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 【发布单位】安徽省
  •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7〕49号
  • 【发布日期】2007-08-13
  • 【生效日期】2007-08-1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安徽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皖政办〔2007〕4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八月十三日


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增强工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力和带动力,促进我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我省工业按照“调整、改革、管理、后劲”的工作要求,努力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取得了总量快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效益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规模不断壮大,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截至2005年底,全省工业企业单位5.14万户,全部工业增加值181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速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5277户,资产总额5067亿元,比2000年底增长70.2%;实现销售收入4523亿元、增加值1484亿元、利润21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1.8%、23.9%和4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8%,拉动经济增长5.3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行业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电力、交通运输设备等10个行业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77.8%,其中,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等原材料产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增强,煤炭从以采掘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煤电化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全面提速,燃料乙醇、生物乙烯等生物质产业初具规模,以汽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安徽汽车已成为国家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力量,家用电器通过招商引资和扩能改造,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大企业集团迅速崛起,行业标杆作用显现。2005年,全省大型工业企业达到61户,中型工业企业达到564户,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1.8%,工业增加值、资产规模、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76.1%、78.7%、74.1%和86.5%。有8户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马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10户企业进入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占中部6省的1/5。
技术进步成果丰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64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9%。奇瑞汽车及发动机、海螺水泥、马钢薄板、丰原农产品加工、江汽商务车、铜陵有色电解铜、华菱重卡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活动费用支出95亿元,占全省科研活动费用支出总额的74.4%;拥有科研机构530个,占全省科研机构总数的57.8%。新产品产值491亿元,比2000年增长1.37倍;工业新品率(新产品产值占产值比重)达10.8%。涌现了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较快。截至2005年底,40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完成公司制改革的有329户;45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中,实施公司制改革的占77.8%。通过各种形式改制、改组的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近900户,国有中小型企业退出率达到80%以上。企业重组200余起,盘活存量资产200多亿元。全省非公有制工业企业322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458.5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4.11倍和5.02倍。
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外向型经济取得成效。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三资企业达到49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与2000年相比,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由6.8%提高到9.4%、11.0%提高到1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20亿元,比2000年增长1.08倍。外向型企业847户,实现销售产值19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7%,其中产品全部出口的有210户,比2000年增加近1倍。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马钢、奇瑞、丰原、铜陵有色、江汽等骨干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成效。
我省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总量偏小。2005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3%,全国排名第16位,继续维持在“九五”末的水平;工业化率仅为3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工业整体水平不高,是影响我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原因。
二是结构不尽合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大。传统产业急需改造升级,特色产业尚待进一步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滞后。除少数大企业外,我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
三是增长方式粗放。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标煤3.13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8%;全部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水369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8倍;工业重复用水率59.7%,比全国水平低12.8个百分点。
四是发展不够平衡。2005年,县域以下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37.7%,比“九五”末下降16.2个百分点;合肥和沿江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例达52%,皖北6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25%。

二、“十一五”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为我省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随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城市、支持“三基地一枢纽”建设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体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我省抓住机遇,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
国内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增长态势。我国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平稳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内需主导作用日趋增强,为我省工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工业强省战略全面实施。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全面实施,全省强化工业的理念不断增强,发展工业的氛围日趋浓厚,支持工业的措施更加有力,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也面对着不少挑战,主要有: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区域间、产业间的综合竞争更加激烈,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大,全民创业的环境亟待改善等。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大中型企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以基础产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的工业体系,推进安徽从传统资源大省向新型工业强省的跨越,使工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坚持以技术进步和改革开放为动力,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在加快发展中解决经济总量偏小的问题,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坚持创新推动的原则。立足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资源和科技优势,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联合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约发展、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4.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根据资源等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方向和重点,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5.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通过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竞争机制。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加快优势企业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国际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6.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产业政策和规划的指导作用,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目标任务。
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40%以上,工业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85%以上,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25%;
全省工业企业数达到8万户以上,从业人员增长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00户以上;
形成4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支柱行业(机械、冶金、轻工、化工),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5户;
主要行业技术装备5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创中国名牌产品30个左右;骨干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建立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至2.1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四、优化工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围绕中心城市,合理布局生产力。发挥科技优势,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建设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工业密集区;发挥综合优势,以马芜铜宜为重点,建设皖江工业密集带;发挥资源优势,以“两淮一蚌”为重点,建设沿淮工业密集带。逐步形成以省会工业密集区为中心、以皖江工业密集带和沿淮工业密集带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在推进安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骨干脊梁作用。
(一)发挥综合优势,做强省会工业密集区。充分发挥合肥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产业。六安、巢湖重点发展机械、轻纺、建材、冶金等行业,建设省会经济圈工业密集区。
(二)拓展产业优势,做大皖江工业密集带。充分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皖江产业带,重点培育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精细化工)、电工电器、农副产品深加工、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积聚区,继续保持钢铁、有色、建材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增强汽车、家电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力求在船舶制造、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皖江成为我省最大的工业密集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区和产业聚集的核心区,在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激活资源优势,加快沿淮工业密集带发展。合理有序地开发皖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火电机组,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煤化工以及煤层气的综合利用,做长煤炭产业链,实现资源的转化增值。使沿淮地区成为我省重要的煤电化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提升沿淮地区工业化水平。
(四)发展县域工业,大力推进产业集聚。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一批工业园区,形成 “块状”、“带状”经济。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龙头作用,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规划和建设一批以龙头企业、优势主导产品为依托,配套企业合理布局为基础,上下游产品有机链接为纽带的专业园区。重点建设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各种钢材结构件、加工件产业集群,沿江等地建筑材料集群,以煤为基础的煤电化产业集群,各类铜材深加工、铜工艺加工产品产业集群,稀土应用产业集群,船舶及船用设备产业集群,特种电缆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电子元器件和各类长毛绒玩具产业集群,中草药种植和中成药加工产业集群,各类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纺织品集群等。

五、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
加快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2010年形成一批千亿元支柱产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一)优化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
1.机械行业。全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及基础件四大重点行业的发展,重点扶持日产5000―10000吨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设备、大型矿用机械产品、大型环保成套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装备自动化生产线、大型港口机械成套设备等六大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争取在部分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上取得突破,形成汽车、家电、搬运装卸设备、矿山设备、筑路设备、电工设备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基地。
汽车。形成以轿车、商用车、改装车和微型车为龙头,零部件配套产业为支撑,在全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以奇瑞、江汽、华菱等骨干企业为依托,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整车和关键总成的自主研发能力,壮大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和推进骨干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联合重组,形成产业竞争合力。发挥整车引领和集聚作用,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关键零部件,推进汽车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抢占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市场。建立国际化营销体系,促进海外投资办厂,扩大产品出口。到2010年,初步形成汽车整车开发能力以及较强的汽车开发试验、验证能力。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其中,奇瑞形成120万辆整车,江淮形成5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电工电器、环保设备和其他机械装备特色产品。巩固叉车、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加快发展大型液压机、成套电缆设备、大型潜水电泵、电站锅炉、玻璃制造设备等特色优势产品,开发数控机床、电器设备、环保设备、船舶及船用柴油机、农用机械等市场潜力大的产品,争取在电力设备、建筑机械、新型农业机械、矿山设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到2010年,全省形成年产叉车5万台、装载机l万台、挖掘机8000台、大型液压机500台、大型潜水泵1000台、电机500万千瓦、变压器2000万千伏安、农用柴油机600万千瓦、环保设备50万吨的能力。
2.冶金行业。扩大关键钢材品种,提高高技术铜冶炼能力和加快铜基材料发展,形成在全国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有色、黑色工业基地。
钢铁。以马钢为主体,加快企业的重组整合,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短缺钢材品种。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和基地。加快结构调整,提高板带比,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力争到2010年,全省钢材生产能力达到1800―2500万吨(其中马钢1500―2000万吨),板带比提高到50%以上。马钢产销规模进入全国4强,成为国内优质板材和精品建筑钢材基地,力争全省钢铁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铜及深加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境外办矿。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适度扩大电解铜产能,积极发展再生铜,大力推进铜材的精深加工。加快铜及铜深加工基地建设,保持铜陵有色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力争到2010年,形成年产电解铜80万吨、铜材深加工100万吨的能力,保持铜陵有色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3.石化行业。用国际一流技术装备化工产业,加快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橡胶加工。重点建设煤化―盐化一体化、大型干熄焦、煤制甲醇及烯烃等重大工程,分离利用焦化下游产品,发展二甲醚等替代石油燃料,采用先进的德士古、壳牌、GSP制气技术,加快化肥原料结构调整。继续完善安庆石化“四建、四改、四配套”,推进100万吨乙烯前期工作。继续扩大生物发酵为特点的生物化工产业规模,建设大型生物法乙烯、大型酒精、乳酸和聚乳酸装置,开发聚乳酸等功能性生物工程材料。扩大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生产规模,形成全国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到2010年,形成年产100万吨塑料制品、1500万条子午轮胎、30亿件橡胶件、3000万吨原煤深加工、60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的能力。
4.建材行业。大力推进非金属矿深加工,加快新型干法水泥和塑料管材管件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建材工业基地。继续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上大压小、淘汰落后”的方针,加快结构调整。鼓励水泥行业兼并联合改组改造,支持重点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支持海螺以“熟料基地+粉磨站”模式,重组省内外企业,挺进世界水泥前三强。鼓励建设日产5000吨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大力开发生产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等。加大省内优势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及产品应用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10年,全省形成年产水泥5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占4500万吨)、商品熟料1亿吨,塑料型材50万吨、塑料管材50万吨,浮法玻璃820万重量箱、导电膜玻璃1500万片,玻璃纤维及制品30万吨,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100万吨的能力。
(二)加快振兴轻工、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业,充分发挥现有农业资源在“农产品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中的基础地位,搞好小麦、玉米、水稻、红薯、豆类、油料、棉花、烟草、茶叶、林产品、肉类和水产品等系列产品的深度产业化开发,做好农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和再生利用,形成全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到2010年,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提高到1∶1.3,形成2000万吨粮油、800万头猪、110万头牛、1.8亿只家禽、100万吨乳制品的年生产和加工能力。
1.轻工。发挥品牌优势,促进强势家电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家电产品,扩大产品出口。加快发展家电关键配套件产业。到2010年,全省形成4000万台大家电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发挥沿江和黄淮海平原林木等资源优势,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发展新技术草浆,加大再生原料利用力度,优化调整造纸工业原料结构。大力发展涂布白板纸、印刷书写用纸、高强瓦楞原纸、牛皮箱板纸、工业特种用纸等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到2010年,形成年产100万吨浆(其中木浆60万吨)和300万吨纸及纸板的生产能力。巩固发展白酒的品牌优势,推进企业重组,组建强势企业集团。加快卷烟品牌整合,提高中高档产品比重,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照明器具、日用化工、包装装潢印刷等行业。
2.纺织。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棉纺织行业。扶持产业用化纤、工业用装饰制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纺织集聚发展的趋势,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培育一批技术新、档次高、特色明的外向型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纺织面料核心产品,使中高档面料比重达到80%以上,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能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2个以上国家纺织服装名牌,发挥服装的产业带动作用。
3.食品。重点发展各类有机酸、氨基酸、淀粉糖等食品原料、油料加工、冷鲜肉、熟肉精制品、乳制品和果蔬制品等。突出粮食加工,推进企业间资源整合,强化产品开发,形成若干规模化的玉米加工,面粉、饲料生产,粮食深加工布点,扩大加工能力。突出油料加工,重点支持建设2―3个规模化油脂加工基地,提升全省油料资源开发水平和加工能力。突出肉类加工,扩大肉类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原料基地,强化防疫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出乳品加工,扩大奶源供应规模,促进骨干企业提升加工水平。
(三)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步伐,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复合型功能材料、激光材料、环保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等高性能新材料,加快生物、航空航天产业和重大工程关键新材料的研制,努力将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发展生物医药、中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推进软件业产业集聚,发展信息家电、电子材料、语音合成、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光电子、新型显示、特种线缆通信及网络产品,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合肥软件、芜湖汽车电子、铜陵电子材料等具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基地。集中力量发展信息家电、软件、语音合成、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新型显示材料、特种线缆、通信及网络产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工程。
2.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适应健康、食品、农业等领域需求,以合肥、淮南、亳州为中心,加快建设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中药现代化、农业生物产业化、技术研发和服务等特色产业聚集地。
3.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复合型功能材料、激光材料、环保材料等高性能新材料,加快信息、生物、航空航天产业和重大工程关键新材料的研制,努力将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支持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
4.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数控系统,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精密成型、快速原型、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及产品,加强制造过程主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加快新型科学仪器、智能仪表、专用分析仪表、新型医疗设备、新型计量检测仪器等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军用高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发展壮大光机电先进制造产业。
(四)提升煤炭、电力、新能源等基础产业。
用高新技术提升能源产业,提高煤炭综采技术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励煤电联产和煤电化一体化经营,完善骨干输变电网架,开发利用煤层气,推进煤基副产品综合利用,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形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1.煤炭。重点建设两淮大型煤炭基地,促进煤电、煤化工联营,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煤炭资源,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构筑安全、高效的煤炭生产体系。建设顾桥、丁集、潘北、杨柳、刘庄、板集等煤矿。提高煤炭综采技术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励优势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发展煤化工,促进煤炭深度转化。大力开发利用煤层气,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1亿吨,其中大型矿井煤炭产量占90%以上,国有重点煤矿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75%,原煤入选率达到91.8%以上,大型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5.0%、85.0%,矿井水利用率60%~80%,掘进矸石利用率70%~100%,两淮矿区地表塌陷土地复垦率45%。
2.电力。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发展坑口、港口、路口电站。建设响水涧等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涂山、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建设东、中、西500千伏跨江输电工程和“淮南―皖南―浙北―上海”特高压通道,实现厂网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社会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其中,皖电东送规模达到800―1000万千瓦。
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小水电、风能等经济清洁能源。规划建设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液体燃料基地。鼓励建设大容量、高效率的大型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机组。做好核电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支持骨干企业建设热电联产和余热发电项目。

六、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突出抓好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诚信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建设。公开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建立重大工业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用水,优先安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用地、用水。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加快出省通道建设,提高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大通道的通达能力。用好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想方设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和稳定一支强有力的企业经营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合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经管人才和高级技工。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着力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消除区域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鼓励联合兴办跨行政区划的工业园区,实现互利共赢。
(二)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相互关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继续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形成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技术不断创新、资产保值增值、职工收益逐步提高的新机制。大力推进企业重组。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资产、技术、产业重组,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按照“做强做大、产业关联、产品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抓好行业的整合重组。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为优势企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实现决策科学化。加强营销管理,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强以成本为中心的核算管理,降低财务费用,控制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鼓励应摊尽摊、应提尽提。加强生产管理,坚持对标生产,强化质量控制。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内外部资源有效融合和协同运作。
(三)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交流。围绕优势产业,着力引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公司、大项目。利用大型企业优质资产增值潜力和重大项目开发潜力,加强与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合资合作,实现企业技术、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壮大产业集群。主动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加快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载体。积极拓展西部市场空间。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建立重要产品海外原料基地。
(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坚持“255”的工作规则,突出对全省经济带动性大的重要骨干企业和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两个重点,坚持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与资源综合利用、与资产重组、与提高产业关联度、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个方面的结合,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找项目、围绕预期市场选项目、选择好的项目载体定项目、按照程序跑项目、诚守信用建项目的五项要求,高起点、大规模、不间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国家级、省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搭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在创新系统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形成利益驱动、风险收益和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模仿创新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方向转变,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抓好节能减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根本上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围绕重点企业和节能目标,在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工程上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强化节能管理,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加快制订工业能耗、能效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等标准,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生产。
(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工业投入持续增长新机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工业投融资体制,形成支撑工业投入合理增长的长效机制。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完成投资1万亿元,其中,基建和技术改造投资7500亿元,技术创新投资10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投资1500亿元。推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资金、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善融资环境,推进银企合作。加强投资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发展产业基金。
(七)推进全民创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坚决破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实行“非禁即入”,切实降低非公企业创业门槛,落实公平待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上市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配套经济园区,强化配套协作和产业链延伸,提高零部件配套和原材料深加工水平。
(八)加强规划衔接,促进规划顺利实施。坚持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注重加强同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并根据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规划。有关部门要在本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快工业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