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作者:张先明
- 【发布文号】--
- 【发布日期】2014-11-02 10:38:01
- 【生效日期】--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来源:人民法院报第四版
- 【所属类别】立法追踪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民法领域首次作出立法解释-公民姓氏原则上应当随父母 如要改姓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记者从11月1日上午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民法领域首次作出立法解释,明确规定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如果要更改姓氏,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这件全称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的立法解释明确规定: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还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等三种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或者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鉴于有的少数民族公民名字中没有姓氏,不存在姓氏选取问题,该立法解释特别规定,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既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还应当遵守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即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法。同时,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基于此,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条作出相应立法解释。
据悉,该立法解释系应最高人民法院之请求而作出,目的是要为人民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民法领域首次作出立法解释,充分展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强化法律解释工作方面的积极态势。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