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制度,是指依法将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转移给有继承权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核心是财产权发生转移。而死者遗留的财产,也只有合法的财产才可继承,称之为遗产。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房产更是其重中之重,为此就就生活中常见的房产类型可能涉及的继承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
1、拥有所有权的房产:
此类房产又可分为单独所有、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
单独所有:即指公民个人拥有房产的完全产权。在此情况下,房屋的继承比较简单,该公民的继承人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
共同共有:一般存在于家庭关系中,如夫妻共有房屋、家庭共有房屋。在此情况下,在公民死亡后,先要将该房屋属于共有人的部分刨除,剩下死者所有的部分作为遗产,由死者的相关继承人继承。比如,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方死亡后,先将房屋属于另一方的分离出去,一般夫妻各占一半份额,剩余的一半份额才由死者的继承人继承。
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不同的是,按份共有中,死者对房屋拥有产权的份额在生前即是确定的,死后,只有这部分份额,比如房屋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属于死者的合法遗产,由死者的继承人继承。
2、只有使用权,可被继承的房屋:
此类房屋包括央产房、军产房,因政策允许继承该房屋使用权但不允许该房屋上市交易,因此继承人共同继承对该房屋的使用权。
3、只有使用权,不可被继承的房屋:
此类房屋包括公租房、“小产权房”。
公租房的性质是租赁,对于租赁的房屋,公民不拥有所有权,而且使用权也不能继承。
有一些公租房,在原有承租人死亡后,同住同户口的继承人可以向房屋所属单位申请变更为新的承租人,继续承租居住该房屋。但有些公租房,已经不能变更承租人,理论上,原承租人死亡后,除配偶尚活着需要居住外,房屋所属单位可收回该房屋。
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和政策,国家不允许城镇居民购买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更不承认此类房屋的产权。所以,此类房屋也即“小产权房”不属于继承法上规定的公民的合法财产,因此不能继承。
第3类:农村宅基地及上房屋:
宅基地只有本集体组织成员才可申请取得,而且有“一户一宅”原则,所以,它的继承还关系到继承人的身份问题。
如果继承人和死者一样均是本集体组织成员,其继承死者的宅基地和房屋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继承人不是本集体组织成员,甚至已经成为城镇户口,因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其取得需要主体符合特定的身份,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此,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权继承宅基地使用权,但是建造在宅基地之上的房屋可以被继承。
上一篇: 物业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下一篇: 房产赠与流程及税费说明
加载更多
鲁法案例【2023】189“我的房子有质量问题,而且很长时间没住了,我不同意交物业费!”平邑县某小区业主张某在法庭上说道。这种情况下,物业费到底该不该交呢?一起看看法官怎么说……1.案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