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教育部
- 【发布文号】教财[2005]19号
- 【发布日期】2005-09-26
- 【生效日期】2005-09-26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教育部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教育部关于印发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2005年9月26日教财[2005]19号)
2005年8月15-16日,陈至立国务委员出席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对下一阶段“两基”攻坚要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将陈至立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印发给你们,请认真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
乘势而上 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
--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上的讲话
2005年8月16日
经国务院同意,我们在内蒙古召开国家西部地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下同)攻坚现场汇报会。温家宝总理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十分重视,明确要求每年都要检查一次。对这次会议他专门作了重要批示,指出“两基”攻坚是一件大事,要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指示,认真总结和检查过去一年来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
这次会议上,西部地区12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发言,现场考察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两基”攻坚的实施情况。总的看,各地“两基”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较好,看到的和听到的都使我们很受鼓舞。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进展顺利、开局良好
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召开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一年多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西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加紧部署并积极推进“两基”攻坚各项任务,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支持力度。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是一件关系到“三农”工作全局的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党中央、国务院从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在近一两年来有关“三农”工作、民族工作、农村税费改革、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等重要会议和重大文件中,都把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在西部地区考察工作和调查研究时,都要到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了解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在“两基”攻坚计划启动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自过问进展情况。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在强调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同时,又郑重宣布,从2005年起,在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已经成为本届政府教育方面工作的重要目标。
为切实加强领导,国务院成立了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2005年以来,领导小组先后三次听取汇报,及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各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中认真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加强了对攻坚工作的宏观指导。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规划的审批、实施方案的制订、年度建设资金的下达等各个环节上,配合默契,特事特办,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进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
2005年,针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启动实施后遇到的新情况,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五部委积极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在这次会议前已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有关部门在攻坚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保证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西部地区各省级政府加强对“两基”攻坚工作的领导,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年多来,西部各省(区、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两基”攻坚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各地相继成立了由党政领导担任组长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很多省份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挂帅,深入到边远、贫困的攻坚县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加大了领导力度。一些省(区、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在本地区的“两基”攻坚启动时就专门调研、亲自部署,并要求各市县把“两基”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确保按期实现目标。一些省(区、市)政府在本地区攻坚任务较重的县召开了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推动攻坚的落实。
为进一步落实责任,狠抓落实,自去年7月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与西部各省(区、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两基”攻坚责任书之后,西部各省(区、市)也与所辖攻坚县签订了“两基”攻坚责任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和任务,并把具体任务落实到项目学校。陕西、甘肃等省实行双线目标责任制,省、市、县三级政府之间、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之间逐级签订责任书,把“两基”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考评和任免挂钩。广西壮族自治区明确规定,攻坚县在“两基”攻坚任务完成之前,县政府不得用政府资金购买小汽车,不得新建宾馆和新盖办公楼。内蒙古、新疆、重庆、广西、云南等地主动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有关收费实行了减免,保证了中央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工程效益进一步提高。仅内蒙古出台的优惠政策,就减免各种收费近1亿元。
西部各省(区、市)根据国家关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总体目标,制定并完善了“两基”攻坚规划,积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尽管这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中央专项资金没有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但多数省(区、市)在不减少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本地区的“两基”攻坚。据统计,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主动承诺的“两基”攻坚配套资金总数达到了29亿元。其中,陕西省决定省、市、县三级,2004、2005两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比上年提高0.5到1个百分点,并进入以后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基数,全部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四川省决定从2004年起再多方筹措10亿元用于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广西在自治区本级财政中安排了3亿元的“两基”攻坚专项资金;还有云南、贵州、甘肃等也都相应安排了专项资金。
在中央财政加大免费提供教科书资助力度的同时,各地进一步推进了“一免一补”工作。贵州省今年新增专项资金1.2亿元,免除了所有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杂费,解决了12万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云南省在省级财政中安排了6700万元,用于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三免费”教育,省财政每年又增加720万元,用于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青海省政府印发了致全省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及家长的公开信,加大了“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并制订一系列措施,加强了规范和管理。西藏积极落实中央援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住校生实行“三包”,对走读生实行了助学金制度。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校园种养殖业为主的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帮助改善寄宿学生的生活质量。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采取特殊措施,解决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紧缺问题。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针对山区教师短缺的现状,由党委组织部门出面,清退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占用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全部用于补充山区教师。云南省红河州政府采取政府购买教师岗位的办法,为该州5个攻坚县补充了1000名左右的合格教师。西藏在2004年从区内外引进教师2500名左右,其中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就有870名。不少省(区、市)积极推行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认真做好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到山区支教的工作。各地还充分利用光盘播放设备和卫星接收设备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边远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基”攻坚师资不足的矛盾。
对口支援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如广西从区内各高校抽调人员赴“两基”攻坚县参加支教、协助督查、免费设计学校建设图纸。云南从去年开始,确定省内每所高校要对口支援一个未“普九”县,除智力、物力支援外,每年安排5到10名教师到对口支援县支教。甘肃每年从大中城市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赴“两基”攻坚县任教,并帮助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师,等等。
(三)加强监督检查,健全制度建设,为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为把“两基”攻坚的各项工程建成“放心工程”、“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国家“两基”攻坚办出台了专门文件,对各地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和检查制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对中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各项招投标程序要严格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所有寄宿制工程项目都要通过省、市、县三级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示,设立并公布专门的监督举报电话,等等。
各地强化了对“两基”攻坚工作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一些地方对工程的招投标采取纪检、审计部门全程介入的方式进行监督。一些地方主动向人大、政协通报“两基”攻坚工作进展情况,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项目学校,自觉接受监督。陕西省政府组织财政、审计、监察、教育等部门对市县教育投入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在全省范围通报。广西建立人大检查、政府督查、教育督导、老同志帮助、考核县级党政领导等五项督查制度。重庆在县级建立了党政一条线、教育行政部门一条线、其他部门一条线和党委政府统筹的“三线一统”的监督检查机制。新疆组成专家组,负责对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资金及土建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2004年一年内就组织了两次全面检查,并对检查情况作了通报。2004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两基”办也分别对有关省(区、市)的“两基”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和检查。
(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西部“两基”攻坚步伐明显加快。在2003年54个县级单位实现“两基”的基础上,2004年,西部地区又新增102个县(市、区、团场)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和国家的审查认定,西部实现“两基”的县级单位数占到攻坚县的38%,实现了计划目标。
二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开局良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审定批复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四年规划和2004年、2005年的实施计划,两年来下达了中央建设资金60亿元,批复建设项目学校4852个,占规划学校总数的63%。据统计,2004年已开工学校1694所,开工面积367.2万平方米,预计可满足新增学生59万人、新增寄宿生68万人的就学需求。
三是“两免一补”政策在西部地区得到广泛落实。2004年,中央财政扩大了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助范围,2005年这一政策又扩大到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覆盖的中小学生人数增加到3000万人,其中相当部分为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西部各省(区、市)2004、2005年两年共筹措“一免一补”经费约27.6亿元,受益学生2300万人次。“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大大缓解了贫困学生入学难的矛盾,为实现“两基”攻坚目标提供了保障。
四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展顺利,为攻坚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开辟了有效的途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共建成78000余个教学光盘播放点、53000余个卫星教学接收点和7000多个计算机教室,有150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受益。试点项目除中部6省之外,中央资金的70%投向了西部,覆盖了西部地区25%的农村中小学和900多万农村学生。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离不开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进取和狠抓落实,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齐心协力和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基层一线同志们的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向西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向一年多来辛勤工作在“两基”攻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们要正确把握当前的形势,从新的战略高度提高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不懈地把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认清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发展教育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教育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是新形势下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更多地反映在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滞后上。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推进教育公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的战略举措。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两基”攻坚工作,切实担负起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农村学龄人口的受教育权利,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差别,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是统筹城乡和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根本,西部地区410个攻坚县农村中小学适龄人口有1300多万人。各级政府要自觉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反哺力度,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尽快扭转这些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的状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有力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得到了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大增加,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支出超过100亿元,比2003年增长72%。随着国家财力的进一步增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还会有所增加。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得到进一步强化,以政府为主的投入体制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确立,长期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紧紧抓住国家财力进一步增强及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利机遇,振奋精神,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针对“两基”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大力气抓好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在充分肯定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还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目前还未“普九”的攻坚县主要集中在高原地区、戈壁荒漠区、深山区。这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发育程度低,教育基础薄弱以及特殊的地理、生存环境,使得攻坚工作的难度非常大。按照《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提出的要求,到2007年要实现西部地区“两基”目标,从现在算起只有两年半的时间。时间不等人,孩子们也耽误不起。要努力解决截至2004年还未实现“两基”的西部254个攻坚县级单位830多万适龄少年儿童的上学问题,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即使如此,仍然还有42个县要到2007年以后才能实现“两基”。同时,410个攻坚县实现“两基”后,还有一个艰苦的巩固提高过程。2005年、2006年是“两基”攻坚的关键时期,是“寄宿制工程”实施任务最重的阶段,抓好这两年的工作对于整个“两基”攻坚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下一阶段要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是:
第一,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的建设。
一是要抓进度和质量问题。西部地区因自然、地理条件特殊,土建工程有效建设周期较短。据了解,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总体进度还相对滞后。中央批复的2004年项目学校,只有22%的项目竣工,除西藏竣工学校数达到批复的90%,陕西、内蒙古、四川达到40%以上外,其余省份均不足40%。这就是说,约有一半以上的省份,要在今年的有效施工期内完成2004、2005两年的工程量,任务十分艰巨。省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今年的中央资金已经落实到省,下达是及时的,各地要尽快将工程资金落实到县,不能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影响工程的开工和建设。同时要切实做好工程实施的前期工作,不要因为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贻误最佳施工时间。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必须一手抓工程进度,一手抓建设质量。必须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决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实行招标管理制度,搞好工程监理和监督,抓好项目竣工验收,真正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
二是要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中央资金的使用效益。西部地区各级政府要把降低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4号),切实做好寄宿制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类收费的减免工作,确保中央专项资金真正用在学校建设上。各地减免收费的实效将作为获得“两基”攻坚工作国家奖励资金的重要依据。省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寄宿制工程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严禁收取国家明令取消的各种收费,对自立项目、超标准收费等乱收费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
三是要切实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管好学校比建设学校难度更大。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要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量增加的新情况,把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首先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学生的生命安全、饮食安全、卫生安全,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抓紧研究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办法,杜绝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各类事故。要制订校舍安全、饮食安全等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有教师负责疏导、保护和管理学生。其次要健全学校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确保必需的运转经费。建立健全生活管理和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校长、教师、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还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心理健康和生活养成教育,形成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涉及千家万户,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免费教科书政策资助范围的扩大,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逐步完善政策,坚持把好事办好。目前中央财政重点解决3000万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教科书的问题,另外的“一免一补”需要地方财政解决。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贫困家庭学生比例高,不少省份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仍是低标准、低水平、补助性的,严格说还不能满足基本要求。同时,实行“两免一补”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如不少辍学学生和外出学生回流,上学人数增加;学生集中寄宿就学后,就学成本增高等等。
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做好“两免一补”工作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责。要进一步做好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界定、公示工作,确保这一政策的公正透明。与此同时,“一免一补”要及时跟上。省级财政要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一免一补”的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并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的指导,建立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不能简单地把“一免一补”的保障责任层层下放,甚至全部压到县里。各地各级政府在新增财力中要优先保证“一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要大力宣传“两免一补”工作的政策,增强透明度。还要倡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建好了,孩子进来了,教师队伍就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西部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组织好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的工作,并使之成为经常性制度。县级政府要做好对教师管理的统筹工作,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选拔任用好校长,坚持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在核定农村寄宿制学校编制时,要考虑学校管理寄宿学生生活的需求。各地还要组织高等学校帮助扶持农村中小学,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西部“两基”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对寄宿制学校,要在建成的同时配备和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使学校一建成就有较高的起点。
三、加强领导、强化监督,及时研究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温家宝总理多次对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必须加强指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这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任务顺利完成。我们要认真落实温家宝总理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2005年、2006年“两基”攻坚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2005、2006年两年,既是“两基”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前进过程中各种矛盾集中的时期。这两年,完成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任务繁重,同时还要落实“两免一补”,全面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两基”攻坚,确保这两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地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防止出现中央增加投入而地方减少支出的“挤出效应”。要按照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立起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以及公用经费和资助贫困学生就学等保障机制,确保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完善有关政策,对重大问题要及时沟通和协商,加强对攻坚工作的宏观指导。地方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在本级政府领导下,密切配合,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随着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将不断出现,需要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一是要切实防止撤点并校后的辍学问题。各地结合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了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这是适应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撤点后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就学成本增高,可能会带来辍学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对校、点的调整中,一定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在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同时,针对偏远地区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并保证教学点的光盘播放教学。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防止辍学,把控辍任务落实到县、乡、村,责任到人。
二是要多方解决住宿生负担问题。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多,原来支付教育的基本费用就很困难,孩子上寄宿制学校后客观上开销还会增加,特别是生活费必须单独支出,对一些贫困家庭而言的确是一笔新增的负担。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孩子就学,这实际上也是造成西部地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引起各地的高度关注。“两基”攻坚工作不仅要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留得住”的问题。既然集中寄宿,就要采取多种办法逐步解决好这些寄宿生的生活补助问题。各地要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如努力降低学生就学成本,逐步加大资助力度,多方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做好动员社会各方面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等,解决好他们的生活负担问题。这件事关系到“两基”攻坚目标的实现,做得不好,就会使“两基”攻坚工作事倍功半。
三是要重视贫困地区骨干教师流失问题。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水平普遍偏低,条件比较艰苦,骨干教师十分匮乏,合格教师的补充也受到各种限制,教师来源不畅、“下不去”和“留不住”的问题突出。目前,一些地方反映,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据有关单位抽样调查,近年来农村骨干教师的流失率平均约10%,个别地方甚至高达20%。这直接关系到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能出现学校建成了,孩子们进来了,骨干教师却走了的情况。因而,稳定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也是“两基”攻坚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地要在实践中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要稳定和培养已有的骨干教师,也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补充一批骨干教师,要从制度上采取措施,保证城镇教师下乡支教。还可采取对口支援、巡回授课、志愿者服务、回聘城市优秀骨干退休教师等多种方式,缓解农村学校骨干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是要加强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2003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已达到1亿多人。据测算,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约为22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外出跨省流动人口较多的中西部地区。随着进城就业农民人数的增加,“留守儿童”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予以特别关注。这些孩子的家庭环境的变化,会给他们就学方式的选择带来影响。要优先满足父母外出务工后孩子上寄宿学校的需求,为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各地要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三)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两基”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上,我讲过要把加强监督检查摆在攻坚工作的重要位置,不能建起了一批学校,倒下了一批干部。要看到,国家为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拿出这样的巨额资金,是史无前例的。这笔资金分配到每一个攻坚县,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对于有的县里来讲,可以说是多少年来少有的大工程。因而,加强监督检查至关重要。
这次会议后,国家“两基”攻坚办和国家教育督导团都要对“两基”攻坚工作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凡是项目资金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攻坚县,都要逐一安排督查。各省也要组织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普查。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应亲自带队进行重点抽查,对责任落实情况、工程项目情况、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两免一补”情况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各地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纠正和解决问题;对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要及时进行审计,严格进行质量验收。必要时,各地要根据工作的进展情况,召开现场检查汇报会,以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的“两基”攻坚工作健康进行。
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神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为如期实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而努力奋斗。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