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语,但是它所代表的事情很常见,指无合同或者法律凭据,获取利益并且使得他人利益受损的行为事件。现实中也会因此而产生不当得利之债。究竟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是什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的事实。正因为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因此虽属既成事实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当利益应返还给受损失的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发生后,受害人有权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受益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在受益人死亡的情况下,可依继承法的规定,由其继承人负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
1、受益人为善意,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现存利益)为限;如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所谓现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如果形态改变,其财产价值仍然存在或者可以代偿,仍然属于现存利益。
2、受益人为恶意,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之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不免除返还义务。
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4、如果善意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从而使得利益不存在而减免返还义务时,获得利益的第三人负返还义务。
不当得利之债有什么法律后果
(一)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二)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的不同。
(三)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
(四)债权人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
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近日,有朋友向我咨询我,说想和男方离婚,但作为母亲带着孩子诸多不便,想将孩子留给男方抚养,她愿意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153条第1款和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14条。 考虑因素:考量强制性规定所
离婚诉讼中,准予或不准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判断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应当从婚姻基础、
放弃继承是继承人不接受遗产的单方意思表示。继承人有权放弃继承,放弃继承后即不再享有继承权。放弃继
导读:遇上纠纷或不顺心的事,你会私自录音存证吗?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5年给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1.三方协议属于民事合同,违约需要赔偿(约定内容要在协议中说明) 2.毕业生可上网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当事人在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有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