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河南省
-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5〕23号
- 【发布日期】2005-03-14
- 【生效日期】2005-03-14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河南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沼气建设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沼气建设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通知
(豫政办 〔2005〕2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沼气建设,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特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加强沼气建设、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燃料范畴,特别是沼气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改院紧密结合,与种植、养殖有机结合,既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使农民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转变,还能带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综合效益日益显现,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国务院对发展农村沼气工作高度重视,把农村沼气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进行重点扶持。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良好的区域环境、自然经济条件和发达的养殖业,非常适宜沼气建设和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把发展农村沼气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我省农民自发建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把沼气池称作“致富池”、“连心池”。仅2004年就新推广农村户用沼气30多万户,累计达到73万户,累计建设大中小型沼气工程近400座。沼气建设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实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中原崛起的重大战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农村沼气发展离广大农民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认识不到位。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对沼气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对沼气建设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有些地方对沼气建设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发展较为缓慢。按照国家规划的到2010年沼气普及率达到20%的目标,我省每年需要完成50万户的建设任务,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显然难以实现。三是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任务十分艰巨。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沼气建设、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调整思路,抓住机遇,把加强沼气建设、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放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原大地掀起一个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的新高潮。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省加强沼气建设、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积极开展农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坚持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坚持以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畜禽养殖粪污、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持以“畜-沼-菜(果、渔)”生态良性循环模式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生态家园。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环境优良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任务是: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20%以上的农户使用沼气,适宜地区沼气普及率达到40%,沼气池总量达到400万户,60%的建池农户配套搞好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建设各类大中小型沼气工程1000处,新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3000处,畜禽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基本处理;创建沼气生态农业示范村2000个、示范乡300个、示范县30个,推广应用各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面积500万亩;通过沼气生态农业发展,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年户均增收节支800元左右。
三、工作重点
(一)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按照进村入户、规划科学、技术规范、综合建设的原则,在养殖发达地区、丘陵山区、革命老区和淮源、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以及沿线地区,积极推广“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二池三改”(沼气池、青贮氨化池、改圈、改厕、改厨)、“五配套”(沼气池、太阳能猪舍、厕所、果园、水窖)等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模式,并与改路、改水、改院相结合;与村镇规划相结合;与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与畜牧养殖相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要把沼气建设作为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改善疫区群众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群众的文明生活质量,把艾滋病高发村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村。认真抓好我省沼气国债项目县的沼气建设工作,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责任制,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二)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以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农副产品加工废水处理为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凡规模化养殖场和达到一定加工废水排放量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必须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行达标排放,并因地制宜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实现粪便污水、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积极推广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创建优美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三)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继续抓好生态农业县建设,开展生态农业区(县、乡、村)试点示范。山区及丘陵地带要重点推广“猪―沼―果”、“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致富庭院经济;平原地区要重点推广“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畜―沼―粮(菜、果)”、“四位一体”等生态技术模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城市郊区和城镇要重点推广“四位一体”、“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通过实施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节水农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山区综合开发等工程和推广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生态农业标准和认证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生态农业发展。要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建立农业野生植物示范保护区(点),力争实现农业野生植物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省级、强化市级、建立县级,形成省、市、县三级配套的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我省农村水、土、气的监控,控制外来污染物,抑制农业自身污染,逐步解决工业“三废”和其他污染源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问题,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五)加快农村能源环保产业发展。加快农村能源环保产业化建设,培植农村能源环保生产龙头企业,引导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商品沼气池、沼气发电、沼液生物农药、沼渣生态有机肥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逐步实现沼气池及其相关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同时,要开展基层沼气建设施工和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化试点,积极探索专业化施工、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促进农村沼气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
四、加强领导,搞好服务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沼气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民心工程,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努力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分管的领导同志,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做好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建设质量。建设部门要从规划上统筹考虑沼气建设与小城镇建设、农民新村建设相结合,积极会同农业部门做好农村能源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审核工作,加强对农村能源工程设计、施工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建筑劳务技术市场。卫生部门要把沼气建设与农村改水、改厕紧密结合起来,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沼气式厕所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林业、水利等部门要把支持发展沼气作为搞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与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相结合,切实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移民部门要把沼气建设与库区开发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和实施,帮助移民发展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工业“三废”的监管,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并把沼气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生态示范区(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支持力度。扶贫等部门要把沼气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帮助贫困农户建设沼气池,带动农民种养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沼气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投入沼气建设,并逐步增大基建资金用于沼气建设的规模。财政部门要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农村小型公益事业的重要内容来扶持。要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在加大各级政府投入的同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投入。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发挥小额贷款在发展沼气和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三)加强典型示范,推动面上工作。各地要突出抓好国家在我省的沼气项目管理,把国家的沼气项目建设成典型示范点,建设成样板精品点。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建户用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和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等不同类型的示范点,典型辐射、效益吸引、示范带动。每个省辖市要有若干个示范县,每个示范县要有若干个示范乡,每个示范乡要有若干个示范村。示范点要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要实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省农业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对符合标准并通过验收的,省里将实行以奖代补。
(四)开展技术培训,搞好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技术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增强生态意识。要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素质,按照有关资质标准和要求,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实行持证上岗,保证沼气建设质量。要在沼气生态农业示范乡、村和建池较集中的地区建立沼气服务网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满足群众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供应及维修等技术服务的需求,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农户想学有人培训、使用不正常有人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增收致富。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沼气和生态农业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沼气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意义特别是与群众利益的关系,让农民成为沼气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共青团、妇联、爱卫会等群众社团组织要结合有关活动,广泛宣传、倡导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强对沼气和生态农业建设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真正把政府行为与农民自觉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沼气和生态农业建设步伐。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