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地方法规> 河北省防震减灾规划(2001―2020年) 和“十五”计划主要任务
  • 【发布单位】河北省
  • 【发布文号】冀政函[2001]77号
  • 【发布日期】2001-10-10
  • 【生效日期】2001-10-10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
  •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河北省防震减灾规划(2001―2020年) 和“十五”计划主要任务

河北省防震减灾规划(2001―2020年)
和“十五”计划主要任务

(冀政函[2001]77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防震减灾规划(2001―2020年)和“十五”计划主要任务》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二○○一年十月十日


河北省防震减灾规划(2001―2020年)和“十五”计划主要任务

我省地处北东―北北东向的河北平原、北西―北西西向的张家口―渤海两条强震构造带上,是全国多地震和震灾最重的省份之一。有8个设区市政府所在地和全省近70%的面积位于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无论从我省面临的地震活动形势、历次地震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来讲,还是从我省环绕京津的重要地理位置来讲,防震减灾都将是我省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工作。
一、2001―2020年防震减灾规划
(一)总体目标
在本世纪的前20年,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建立起完善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提高全省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使全省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居全国先进水平,力争使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率和人员伤亡数下降30%左右,为我省的国民经济建设、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总体目标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1―2005年):对全省现有的地震监测台网优化布局,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通过完善河北省地震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建设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南部三市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省市两级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及其技术系统、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及地震救灾物资储备系统等,通过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基本建立起我省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使我省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有较大提高,使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率和人员伤亡数下降10%左右,使防震减灾工作在我省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中初见成效,为后15年的工作和总体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2006―2010年):在前5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省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全面实现我省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现代化,使我省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有明显增强,建设工程抗震能力进一步加强,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有更大提高,力争使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率和人员伤亡数再下降10%左右,取得比较明显的减灾实效。
第三阶段(2011―2020年):在前10年工作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使我省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全面提升其减灾效能。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大大增强,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大大提高,力争使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率和人员伤亡数再下降10%左右(相对本规划期之前累计下降30%左右),使我省的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居全国先进水平,全面实现我省防震减灾20年规划总体目标。
(二)主要措施
1.建立先进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1)建设数字化地震监测系统。在对我省现有地震监测台网优化布局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增建一批新的数字化地震台站(网),建成由宽频带数字化测震台网、前兆台网等组成的布局科学合理、观测技术先进的地震监测系统,实现地震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传输和自动处理,逐步实现无人值守,使全省的地震监测技术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建设省、市两级现代化的地震分析预报技术系统,实现地震信息共享,提高地震资料自动分析处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地震分析预报技术系统现代化。
(3)建设全省地震计算机网络系统。河北省地震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省级网络和市、县级网络组成。省级网络由省地震局局域计算机网络及省级计算机网络中心组成。市级计算机网络由市级网络中心和本市所属各县地震部门及地震台站(网)的计算机互联网组成。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我省地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系统,开发研制和引进新的软件,努力保持其在国内的先进水平。
(4)建设省、市两级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维修网络。建设省、市两级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维修网络,对大量的数字化设备进行常规的标定、维护和维修。维修网点需要组建专业维修队伍,建设电磁屏蔽工作用房、购置必要的高精度的检测、标定、维修设备,配备专用维修车辆等。
(5)加强地震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变我省现有地震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年代久、标准低、破旧简陋的状况,稳定台站观测队伍,需对我省一大批地震台站的观测、办公、生活设施和环境进行改造或建设,逐步把我省地震台站建成环境优美、观测技术先进的全国一流地震台站。
2.建立科学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
(6)健全和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市、县级地震机构建设。各级政府要依法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和五年计划,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完成年度任务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的经费预算,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保证我省防震减灾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级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好各项职责,充分发挥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7)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此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规章以及防震减灾技术标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执法队伍,健全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制度,使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8)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原则和“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和多种形式,做好常规宣传、强化宣传和地震应急宣传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
(9)建设省、市两级防震减灾指挥技术系统。进行省级防震减灾指挥技术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同时建设市级防震减灾指挥技术系统和地震现场流动指挥系统。建立地震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及面向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地震应急信息快速传递、高效处理,提高各级政府应急救灾决策与指挥的科学技术水平。
(10)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依法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体系,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确保新建、改扩建工程按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构筑物和重要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继续做好原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指导村镇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逐步提高村镇建设的抗震设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震灾损失。
(11)开展大中城市地下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利用多种探测定位技术和高精度的新年代学测定技术,确定城市地下活动断层的地表准确位置、空间展布、结构特征,绘制精确的城市活动断层分布图,综合判定同震破裂分段特征、大地震复发间隔、未来发震的危险性,提出活断层灾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城市规划建设、重大工程场地选址和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开展全省震害预测工作。对全省的地震、地质活动构造情况、建(构)筑物状况、人员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利用GIS技术以及震害预测软件,研究不同设定地震对预测区域的影响,从而对全省震害作出预测,并根据震害预测结果,提出有效的防震减灾对策,为政府提供快速高效服务。
(13)建设震灾快速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在震害预测数据库的支持下研制震灾快速评估与辅助决策软件,根据震情信息和获取的相关航测、卫星遥感等资料对震灾作出快速评估。同时,结合数据库中储备的震例信息和预案,快速提供与震情、灾情等级相适应的应急对策,为政府救灾决策提供快速服务。
(14)建设地震预警和报警系统。引进国外研制的地震预警和报警技术,在我省石家庄和唐山等大城市建设地震预警和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特殊工程的报警系统。预警系统在可能造成破坏的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警报,报警系统可以在设定阈值的地震波到达后,自动启动防灾保护措施,预防或减轻地震灾害的发生。
(15)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水平。开展地震观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深入开展地震预报方法攻关研究,寻找未来强震发生地区,进一步探索强震发生的时间,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争取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成功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能有新的突破;加强地震紧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制与开发;开展综合防震减灾对策研究;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提高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
(1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派出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到国外培训和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促进我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17)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确定目标,制定政策,加大投入,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等,在我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的防震减灾科技队伍。
3.建立完善的地震紧急救援体系。
(18)组建河北省地震紧急救援队伍。按照紧急救援队伍“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组建河北省地震紧急救援队(规模120人左右)。“十五”前期组建救援队伍,研制救助技术,购置专用设备,进行队伍培训演练。“十五”后期能承担地震救灾任务。2006―2020年继续提高和扩大救助能力,使强震后的社会救助时间大大缩短。
(19)建立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系统。以省储备局、省民政厅等现有储备体系为依托,建设省、市两级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地震紧急救援、救灾物资储备系统,重点储备城市地震紧急救援、救灾所需专用器械设备和物资,保障地震发生后,地震救灾物资的快速调运。
(20)不断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并适当进行地震应急、紧急救援的演练。
二、“十五”计划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一)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成立省、市两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建立省、市两级政府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市、县级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的建设,初步建立起防震减灾分级管理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将防震减灾“十五”计划纳入省、市两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建立起我省防震减灾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
(二)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要继续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各项防震减灾法律和法规;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省防震减灾有关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标准;健全执法手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三)加强地震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建设。完成河北省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南部三市(邯、邢、衡)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省地震遥测台网、强震台网和烈度速报台网及流动数字台网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地震分析预报技术系统。
(四)加强地震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震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改造,改善基层台站人员的办公和居住条件,解决台站人员吃水难、走路难的问题,优化地震观测和职工生活环境。
(五)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系统建设。在河北省科技馆内建设防震减灾展览厅,搞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心、声像技术系统、大屏幕显示及宣传教育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编制一批高水平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制品和计算机网络宣传教育软件。
(六)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依法建立较为完善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体系,将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确保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做好大中城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重点危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鉴定、评价和抗震加固工作;加强《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宣传贯彻工作,使各行业抗震设计规范与新区划图相衔接。
(七)开展石家庄市地下活动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分析。对石家庄市地下活动断层进行探测并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提出活断层灾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石家庄市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八)开展河北省大中城市震害预测。对全省大中城市开展震害预测工作,初步建立起全省大中城市震害预测数据库,并根据震害预测结果,提出较为有效的防震减灾对策,并使震害预测结果在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中发挥作用。
(九)组建河北省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在省公安厅消防大队确定两个中队,加上有关专家,组织河北省地震紧急救援队伍,购置专用设备,进行队伍培训演练,“十五”后期能承担地震救灾任务。
(十)建立地震紧急救援物资储备系统。以省储备局现有储备体系为依托,以省民政厅救灾储备体系为基础,建立省、市两级地震紧急救灾物资储备系统,保障地震发生后地震救灾物资的快速调运。
(十一)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探测研究全省强震区深部细结构及发震构造条件;编制全省地震背景资料基础图件;开展地震分析预报科学研究。
(十二)进一步完善各级各部门地震应急预案。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