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农业部
- 【发布文号】农业部公告第943号
- 【发布日期】2007-12-07
- 【生效日期】2007-12-07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农业部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农业部公告第943号
农业部公告第943号
川育20、南油9号等45个小麦、油菜品种业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二○○七年十二月七日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1
品种名称:川育20
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SW3243//35050/21530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1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色绿,生长势旺。株高92厘米左右,略开张、整齐,成株叶片中等长宽斜上举。穗层整齐,结实性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半角质,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2.5万穗,穗粒数39.5粒,千粒重45.7克。抗倒力较弱。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0克/升、796克/升,蛋白(干基)含量13.0%、13.99%,湿面筋含量27.5%、29.3%,沉降值23.5毫升、24.7毫升,吸水率64.0%、68.2%,稳定时间2.2分钟、2.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5E.U、175E.U,延伸性15.0厘米、14.6厘米,拉伸面积36.8平方厘米、33.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2.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5%;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6.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9%。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4.1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53%。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中西部、贵州中西部、重庆中西部、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云南中部、甘肃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2
品种名称:绵麦45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07146-12-1/贵农19-4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冬季植株基部苗叶有黄化现象,生长势旺。株高80厘米左右,植株较紧凑、整齐,成株叶片中等长宽斜上举。穗层中等整齐,结实性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浅红粒,籽粒角质-半角质,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5.5万穗,穗粒数35.9粒,千粒重43.9克。抗病性鉴定:白粉病免疫,高抗条锈病,慢叶锈病,高感赤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50克/升、75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10%、13.48%,湿面筋含量21.9%、22.5%,沉降值16.8毫升、19.1毫升,吸水率53.3%、56.8%,稳定时间2.1分钟、1.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5E.U、105E.U,延伸性14.8厘米、13.8厘米,拉伸面积22.9平方厘米、19.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1.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2%;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1.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3.4%。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4.7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8.52%。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注意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贵州毕节和遵义地区、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云南中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3
品种名称:绵杂麦168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MTS-1×MR-168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叶片较窄,生长势旺。株高92厘米左右,植株略开张。穗层整齐,结实性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4.7万穗,穗粒数46.0粒,千粒重42.0克。抗倒力较弱。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感赤霉病、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2克/升、78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54%、12.59%,湿面筋含量24.1%、25.1%,沉降值22.3毫升、26.0毫升,吸水率54.4%、55.0%,稳定时间2.8分钟、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3E.U、275E.U,延伸性15.9厘米、16.2厘米,拉伸面积63.1平方厘米、62.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3.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7%。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16.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0.6%。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9.7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增产15.12%。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川北山区除外)、重庆、贵州、云南昆明和曲靖地区、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甘肃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4
品种名称:镇麦168
选育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苏麦6号/97G59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208天左右,与对照扬麦158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两极分化较快,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半紧凑,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3.6万穗,穗粒数35.1粒,千粒重40.4克。抗寒性与对照相当,抗倒力较强,熟相好。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纹枯病,慢叶锈病,中感条锈病,中感至高感秆锈病、高感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1克/升、79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73%、14.02%,湿面筋含量33.0%、28.2%,沉降值48.8毫升、47.5毫升,吸水率60.6%、60.8%,稳定时间9.3分钟、10.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53E.U、433E.U,延伸性16.7厘米、15.5厘米,拉伸面积102.4平方厘米、90.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95.4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0.31%;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2.1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0.58%。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鄂皖苏浙四省平均亩产410.3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83%;河南信阳点平均亩产515.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苗。增施磷钾肥,合理运筹氮素肥料,发挥其强筋品质优势。注意防治白粉病、叶锈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5
品种名称:淮麦22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淮麦18/扬麦15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晚1天。幼苗匍匐,叶小、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窄短、上冲,蜡质多,长相清秀,穗层不太整齐,穗码密,结实性好。穗纺锤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黑胚率低,外观商品性好。平均亩穗数40.3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9.7克。冬季抗寒性强,春季起身晚,发育慢,抽穗迟,抗倒春寒能力较好。易早衰,熟相一般。茎秆弹性较好,较抗倒伏。抗病性鉴定:高抗秆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区试田间表现:高感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3克/升、78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28%、13.71%,湿面筋含量26.1%、27.1%,沉降值28.1毫升、28.6毫升,吸水率52.2%、54.2%,稳定时间6.6分钟、5.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5E.U、271E.U,延伸性13.2厘米(2006年),拉伸面积54.0平方厘米、52.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5.8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2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2.8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6.22%,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6.76%。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6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9.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6
品种名称:豫农035
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
品种来源:豫麦52/豫麦1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晚2天。幼苗半匍匐,叶短宽、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8厘米左右,株型松散,旗叶平展,叶色深,穗层不整齐,穗中等大,结实性一般,粒数少,穗下节长,中后期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卵圆型,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外观商品性好。平均亩穗数39.1万穗、穗粒数30.1粒,千粒重46.4克。苗期长势较壮,抗寒性中等。起身迟,两极分化偏慢,抽穗迟,耐倒春寒能力中等。抗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区试田间表现:中感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0克/升、799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29%、14.27%,湿面筋含量28.6%、29.5%,沉降值29.3毫升、30.7毫升、吸水率60.9%、61.8%,稳定时间5.4分钟、5.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8E.U、310E.U,延伸性13.2厘米(2006年),拉伸面积56平方厘米、5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5.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26%;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72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3.32%,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3.84%。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9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0~20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7
品种名称:周麦22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周麦12/温麦6号//周麦13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比对照豫麦49号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长卷、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旗叶短小上举,植株蜡质厚,株行间透光较好,长相清秀,灌浆较快。穗近长方型,穗较大,均匀,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36.5万穗,穗粒数36.0粒,千粒重45.4克。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秆锈病。区试田间表现:轻感叶枯病,旗叶略干尖。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7克/升、79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02%、14.26%,湿面筋含量34.3%、32.3%,沉降值29.6毫升、29.6毫升,吸水率57%、66.0%,稳定时间2.6分钟、3.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9E.U、198E.U,延伸性16.5厘米、16.4厘米,拉伸面积37平方厘米、4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3.3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4.4%,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4.9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9.2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7%。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8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1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注意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8
品种名称:漯麦8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烟中1604/温麦4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晚1天。幼苗半匍匐,叶宽短、绿色正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较小、上冲,株行间透光性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黑胚率偏高,籽粒匀均、饱满。平均亩穗数44.4万穗,穗粒数31.0粒,千粒重39.1克。苗期长势一般,抗寒性较好。起身拔节快,抽穗较迟。对春季低温敏感,穗顶部有虚尖,穗粒数偏少。耐后期高温,叶功能期长,成熟偏晚,熟相一般。茎秆硬,抗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叶锈病、纹枯病,中感秆锈病、条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区试田间表现:中感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8克/升、78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87%、13.82%,湿面筋含量33.0%、28.2%,沉降值46.3毫升、31.0毫升,吸水率59.9%、56.8%,稳定时间8.6分钟,5.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30E.U、261E.U,延伸性14.0厘米(2006年),拉伸面积77平方厘米、51平方厘米,面包体积815平方厘米(2005年),面包评分89分(2005年)。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18%;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2.2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0.35%,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0.85%。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8.6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2.3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0~20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注意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地区中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9
品种名称:皖麦52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郑州8329/皖麦19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晚1~2天。幼苗半匍匐,叶细长,上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宽短、上冲。穗层厚,穗纺锤型,穗多穗匀,穗头偏小,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光泽好,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商品性较好。平均亩穗数40.0万穗,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0.9克。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较好。起身较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较迟。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具有一定耐旱性,熟相好。茎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至慢叶锈病,中感秆锈病、白粉病、条锈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表现:中感叶锈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6克/升、79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41%、14.85%,湿面筋含量31.2%、32.3%,沉降值29.3毫升、26.2毫升,吸水率66.7%、51.2%,稳定时间2.6分钟、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20E.U、193E.U ,延伸性14.5厘米、15.4厘米,拉伸面积26平方厘米、4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9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6.29%,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6.8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4.7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6.29%。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1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0
品种名称:许农5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周8846/周麦9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8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蜡质重,旗叶宽短、上冲,穗下节长,穗层不整齐,长相清秀。穗纺锤型,短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粒大,饱满度一般,黑胚率偏高,外观商品性一般。平均亩成穗34.9万穗,穗粒数37.0粒,千粒重45.9克。苗期长势中等,抗寒性中等偏弱。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苗脚利落,倒春寒冻害偏重。有一定耐旱能力,熟相一般。抗倒伏能力中等。抗病性鉴定: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秆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表现:叶枯病轻。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1克/升、77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48%、13.85%,湿面筋含量28.6%、30.7%,沉降值25.7毫升、28.0毫升,吸水率57.6%、58.2%,稳定时间3.6分钟、3.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2E.U、256E.U,延伸性16.4厘米、15.4厘米,拉伸面积52平方厘米、5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7.2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3.88%,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4.34%;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3.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4.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2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5~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赤霉病。注意防止冬前冻害和倒春寒。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1
品种名称:淮麦25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矮败小麦冬春轮回选择群体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晚1~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叶小窄直,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7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上冲外卷,穗层厚,穗多穗匀,结实性好,茎秆有蜡质,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外观商品性好。平均亩穗数41.6万穗,穗粒数37.4粒,千粒重38.3克。苗期长势一般,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期晚,中后期长势较好,后期叶功能期长,有一定耐旱性,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熟相好。茎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偏弱。抗病性鉴定:抗秆锈病,中抗纹枯病,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赤霉病。区试田间表现:中感叶枯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1克/升、79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04%、13.75%,湿面筋含量25.2%、27.8%,沉降值26.7毫升、26毫升,吸水率53.2%、54.2%,稳定时间7.8分钟、6.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82E.U、360E.U,延伸性11.0厘米、11.2厘米,拉伸面积58平方厘米、5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3.3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6.95%,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7.49%;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65.1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8.27%。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高产栽培条件下注意防止倒伏。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2
品种名称:新麦9817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偃展1号/温麦6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与对照偃展4110同期。幼苗直立,叶直立,分蘖力中等。株高82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宽短、厚、上冲,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码密。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黑胚率较低。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44.8万穗,穗粒数29.8粒,千粒重43.1克。苗期长势旺,冬季耐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拔节抽穗早,不耐倒春寒。耐后期高温,叶功能期长,灌浆顺畅,熟相较好。抗倒伏能力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高感秆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表现:叶干尖较重。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1克/升、77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2%、13.92%,湿面筋含量31.5%、32.1%,沉降值28.8毫升、31.6毫升,吸水率59.2%、60.0%,稳定时间2.2分钟、2.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8E.U、242E.U,延伸性18.1厘米、18.2厘米,拉伸面积50平方厘米、6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3公斤,比对照1偃展4110增产4.13%,比对照2豫麦18-64增产11.6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2.4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8%。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2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5~30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8万苗,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3
品种名称:周麦2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周93S优/郑麦9023
特征特性:弱春性,早熟,成熟期与豫麦18-64同期,比对照偃展4110早1天。幼苗直立,叶宽直立,分蘖力中等。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小、上冲,长相清秀,结实性一般。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成穗率高,平均亩穗数43.1万穗,穗粒数30.3粒,千粒重41.3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偏弱。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利索,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弱。后期叶功能好,灌浆快,熟相好。抗倒伏能力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秆锈病、赤霉病,高感白粉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表现:中抗至高抗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8克/升、81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64%、14.69%,湿面筋含量32.7%、32.4%,沉降值52.1毫升、49.6毫升,吸水率61.6%、60.6%,稳定时间7.4分钟、8.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78E.U、463E.U,延伸性18.0厘米(2006年),拉伸面积88平方厘米、109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50平方厘米、74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8分、83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9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3.5%;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9.0公斤,比对照1偃展4110减产3.21%,比对照2豫麦18-64增产3.76%。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3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1.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灌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4
品种名称:邯00-7086
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邯93-4572/山农太91136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略松散,孕穗期叶片稍大,叶披,成熟落黄好。穗较长,小穗排列稀,结实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均匀,外观商品性好。平均亩穗数38.4万穗,穗粒数37.9粒,千粒重38.3克。较抗倒伏。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两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9克/升、80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6%、13.98%,湿面筋含量29.6%、30.7%,沉降值33.8毫升、35.8毫升,吸水率58.6%、58.2%,稳定时间6.0分钟、7.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8E.U、352E.U,拉伸面积56平方厘米、7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2.66%;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3.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3.35%。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2.5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3.8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等。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中高水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5
品种名称:邢麦4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科遗NC20/4564//高优503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低,主茎、分蘖穗高度有差异,穗层厚。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旗叶稍大,叶色黄绿,蜡质多,秆粗。穗纺锤形,小穗排列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平均亩穗数38.8万穗,穗粒数36.0粒,千粒重42.9克。落黄较好。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叶锈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两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8克/升、79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36%、14.63%,湿面筋含量33.9%、34.3%,沉降值37.0毫升、37.3毫升,吸水率66.6%、65.9%,稳定时间3.6分钟、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98E.U、250E.U,拉伸面积50平方厘米、6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9.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3.79%;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6.4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7.82%。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6.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6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条锈病、白粉病、秆锈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6
品种名称:师栾02-1
选育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
品种来源:9411/943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平均亩穗数45.0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5.2克。春季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重,后期早衰。茎秆有腊质,弹性好,抗倒伏。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6.88%,湿面筋含量32.3%、33.3%,沉降值51.7毫升、61.3毫升,吸水率59.2%、59.4%,稳定时间14.8分钟、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4E.U、700E.U,拉伸面积163平方厘米、180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60平方厘米、82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5分、92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1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1.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2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部和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7
品种名称:石麦15号
选育单位: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品种来源:GS冀麦38/92R137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长势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秆细,旗叶小而上举,叶片卷曲,穗下节短,穗层整齐。穗纺锤型,穗小,小穗排列密,短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半角质。平均亩穗数43.5万穗,穗粒数35.6粒,千粒重38.4克。抗倒性一般。成熟落黄较好。抗寒性鉴定:抗寒性好。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慢叶锈病,中感至高感条锈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9克/升、78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48%、14.01%,湿面筋含量30.1%、31%,沉降值20.0毫升、18.8毫升,吸水率56.0%、56.9%,稳定时间2.0分钟、1.4分钟,最大抗延阻119E.U、88E.U,延伸性11.6厘米、11.8厘米,拉伸面积20平方厘米、1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8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5.24%;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1.3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03%。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2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3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5日。应严格控制播种量,每亩适宜基本苗高水肥地15万~18万苗,中水肥地18万~20万苗。后期注意防病。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8
品种名称:洛旱7号
选育单位: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豫麦41号/山农45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全生育期237天,成熟期与对照洛旱2号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半松散,茎秆粗壮、蜡质,叶色浓绿,旗叶宽大、半披,穗层整齐,穗码较密。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2%。平均亩穗数32.8万穗,穗粒数31.0粒,千粒重44.7克。抗倒性较好。熟相好。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抗病性鉴定:抗秆锈病,慢叶锈病,高感条锈病、白粉病、黄矮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4克/升、77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54%、15.03%,湿面筋含量29.1%、32.8%,沉降值20.7毫升、23.1毫升,吸水率57.6%、59.4%,稳定时间1.3分钟、1.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90E.U、88E.U,延伸性11.3厘米、11.8厘米,拉伸面积15平方厘米、1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01.3公斤,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5.3%;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1.1公斤,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11.3%。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6.7公斤,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7万苗。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9
品种名称:京冬17
选育单位: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冬8号/RHT3//931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早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平均亩穗数39.6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1.3克。抗倒性较强。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6克/升、78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56%、15.22%,湿面筋含量36.1%、36.5%,沉降值37.5毫升、34.8毫升,吸水率58.8%、59.0%,稳定时间4.4分钟、4.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58E.U、258E.U,延伸性16.0厘米、16.8厘米,拉伸面积58平方厘米、6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8.6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8%;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1.2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2.4%。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9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2.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30万苗,10月5以后播种随播期推迟适当增加基本苗,每晚播1天增加1万基本苗;及时防治蚜虫和病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中高水肥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0
品种名称:轮选518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矮败小麦轮选群体
特征特性: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株形偏散。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9.9万穗,穗粒数34.6粒,千粒重37.4克。抗倒性较好。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至抗叶锈病、中抗秆锈病、中抗至中感条锈病、高感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0克/升、76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16%、15.07%,湿面筋含量32.3%、32.4%,沉降值32.7毫升、32.2毫升,吸水率60.8%、59.4%,稳定时间2.8分钟、3.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1E.U、197E.U,延伸性15.4厘米、16.0厘米,拉伸面积41平方厘米、4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19.5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4.5%;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54.2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0%。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4.8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0日至10月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30万苗,晚播适当增加播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遵化以外地区、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1
品种名称:京冬22
选育单位: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太谷核不育轮选群体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早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平均亩穗数40.8万穗,穗粒数31.4粒,千粒重40.2克。抗倒性中等。抗寒性鉴定:抗寒性好。抗病性鉴定:慢叶锈病,中感条锈病、秆锈病,高感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8克/升、79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7.07%、17.72%,湿面筋含量38.1%、39.0%,沉降值34.7毫升、33.9毫升,吸水率59.8%、59.8%,稳定时间3.8分钟、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74E.U、190E.U,延伸性15.4厘米、16.0厘米,拉伸面积38平方厘米、4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19.2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4.4%;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48.1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4.6%。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2.81公斤/亩,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8日至10月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30万苗,10月5日以后播种适当增加基本苗,每晚播1天增加1万基本苗。高水肥条件下注意防倒伏。及时防治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遵化以外地区、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2
品种名称:京花9号
选育单位: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试467/京冬8号//京单93-2197
特征特性:冬性,早熟,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早2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5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9.74万穗、穗粒数29.6粒、千粒重42.6克。抗倒性一般。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感秆锈病,中感至高感条锈病、叶锈病,高感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9克/升、80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7.12%、17.54%,湿面筋含量35.6%、35.4%,沉降值41.8毫升、39.9毫升,吸水率58.8%、57.4%,稳定时间12.6分钟、14.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00E.U、616E.U,延伸性13.9厘米、14.3厘米,拉伸面积90平方厘米、113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73平方厘米(2006年),面包评分79分(2006年)。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98.4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减产0.8%;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38.0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3%。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6.2公斤,比对照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3万苗,10月5日以后播种适当增加基本苗,每晚播1天增加1万基本苗。高肥水条件下注意防止倒伏。及时防治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3
品种名称:陇中1号
选育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84WR21-4-2/洛8912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成熟期和对照西峰20相当,比对照长6878早1天。幼苗匍匐,叶色深绿,两极分化快,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茎秆较细,弹性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亩穗数34.0万穗,穗粒数29.9粒,千粒重36.2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感黄矮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7克/升、81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23%、14.05%,湿面筋含量32.4%、30.9%,沉降值28.8毫升、30.6毫升,吸水率61.0%、61.2%,稳定时间2.8分钟、3.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98E.U、161E.U,拉伸面积16平方厘米、3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3.3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14.81%;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12.0公斤,比对照长6878增产6.33%。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2.4公斤,比对照长6878增产2.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25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甘肃兰州和陇东地区、宁夏固原地区、陕西延安地区的旱地冬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4
品种名称:辽春18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辽春10号变异株系选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生育期75天左右,成熟期比对照辽春9号早3天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浓绿。株高84厘米左右,株形紧凑,叶片较窄,剑叶披散,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穗粒数27.1粒,千粒重38.7克。抗倒性较好。熟相较好。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抗病性鉴定:高抗杆锈病,中抗至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克/升、容重801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7.71%、17.83%,湿面筋含量37.7%、39.4%,沉降值55.5毫升、47.3,吸水率60.8%、61.5%,稳定时间9.1分钟、7.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00E.U、635E.U,延伸性17.0厘米、16.8厘米,拉升面积111平方厘米、14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0.1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5.4%;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274.1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9.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4.3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苗左右。该品种对农药“阿特拉津”敏感,不适合在前茬喷洒过“阿特拉津”的田块上种植。长到4~5个叶时及时使用除草剂除草。蜡熟末期及时收获,防止麦穗遇雨发芽和籽粒霉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沈阳和锦州、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及天津的春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5
品种名称:辽春20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铁春2号/8452
特征特性:春性,较早熟,生育期79天左右,成熟期与对照辽春9号相当。幼苗直立,叶片浓绿。株高86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穗粒数28.5粒,千粒重42.3克。抗倒性好。熟相好。抗旱性鉴定:抗旱性好。抗病性鉴定:慢叶锈病,中抗至中感秆锈病,高感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2克/升、78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7.06%、16.88%,湿面筋含量33.0%、36.7%,沉降值37.8毫升、47.3毫升,吸水率59.6%、62.4%,稳定时间11.5分钟、6.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60E.U、670E.U,延伸性16.3厘米、14.4厘米,拉升面积122平方厘米、12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7.3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8.4%;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281.0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2.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9.3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9.5%。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43万苗。播种前用药剂拌种,以防治小麦白粉病和黑穗病。小麦长到4~5个叶片时,及时使用除草剂除草。蜡熟末期及时收获,防止麦穗遇雨发芽和籽粒霉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沈阳、铁岭和锦州,吉林公主岭,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及天津的春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6
品种名称:航麦96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辽春10号变异株系选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较早熟,生育期77天左右,成熟期比对照辽春9号早1天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浓绿。株高80厘米左右,剑叶半披,叶片较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穗粒数30.6粒,千粒重35.0克。抗倒性好,熟相好。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至慢叶锈病、秆锈病,高感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8克/升、80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08%、15.93%,湿面筋35.9%、35.2%,沉降值27.0毫升、25.7毫升,吸水率61%、60.9%,稳定时间1.9分钟、1.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63E.U、120E.U,延伸性17.0厘米、16.2厘米,拉升面积40平方厘米、2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79.0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3.1%;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279.6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1.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9.1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8.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3月15~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42万苗左右。适时防治粘虫和蚜虫。蜡熟末期及时收获,防止麦穗遇雨发芽和籽粒霉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沈阳、铁岭和锦州,吉林公主岭,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及天津的春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7
品种名称:北麦6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九三93-3U92/克90-514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生育期99天左右,成熟期比对照新克旱9号晚2天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浓绿。株高105厘米左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8.9万穗,穗粒数32.9粒,千粒重34.8克。抗旱性较好,抗倒性一般,熟相较好。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免疫,高抗秆锈病,中感赤霉病、根腐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32克/升、82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61%、13.19%,湿面筋含量37.4%、29.6%,吸水率66.0%、65.2%,稳定时间3.1分钟、3.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98E.U、253E.U,延伸性19.4厘米、21.1厘米,拉伸面积53平方厘米、7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4.5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6.0%;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295.0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2.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8.4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3.2%。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43万苗左右,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三叶期压青苗,成熟时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8
品种名称:克丰13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克94F4-407/克94品资预263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生育期100天左右,成熟期比对照新克旱9号晚3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强。株高99厘米左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角质率高。平均亩穗数37.9万穗,穗粒数30.0粒,千粒重37.3克。抗旱性较好,抗倒性好,熟相较好。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中感赤霉病、根腐病,高感叶锈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6克/升、81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21%、14.18%,湿面筋含量38.3%、32.9%,沉降值41.6毫升、38.6毫升,吸水率66.0%、66.2%,稳定时间3.2分钟、2.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3E.U、195E.U,延伸性20.4厘米、20.4厘米,拉伸面积64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9.5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7.9%;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309.0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7.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9.2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43万苗左右,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三叶期压青苗,成熟时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9
品种名称:泉丰一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泉城小麦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切耳/泉91-590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79~96天,成熟期与对照新克旱9号相当。幼苗直立,分蘖力强。株高90厘米左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角质,黑胚率2.59%。平均亩穗数37.4万穗,穗粒数32.0粒,千粒重34.4克。抗旱性较好,抗倒性较好,熟相较好。抗病性鉴定:高抗叶锈病,中抗秆锈病,中感根腐病,高感赤霉病。2002年、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2克/升、80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88%、14.24%,湿面筋含量31.2%、31.0%,沉降值35.4毫升、31.6毫升,吸水率55.5%、57.0%,稳定时间2.9分钟、2.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2E.U、145E.U,延伸性17.6厘米、17.4厘米,拉伸面积69平方厘米、3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预备试验,平均亩产241.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4.4%。200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1.6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11.4%;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55.3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7.37%。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1.6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7.26%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基本苗33万苗左右。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药剂拌种,三叶期压青苗。注意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30
品种名称:青春39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TORKA(加拿大红麦)//冬麦03702号/W97148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晚熟,生育期113天左右,成熟期与对照定西35号相当。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窄长,分蘖力较强。株高9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小硬上举。穗长方形,顶芒,白壳,红较,角质。平均亩穗数25.0万穗,穗粒数32.0粒,千粒重34.6克。抗倒伏。抗旱性鉴定:抗旱性较差。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白粉病,慢叶锈病,中感黄矮病、秆锈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0克/升(2004年),蛋白质(干基)含量12.64%、15.39%,湿面筋含量26.1%、33.5%,沉降值64.8毫升、56.4毫升,吸水率60.9%,稳定时间6.4分钟、4.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80E.U、333E.U,延伸性19.0厘米、16.6厘米,拉伸面积149平方厘米、7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西北春麦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4.1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3.9%;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78.3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6.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0.9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24万~30万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青海大通和互助、河北坝上、西藏日喀则、内蒙武川和卓资、甘肃会宁和榆中的旱地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1
品种名称:南油9号
选育单位: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南A6×267R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1天左右,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暗绿色,3~4对裂叶、有缺刻,叶缘锯齿,有蜡粉、有刺毛。花瓣大、黄色、侧叠。种皮褐色。平均株高188.0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8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32.4个,每角粒数18.38粒,千粒重3.5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3.23%、病指1.65,病毒病发病率1.52%、病指1.17。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病毒病和菌核病鉴定结果均为低感。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10%,硫甙含量18.10微摩尔/克,含油量42.4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7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4.84%;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7.39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4.27%;两年区试24个试点,19个点增产,5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3.56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9.45%。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8.65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旬播种,稀撒匀播,培育壮苗,苗龄约25~30天移栽;直播以10月上、中旬播种为宜。2.重底早追,合理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且所有追肥应在12月底前施完。全生育期一般亩施纯氮11~13公斤、P2O510公斤、K2O8公斤、硼砂0.5~1.0公斤。3.合理密植,防治病虫。育苗移栽亩植7000~9000株,直播亩植10000~13000株。苗期注意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防治菌核病及苗期蚜虫。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2
品种名称:华油杂13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95A×7-6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7天左右,冬前、春后均长势强。幼苗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圆叶型,有腊粉,叶深绿色,顶叶大小中等,有裂叶2~3对。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迭。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平均株高188.6厘米,株型扇形较紧凑,中上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7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3.62个,每角粒数22.15粒,千粒重3.45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5.02%、病指2.9,病毒病发病率1.84%、病指0.57。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35%,硫苷含量21.93微摩尔/克,含油量42.1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3.46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5.19%;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01.99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7.82%;两年区试19个试点,18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87.7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59%。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3.71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5.6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育苗移栽宜在9月5~15日,直播宜在9月25~30日。2.栽培密度:育苗移栽每亩宜6000~8000株,直播每亩宜10000~12000株。3.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应以腊肥为主,每亩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4.防虫防病: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适当推迟播期,防止早花早苔。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3
品种名称:圣光302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206A×7-5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1天左右。幼苗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圆叶型,有腊粉,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迭。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平均株高197.23厘米,株型扇形较紧凑,中上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二次有效分枝数16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434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17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3.49%、病指1.2,病毒病发病率0.79%、病指0.24。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20%,硫苷含量19.21微摩尔/克,含油量41.44%。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2.17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9.79%。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5.65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9.59%;两年区试24个试点,20个点增产,4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8.91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4.66%。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8.2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7.1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育苗移栽宜在9月10~25日,直播宜在9月25~30日。2.栽培密度:育苗移栽每亩宜6000~8000株,直播每亩宜10000~12000株。3.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应以腊肥为主,每亩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4.防虫防病: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不宜过早播种,防止早花早苔。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4
品种名称:广源58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95A×8307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温敏型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5天左右,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圆叶型,叶深绿色,顶叶中等大小,有裂叶2~3对。茎深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叠。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平均株高187.9厘米,株型扇形较紧凑,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22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45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3.28%、病指为1.78,病毒病发病率1.08%、病指为1.02。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5%,硫苷含量21.92微摩尔/克,含油量41.4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9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4.37%;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00.99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7.29%;两年区试19个试验点,14个点增产,5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83.96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5.93%。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2.7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5.0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育苗移栽宜在9月5~15日,直播宜在9月20日~10月5日。2.栽培密度:育苗移栽每亩宜6000~8000株,直播每亩宜10000~12000株。3.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应以腊肥为主,每亩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4.防虫防病: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区的湖北、湖南及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5
品种名称:宝油85
选育单位: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3945A×D4315R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2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色浅绿,顶叶长圆,叶缘有浅锯齿,裂叶4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腊粉,无刺毛。花瓣大小中等,复瓦状排列,淡黄色,重叠。种皮黄褐色。平均株高172.6厘米,上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9.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58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55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25.13%、病指14.44,病毒病发病率14.16%、病指8.36。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硫甙含量19.61微摩尔/克,含油量46.0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2.55公斤,比对照减产1.1%,每亩产油量72.79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4.4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9.44公斤,比对照增产2.46%,每亩产油量94.38公斤,比对照增产5.5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1.0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0.83%,平均每亩产油量83.59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04%,两年区试16个试点,12个点产油量增产,4个点减产。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8.5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2.55%,平均每亩产油量77.59公斤,比对照增产6.89%。
栽培技术要点:1.9月20日左右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宜在10月上中旬。2.移栽每亩宜6000~8000株,直播每亩宜10000~12000株。3.合理施肥,亩产150~200公斤菜籽,需亩施纯氮15公斤以上;N:P205:K20按1:0.5:0.9配合施用。注意施用有机肥作底肥,追肥应注意苗重、苔轻,花期看苗根外补施。追肥方式以尿素兑清粪水浇施。4.每亩施硼砂0.5~0.8公斤作基肥沟施或兑水(结合追肥)作追肥;亦可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苔、花期作根外追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安徽淮河以南、江苏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6
品种名称:红油3号
选育单位:南京红太阳种业公司
品种来源:中油821/8904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3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裂叶对数3~5对,无缺刻,叶缘无锯齿,有蜡粉,无刺毛。花瓣复瓦状,中大瓣、黄色侧叠花。种皮褐色。平均株高164.6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80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4.6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4.5%、病指6.8,病毒病发病率9.38%、病指4.95。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中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7.17微摩尔/克,含油量42.53%。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8.78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2.3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8.68公斤,比对照增产2.07%;两年区试16个试点,8个点增产,8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83.73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2.19%。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1.89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减产1.47%。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育苗移栽适宜播种期,苏北、苏中、皖北、皖中为9月15~20日,苏南、皖南、浙南、上海为9月20~30日。直播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2.移栽:移栽秧龄控制在35天左右,移栽前在苗床上彻底防治蚜虫,移栽密度每亩0.8~1.0万株。直播密度每亩2.0万株左右。3.水肥管理: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搭配使用速效肥,缺硼土壤要施用硼肥。田内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降。4.病虫草害防治:苗期、越冬前要重点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初花期重点抓好菌核病的防。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淮河以南、安徽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7
品种名称:宁杂11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G2A×P10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叶缘锯齿状,有腊粉,无刺毛。花瓣较大、黄色、侧叠。平均株高194.6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9.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57.4个,每角粒数19.76粒,千粒重3.34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2.71%、病指1.3,病毒病发病率0.85%、病指0.36。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硫甙含量20.33微摩尔/克,含油量43.34%。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95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6.46%;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6.14公斤,比对照增产19.90%;两年区试24个试点,18个点增产,6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6.55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3.15%。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5.72公斤,比对照增产11.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适宜播种期与当地推广品种相当,用种量育苗移栽每亩0.25斤,直播用种量每亩0.5斤。2.种植密度:移栽每亩6000~8000株;直播每亩10000株左右。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5%,N、P、K配合,缺硼地区增施硼肥;越冬期施用腊肥,占15~25%;苔期适量使用苔肥,占10~20%。4.病虫草害防治:于初花、盛花期用多菌灵、菌核净、赤霉清等药剂喷雾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8
品种名称:蓉油11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蓉A0464×蓉C3968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下游)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下游233天左右,长江中游22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片绿色,叶片较大,裂叶2对,叶缘波状,叶柄较长,无刺毛,心叶绿色。茎秆绿色。花瓣较大,黄色、平展、侧叠。角果枇杷黄,种子黑褐色、圆形。株型扇形,匀生分枝类型,平均株高长江下游160厘米,长江中游166.6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角果数长江下游452.5个,长江中游354.7个,每角粒数21~22粒,千粒重3.3克左右。区域试验田间调查,长江下游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9.80%、病指8.59,病毒病发病率16.07%、病指6.46;长江中游平均菌核病发病率5.19%、病指3.27,病毒病发病率1.77%、病指1.08。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长江下游0.26%,长江中游0.62%,硫苷含量长江下游28.99微摩尔/克,长江中游24.97微摩尔/克,含油量长江下游43.54%,长江中游43.49%。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6.4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5.02%;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6.9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7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57%。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8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4.87%。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1.24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2.3%,每亩产油量69.58公斤,比对照增加4.08%;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8.22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01%,每亩产油量73.73公斤,比对照增加7.92%;两年区试20个试点,平均每亩产油量71.66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加6.02%,其中15个试点亩产油量增产。2006~2007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2.9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0.25%,6点平均亩产油量79.62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亩产油量增加5.87%。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播种,四川省育苗移栽适宜9月上中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宽窄行壮苗移栽;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育苗移栽密度每亩8000-10000株,四川省育苗移栽密度每亩6000-7000株;亩用0.5公斤硼砂、30--5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氯化钾作底肥穴施,施后与土相混合后栽苗;中等肥力土壤亩施纯氮14公斤左右,底、追肥比例1:1,多施有机肥;苗、果期药剂防治虫害。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安徽淮河以南地区、江苏淮河以南地区、湖北、湖南、江西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9
品种名称:蓉油15
选育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蓉A0464×蓉C1944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1天左右,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绿色,叶片较大,叶柄较长,裂叶2对,叶缘波状,有蜡粉,无刺毛。花瓣较大,黄色、平展、侧叠。角果枇杷黄,籽粒节较明显,种子圆形,种皮黑褐色光滑。平均株高192.5厘米,株形扇形,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46.55个,每角粒数17.96粒,千粒重3.84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3.23%、病指1.27,病毒病发病率0.58%、病指0.27。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27.80微摩尔/克,含油量42.3%。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04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4.4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8.69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5.1%;两年区试24个试验点,18个点增产,平均亩产173.87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9.65%。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4.6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4.88%。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上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密度每亩6000~7000株;亩用0.5公斤硼砂、30~5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氯化钾混合作底肥穴施;中等肥力土壤亩用纯氮12公斤左右,底、追肥比例1:1,多施有机肥,苗、果期药剂防治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四川、云南、重庆、陕西汉中及安康的海拔1700m以下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0
品种名称:秦研211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3A×1286C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1天左右,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苗期叶色淡绿,裂叶3~4对,叶缘波状锯齿,无缺刻,微被腊粉,无刺毛,叶柄短,顶叶圆。花瓣中等,花色鲜黄,花瓣侧叠。种皮黑褐色。平均株高149.7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9.6个,单株有效角数424.85个,每角粒数23.02粒,千粒重3.6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27.45%、病指18.47,病毒病发病率14.41%、病指7.25。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53%,硫甙含量16.36微摩尔/克,含油量41.36%。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0.61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4.3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3.92公斤,比对照品种秦优7号增产5.45%。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0.64公斤,比对照增产9.94%。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增施磷肥,施好硼肥。亩施氮肥10~12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二铵20~25公斤,硼肥0.5~1公斤。2.适时播种,壮苗移栽,合理密植。亩留苗密度8000~10000株。3.适时防治病虫害,苗期注意防治虫害,返青后防治油菜茎象甲,后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安徽淮河以南地区、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1
品种名称:渝油21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C3A×6R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1天左右,比对照早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大,叶色较深绿,裂叶1~2对,叶缘浅锯齿,无缺刻,蜡粉较厚,叶片无刺毛。花黄色,花瓣大而侧叠。平均株高191.0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以上,单株有效角果数458.7~503.3个,每角粒数18.9粒,千粒重3.44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4.23%、病指2.77,病毒病发病率0.74%、病指0.2。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脂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平均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34.04微摩尔/克,含油量41.89%。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0.27公斤,比对照增产5.18%;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0.35公斤,比对照增产16.17%;两年区试24个试点,17个点增产,7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5.31公斤,比对照增产10.56%。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2.43公斤,比对照增产3.4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长江上游区于9月15日左右播种育苗。每亩苗床播0.4公斤种子,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6。苗龄30~35天。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田每亩底施农家肥2000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硼砂1公斤。每亩栽8000~10000株,宽行窄株种植。3.及时管理,适时收获。栽后当天施定根肥水,栽后20天第1次追肥,12月上旬重施“开盘肥”。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菜青虫和蚜虫,开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虫和预防鸟害。谢花后30天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2
品种名称:杂优1号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532A×1046C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41天左右,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1.5天。幼苗葡伏,子叶肾脏型,苗期叶色深绿,裂叶3~4对,叶柄中长,叶面光滑无刺,叶缘平整无刺,有少量腊粉无刺毛。花瓣大、花色鲜黄。种皮黑色。平均株高172.5厘米,上生分枝类型,分枝与主茎夹角较大,一次有效分枝数8.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9.4个,每角粒数21.5粒,千粒重3.5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4.91%、病指2.77。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4%,硫甙含量27.14微摩尔/克,含油量40.0%。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7.32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3.26%;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02.46公斤,比对照增产10.2%;两年区试19个试点,14个点增产,5个点减产,平均亩产204.89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73%。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2.94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5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当旬平均气温下降到20℃左右,或冬前>0℃有效积温达900℃时的始期为直播适期;育苗移栽的育苗时间可比当地直播适期提前一周下种。2.播量:直播每亩播种0.25公斤,育苗移栽每亩播种0.5公斤,苗床与大田比例1:5。3.密度:水肥地每亩留苗0.6~0.8万株,旱肥地和晚播田每亩留苗1.0~1.2万株。4.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足硼肥。重视磷肥和硼肥的施用。亩产200~250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纯氮12~14公斤;磷肥用量按氮量的一半施用;缺钾地区适当补施钾肥;亩施硼砂0.5~0.7公斤或芮苔期分两次喷施速溶硼肥100克。5.做好防冻保苗。6.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河南、甘肃、江苏淮河以北、安徽省淮河以北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3
品种名称:浙油21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
品种来源:沪油15/浙双6号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子叶大,幼苗直立,叶片顶部圆,叶缘波状,裂叶3对,叶色绿,叶片有腊粉,无刺毛。茎秆粗壮,微紫。花瓣大,黄色,瓦状、侧叠。种子深褐色、圆形。平均株高187.32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2个,单株有效角数297.45个,每角粒数19.97粒,千粒重3.88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2.75%、病指1.39,病毒病发病率0.035%、病指0.025。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4.74微摩尔/克,含油量44.68%。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3.49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6.49%,每亩产油量71.5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0.68%;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6.0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0.67%,每亩产油量84.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5.6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4.79,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3.48%,每亩产油量78.19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67%。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9.0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1.2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移栽油菜9月底播种,11月上旬移栽,秧龄30~35天左右。直播油菜10月中旬播种,一般不超过10月底。2.合理密植。移栽油菜一般每亩密度7000~8000株,直播油菜每亩留苗1.5万~2.0万株,早播稀些,迟播宜密些。3.科学用肥。重施基苗肥,增施磷钾肥,必须施硼肥。一般要求基苗肥占总施肥量的2/3,苔花肥占总施肥量的1/3。硼肥基施,-般每亩用量1公斤。喷施苗、薹期各一次,每次每亩用硼砂或硼酸100~150克,用热水化开后,兑水50公斤喷施。4.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提早间苗,并做好蚜虫和菜青虫的防治,年后做好开沟排水,防渍害,花期做好菌核病防冶。5.严禁割青,建议打堆后熟。割青将严重影响产量和产油量。6.连片种植,防止生物学混杂。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湖北、江西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4
品种名称:中油98D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8A×R1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5天左右,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绿色较深,3~4对裂片,有缺刻,叶缘锯齿,有蜡粉无毛刺。花瓣较大,淡黄色,侧叠。种皮深褐色。平均株高184.2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9.6个,每角粒数18.7粒,千粒重3.7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3.78%、病指1.92,病毒病发病率0.41%、病指0.36。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硫甙含量21.51微摩尔/克,含油量43.28%。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9.44公斤,比对照增产2.63%,每亩产油量75.19公斤,比对照增产4.3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0.45公斤,比对照增产1.66%,每亩产油量85.04公斤,比对照增产5.96%;两年区试19个试点,13个点增产,6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84.95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13%,产油量15个点增产,4个点减产,每亩产油量80.12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加5.20%。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3.43公斤,比对照减产0.0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育苗适宜播种期9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在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种。2.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育苗移栽每亩适宜密度1.2万~1.5万株,肥力较高水平时,每亩密度1.0万~1.2万株。直播可适当密植。3.科学施肥:重施底肥,亩施复合肥50公斤;追施苗肥,于5~8片真叶时亩施尿素或复合肥15公斤左右;必施硼肥,底施硼砂每亩1~1.5公斤,苔期喷施(浓度为0.2%)硼砂溶液。4.防治病害:在重病区注意防治菌核病。于初花期后一周喷施菌核净,用量为每亩100克菌核净兑水50公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5
品种名称:向农03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沪118A×03066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2天左右,比对照秦油7号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绿色,裂叶2对,有缺刻,叶缘有锯齿,腊粉较厚,有刺毛。花瓣较大呈椭圆形、奶黄色,侧叠。种子黑褐色。平均株高159.2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53.7个,每角果粒数22.1粒,千粒重3.99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5.0%、病指6.6,病毒病发病率6.88%、病指2.75。抗病鉴定综合评价高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28.31微摩尔/克,含油量41.36%。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0.94公斤,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3.64%;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05.66公斤,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5.6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8.28公斤,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4.72%。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2.92公斤,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11.3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育苗移栽,9月25日播种,11月上旬移栽,秧龄40~45天,苗床与大田比例1:6;3片真叶期喷施每公斤水含150毫克多效唑溶液。直播10月20日之前播种,及时间苗定苗。2.合理密植。移栽每亩适宜密度8000株。直播每亩适宜密度2万株。3.科学施肥。要求基肥足,苗肥早,苔肥腊施,花角肥少,增施硼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例为80%:20%。4.适时收获。该品种落粒性强,充分成熟时角果会自然爆裂。全田85%左右角果呈现淡黄色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安徽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