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甘肃省
- 【发布文号】甘政发[2009]35号
- 【发布日期】2009-04-13
- 【生效日期】2009-04-1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甘肃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甘政发[2009]35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四月十三日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二○○九年四月
前 言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的目标。作为履行公约义务、落实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在200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为了提高省级地方政府及其利益相关者保护全球气候的意识,认真落实《国家方案》提出的具体任务,国务院在《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我省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省份,在发展过程中重视资源节约,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控制在1.81吨标准煤以内,年均下降4.4%,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可持续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方案》有关要求,基于《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的指导下,我们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到2015年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促进我省未来时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 录
第一部分 甘肃省基本省情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自然环境
二、自然资源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四、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和挑战
一、甘肃省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二、甘肃省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
第四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 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及政策措施效果分析
一、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甘肃省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
三、减缓效果分析
四、甘肃省煤化工重大工程效果评价
第六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二、强化组织保障
三、推进国际合作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
六、提高公众意识
附录
第一部分 甘肃省基本省情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我省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境内有丰富的矿产、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但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脆弱。
一、自然环境
我省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沼泽、永久性积雪和冰川、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土地结构大体是“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陇中黄土高原位于我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长1000余公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
我省深居西北内陆,气候类型多样。具有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在0―15℃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降水具有降水量少、地区差异大、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四大特点。全省各地年降水量42―760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自然资源
(一)水资源
我省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52立方,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最少的嘉峪关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4立方;全省每公顷土地平均水资源占有量5835立方,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左右。全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全省水资源分布也不平衡,人口仅占全省2.5%的甘南州拥有全省32%的水资源量,而兰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占全省的12.5%,人均水资源量仅占0.9%;我省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7月和8月降水量又占全年降水量的40%。
(二)土地资源
我省土地资源丰富,但相对贫瘠。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和黑龙江省之后,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利用率不高,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8.03%,41.97%的土地尚未利用。全省耕地面积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耕地0.177公顷,居全国第六位。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2541.79万公顷,其中耕地462.47万公顷,园地20.54万公顷,林地518.25万公顷,牧草地1410.84万公顷,其它农用地129.69万公顷;建设用地97.19万公顷;未利用地1908.75万公顷。我省土地资源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土地资源总量大,但难利用土地多;二是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质量差;三是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
(三)矿产资源
我省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全省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截止2006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我省查明矿产资源的矿种数有98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992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79个、中型203个、小型710个。据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2006),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我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30种,前十位的有58种。
(四)能源资源
我省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华亭、中部的靖远和窑街、西部的西大窑,保有储量达87.23亿吨。油田集中分布在玉门和长庆两个油区,从我省探明储量来看,已发现20个油田,含油面积达478平方公里,探明可采储量为6亿吨。全省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488.7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开发容量900.9万千瓦,年发电量370.4亿千瓦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风能资源理论储量2.37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在4000万千瓦左右,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700―3320小时之间,年太阳能总辐射量在4800―6400兆焦/平方米,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五)森林和草原资源
我省森林覆盖率低,属于少林地区,同时植被破坏严重。全省森林面积少、质量差(次生林占63%)、分布不均,植被覆盖率(含所有林地及季节性覆盖)仅有23%,其中灌木林地和疏林地占有较大比例,且天然林面积逐年萎缩。根据我省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省林地面积981.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在全国排第28位。草原面积0.18亿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9.4%,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但目前90%的草地以每年10万公顷的速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六)生物多样性资源
我省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全省分布有各类脊椎动物872种,其中哺乳类169种,鸟类495种,爬行类67种,两栖类32种,鱼类109种;无脊椎动物近6000种。目前已记录、定名的高等植物45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292种;裸子植物59种;被子植物4000余种。我省自197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以来,截止目前,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面积6861230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40个,面积2987701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114900公顷。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社会发展水平
我省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年科技活动单位数2599个,比2000年增加38.9%;科技活动经费总计721747万元,其中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中,针对节能减排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组织了37个专题,经费占当年重大专项经费的63%;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5项。
全省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我省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94%,比“十五”末的98.87%略有增长,比全国99.49%略低;小学毕业生升普通初中的升学率为94.36%,较全国平均水平98%低3.64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发展到34所,毛入学率达到18%,比2005年增加3个百分点。
全省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2007年顺利实施了2006年度中央1.65亿元的公共卫生项目,全省新农合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向全面实施。卫生机构数由2000年的2402个增加到2007年的2470个,卫生机构人员由2000年的95050人增加到101903人。
全省人口增长较快,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截至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为2617.1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2000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相比下降了1.48‰。其中农村人口占68.41%,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旅游事业也有所发展。省内有敦煌、嘉峪关等著名旅游景点。200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021.05万美元,比2006年的6292.62万美元增长了11.58%,2007年全省共接待港澳台侨胞和外国旅游人数331238人(次),年均上升6.5%。
(二)经济发展水平
2000年以来,全省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呈现出生产平稳增长、消费需求较为旺盛、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的发展格局。“十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75亿元,同比增长11.4%;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02.4亿元,比2006年增长12.3%。其中2007年人均GDP为10346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2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3%;农民人均纯收入2329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6%。总体来说,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较落后的位置。
2007年,我省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5.92亿元,增长17.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94亿元,增长13.06%。2007年,我省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43.69%,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9.94%、65.75%,其中原材料如铜精矿、钴矿砂等进口增长迅猛,钢材、硅铁等出口稳定增长,而加工贸易大幅下降。
(三)主要产业发展
我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8.44∶40.05∶41.52调整为2007年的14.3∶47.3∶38.4,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上升了7.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2000年降低了3.12个百分点。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24.43万吨,比上年增长2.03%;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6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石化、有色、电力、冶金等支柱产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4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1.2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5%。
能源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次能源生产量由2000年的1623万吨标准煤提高到2007年的3985万吨标准煤,增加了2362万吨标煤,年均增长率13.7%。重大能源项目进展顺利,“十五”期间,煤炭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主要建成华亭砚北、海石湾矿井工程和华砚煤矿改扩建工程,以及全省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煤田地质勘探、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项目。石油天然气项目完成投资358亿元。石油项目主要建成兰州至重庆输油管线、长庆和玉门油田开发项目等;天然气项目主要建成西气东输甘肃段、涩―宁―兰天然气输气管线。
四、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007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折合成二氧化碳当量为13378.04万吨(见附表1),其中二氧化碳11017.86万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2.3%;甲烷86.45万吨,折合为1815.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6%;氧化亚氮1.76万吨,相当于546.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1%。
我省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活动,2007年排放量11074.27万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2.78%;其次是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396.2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10.44%;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935.7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99%,是我省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城市废弃物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22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量的1.71%;2007年温室气体吸收汇净吸收二氧化碳257.11万吨,相当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92%。
能源活动中排放量最大的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为10412.18万吨二氧化碳,占能源活动排放量的94%,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7.83%。2007年我省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7%左右,人均年排放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9%,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
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部门构成看,能源加工转换部门排放所占比例最大。2007年能源加工转换占矿物燃料燃烧的46%,其次是工业部门,占37%,生活消费等占9%,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比例达到5%。因此,我省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重点在能源(主要是煤炭)开采、运输及发电等,以及工业尤其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部门,同时还应加强对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
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一定成效。
(一)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十五”以来,我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等原因,工业仍是我省的支柱产业,工业占全省GDP的份额越来越大,2000年这一比例是34.4%,2007年增加到48.93%。同时,我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重化工业改造升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加大对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实施节能降耗,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淘汰高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在有色、电力、建材等7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10.34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253.78万吨二氧化碳;年耗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46户重点用能企业累计完成节能量73.05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168万吨二氧化碳,被国家列入“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4户重点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58.57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13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2008年底,淘汰落后产能375.11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862.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我省继续稳步推进十大节能工程,以绿色照明工程为例,2008年国家下达我省50万只节能灯的推广任务已基本完成。
(二)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2000年以来,我省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我省万元GDP能耗为2.86吨标准煤,2007年降为2.11吨标煤,2007年与2000年相比万元GDP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1.73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减少了466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07年我省万元GDP电耗2537千瓦,比2000年的2805千瓦减少了9.5%,年均减少了1.4%。
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如吨钢能耗由2005年的0.885吨标煤降到2007年的0.78吨标煤,下降了11.86%,生产单位吨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0.24吨二氧化碳当量;吨镍能耗由2005年的3.94吨标煤降到2007年的3.57吨标煤,下降了9.4%,生产单位吨镍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0.85吨二氧化碳当量;水泥行业吨产品能耗由2005年的0.159吨标煤降到2007年的0.14吨标煤,下降了11.9%,生产单位水泥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0.04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加快
我省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水电装机由2000年的295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478万千瓦,发电量由114.36亿千瓦时增加到194.39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607万吨二氧化碳;风电装机由2000年的0.12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41万千瓦,发电量由0.02亿千瓦时增加到3.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9.68万吨二氧化碳;全省太阳能发电装机从无到有,到2007年达到930万峰瓦。我省积极推进农村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0.92万座,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累计推广太阳灶68.87万台,太阳能热水器48.2万平方米,建成户用太阳能采暖房186万平方米,推广高效省柴节能灶379万台,节能炉140万台,节能炕195万铺,形成了年节约、开发农村生活用能246万吨标煤的能力,相当于减排650万吨二氧化碳。
(四)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绩
2007年全省林地面积达到981.2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82%;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9.9%提高到2006年的13.42%,净增3.52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与2001年的1.99亿立方米相比,净增0.18亿立方米,相当于吸收350万吨二氧化碳碳汇。1999―2007年间,全省共完成退耕还林169.22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66.89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96.33万公顷;累计治理陡坡和沙化耕地65.55万公顷,绿化宜林荒山荒地88.67万公顷,建成万亩以上工程点120多处。
2000年,全省建成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36处,总面积504.8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1.1%。2007年全省自然保护区增加到5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995.6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并建成生态功能保护区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达521.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施了秸秆禁烧、严禁采集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等工作。
(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较快
我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势,自小孤山水电站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水电领域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来,全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已在水电、风电、甲烷回收利用及节能和提高能效等多个领域广泛展开。截至2008年10月,我省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共79个,预计可实现累积减排量992.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77个,累积减排96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甲烷回收利用项目1个,相应减排20.3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1个,相应减排2.7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我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我省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数量一起抓的方针,努力控制人口增长率。2007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3.4‰和6.49‰,比2000年的14.38‰和7.97‰分别降低了0.98和1.48个千分点。全省七年间(2000―2007年)累计减少出生人口268.43万人,相应地减少了对资源、能源的消费,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七)初步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2007年,为切实加强对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我省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委,负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有关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由省气象局负责。领导小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和挑战
我省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异常,气象灾害十分频繁,属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全省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因此,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甘肃省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一)温度变化事实
近50年来,我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河东平均升高了0.9℃,河西平均升高了1.4℃,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我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5℃,为近50年来最高。从季节来看,1997年各季增温明显。1998―1999年的冬季是历史上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全省大部分地方气温偏高都在2.0℃以上,其中兰州、武威、西峰等地偏高3.0℃以上。
(二)降水量变化事实
近50年来我省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5.7毫米,下降的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10年减少2.9毫米);近50年来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下降了28毫米,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大,其中河东平均下降了51毫米,河西平均上升了12毫米。降水的季节特征表现为冬季降水量和雨日大范围增加,春季降水量减少但雨日却在增加,表明春季降水强度在减弱;秋季表现出降水量和雨日大范围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和雨日数表现为大范围的减少趋势。
(三)气象灾害变化情况
我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较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次生灾害有泥石流、滑坡等。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18.5%。50多年来,我省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年气象灾害造成农业受灾面积17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2%,成灾面积12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3%。在气象灾害中,干旱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56%,居首位。大风和冰雹造成的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17%,位居第二。洪涝、霜冻、病虫害和其它灾害各占6―9%。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省气象灾害目前仍呈加重趋势。
我省是全国降水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397.2mm,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的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4%。我省农业生产是在干旱气候背景下进行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水量呈偏少趋势,干旱发生频率加快,尤其是大旱发生的次数更加频繁。
冰雹是仅次于干旱的气象灾害,每年在作物生长季节都有发生。全省年冰雹日数平均为1.6天,最多年为3.7天,最少年0.6天,在近50年中冰雹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1960―1964年为冰雹偏少时期,1965―1985年为相对偏多时期,1986―2007年为持续偏少时期。1986年以来虽然冰雹日数持续偏少,但冰雹对农业的危害程度却在增加,农业的受灾面积扩大。
我省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天,最多年平均为17.8天,最少年平均为3.5天。在近50年中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1960―1984年为相对较多时期,1985―2007年为持续偏少时期。1985年以来虽然大风日数呈持续减少趋势,但大风危害程度和范围却在增加。
我省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5天,最多年平均为6.1天,最少年平均不足1天。沙尘暴日数在近50年中呈减少趋势,1960―1984年为相对较多时期,1985―2007年为相对持续偏少时期。沙尘暴日数虽然自1985年以来呈持续减少趋势,但沙尘暴危害程度却在加重,范围也在扩大。
近50年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1960―1981年为相对多暴雨期;1982―1995年为相对少暴雨期,1996―2007年为相对多暴雨期。1996年以来我省暴洪灾害呈加重趋势,每年因霜冻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为12.305万公顷。1986年以来气候呈变暖趋势,但由于农作物和果树及蔬菜生育期也发生了变化,霜冻灾害有加重趋势。
我省干热风主要危害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的北部,陇中南部和陇南也时有发生。1986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干热风的危害程度也在增加;气象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是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全省滑坡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4%,有泥石流沟8000余条,涉及53个县。仅近十余年,发生规模较大滑坡1000多次,死亡2000余人。近年来全省因气象原因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6―8亿元。
二、甘肃省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预测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会显著升高。预测到202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将增加5%―7%。
(一)2020年和2050年甘肃省温度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IPCC第四次报告模式的预估结果(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综合分析得出,预计到2020年,我省各地气温均有所升高,升高幅度从东到西略微增加,增温幅度在0.68℃―0.95℃之间,其中河西西部增温略高于其它地方。四个季节的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升温最为明显,幅度在0.64℃―1.20℃之间;预计到2050年,我省各地气温依旧呈现增温态势,增温幅度在1.93℃―2.45℃之间,其中河西增温略高于其它地方。四个季节的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幅度在2.17℃―2.82℃之间。
(二)2020年和2050年甘肃省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IPCC第四次报告模式的预估结果(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综合分析得出,预计到2020年,全省各地的降水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将会增加0.82%―7.63%,其中酒泉降水增加较为明显,增加6%―7.63%。四个季节的降水变化也不一致,冬季和春季降水分别增加7.33%―27.32%和0.34%―7.51%,而夏季和秋季的降水普遍减少。预计到2050年,除陇东的降水减少0.04―1.68%外,全省其余地方的降水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其中酒泉、张掖两市的降水增加5.36%―9.01%;省内其余地方的降水增加5%以内。2050年,四个季节的降水变化也不一致,降水有增有减。
(三)总体趋势分析
未来50年,我省的气温和降水量均呈现出上升和增加的趋势,其中气温上升明显。由于目前对气候系统的认识有限,上述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给出的只是可能的变化趋势和方向,包含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降水预测的不确定性比温度的更大。
未来降水的增加,对我省非常有利。但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剧增,同时由于省内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增加也不可能根本改变全省特别是极端干旱区和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现状。
三、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不合理人类活动会带来冰川退缩,雪线上升,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草原退化、荒漠化加剧,气象灾害频发,传染病流行等危害。
(一)对种植业的影响
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省气候总体趋于暖干化,气候变化导致我省秋播作物的播种期推迟、春播作物的播种期提前,小麦、玉米、油菜等有限生长习性的作物生长期缩短,棉花、马铃薯、胡麻等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生长期延长,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总体呈加重趋势。气候变化对我省的种植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冬小麦适宜种植区范围明显扩大至靖远、景泰一带,向北扩展50―100km;二是夏秋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三是河西走廊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呈扩大趋势,而冬小麦和春小麦呈减少趋势。未来气候变化对我省的不利影响有:一是极端干旱、洪涝会增加种植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如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农作物将会减产;二是增加了病菌的生长和存活率,使得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三是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加快。
(二)对畜牧业的影响
异常的气候变化对畜牧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主要包括饲草料损失、畜禽死亡、畜禽圈舍倒塌等三个方面的影响。2008年一季度的冰冻雪灾,就曾经造成我省各类畜禽死亡46.34万头(只),倒塌牲畜圈舍20.15万平方米,损失饲草料7.1万吨,直接经济损失2.89亿元。干旱、洪涝等极端的气候对畜产品结构有着极大的影响,异常的气候变化造成畜禽死亡,同时造成饲草料损失迫使畜禽提前出栏,这样,大量的基础母畜将会流失,造成畜禽数量急剧下降。气候变化还会使某些家畜的发病率增高。
(三)对草原等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草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三化”现象。我省草地退化率为4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88%。湿地面积也大大减少,如敦煌西湖湿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积萎缩到现有的18万公顷,50年来减少了28%。未来气候变化会给我省草原等生态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发生变化以及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二是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三是草原“三化”现象将会加剧;四是草原的鼠虫害问题会更加严重;五是湿地面积有可能进一步缩小;六是会对省内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四)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明显影响了我省的降水量。1960年以来全省的降水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有所回升),尤其是1990―2000年间,下降情况最为明显;气候变化使地下水资源量剧减,如河西走廊地下水天然资源90年代比50年代减少45%;气候变化还严重影响了我省的径流量,近40多年来除黑河和疏勒河外大部分河流径流量呈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到冰川和雪线。随着全球气候升温,祁连山冰川大幅缩减,融水比上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至22.5米。这种变化将会严重影响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
(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对人体健康带来许多潜在的影响。首先,气候变化会引发传染病流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病原体的成熟和媒介的繁殖、改变媒介或宿主地栖息居住地,易引起虫媒传染病发病范围扩大和新发传染病流行。其次,气候变化会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温度变化超出冷热限值时会增加心肺等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气候变化还影响人的性格、情绪的波动。再次,由于平流层臭氧减少,太阳辐射增强,使得浅色人种的黑色素瘤和其他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强烈阳光下的急性暴露易引起红斑和雪盲的发病率增加。
(六)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给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新的难题,给旅游资源等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如敦煌的月牙泉,水域面积由上世纪60年代20多亩锐减到现在8亩多一点,水深由7、8米降至1米,每年还以20―30厘米的速度持续下降,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月牙泉将干涸;气候变化会对我省的交通带来严重影响,温度上升冻土融化,将会严重影响交通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气候变化还给保险业带来新的考验,损失发生的频率、程度及死亡率都可能受气候变暖而发生变化,使得原有的损失估计模型不再适用等。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
我省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很大比重,资源优势并没有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稳定性较差;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因素较多,主要是资金供应紧张、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较多,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比较滞后。从深层次看,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长方式粗放、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单一、整体发展活力不强。应对气候变化需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延长主要资源产品的产业链,优化重工业内部结构及提高技术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因此,我省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重大挑战。
(二)对能源结构优化带来的挑战
虽然我省境内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但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发展清洁能源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又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政策、机制和完备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因此,短期内可再生资源难以得到大规模利用。2005年全省煤炭、石油、天然气和一次电力的消费构成比例为72.5∶17.2∶3.06∶5.06(构成比例按当量值计算),基于煤炭等资源优势,以及依托此优势大力发展煤电及煤化工产业的经济增长规划,预计2010年我省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仍将占到70%以上。因此,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全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这给降低单位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我省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也将面临重大挑战。
(三)对节能降耗带来的挑战
2005年我省单位GDP电耗、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0%、85%和93%。2006年上半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4.79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仅下降1.65%。2007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1.8%。我省工业结构偏重,能耗过高,节能工作起步较晚,要实现“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面临重重困难。而能源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首要位置,应对气候变化需严格控制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的使用,这对当前的节能降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对生态保护带来的挑战
我省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省份,全省现有沙化土地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分布在8个市州的24个县市区。在400多万公顷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中,按照现有的速度进行治理,至少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还有258万公顷的土地介于沙化与非沙化之间,沙化趋势明显,如果利用不当,极易变成新的沙化土地。气候变化会使我省草原退化,沙漠化及荒漠化现象更加严重,这将给生态治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同时,气候变化还将对全省湿地等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甘南湿地和天然草地的退化虽然与过度放牧有直接的关系,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也很明显,这给生态恢复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五)对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我省不仅是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而且也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非常有限的省份。气候变化会带来冰川退缩、径流减少、降水波动加大、地下水位降低等问题,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给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带来长期的挑战。因此,适应气候变化将成为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有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来降低其不利影响。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努力降低生产成本,防止潜在荒漠化的增大趋势,抵御气候灾害,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六)对防灾减灾工作带来的挑战
干旱是我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冰雹是仅次于干旱的气象灾害,同时滑坡、泥石流也是非常严重的次生灾害。近年来因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20亿元以上,占到全省自然灾害损失的88.5%。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省气候监测、灾害预警体系和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现有防灾减灾体系尚不完善。而气候变化又将增加各种极端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使我省面临更为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因此,气候变化对我省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建设,对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七)对科技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带来的挑战
我省能源利用的技术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益差、能源利用效率低,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强适应能力,需要走发展低碳的道路。尽管我省有着全国一流的中科院寒旱所等研究机构,以及兰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之我省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急需开展相应的能力建设活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保障,将是我省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我省将积极贯彻《国家方案》的有关要求,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
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抓手,以节能降耗和生态恢复为突破口,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产业推动、工程依托的格局,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过快增长的目标。
二、原则
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气候变化是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逐步解决,尤其是对于我省来说,只有通过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坚持适应优先,注重减缓的原则。应充分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倡导全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分步实施。我省属生态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只有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争取创造条件,促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向我省转让;同时,创造条件促进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充分考虑我省的省情,确保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
三、目标
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初步建立。根据上述总体目标,2010年和2015年,我省将努力完成以下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2010年目标
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初见成效,适应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2010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0%。
主要通过完成以下任务来实现上述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建设:到2010年,我省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的组织机构;
――单位GDP能源强度目标:以2005年可比价计算,到2010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从2005年的2.26吨标准煤下降到1.8吨标准煤,降低20%;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模式户100万户;
――淘汰落后产能目标:2006―2010年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77.5万千瓦;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目标:2006―2010年新增热电联产发电装机200万千瓦以上,形成集中供热面积450万平方米;
――森林汇增加目标: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左右;
――主要适应性目标: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万亩、治理沙化面积900万亩;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300万亩;新增“三田”面积300万亩;新增种草面积3000万亩;黑河、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甘南草原“三化”治理等重点治理工程取得成效。
(二)2015年目标
适应气候变化目标:到2015年,争取生态环境初步好转,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2015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0年进一步下降。
主要通过完成以下任务来实现上述目标:
――单位GDP能源强度目标:争取2015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70万千瓦;
――主要适应性目标:到2015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0万亩、治理沙漠化面积1200万亩;完成绿化造林面积3000万亩;累计“三田”面积达到3000万亩。
第四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措施
我省将在《国家方案》的指导下,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抓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强本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两方面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保实现本方案提出的目标。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省将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加快生态建设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成效。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控制能源消费增长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项目建设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规定和要求、气候可行性论证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7项必要条件。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当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认真落实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方面的政策规定,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认真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定期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清理和纠正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电力、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造纸、淀粉、皮革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积极实施“上大压小”措施,“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77.5万千瓦(相当于节约69.75万吨标煤,减少158.8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各级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要依法停止供电。省政府有关部门每年要向社会公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和各市州执行情况。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省财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延伸石化、有色、冶金等重点行业产业链,加快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药、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现代物流等新型产业发展。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推动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和风电设备进一步做大做强。制定《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鼓励投资节能环保领域,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外资项目,促进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
(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我省根据自身环境和发展条件,应积极开展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建设项目,加大油田油气勘探力度,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核电建设前期工作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加快全省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和沼气等农村能源利用项目建设步伐。到2010年全省水电发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以上,风电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万千瓦以上;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户100万户,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40处;推广太阳灶100万台,公益太阳房改建100处;新建秸秆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站10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5万平方米。
加大长庆油田、玉门油田油气资源勘探力度,加快长庆油田400万吨、玉门油田100万吨产能及配套工程和兰州―郑州成品油管道(甘肃段)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原油和成品油战略储备库,确保原油和成品油东进、南下通道安全。加快天然气的利用步伐。进一步加快兰州天然气管网建设步伐,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城市居民用气达到65%以上;加快汽车加气站建设和汽车“油改气”改造工程的实施,建成55座汽车加气站,年供气量达到2.5亿立方米;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为契机,抓紧完成天然气利用规划,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积极开展城镇小区采用天然气发电的热、电、冷三联产示范工程,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开展庆阳市石油伴生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形成集中供热面积450万平方米。
提升燃煤电站项目的技术水平,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争取酒泉热电厂等一批热电联产项目能够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新增热电联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可节约175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398.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考虑适当限制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并加大生态监管力度,协调好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有条件的矿区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快煤矿瓦斯的利用步伐,建设瓦斯电站及瓦斯综合利用工程,在降低矿区能源消费的同时,有效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充分利用四○四厂、五○四厂的技术优势和我省特殊的地域优势,力争在我省选址建设核乏料处理厂。在完成乌金峡、玉门、平川、临洮、徽县、四○四厂等核电建设厂址选择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核电前期工作,为开展下一步核电建设奠定基础。
(三)提高能源效率
我省应继续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工作。首先是强化工业节能,突出抓好钢铁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一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继续组织实施百家企业节能行动,推动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其次是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推进建筑节能。再次是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抓好农村节能,推进政府机构节能。应继续组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即:工业锅炉(炉窑)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建材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节能政策法规和标准,加强规划指导和监督考核,确保实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目标。
初步测算,通过降低火电煤耗,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火电厂“上大压小”工程和现有机组技术改造等,到2010年预计可节约115万吨标煤;加强重点高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争取使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节能重点行业到2010年节约燃煤90万吨标煤;加强电网建设和能源需求管理,力争到2010年节电60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75万吨;积极推广建筑节能,努力降低建筑能耗,到2010年节约燃煤约50万吨标煤。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努力,到2010年,可节约330万吨标煤,即相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7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我省是一个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的重化工省份,为了解决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应着力推行循环经济这一可持续型发展模式。我省于2007年出台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于2008年9月出台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制定了87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工程实施时间为2008―2012年。其中节能类项目9项,主要集中在冶金、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所有项目达产后,年可节能80万吨标煤,相应减排20.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节水类项目12项,主要集中在冶金、有色、化工、煤炭等行业,项目达产后年可节水约4999万吨;资源再利用类项目43项,主要涉及工业废渣、矿渣等,所有项目达产后年可节水约4406万吨,减排各类废弃物418万吨;废弃物资源化类项目共计14项,主要包括对废旧金属、轮胎、塑料的回收和综合加工利用等,所有项目达产后年可节能1.94万吨标煤,相应减排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它类项目9项,集中在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所有项目达产后,年可节能5.4万吨,相应减排1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五)重大减缓工程
1.酒泉风电基地工程
酒泉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国家风能资源区划中被确定为风能资源丰富区,境内的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市被称为“风口”,具有建设世界级大型风电基地的资源条件。据国家气象部门风能评估结果表明,酒泉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无破坏性风速,对风能利用极为有利,适宜建设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酒泉目前已建成或核准约41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部运行后可节约标煤89万吨,相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2.6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规划,到2010年底将新增风力发电装机475万千瓦,达到516万千瓦;2011―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755万千瓦,到2015年底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71万千瓦,相应地,2010年与2005年相比,将节约371.15万吨标煤,2015年与2005年相比,将节约956.34万吨标煤,分别相当于减排845.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和2177.5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1998年9月,我省全面启动了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程实施区总面积31476.49万亩,2000―2010年规划公益林建设任务1030.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26.5万亩,飞播造林401万亩,封山育林403.3万亩。工程全部实施后可吸收50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该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130932万元,地方配套32147万元。工程范围包括白龙江、洮河、小陇山、太子山、大夏河、祁连山等12个天然林区,涉及陇南等10个市州的68个县市区。
截至2008年,已完成投资13217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6218万元,地方配套25958万元;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068.8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18.33万亩,飞播造林168.1万亩,封山育林682.43万亩,相当于吸收了5212万吨二氧化碳碳汇。近6000万亩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全面落实,责任制签定率达到100%。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提高农业领域的总体适应能力
我省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目前干旱多灾,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应对气候变化,保证全省的粮食供应安全,应积极调整抗旱思路,不断转变抗旱理念,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使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马铃薯、草产业、畜牧业和林果业作为大产业来培育,使之成为未来旱作农业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合理调减浅山区低产劣质夏粮面积,扩大薯类、豆类、饲料、玉米等秋粮及经济作物面积。
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以及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
进一步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提高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如气候变暖导致的冬种作物病虫害的流行研究,努力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二)强化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气候变化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影响,我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编制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已被国家发改委批准,目前已开始实施;编写了《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编制了《玛曲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玛曲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了《黑河中上游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
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对天然林禁伐区实施严格保护,使天然林生态系统由逆向退化向顺向演替转变。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要采取不同的草原植被恢复经营机制保护草原:一是产业龙头带动模式;二是分户管理与基地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三是禁牧封育模式;四是休牧与划区轮牧模式。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快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建立水权分配制度、水权转让制度;加大全行业节水力度,推行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加大祁连山等冰川、雪线的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水排放。继续做好引洮工程建设,优化引大入秦工程供水结构,加快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双塔总干渠、西干渠续建及乡村配套工程建设。同时,坚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卫生等部门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卫生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加快推进饮水安全、灌区改造、病险水库等项目。
(四)增强人体健康领域适应能力
气候变化将增加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而目前我省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初步结论的不确定性大。为更好的适应气候变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应加快开展气候变化对环境相关疾病的影响机制研究,探索气候类型、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等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干预手段如研发相应的预防疫苗、药品等奠定基础。加强公共健康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健康进行环境管理,增加适当的医疗保健。
(五)重大适应工程
1.甘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甘南湿地具有独特的水源涵养功能,黄河干流在玛曲境内全长433公里,径流量增加108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58.7%,占黄河年均径流量18.6%,故甘南湿地被称为“黄河蓄水池”。相关专家指出,黄河发源于青海,但成河于甘南高原。据监测,甘南湿地呈明显萎缩之势,由20世纪80年代的42.7万平方公里萎缩到目前的17.5万平方公里。湿地面积锐减,导致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天然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玛曲县境内28条黄河支流已有11条干涸,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了25%。
西部大开发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已先后投资4.6亿元,在甘南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要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2003年至2006年,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甘南120多万公顷草场得以围栏。2006年3月,《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规划》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2007年12月该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总投资44.51亿元,实施期为2006―2020年,主要建设退牧还草88.79万公顷,草原鼠害综合防治104.85万公顷,沙化草原综合治理18万公顷,草原防火23.61万公顷,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13.84万公顷,天然林保护15.74万公顷,重点公益林管护18.56万公顷,封山育林2.21万公顷,森林防火4.77万公顷,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5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2处。甘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将大大增强甘南州生态区功能,提高全省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2.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遭受过度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严重挤占了生态用水,区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下游民勤地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日益严重,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其北部湖区生态已十分脆弱,绿洲面临消灭威胁,严重危及居民的生产生活。
为加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重点治理工作,2007年12月国家批准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规划中详细分析了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预测,制定了具体的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如金川区、凉州区城镇居民生活综合用水定额为170升/人・天,民勤县、古浪县为150升/人・天,山区农村居民生活综合用水定额为54升/人・天,平原区为60升/人・天,以及工业、农业灌溉、生态等用水分配方案。规划中还列出了重点治理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等。规划目标是:2010年基本实现六河水系中下游地下水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停止下降,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2020年实现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北部湖区预计将出现总面积大约70平方公里左右的地下水埋深小于3米的潜埋区,形成一定范围的旱区湿地;六河水系中游地下水位有所回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在西大河水系所属灌区实施以强化节水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西大河水系的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使西大河水系下游金川―昌宁盆地地下水位有所回升,生态系统有所好转。总体上石羊河流域重点工程实施后,可增强我省石羊河流域四市九县的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也会增强该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引洮工程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是将洮河引向中部地区的榆中、渭源、临洮、陇西、会宁、安定等县区,对该区域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用水进行补充供给。
该项目于2006年由国家发改委《关于审批甘肃省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的通知》(发改农经〔2006〕1552号)批复,于2007年由国家水利部《关于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批准实施,批复总工期为74个月。工程概算总投资372167万元,目前已下达各类资金195110万元。工程设计年引水量21902万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工业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水量为14944万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量695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9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条长109.73公里的总干渠、4条长148.4公里的干渠和40条长341.46公里的支渠及相应的田间配套工程。截至2008年10月,该工程总干渠工程18条隧洞开设施工作业面38个,累计完成隧洞掘进及一次支护33.18公里,斜井、平支洞掘进及一次支护4.41公里,工程施工进展顺利。
4.其他方面
除上述工程以外,我省还将加大民勤地区治沙工程实施力度,加快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及半干旱沟壑生态脆弱区治理等工程的规划和实施,切实做好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第五部分 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及政策措施效果分析
一、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省2000―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预计未来十年我省人口总量还会有进一步增长,经济也将得到较快发展,在进一步提高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能源消费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增长也将不可避免。
2005年全省总人口达到2594.36万人,2004―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以此推算,2010年和2015年的我省总人口将分别达到2673.13万人和2754.29万人。
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我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07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此推算,2010年和2015年,我省国民生产总值将分别达到3114.69亿元和5016.25亿元。
二、甘肃省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
根据我省温室气体排放发展趋势,结合《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甘肃省能源工业发展规划》等规划,对未来我省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设立两个情景:情景一为外推情景,即:根据2003―2007年的全省GDP能耗下降情况外推,预计2010年和2015年的GDP能源强度将进一步下降,由2005年的2.26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和2015年的1.94吨标煤/万元和1.66吨标煤/万元;情景二为政策情景,即:按照《甘肃省能源工业发展规划》,预计2010年和2015年的GDP能源强度将进一步下降,由2005年的2.26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和2015年的1.81吨标煤/万元和1.45吨标煤/万元;并且在上述两个情景中,均将充分考虑全省未来水电和风电发展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一)外推情景
在外推情景中,到2010年和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由2005年的4396.76万吨标煤将分别增加到6031.15万吨和8328.19万吨;在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下,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由2005年的7798.71万吨,分别增加到10155.01万吨和13352.72万吨。到2010年和2015年,单位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2005年的4.03吨分别降为3.26吨和2.66吨;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由2005年的3.01吨,分别增长为3.80吨和4.85吨。与2005年相比,2010年节能256.12万吨,相当于减少514.0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5年节能330.24万吨,相当于减少662.7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政策情景
在政策情景中,到2010年和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由2005年的4396.76万吨标煤将分别增加到5631.68万吨和7261.50万吨;在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下,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由2005年的7798.71万吨,分别增加到9353.27万吨和11211.87万吨。到2010年和2015年,单位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2005年的4.03吨分别降为3.00吨和2.24吨;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由2005年的3.01吨,分别增长为3.50吨和4.07吨。与2005年相比,2010年节能188.45万吨,相当于减少378.2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5年节能260.23万吨,相当于减少522.2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减缓效果分析
不论在政策情景还是外推情景中,我省的能源消费量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政策情景相比,到2010年和2015年,外推情景的能源消费总量将多增加399.47万吨和1066.69万吨,占外推情景当年能源消费量的6.6%和12.8%;同时,外推情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多增加801.73万吨和2140.85万吨,占外推情景当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9%和16.5%;因此,政策情景具有比较明显的节能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另外,与外推情景相比,在2010年和2015年,政策情景的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也将相对多减少0.3吨和0.77吨;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将多减少0.26和0.42吨。
可再生能源的较快发展也将对我省的节能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要影响,预计到2010年水电和风电的总装机将分别达到500万千瓦和502万千万,相当于节约971.36万吨标煤,减少1949.5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水电和风电的总装机将分别达到1271万千瓦和602万千瓦,相当于节约1675.12万吨标煤,减少336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与2005年相比,政策情景在2010年和2015年能源消费量分别增长28.9%和66.3%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则分别增长19.9%和43.8%;外推情景在2010年和2015年能源消费量分别增长38.1%和90.7%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则分别增长30.2%和71.2%;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的减缓排放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四、甘肃省煤化工重大工程效果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黄土高原,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39%,煤层气资源量占全国的16.4%,石油可采资源量占全国的6.7%,天然气可采资源量占全国的10.5%。甘肃省鄂尔多斯盆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南缘,位居陕甘宁三省交汇处。位于平凉的华亭煤田是国家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黄陇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重要的煤炭基地,平凉、庆阳二市已探明的煤炭资源量86.78亿吨,占全省探明资源量的71.06%;两市预测煤炭资源量1363.4亿吨,预测资源量占全省预测资源量的96%。根据国家《关于编制甘肃省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作方案》的要求,我省已编制完成了《甘肃省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据此测算,2010年发电耗煤将达到780.17万吨标煤,将排放1776.4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5年发电耗煤将达到2047.45万吨标煤,将排放4662.0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按1吨煤化工产品原料和加工能耗4吨标煤计算,2010年煤化工耗煤将达到240万吨标煤,将排放546.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5年煤化工耗煤将达到528万吨标煤,将排放1202.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近此基地的煤电和煤化工项目的耗煤量就将大大超出规划情景中2010年和2015年的能源消费增长总量,也将超出外推情景在2010年和2015年的能源消费增长总量。同时,2010年和2020年风电和水电发展带来的节能量还不到煤电和煤化工耗煤量的1/4,未来能源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将难以实现。2007年,西北电网总体供需平衡有余,我省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随着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的建设,我省将逐步向电力输出型省份转变。2010年和2015年甘肃鄂尔多斯煤炭基地的规划发电量将分别占我省届时电力总需求量的30%和57%,而2007年全省水电装机已占发电总装机的40%,因此,甘肃鄂尔多斯煤炭基地的发展将使我省逐步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输出省份。
第六部分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措施
为了完成本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和能源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体系,扎实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从加强部门协调、拓宽融资渠道、依靠科技支撑、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将应对气候变化与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摆到重要战略位置。要健全相应的法规体系,完善地方各类标准,根据我省实际,加快拟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省级各部门按照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要求,加强对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综合监管力度,落实责任。
二、强化组织保障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机构建设和各类管理制度的建设。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归口管理的通知》(国办函〔2008〕158号)要求,成立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并归口省级发展和改革部门管理,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指导下,组织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审议重大政策建议,协调和管理全省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时,在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中充分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因素。
三、推进国际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资金、技术和机制,从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多边或双边国际合作。“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在境外获得减排抵消额的手段之一。对我省来说,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引进能效技术,对推动能源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具有可观的促进作用。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做好工作,与国家部委、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保持联系,获取更多的信息和项目机会。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
各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支持,整合省内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力量,带动全省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加强未来气侯的预测,并重点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农业和土壤的影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要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外省市和国外积极引进先进的能效技术,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
要在能源领域适度放开投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民间资本准入制度,明晰责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运营(政府给予补贴,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节约成本盈利);通过国家试点、财政资金支持、世行、亚行贷款和欧洲投资银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贷款,以及国际金融公司与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合作的能效及可再生能源项目贷款,争取获得国家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清洁发展等专项基金的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促进《黄河中上游及祁连山区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早日立项。采用投资适度倾斜政策,打破行政分割界限,对有利于提高能效的技改项目给予积极的财政支持;以创新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形式对技术含量高、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六、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各类媒体、部门、学校加强气候变化方面有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省人民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引导公众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如使用节能的家用电器、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设施、购买和使用再生纸以及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等,使其成为每个公民自觉的行为准则。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