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
- 【发布文号】陕政发 〔2009〕24号
- 【发布日期】2009-03-19
- 【生效日期】2009-03-19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陕西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的通知
(陕政发 〔2009〕2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十九日
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产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已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四大领域发展形成了20个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以大企业为核心主导、主要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主导产品优势不断提升、产业主体向园区集聚的突出特征。截至2008年底,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盐化工、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机床工具、重型装备、航天、工程机械、电子、陕北能化装备、软件、有色、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等20个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达6500多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近2700亿元,占到全省工业的90%以上。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目前,我省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产业集群总体竞争力不强,产业聚集效应还没有充分凸显;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大,带动作用不够显著;产业链条不健全,支撑配套能力较弱;创新机制还不完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亟待有效推进。
二、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工业发展战略,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主导模式和重要抓手,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突出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坚持“三抓一上”(抓龙头、抓配套、抓园区、上水平),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产业发展带动能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省内配套能力;着力推进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提高产品的集成和成套能力;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水平,使产业集群整体发展再上一个新水平,实现我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原则
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结合。抓住国家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机遇,立足优势,着眼长远,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大企业重组并购和股份制改革力度,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促进关联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链形成。
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以现有工业园区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培育一批循环型产业集群。
四、发展目标
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和推进力度,使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不断完善,园区承载力和园区化水平提高,集群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形态,石化、汽车、航空、输变电设备和煤及煤化工等5个产业集群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产业集群,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块状工业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5%和18%左右。
2010年,20个产业集群销售总收入达到10000亿元,增加值约3900亿元;
2012年,20个产业集群销售总收入达到15000亿元,增加值约5600亿元;
2015年,20个产业集群销售总收入达到20000亿元,增加值约8000亿元。每个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都超过100亿元,其中:500―1000亿元销售收入的产业集群达到14个,石油天然气及化工、煤及煤化工、电力、航空、食品、有色、电子信息等7个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100亿元、2900亿元、2000亿元、1860亿元、1850亿元、1800亿元和1500亿元,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五、发展重点
根据产业集群的不同类型,抓住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在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实力、扩大龙头品牌产品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完善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省内配套率,以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发展模式转变上取得突破和提升,全面推进我省产业集群发展上新台阶。
1.石油天然气及化工产业集群。依托延长集团、长庆石油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产业资源的整合,促进产业资源围绕龙头集聚。加强勘探开发、技术引进和研发力度,加快化工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通过相关转化项目的有效配置,打造一体化循环发展流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化工产值占比达到15%;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化工产值占比达到20%;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100亿元,化工产值占比达到30%,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能源接续地和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2.煤及煤化工产业集群。以省煤业化工集团为主体加大省内煤炭产业的联合重组,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和产业控制力。加快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化发展;大力推进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拓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转化效率。重点发展形成煤制甲醇及深加工产品产业链;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对氮肥原料路线进行改造,扩张煤制化肥产业链规模,提高化肥产业市场竞争力;做好煤干馏制油示范项目,积累和总结经验,为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开辟新途径,逐步形成煤制油产业链,大力提升煤炭资源的转化效率。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
3.电力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煤炭资源,大力发展坑口电站和建设大型煤电一体化企业,推进煤向电转化;加快淘汰小火电等落后产能,优化火电机组结构,提高大机组和高性能机组的比重,形成优势突出的火力发电群组,进一步提升电力供给能力;创造条件发展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促进电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大电网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电力输出外送能力,建设成“西电东输”的重要电源基地。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达到2800万千瓦,销售收入740亿元;2012年,全省电力装机达到3600万千瓦,销售收入1000亿元;2015年,全省电力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销售收入1800亿元。
4.盐化工产业集群。依托优势资源,做好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园区建设为依托,通过谋划和配置产业化项目,打造一体化循环发展流程,逐步形成盐资源有效转化的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设计资源转化路线和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优化产品结构,打造盐产业快速发展的区域板块。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
5.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依托西电集团、宝光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促进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并购重组,实现对产业的有效整合和规模扩张;重点打造“一基地五园区”即西安大庆路输变电设备制造和试验检测基地、西安高新区输变电产业园、西安经开区输变电产业园、宝鸡电真空设备产业园、咸阳沣河新区输变电产业园、汉中经济开发区输变电产业园,基本实现“企业入园、产业集聚”;加强配套企业和配套项目建设,提高省内配套率;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以及产品成套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开发铁道电器等专业领域电器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形成产品覆盖高、中、低压,多规格、宽领域,特色鲜明,在国际、国内具备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6.汽车产业集群。着力做大做强陕汽、法士特、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通过车用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项目的建设和引进,大力加强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提高汽车产业的省内配套能力和水平,打造重型卡车、中型卡车、微型车、乘用车、变速器、车桥等对产业发展具有强力支撑作用的产业链;依托“两园一区”(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宝鸡高新区汽车工业园、西安高新区),促进产业的整合和聚集,形成我省汽车产业块状发展格局;加快专用车、特种车以及客车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产品系列,提高市场占有率;开拓汽车后市场,提高汽车产业的运营质量。2010年,完成销售收入800亿元,整车省内配套率超过35%;2012年,完成销售收入1000亿元,整车省内配套率超过45%;2015年,完成销售收入1300亿元,整车省内配套率达到60%。
7.机床工具产业集群。依托秦川机床、宝鸡机床等重点龙头企业,在组建大型机床工具集团的基础上,加快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形成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提高对产业加快发展的支撑力;加快宝鸡、汉中机床工具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向园区转移,实现聚集发展;以“精密、大型、高速、复合、智能、环保”为方向,以“磨、车、镗、铣”为特色,以精密专用机床集成化、通用机床规模化为重点,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端特色产品,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集群发展规模的壮大。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8.重型装备产业集群。以陕鼓集团、中冶陕压、中钢西重、西煤机、中国西重研究所等骨干企业为基础,通过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实现产业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产业发展整体合力,促进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通过关键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促进产品集成化、总成化和成套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煤炭采掘成套设备产业链,并向煤化工成套设备延伸;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和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和集群发展整体水平。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10亿元。
9.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西安、宝鸡和渭南等地工业园区为依托,推进产业向园区转移和聚集,加快产业整合重组步伐,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加强中高档产品开发,积极发展大型环保节能路面施工系列设备和独具特色系列工程机械,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
10.石油装备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宝石钢管、宝石机械两大龙头企业,建设适应全球竞争要求的生产、营销和服务体系,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把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通过国际并购、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和国际招标等形式,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大力发展石油钻采、石油钢管等产品和设备,不断拓宽产品领域,提高市场份额。以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不断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形成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机制,促进集群加快发展。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11.陕北能化装备产业集群。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基础,以园区建设为先导,加快宝石机械、宝石钢管,以及其他能化装备企业的相关项目向陕北地区转移和建设,结合石油开采和炼化、煤矿开采及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产业的发展,集中力量发展石油钻采设备、煤炭采掘机械和设备、化工设备等,开展设备检测、维修和保养等业务,为陕北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设备保障。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
12.航空产业集群。以国家实施大飞机项目和航空工业整合为契机,积极参与大型飞机的研制,大力发展大飞机的配套产业,形成以大飞机制造为龙头的航空产业链;着力建设好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构成“一基地五园区”(即国家航空产业基地、阎良核心区、咸阳空港产业园、宝鸡飞行培训园、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和汉中航空工业园)为平台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推进ARJ21支线飞机、新舟60、新舟700、运八F600和无人机的研制和生产,加快通用飞机、公务机的开发研制,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各类机载设备等航空关键零部件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集成能力,满足主机发展需要;积极发展配套产品,吸引非公经济进入民用航空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加强与国际航空企业合作,扩大转包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发展航空配套产业和服务业,提高产业运营质量。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860亿元。
13.航天产业集群。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察”等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省政府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战略合作为契机,加快建设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加强先进推进技术的研究,加快液氧/煤油发动机系列化研制;加快发展卫星有效载荷、空间计算机等星载设备和卫星地面应用设备,促进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加强军民结合,发挥特种技术优势,积极发展民用产品。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14.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航天产业基地等相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卫星导航应用、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子产业集群,抢占行业领先地位。做大做强多晶硅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片,并引导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区域专业化产业配套能力;提高LED生产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水平,抢占大功率照明产业市场;发展GPS/GLONASS/GALILEO/BDⅡ高端芯片的设计和应用技术,实现嵌入式软件和IC设计优势相结合,拓展移动终端、数字电子产品和军用电子设备等领域市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优产品和龙头骨干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7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
15.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加快建设“软件新城”,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发展面向装备制造、能源、交通、通信、教育、农业等行业应用软件;着力发展面向移动通信、信息安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加快发展互联网应用服务、数据录入处理、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务;培养、集聚和扶持本地大企业加速发展,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在陕发展。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
16.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以有色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加快有色产业的资源整合,加大地质勘探和资源勘察力度,增加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资源储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科技进步推进技术装备升级,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发展钼、钛、钒等产业,建设具有相对优势的钼、钛、铝、铅锌、钒等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钼、钛、铅锌、铝、钒和钢铁等子产业集群,实现有色产业聚集和集约化发展。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
17.冶金产业集群。以现有产业资源为基础,以龙钢集团为龙头,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形成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一体化循环发展流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节能、环保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集群化发展新模式。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2012年,销售收入6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
18.食品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快园区建设,加速现代食品工业规模化、传统食品工业现代化步伐,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果业、乳业、肉制品、烟酒、方便食品和烘焙等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培育与食品制造业规模相匹配的原料基地,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保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食品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抓好名牌产品;加快培育配套产业,完善产业链;加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3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5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850亿元。
19.医药产业集群。加强医药产业的整合重组,依托杨森、利君、步长等重点企业,打造集群发展的核心和龙头;依托资源和研发生产能力优势,重点发展西药和中成药等子集群;着力培育企业的市场能力,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建立行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平台,整体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好中药产品创新和新药研发,大力发展生物药等高附加值产品;着力发展化学药、中药材、中成药、生物药等优势产品,带动和促进上下游产业加快发展,做大集群规模。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
20.纺织产业集群。加强对纺织产业聚集区的培育力度,依托重点企业和园区,重点发展功能服装、棉纺织、丝绸和防寒服等子集群加速产业聚集;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加快产业资源整合,培育和形成行业龙头,支撑和引领集群发展;通过新建、引进和技改等方式,着力发展功能面料、功能服装、中高档面料、丝绸等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根据产业需要和环境承载能力,谋划印染和服装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做大集群规模。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
六、重点措施
(一)做好产业集群专项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编制20个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和工业园区承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和推进产业集群科学有序发展。规划要明确每个集群的发展目标、方向、重点和步骤,要把坚持创新和实现创新放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位置,要体现每个集群的产业特点、产业特色、加快结构调整和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各市、县政府要根据全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细化政策,制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培育形成特色显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二)加强龙头企业培育。
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核心企业,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加大行业资产整合力度。对龙头企业在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促其不断做大做强。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每年在20个产业集群中选出对龙头企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100个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迅速把新项目建成新的增长点。
(三)着力完善产业链。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抓好配套企业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提高省内配套率;围绕提升主导产品生产能力,明确产业链延伸方向和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对产业链上起重要作用的关键产品、关键环节、关键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自建、技改、招商等方式,构建起围绕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的配套协作体系;要围绕延伸产业链的关键项目,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50强企业的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引进配套项目,加快产业链的培育和完善。
(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提高23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部分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明确发展重点,加强部门协作,优化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和项目集聚,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全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环境优美、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五)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实现重大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每个产业集群都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和建设行业性技术中心,提高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国家推进装备制造、化工、汽车、有色、钢铁、电子信息、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振兴为契机,安排工业技术改造贴息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选择一批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不断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我省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六)加大资金投入。
设立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龙头企业、龙头产品,配套企业、配套产品,延伸产业链的关键项目和研发平台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设。开辟多种方式融资渠道,鼓励支持大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银行信贷和引进民营资本等途径,为企业募集更多的发展资金。大力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推动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引导现有上市公司进一步扩张融资规模。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建立5-10个产业发展基金,融资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