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 【发布单位】河南省
  • 【发布文号】豫政 〔2006〕39号
  • 【发布日期】2006-07-13
  • 【生效日期】2006-07-1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河南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豫政 〔2006〕39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铝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七月十三日


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我省是一个具有近1亿人口的发展中省份,棉花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突出,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有利于实现棉花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升值,带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加快发展纺织工业是我省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区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都市工业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我省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加快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振兴纺织工业、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至2002年的低速徘徊阶段和2003年以来的加快发展阶段。

“十五”前两年,我省纺织行业由于骨干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未能抓住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未能及时调整结构、抢占市场空间,致使棉纺织行业发展缓慢,毛纺、麻纺、丝绸和服装等行业严重萎缩,行业整体竞争力下降,在全国的位次降至第九位,两年间行业平均增速仅为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200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两年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000年的92.2%,而同期全国年均增长6.5%。

2003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和产业转移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投资增长明显加快,生产潜能迅速释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达到718.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为380.7和25.4亿元,同比增长40.5%和2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7和7.8个百分点。3年来,我省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棉纺和服装对行业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预计到2005年底,我省棉纺生产能力达到893万锭,在建规模157万锭,3年年均递增近150万锭。预计全年规模以上棉纱产量达到130万吨、服装产量2亿件,分别比2002年增长60.5%和1.7倍。棉纺和服装对纺织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8%。

(二)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导力量。

随着国有及集体企业改制步伐的不断加快,民营经济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拉动行业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纺织企业总数已达424家,当年新增178家;占全行业的资产比重达到38.7%,比2002年提高了24.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04.3亿元,同比增长132.8%,在国有和集体企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6.3%。在全省56家5万锭以上的棉纺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达到46家,生产能力占72.7%。辉县太阳石、安阳昌泰、舞钢银龙等3家民营棉纺企业纱锭能力已接近30万锭,整体技术装备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服装企业已基本实现了民营化,领秀、新亚、渡森、娅丽达等企业年产量均超过200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三)民营和省外资本为主体的投资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民营和省外资本大量进入纺织行业,投资增幅逐年攀升。2003和2004年,全省纺织工业完成投资达到25.8亿和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3.1%和101.6%。

(四)优势地区和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2004年,南阳、新乡、许昌、周口等4市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50.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对全省纺织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5%。新野、辉县、安阳、尉氏、长垣、淇县、偃师、项城和新密等县(市)纺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销售收入均超过10亿元,纺织工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郑州市在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带动下,服装加工业快速发展,各类企业2150多家,产量1.5亿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裤业生产基地。

在看到我省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依然突出,全面振兴全省纺织工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是总量偏小。2004年,我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仅相当于浙江的10.4%、江苏的13.1%、山东的18.8%、广东的20%和福建的44.8%。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除棉纺外,化纤、织造、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规模小、支撑能力弱,特别是贴近消费、附加值高的终端纺织品比重低,印染对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更加突出。三是技术装备和产品档次较低。我省棉纺行业能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产品档次较高的精梳纱、无结纱的比重分别低16.6和20.7个百分点。四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我省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总资产仍占规模以上纺织工业的61.3%,远高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要素供给能力日益增强,增长动力机制逐步深化,具备了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一)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纤维需求和纺织品贸易将保持稳定增长。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预测,2010年全球纺织纤维需求总量将达到7470万吨,年均增长3.3%;棉纱需求量从2800万吨增长到3500万吨;纺织服装贸易总额将达到4800亿美元。2004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2040万吨,占全球的36%,预计2010年新增1120万吨,达到42%以上。

2005年以来,世界纺织品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激增,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根据最近我国政府与欧盟和美国达成的协议,我国受限纺织品出口增幅将分别稳定在8.5―12%和10―17%,到2007年和2008年底,欧美将全部取消纺织品设限。我省纺织工业与沿海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国际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化解有利于沿海纺织服装出口稳定增长,为我省融入全球供应链、加快纺织工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市场看,纺织品需求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我国纺织产品有70%以上供应国内市场,国内消费是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均GDP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终端纺织品需求将大幅提升。预计2010年,全国棉纱产量将达1800万吨,比2004年增长64.4%;布产量达到720亿米,增长144.1%;服装、家用、产业用纤维加工量分别比2004年增长67.9%、28.2%和71.4%。我省与东部纺织强省相邻,贴近中西部消费市场,发展棉纺织和终端纺织品产业既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又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内需市场的快速增长将为我省振兴纺织工业提供坚实支撑。

(二)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明显优势。

沿海纺织企业受用工、土地、电力、优惠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前端产品正在加快向内陆省份转移。我省毗邻三大沿海城市圈,劳动力资源居全国首位,是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和棉花生产大省,在劳动力、电力、原料等要素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已成为沿海纺织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区。从劳动力和能源成本看,我省纺织业工资水平仅相当于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40―70%;电力供应充足,电价相当于山东的83.7%、江苏的81.3%、河北的92.3%和湖北的89.7%。综合考虑劳动力和电价两个因素,我省吨纱成本比江苏和山东等棉纺大省的平均水平低270元,10万锭棉纺企业每年可减少成本支出400万元左右。

我省棉花资源较为丰富,2004年全省棉花产量6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5%,居全国第三位。棉花产量最高的1991年曾达到94.8万吨。随着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以及加工业对棉花需求的拉动,我省棉花产量有可能达到100万吨左右。另一方面,随着差别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化学纤维对棉花的替代比例将进一步上升,纺纱平均用棉将由70%下降至55%左右,我省棉花资源可以支撑棉纺生产能力1200万锭。同时省外常年调入我省的棉花资源量30万吨,还可以满足近400万锭的生产需要。

(三)具有振兴纺织工业的内在动力。

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内生机制不断强化。一是形成了加快发展纺织工业的共识。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不少市、县(市、区)尤其是南阳、许昌、周口、商丘等传统农区把纺织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吸引沿海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各地顺应纺织工业发展规律,建立工业园区,发展配套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随着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民营纺织企业群体将会日益发展壮大,振兴纺织工业的微观基础将更加坚实。三是我省拥有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学院、郑州纺专、郑州纺织技校等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体系,能够为纺织工业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省造就了一支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振兴纺织工业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看到我省纺织工业良好发展条件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压力。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将纺织工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沿海纺织大省积极引导省内产业转移,中西部省份也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吸引产业转移力度,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我省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纺织工业产业基础较弱,一些瓶颈制约因素还相当突出。一是棉纱深加工比重少,织造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我省棉纱就地加工成布的比率只有40%,且中低档布占88%。二是服装工业除了具有劳动力优势外,在款式设计、营销理念、品牌意识、快速反应机制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先进省份,面料和辅料主要依靠省外供给,会展、模特、广告等服务业发展滞后,服装产品只能定位于中低档内销市场。三是在纺、织、染、服装产业链中,印染环节成为瓶颈,纺织和服装行业严重脱节。四是发挥各类专业技术院校的作用不够,培训机构建设滞后,设计、营销、技工等专门人才不足,劳动力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迅速加以扭转,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

三、我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要按照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条完善,重点建设优质棉纱生产基地,加快扩大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生产规模,集约化发展化纤、织造和纺机3大行业,优化印染布局,突破瓶颈制约,形成区域配套、上下游衔接、多点支撑的纺织工业产业链。把我省建设成为以棉纺织和终端纺织品生产为主导、完整产业链条和配套产业为基础、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为支撑,集约化程度高,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全国优质棉纺基地,培育中西部终端纺织品制造中心,发展化纤、织造和纺机3大行业,壮大20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和布局,“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以下阶段性目标:

一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国位次明显前移。2010年,全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以上1200亿元,年均增长18.6%,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5.8%提高到7%左右,力争从全国第九位上升到第七位,居中西部之首。

二是优势行业更加突出,产业链条基本完善。棉纺在全国保持前3位,布和化纤由第7位上升到第5位,服装由第13位上升到第10位。纺织、服装、化纤产业的比重由76∶7∶17调整为62∶23∶15。印染和纺机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由41%提高到60%,新增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0个以上,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产业集群形成支撑。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由6家增加到20家,超3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0个,产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显著提高。

五是区域布局基本合理,城乡发展相互协调。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中心城市和农区协调发展的纺织工业新格局。郑州成为设计研发和服装加工中心,洛阳、新乡、安阳、许昌等中心城市成为化纤和终端纺织品制造基地,周口、商丘、开封、南阳等农区成为棉纺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441亿元、重点建设307个项目,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34亿元、利税161亿元。2010年,棉纺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锭(含气流纺),织机12万台。纱、布、化纤、服装产量分别达到220万吨、42亿米、100万吨和22亿件,分别比2004年提高1倍、1.7倍、1.4倍和15倍。

(三)重点任务。

1.加快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品档次,建设全国优质棉纺生产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棉花资源优势,推动棉纺生产能力由中心城市向棉花主产区集中,分散布局向纺织园区集中,棉花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国有老棉纺企业把改革改制与搬迁改造、土地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退城进乡,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加快规模扩张,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昌泰、新纺、南纺等12家骨干企业生产能力达到30万锭以上,总规模超500万锭,占全省的33%。周口、商丘、南阳、开封、安阳、许昌、新乡市等7个棉花主产区的棉纺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锭,占全省的87%。

鼓励采用清梳联合机、精梳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适用装备,着力提升棉纺产品档次,大力发展用于中高档面料生产和替代进口的高支精梳纱、无结纱、高支气流纺纱和高档针织用纱,发展棉与天丝、莱卡等多种纤维混纺产品,扩大差别化化学纤维使用比例,增加花色品种。加快淘汰落后棉纺生产能力,限制新建1万锭以下的棉纺企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到2010年,我省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的棉纺装备比重从50%提高到75%,纱线质量7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精梳纱、无结纱的比重分别由7.2%、34.3%提高到40%和70%。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149亿元,重点实施裕丰20万锭紧密纺、尉纺引进18台德国气流纺、朝歌新增6套清梳联和48台精梳机等规划项目122个,新增销售收入290亿元。到2010年,纱产量突破220万吨,约占全国的15%,比2004年提高5个百分点。

2.着力发展服装和产业用纺织品,培育中西部终端纺织品制造中心。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中西部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培育名牌产品为核心,加快总量扩张,增强产品辐射力,大力发展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使我省终端纺织品的规模和水平位于中西部前列。2010年,终端纺织品的销售收入力争突破500亿元。

――发挥郑州市区域服装流通中心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裤业、休闲服装、针织服装、童装等为重点,加快建设二七区、新密市服装工业园区。推进郑州市、安阳市、鹤壁淇县等地服装企业集聚发展,吸引知名品牌建设生产基地,努力打造2―3个全国名牌。支持领秀服饰、新亚服装、骆驼鞋业等骨干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扩大出口为重点,提高巾被制造业的规模和产品档次,加快成套家用纺织品的开发生产,支持安阳市巾被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形成品牌与规模互动,扩大市场份额。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69亿元,重点建设新亚1800万件休闲装、红叶500万套服装、腾达4600万条沙滩巾和2亿条手术巾、紫阳8500万条高档全幅印花浴巾等规划项目59个,新增销售收入216亿元。到2010年,规模以上服装生产能力从1.3亿件提高到22亿件。

――加快发展锦纶66帘子布和工业丝、卫生材料等优势产品,积极开发高品质的箱包布、工业过滤布、砂带底布、汽车及建筑用纺织品。支持神马集团发挥锦纶66研发和生产优势,扩大规模,形成年产30万吨尼龙66盐、15万吨工业丝和帘子布的生产能力,建成国内最大的产业用丝及下游产品生产基地。支持飘安集团开发新型高档医用纺织品,带动长垣县卫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56亿元,重点建设神马集团7万吨工业丝、飘安集团2万吨环保医用卫材、通达500万米箱包布、银马集团1800万米高档砂带基布等规划项目35个,新增销售收入140亿元。

3.集约化发展化纤、织造、纺机行业,突破印染瓶颈,形成区域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以完善区域配套能力、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化纤、织造、纺机规模化发展,加强印染薄弱环节建设,形成与棉纺、服装紧密衔接、产业链条完整的纺织工业新格局。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差别化和高性能化学纤维,扩大大豆蛋白纤维等新型纤维的生产规模,做大做强洛阳聚酯和新乡白鹭两大化纤基地。支持洛阳吉利区依托新增45万吨PX的优势,继续扩大PTA、聚酯和涤纶纤维生产规模,成为中西部最大的涤纶纤维生产基地。支持白鹭化纤扩大差别化粘胶纤维生产规模,开发其他纤维素纤维生产,建成全国最大的粘胶纤维生产基地。支持华康公司等企业建设大豆蛋白纤维项目,形成新型纤维生产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吉利区、凤泉区、鄢陵县以涤纶和粘胶纤维加工为特色的化纤产业集群。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70亿元,重点建设新乡白鹭4万吨高湿模量粘胶短纤、洛阳吉利40万吨涤纶纤维、华康3万吨大豆纤维等规划项目26个,新增销售收入174亿元。到2010年,全省化纤生产能力从41万吨提高到100万吨。

――以大型棉纺骨干企业和优势棉纺织产业集群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棉纱精深加工,采用无梭织机等先进技术装备,积极开发多种纤维混纺交织的高档服装和特宽幅装饰面料,提高无梭布的比重,增强产品竞争力。支持新纺、南纺、白马、昌泰、尉纺等龙头棉纺织企业加快实现织机无梭化,形成高档面料生产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中高端产品竞争,建成优质面料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75亿元,重点建设新野纺织879万米高档服装面料、白马600万米宽幅家用纺织面料、银龙6000万米高档面料、开元6000吨高档针织面料等规划项目54个,新增销售收入156亿元。到2010年,面料生产能力从15亿米提高到42亿米,无梭布的比重由11.4%提高到40%。

――在重点棉纺织产业集中区,采用低浴比染色、无水印染等节水、节能及环保先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建设3―4家大型印染企业。支持许昌、安阳建设现代化大型印染加工企业,实现初级产品就地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16亿元,重点建设金彩虹5000万米高档功能性织物、昌泰10万吨针织印染等规划项目9个,新增销售收入45亿元。

――以提高技术开发水平、成套开发和零部件配套能力为重点,鼓励郑纺机加快发展具有优势的化纤成套设备、清梳联合机、浆纱机、剑杆织机等整机设备,支持二纺机等企业加快发展,扩大可替代进口的锭子、针辊、针板等纺机配件生产能力,提高配套水平。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6亿元,重点建设郑纺机8万吨涤纶和4.5万吨粘胶成套设备、二纺机新型棉纱锭子等规划项目3个,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

4.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区域集中,尽快培育壮大一批实力强大、不断创新、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把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我省承接转移和集聚发展的主要平台,成为振兴纺织工业的重要支撑,推动全省传统纺织工业向现代新型纺织工业转型。

深化嵩岳、神马、白鹭、新纺、南纺、白马等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昌泰、尉纺、裕丰等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规模快速扩张。根据企业规划,2010年神马、白鹭、新纺、南纺、昌泰、银龙等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30亿元;白马、尉纺、飘安等14家企业超10亿元。“十一五”末,上述20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占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40%左右。

依托新野、尉氏、辉县、许昌、长葛、鹿邑、项城、夏邑、睢阳、魏都等10个县(市、区)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推进棉纺产业集中发展,形成棉纺织产业集群。其中6个产业集群的生产能力突破100万锭,4个超过50万锭,总能力达到1014万锭,占全省的67.5%。

依托二七区和新密市裤业、淇县休闲装、内黄县巾被、安阳市高新区和安阳县针织内衣生产优势,引进外来投资者,鼓励骨干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生产规模,形成6个年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的服装产业集群,占全省终端纺织品的比重达到74%。

依托洛阳石化聚酯生产优势,形成吉利区涤纶化纤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依托白鹭化纤粘胶纤维生产优势,形成凤泉区粘胶纤维深加工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依托鄢陵县棉花加工优势,形成以粘胶浆粕和棉纺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壮大长垣县医用卫材生产规模,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

根据地方发展规划,2010年,20个特色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均超30亿元,占全省纺织工业的50%以上。

四、加快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地方政府要制定进一步支持纺织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20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对规划确定的20户重点企业和20个特色纺织工业园区给予大工业直供优惠电价。对规划内产业集群配套建设的大型现代化印染项目,环保部门在环保容量分配上优先安排。对列入规划的标志性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集群基础设施,省工业结构调整资金要给予贴息支持,金融部门在授信规模、审贷、放贷上要简化手续,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

(二)积极发展棉花产业。

加强良种棉繁育基地和优质棉花种植基地建设,积极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保护棉农种棉积极性,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品质和单产水平。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棉农服务组织,给予种植优良棉花品种适当补贴,保护棉农利益。改进棉花采摘、加工等各环节管理,提高棉花收购加工许可证审批门槛,培育大型棉花加工品牌企业,严格棉花加工标准,提高皮棉质量。推进棉花标准、包装、销售与国际接轨,为棉纺织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三)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纺织行业是竞争充分、国际化程度高的产业,国有企业必须转变机制,加快改革,才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各地方政府要加快研究国有纺织企业改制问题,采用出让股权、吸引民间资本控股参股、引进外资等多种方式,实行一厂一策,推进国有资本尽快退出。

(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鼓励优势企业以品牌为纽带,进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资源整合,加强国际和省际间合资、合作,吸引战略投资者加盟,努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企业、优势品牌的宣传力度,扶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生产企业做大做强。

(五)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和纺织专业市场建设。

在产业集群地区,从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信息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加强诚信、法制和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市场环境,发展现代物流,促进交易方式多样化、现代化,壮大纺织专业市场规模。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鼓励环保型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支持纺织企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降低物耗能耗。印染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低浴比染色工艺、无水印染技术、新型涂料印染、等离子体处理等节水、节能及环保的工艺技术,由“末端治理”改变成全过程的环保控制。大力推行ISO9000、ISO14000、SA8000的认证工作,强调生态观念,重视环境保护。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