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引黄灌区农业产业化的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引黄灌区农业产业化的意见
(1997年8月27日宁政发〔1997〕78号)
各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引黄灌区建设步伐,把引黄灌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两高一优”大农业示范区,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业产业化。
一、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引黄灌区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根本出路。它的基本内涵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性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轨道。推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引黄灌区的农业经营体制正向着贸工农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市场联接型、龙头带动型、流通带动型、技贸结合型等各具特点、形式多样的产业化类型,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主导产品基本实现了一体化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的起步和发展,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加速了经济总量增长,加快了市场主体发育,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稳定地增加了农民收入。1996年与1990年相比,灌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翻了一番,农产品综合商品率增长了十多个百分点,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增长了十个百分点,农村小康建设综合评分为80分。实践证明,实行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小康目标;有利于把改革和发展统一起来,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农科教相结合,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有利于工农、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通过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条已被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了的成功之路,也是引黄灌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农村生产力再取得大发展的希望所在。
现在,加速推进引黄灌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是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品质优良,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较高;二是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日趋明显,商品基地初具规模,一批骨干龙头项目已开始发挥作用,银北的粮食,银川的菜、鱼,银南的奶、果、蚕,农垦的糖、酒,都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三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正在加速积累,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在农机动力、农村用电、施用化肥、亩资金投入水平等方面,引黄灌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已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四是引黄灌区已进入了项目建设的轨道。大多县市分别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县、黄牛大县、“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等,为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五是农业开发的潜力很大,沿黄河大示范区建设已经拉开帷幕,新世纪初,引黄灌区将成为全国大型灌区之一。
按产业化发展农业,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方向性、战略性。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措施,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思路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在今后五年内,引黄灌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方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围绕引黄灌区确定的主导产业,重点在粮食、蔬菜、水产品、畜产品方面,建立起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布局合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竞争优势明显、产加销相互联接的多种产业化模式的新体制,使农副产品总量大幅度增长,大宗产品产业化经营的销售量占商品总量的比重达到50%,加入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达到50%,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60%,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到80%。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利益联接、多元启动的原则,基本思路是:
支柱产业规模化。把引黄灌区作为一个整体,打破行政性地域分割,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市场导向,选择和培植一些具有增长后劲和规模优势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建设。根据引黄灌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大力发展以下产业,并使其形成规模效应。一是发展以水稻、麦套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努力将其建成西北乃至全国的优质商品粮基地。二是发展以正常季节生产与反季节生产结合的蔬菜产业,在保障本区市场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对外辐射能力,争取将其建成西北地区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三是发展以养羊、养牛为主的畜牧经济产业,特别是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业,使其成为既具有规模优势和民族特色,又具有竞争实力的致富产业。四是大力发展以精养鱼为主,积极增加名优特稀水产品的水产业,充分挖掘引黄灌区水域面积宽广的潜力,努力使其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集散基地。
特色产品多样化。以经营大户带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产品优势,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业,形成若干个特色产业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正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农产品生产必须在新、特上做文章。我区的传统农业具有很大特色,一些产品在全国享有盛誉。近年来,一些地方率先发展特种作物、特种畜禽、特种蔬菜,体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在发展规模化支柱产业的同时,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目标出发,紧紧围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成若干个规模不大,但经济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群体。
三、狠抓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因地制宜,扎扎实实的抓好推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
确立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产品特色,选择市场容量大、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开发重点,依托资源形成规模,但要避免产业的趋同性。自治区在引黄灌区按照不同规模和力度建设好以粮食、蔬菜、糖料、水产品、桑蚕、水果、啤酒原料、猪、牛、羊等为主的十大产业。各地要在市场与资源相结合的基础上,作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好1-3个产业,形成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极大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
兴办龙头企业。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都要改造和兴建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具有较强牵动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服务的乡镇企业,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鼓励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地发展龙头企业,谁的牵动力强,谁就当龙头。
建设商品基地。要根据区域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连片、相对集中的原则。鼓励打破地域界限建立跨地区的商品基地。基地要与龙头企业配套建设,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以青铜峡、永宁、贺兰、平罗、灵武、中宁、中卫为重点,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平罗、贺兰、永宁、青铜峡为重点建立甜菜生产基地;以国营农垦农场为重点建立啤酒原料基地;以陶乐、卫宁、贺兰山东麓三个经果林带为主建立水果生产基地;以银川市为中心建立蔬菜基地和水产品基地;以银南为中心建立桑蚕基地;在整个灌区建立养牛基地。
建立运行机制。要着力建立三个有效机制:一是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户、龙头企业之间以及龙头企业与为产业化提供服务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相互参股的形式,企业向基地投资,农民向企业参股,把各个环节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结成利益共同体,相互制约,共同发展。二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产业化组织要建立风险基金,以补偿市场波动造成的农户减收和企业亏损,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建立法律保障机制。主要是规范合同签订,保证合同的执行。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必须在自愿、平等、互利前提下,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使他们的行为受到法律约束,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完善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要求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为此,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应进一步改进服务手段,强化服务措施,搞好各类专业服务。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开展社区综合服务。积极发挥各类专业协会、研究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经济技术部门、集体经济组织和民间服务组织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积极开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是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高度重视市场问题,在开拓市场上狠下功夫。
转变思维方式,牢固树立市场观念。要树立发展依靠市场,效益来自市场的新观念,切实改变就生产抓生产的习惯作法,把眼光从过去只盯在资源上转移到市场上,按照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主动开拓市场,既要注重开拓现实市场,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也要注重开拓潜在市场,善于开辟和拓宽销售渠道,努力挖掘市场需求,引导消费潮流。
依靠优质名牌产品,开拓占领市场。要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主动,占据优势,必须把创造优质名牌产品作为主攻方向,不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加工产品,都要拿出具有引黄灌区特色的名牌,靠名牌精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自治区将有计划地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依托市场和资源作出规划,组织实施。
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在抓好现有市场配套完善与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抓紧筹建一批贯通城乡、辐射全区,在西北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网络,形成管理规范、科学运作、设施先进、服务优良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副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培育专业销售队伍,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各类专业销售组织和个体贩运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连接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民间销售组织和农民个体贩运大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引导,促其发育,在信息、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鼓励其发展壮大,尽快形成一大批在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中起骨干作用的民间销售组织和农民个体贩运队伍。
高度重视营销工作,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营销工作是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主动寻找市场、开拓市场的新市场观念,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大市场营销的投入和工作力度,建立专门的营销机构和营销队伍,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营销策略。改进营销手段,重视农产品的广告宣传、包装装潢等工作,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政策措施
逐步改革现行的农业产业管理体制,打破产、加、销相脱节的格局,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建立起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相结合的新体制。自治区有关产业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步伐,利用部门多年来形成的优势,组建专业化公司,开展一体化经营。县一级要按产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建立产业管理目标责任制,实现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套实施办法。逐步改革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体制,把科技人员组织到各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做到用其所长,才有所专,技术与效益挂钩。
增加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投入。各级财政、金融部门都要把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支持方案,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好产业化项目的发展。选择一批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加以改造,帮助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今后五年内,自治区财政和银行每年将集中安排一部分资金和贷款,用于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建设,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向产业化项目倾斜,重点支持各类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各地、各部门的农业项目资金都要注重调整使用结构,向能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要充分挖掘集体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内部潜力,努力增加其自我投入。
坚持大开放促大发展。鼓励和支持多种成份创办龙头企业,不论是生产、加工、销售、技术部门,还是国有、集体、个体、联合体、“三资”企业,只要有开发产品、组织加工、开展服务的能力,都可作为龙头企业,给予支持。对区内外的大中型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和直接到农村建立原料基地、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要积极支持,享受优惠政策。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创造条件,组建各类外向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团,使其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窗口和载体,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增强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和带动功能。供销合作社是农民自愿入股、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它的性质、宗旨、任务及改革发展的目标,决定了其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搞好供销社的清股扩股,吸收更多的农民入社入股,真正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保证入社农民的合法权益。围绕当地确定的主导产业或大宗产品,积极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流通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配套服务。
六、切实加强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实行农业产业化是一项涉及面很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参与,多层次展开,多途径探索,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首先是要搞好规划。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自治区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抓紧编制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尽快编制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的重点在县市一级。各县在制定规划时,要因地制宜,有所创新,各具特色,注重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供给与需求的经济范围进行规划,防止和减少重复建设,防止由于资源相同而造成产业雷同,每县重点抓好1-3条能够带动农村经济腾飞的产业龙。
其次是重视抓点示范,典型引路。要层层建立抓点责任制,地县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要确定自己的联系点,每人抓一两个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自治区按照引黄灌区主导产业规划,着重抓一批农业产业化试点县,重点对产业化实施中的龙头、基地、市场等要素和利益分配、经营管理、宏观调控等机制建设进行试点和研究。
各级领导还要学会用管理工业的方法去组织产业化经营,把主要任务以项目的形式确定下来,分解到部门,抓好落实,用项目化推进产业化。重视对农业产业化政策的研究,结合本地实际,尽快拿出可操作的具体办法,靠政策驱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口部门要由过去单纯的行政主管部门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部门转变。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主动衔接,协调运作。各级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负责起农业产业化的情况综合,信息反馈,督促检查,考核评比。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