岸线资源管理。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战略资源,是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针对岸线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混乱的局面,尽快成立长江岸线资源规划协调小组,统一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及沿江各市岸线资源管理工作。加快岸线资源管理立法工作,制定《安徽省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尽快调整已占用但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岸线。
加强港口建设与管理。建立以市场为纽带的港口管理体制,实行港口统一管理,港口资产由沿江各市控股,港监、航道、港区调度及行政管理以沿江各市有关部门为主,会同交通部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共同管理。构建多元化的港口投融资体制,政府重点投资建设航道和水下设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上层设施建设。港区与临港工业区规划管理合一,沿江各有关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都要体现港口发展要求,港口规划也要充分考虑港区及临港工业发展的用地需求。
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沿江城市群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必须拓宽融资渠道。抓住WTO过渡期即将结束之际,鼓励外资银行和国内股份制金融机构在沿江城市群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建立多种所有制的地方金融机构,规范民间借贷,完善担保体系。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促进社会投资快速增长。
促进区域整合和联动发展。推动马芜铜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开发区建设、基础设施、环保等方面统一规划、统筹建设,逐步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充分发挥过江通道的作用,鼓励具备条件的市积极探索跨江合作的有效途径,实现两岸联动发展。树立基础设施共享共建观念,在快速通道、过江通道、港口、能源和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合作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区域内产业配套分工,协作竞争、形成特色。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强化政策支持。优先支持沿江城市群交通、能源、通信、城市公用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时修编沿江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发展需求,适当增加沿江城市群土地利用指标。鼓励沿江城市群开发丘陵山地等荒地用于开发区建设。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跨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