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地方法规>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第八届人民政府任期目标的通知
  • 【发布单位】81202
  • 【发布文号】--
  • 【发布日期】1993-08-31
  • 【生效日期】1993-08-31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
  •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第八届人民政府任期目标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第八届人民政府任期目标的通知

(1993年8月31日皖政〔1993〕63号)

《安徽省第八届人民政府任期目标》,经本届政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并经中共安徽省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任期目标,关键在于落实。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把任期目标作为“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战略重点,逐项逐件地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单位,抓紧制定分年实施方案,刻不容缓地组织实施,并把实施情况作为行政首长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检查、监督制度和奖惩办法,经常检查督促,年年进行考核,三年、五年分别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按照《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时兑现奖惩。
近期,要集中一段时间抓好任期目标的学习宣传工作。每个单位都要认真组织学习,领导干部要带头进行宣传、新闻单位要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任期目标的战略意义和实施情况,动员全省各族人民振奋精神,团结奋进,为实现任期目标而奋斗!

安徽省第八届人民政府任期目标

本届政府的任期从1993年到1997年,跨越“八五”后三年和“九五”前两年,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十分重要的五年。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确保“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确定的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三年大发展,五年上台阶”,为本世纪末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上台阶



通过任期五年的努力,到1997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国民生产总值由1992年的700亿元增加到1290亿元,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4%提高到32%。

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在全国的位次上升1位,争取两位。乡及乡以上工业产销率提高到97%以上,资金利税率达到12%以上,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农业总产值由380亿元增加到460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工业产值、实现利税三项指标同时提高,力争增长2.5倍以上。

四、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338亿美元增加到2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8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累计达到35亿美元。

五、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1亿美元增加到2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8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累计达到35亿美元。

六、入境游客达到50万人天,旅游创汇达到60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

七、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完善,非国有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8%提高到53%。

八、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提高到44%,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或接近40%。

九、农村适龄青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力争提高2年,全省70%的县(市、区)基本普及包括职业初中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与整个国民经济基本同步发展。

十、全省总人口控制在6310万人以内,耕地面积保持在6420万亩以上,总体环境质量保持在八十年代末期水平。

十一、财政收入翻一番,达到10亿元,全省基本消灭赤字。

十二、城市职工人均工资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翻一番,贫困地区186万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600元。

三年大发展



“五年上台阶”,关键是“三年大发展”。从现在起到1995年,要扎扎实实办好以下50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事:

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1、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经营机制的转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预算内国有工交企业消化亏损60%,外贸企业消化亏损30%,内贸企业剔除政策性因素扭亏为盈。
2、每个城市建成1至2个产权交易市场,基本形成企业破产、租赁、拍卖、转让机制。部分中小型工业企业和80%的小型商业企业实行公有民营。
3、实行股份制的大中型企业达到30%,马钢等10多家股份制企业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交易。1/3以上的乡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
4、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推行项目业主责任制和招标、投标制度。政府直接安排的公益事业投资实行投资包干,进行规范化管理;竞争性行业的投资融资逐步转让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轨道;建立健全基础产业投资融资新体制。
5、改建、扩建或新建10个营业面积超万平方米、营业额超亿元、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商贸中心,20个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其中1至2个超10亿元),100个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的市场。基本建成钢材、有色金属、煤炭、化工、水泥、汽车等10个大型生产资料市场,争取建成1至2个期货市场。
6、加快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国家银行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力争实现每个地方有1家交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分支机构或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享受沿海开放政策的城市各有1家外资银行或1至2家中外合资银行。
7、全面推行住房制度改革。按照价格体现价值的原则和职工收入增长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行住宅商品化,力争30%左右公有住宅的产权或部分产权转为民有。全省公有住宅租金达到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三项费用计租水平。
8、加快待业、养老保险和医疗制度的改革。城镇公有企业全面推行待业保险制度,待业率力争控制在3%以内。城乡各类企业全面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有企业实行基本养老基金省级社会统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全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制度基本形成。
9、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省与各地的分配关系,省对重点县(市)的扶持与财政收入目标挂钩,1993年财政决算力争实现收支平衡,到1995年底历年累计赤字消灭一半。
10、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机构改革的步伐,完成国家部署的改革任务,机关工作人员分流25%,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11、抓好铜陵市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加速推进县级综合改革试点,使其在全省率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管理体系。

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



12、乡镇企业“1235”工程[注1]产值达到600亿元,工业产值由80亿元增加到420亿元,利税总额由12.5亿元增加到60亿元,出口交货额由2.5亿元增加到15亿元。沿淮6县和17个后进县乡镇企业平均产值达到8至10亿元。
13、围绕市场办农场,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到20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700万至4000万亩,优质米面积扩大到1500万亩,60%的低产水面得到改造,渔业产值力争增长60%以上。初步建成优质米、棉花、油菜籽、茶叶、蚕桑、蔬菜、药材、畜禽等8大系列、20个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农副产品及加工制成品出口供货额增加到48亿元。
14、实现“五年消灭荒山”目标,加快绿化安徽步伐。森林资源年消耗量力争控制在600万立方米以内,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优化林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林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
15、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和淮北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完成计划任务,淮北地区旱涝保收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目前的26%提高到32%,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化肥使用效率由30%提高到35%以上,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5%。
16、加快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兴办与群众自办相结合,以流通服务、科教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每相县办好一处综合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办好一个综合服务站,村组服务组织覆盖面提高到70%。
17、建立健全省县两级粮食专储制度、主要农副产品保护价制度和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合同定购、收购制度,收购农副产品不打白条。
农民负担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转让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18、贫困地区现有186万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大别山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力争基本解决。
19、按计划完成怀洪新河安徽段及其它治淮任务。长江、淮河主要堤防达到安全防御1954年实测洪水标准,巢湖、滁河、水阳江达到10至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全省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10万亩、除涝面积10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50万亩,旱涝保收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目前的45%提高到51%。
20、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每年控制在10万亩以内,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加快开发沿江滩涂、低水丘陵等土地后备资源,力争每年开发耕地10万亩左右。

优化工业结构



21、全省技术改造投入290亿元,其中地方全民110亿元,中央企业30亿元,城镇集体企业30亿元,乡镇企业120亿元。技改实现产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
22、高水平、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业和产品成为安徽工业新的增长点。200个左右的“高新快”项目建成投产,30个左右的强项产品基本形成经济规模,其中电冰箱、洗衣机年产量分别达到100万台,空调器达到50万台、摩托车达到10万辆,优质酒达到5万吨。开发新产品5400项,其中1500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50项达到八十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新增产值55亿元。
23、机电、轻纺、化工等行业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机械工业完成30个骨干企业的技改任务。电子工业完成3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100个,3000万元以上的基础项目8个。轻工业完成1000万元以上的新建和技改项目133个。纺织工业完成1000万元以上改扩建项目150个,形成10个“三高”产品的生产出口基地。为机电、轻纺、建材等业服务的精细化工基本满足本省需要,精细化工占化学工业的比重由15%提高到22%。
24、汽车工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5亿至40亿元。淝河大型豪华客车力争形成500台生产能力,江淮轻型汽车、淮海微型汽车、芜湖扬子汽车分别形成3万台的生产能力。我省自产的叉车、液压挖掘机、柴油机、农用运输车销售量分别达到7000台、1000台、400万千瓦和3万台,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
25、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到2.6吨标准煤,年平均节能率提高到3.5%。
26、每年争取10个左右大中型项目进入国家计划。龙桥铁矿开工建设,霍邱铁矿力争开工建设,沿江地区水泥工业初具规模。钢铁、有色、能源三大国家级现代化工业基地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钢、铁产量分别超过300万吨和400万吨,地方煤矿产量突破1000万吨,水泥产量达到1500万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7、铁路建成合九线、合肥枢纽和新客站,建成大京九的阜九线、商阜复线、阜阳枢纽;积极筹建芜湖长江大桥、芜裕枢纽、铜九线、宁襄线合肥-六安段,初步形成以合肥、阜阳枢纽为中心的两个五角辐射式网络,联通京九、陇海、京沪、皖赣、宜杭等国家重要干线。
28、建成高速公路合芜线以及芜宁线马鞍山过境段,形成用高速环线公路联接合肥芜湖南京并直通上海的“金三角”;开工兴建合肥至徐州高速公路,建成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打通合肥到九华山、太平湖、黄山并延伸到杭州的黄金旅游线。
29、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黄山、阜阳、芜湖、安庆、蚌埠为结点的航空网,直通15个以上的省会城市,新开辟2至3条国际航线
30、建成以光缆、微波为主的自动化数字通讯网,实现县县程控化,乡乡自动化,50%的行政村通电话。
31、发电装机净增15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300亿千瓦时,乡镇全面通电,行政村通电率达到98%,农户通电率达到92%。

发展外向型经济



32、“一线两点”地区[注2]初步形成资金技术密集、辐射力较强的外向型经济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区企业达到350家,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现有11个省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80亿元。
33、全省外贸出口增长快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占全国外贸出口的份额逐年扩大,位次力争有所上升。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34、每年新增“三资”企业1000家,直接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亿美元。
35、对外国人开放地区占全省市县总数的比例由68%提高到85%以上。铜陵口岸实现外国籍船舶进港,安庆、马鞍山口岸争取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池州成为一类口岸,蚌埠、阜阳设立陆运口岸,水运口岸运量增加到每年55万吨,空运口岸出入境旅客达到每年6.5万人次。
36、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及其相关产业,旅游商品创汇占旅游产值的比重超过25%,力争达到30%。

提高城市化水平



37、与地区经济布局相协调的城镇群体迅速成长壮大,全省城市化水平力争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注3]。
合肥市加快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工业企业升级换代的步伐明显加快,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0家,三资企业达到1000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的位次力争提到1至2位,初步形成现代化大城市的框架。
芜湖市基本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对50%的老城区进行改造,基本形成汽车、服装两个主导产业,三资企业总数达到400家,建成1至2个营业额超亿元的大型商厦、2至3个大型批发、专业市场,初步形成现代化商埠的框架。
加强黄山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景观开发,争取新辟1至2条国际航线,黄山风景区第二条索道竣工营业,徽州区中华故土园基本建成,屯溪老街、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和黟县古民居等旅游线路进一步完善,黄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进入“国家队”行列,初步形成国际旅游城的框架。
38、各级各类城市加快发展现代化的城市经济。各省辖市第三产业值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5%以上。阜阳市各项主要指标力争达到地级市标准,成为皖西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宣州、界首、宿州、六安等市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巢湖、贵池、毫州等市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所有县级市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25%,力争达到30%;天长、全椒、嘉山、桐城、宁国等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力争达到县级市标准。
39、市政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城市(包括县城)人均居住面积由6.69平方米增加到7.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15万户居民缺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省辖市和县级市人均道路面积分别达到5平方米和6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7%和94%,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40%和15%以上。
40、小集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小集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4平方米,所有的集镇通车通电,70%的建制镇通自来水并力争提前实现电话程控化。当涂县丹阳镇、和县乌江镇、来安县汊河镇、霍邱县叶集镇和肖县黄口镇形成省际边界集贸中心。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41、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火炬”计划实施项目增加到160项,工业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5亿元,利税达到2亿元,出口创汇占总收的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25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达到5至10个。民办科研机构达到2000个。建成综合技术市场1至2处,筹建重点科研中试基地1至2个、重点实验室2至3个。
42、中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超过50%,省辖市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和培训,技工学校毕业生四级工合格率达到60%;办好100所农村职业高中,使之成为农科培训中心。90%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青壮年文盲率降到10%以下。
43、集中力量办好安徽大学,培育和发展3至4个重点学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为进入国家“211”工程打好基础。
44、兴建一批大型科技文化设施,建成广播电视中心、微波线路配套工程和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开工兴建科技馆和新闻中心,积极筹建科技信息大楼、儿童艺术剧场和美术馆。
抢救维修10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争取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左右。完成40种(套)国家级重点图书的出版任务。
45、加强城乡医疗卫生防疫工作,把3至4所重点医院建成全省或区域性医疗卫生技术服务中心,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农村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人口力争由15%左右提高到50%左右。2个省辖市达到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4个省辖市、3个县级市达到全国卫生城市标准。
46、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不超过15.59%,1995年末总人口控制在6152万以内。
47、以保护淮河、巢湖水资源为重点,积极防治环境污染,工业污水排放、工业用水重复率以及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等主要指标严格控制在“八五”规划限定的范围以内。
48、坚持依法治省,依法行政,加强全民法制教育,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规、规章体系,积极发展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法律服务组织。
49、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县以上城市建立“110”报警系统和巡警制度,全省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50、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加强勤政廉政制度建设,集中力量查处一批违法迷幻案件,坚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实现上述目标,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全省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以此为实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重点,分级分部门制定任期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尽快使安徽的改革和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以崭新的形象在华东崛起,朝着第二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注1:乡镇企业“1235”工程,内容为重点扶持乡镇企业在全省名列前茅的10个县、20个乡(镇)、30个行政村和50个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进而影响一大片,帮助更多的乡镇企业发展。
注2:“一线两点”地区,“一线”指沿江各城市,“两点”指合肥、黄山两市。
注3:“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国际上通常用此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