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
  • 【发布单位】卫生部
  • 【发布文号】卫医发〔2006〕253号
  • 【发布日期】2006-07-07
  • 【生效日期】2006-07-07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卫生部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2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为了规范和加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采集技术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我部组织制定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组织对医疗机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采集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价。通过能力评价的医疗机构,由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登记。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准予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项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名单报送我部,同时抄送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取得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项目登记的医疗机构方可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并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提供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检索。

二○○六年七月七日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以下简称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医疗机构应当保证造血干细胞来源合法。

(一)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血液内科专业诊疗科目。

(二)三级甲等医院或者血液专科医院。

(三)采集条件

1、采集室:有20m2以上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区;有

相应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设备,采集床/椅等。

2、有动员剂注射室。

3、能为捐献者提供常规体检服务。

4、应急处理区:有相应的抢救设备,能够进行急症处理。

5、有资料保存与传输设备。

6、临床实验室有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能够进行有核细胞计数。有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措施,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卫生部指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的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

(四)有2名以上符合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人员要求的执业医师,并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

2、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有3年以上血液内科工作经验和造血干细胞采集经验。

负责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的医师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5年以上血液内科工作经验和造血干细胞采集经验。

(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能够胜任造血干细胞采集相关工作,能熟练掌握血细胞分离机的操作、相关仪器设备使用和电脑操作。

三、技术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

(二)采集部位:浅静脉,必要时深静脉。

(三)外周血动员剂用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日,4―6天。

(四)采集方式:细胞分离机采集。

(五)采集量:造血干细胞悬液50―200ml/人/次,采集次数不超过2次,每次循环处理血量不多于15000ml。当

CD34+达到2×106/kg或有核细胞数达到5×108/kg时,不再采集。

(六)采集过程应当在符合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人员要求的执业医师指导下完成。

四、其他管理要求

(一)造血干细胞来源合法,建立捐献者来源登记制度,保证造血干细胞来源可追溯。不得通过造血干细胞采集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

(二)采集造血干细胞前履行告知程序,由捐献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造血干细胞采集不应当因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害捐赠者相应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采集造血干细胞前对捐赠者进行必要的检查,防止患者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其它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梅毒患者等患有经血液传播疾病者和恶性肿瘤、遗传性血液疾病患者等的造血干细胞不得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五)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六)建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随访制度。在完成每例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后按照有关规定将采集相关信息报送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