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地方法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旅游业 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单位】81602
  • 【发布文号】豫政[2001]28号
  • 【发布日期】2001-07-26
  • 【生效日期】2001-07-26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
  •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旅游业 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旅游业
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政〔2001〕28号二00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为了更好地落实《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的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我省支柱产业的目标任务,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把旅游业尽快培育成我省支柱产业,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大省的战略决策,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河南省“十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确立旅游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抓住机遇,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积极实施精品名牌和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大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合理配置旅游生产力要素;实施“东引西进”,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加速培育大型骨干旅游企业,促进旅游关联产业全方位、大跨度、跳跃式发展,逐步实现旅游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尽快把旅游资源大省发展成为旅游经济大省。

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十五”期间,集中力量重点开发一条黄金旅游线路(郑、汴、洛沿黄旅游线);规划建设四个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旅游景区(嵩山、伏牛山、太行山、桐柏一大别山旅游区);培育十八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精品景点(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河南博物院、清明上河园、黄河小浪底、红旗渠、殷墟、黄帝故里、虢国墓、太昊陵、卧龙岗、石人山、白云山、王屋山、云台山、查岈山、鸡公山)。
(一)以郑、汴、洛沿黄旅游线和嵩山、伏牛山、太行山、桐柏一大别山旅游区为骨干,努力构筑河南旅游大框架。
郑、汴、洛沿黄旅游线:以洛阳龙门石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契机,以申报郑州嵩山进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为突破口,充分发挥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效应,突出古都、名寺、祖根、功夫、文化特色,着力开发文化观光、寻根朝敬、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项目,努力把郑、汴、洛沿黄旅游线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精品旅游热线。
嵩山旅游区:以中岳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重点改善少林寺、塔林、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三皇寨、嵩岳寺塔、法王寺、嵩门待月等景点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景观品味和质量,发挥嵩山旅游区景点相对集中的景观组合效应,与体育竞技比赛等大型活动相结合,把嵩山建设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相当知名度的特色旅游景区。
伏牛山旅游区:大力开发以石人山、白云山、老君山、龙峪湾、重渡沟、宝天曼、丹江口水库为轴心的自然观光景区,以及武侯祠、汉画馆、张衡墓、丹霞寺、香严寺、荆紫关、内乡县衙、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等人文及自然地质景点,努力把该区建设成为我省开展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汽车旅游、登山旅游、探险旅游、森林旅游的主要基地。
太行山旅游区:以林州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云台山、王屋山、五龙口、百泉一万仙山、八里沟、宝泉湖、南坪郭亮、青天河、绿色庄园等山水自然景观为主体,以殷墟博物苑、友里城、岳飞庙、潞王坟、比干庙、云梦山、济渎庙、大丕山、戚城等文化资源为重心,努力把该区建没成为我省开展生态旅游和攀岩、滑翔等专项旅游的理想旅游区和发展国内旅游的重要基地。
桐柏一大别山旅游区:以鸡公山、南湾湖、淮源、灵山寺、商城汤泉池温泉、
查岈山、薄山湖、铜山、竹沟、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等景区景点为主,积极开发避暑、度假、水上游乐、生态观光旅游项目,把该区建设成为我省国内旅游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配合国家实施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战略,规划建设黄河生态旅游示范区(小浪底水库、三门峡黄河白天鹅生态苑)、伏牛山生态旅游示范区(石人山、白云山、龙峪湾、重渡沟、宝天曼)、太行山生态旅游示范区(云台山、青龙峡、五龙口、王屋山)、大别山生态旅游示范区 (鸡公山
、查岈山、淮源)等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包括鲁山、嵩县、栾川、内乡、卢氏、西峡、淅川、洛宁、南召等国家级贫困县的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建设、完善包括黄河小浪底度假区、白云山旅游度假区、龙峪湾旅游度假区、南坪郭亮旅游度假区、三门峡温泉保健度假区、鸡公山旅游度假区、丹江口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旅游度假区。
(二)以强化促销为突破口,积极营造河南旅游大市场格局。
1.切实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打好“古都”、“黄河”、“功夫”、“寻根”、“赏花”等旅游品牌,强化旅游形象宣传,增强我省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发展空间,努力扩大海外来豫客源。进一步做好“外地人游河南”、“河南人游河南”的市场促销工作,提高我省旅游景区景点的市场占有率。
2.结合国家旅游局每年度的旅游主题,策划实施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节庆活动,发挥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烘托的综合效应。依托少林、太极两大名拳,举办国际性武术擂台赛,使其成为我省名牌旅游产品;依托嵩山、太行山、伏牛山,举办全国性登山、滑翔和攀岩比赛;依托小浪底宽阔水面,开展多种水上活动。通过大型活动和特色旅游,不断把河南旅游精品推向全国和世界。
(三)以改善旅游条件为重点,大力创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1.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美化环境,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增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提升旅游城市综合品位。“十五”期间,在巩固扩大“创优”成果的基础上,争取70%的省辖城市、10%以上的县级城市进入“创优”行列。
2.抓好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质量,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
加快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步伐,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到2005年,争取80%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上等级。
3.加快星级饭店评定步伐,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转变工作职能,下放星级饭店评定权,加快星级饭店评定步伐。到2005年,郑、汴、洛3市在现有基础上,要增加河南兴亚希尔顿、五洲香格里拉、洛阳中亚等一批五星级饭店,五星级饭店达到5-10家;四星级饭店达到10-15家;三星级饭店达到120-150家;星级饭店总数达到500家以上。规范旅行社管理,促进旅游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促进旅行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队伍。进一步加大旅游人才培训的力度,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整体素质。在继续办好旅游专科学校的同时,办好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5.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化进程,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网络。积极推进“金旅工程”的建设,逐步建成全省旅游行业信息网络系统,尽快与国家、国际网络接轨,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四)以结构调整为龙头,构造河南旅游大产业体系。
1.围绕旅游产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强化旅游业的关联和幅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发适合21世纪的新型旅游产品,努力延伸旅游业产业链条。争取尽快开通1-2条国际航线,新增5-10条国内航线;加快景区公路网建设,郑州至少林寺高速公路要尽快建成通车。“十五”期间,各市主要景区到主干道的连线道路要全部硬化,作到畅、绿、美;在继续加快星级饭店建设步伐的同时,适应散客市场不同消费层次需求,在旅游热点地区引导建设一批青年旅舍、家庭旅馆、汽车旅馆等中低档接待服务设施,以适应假日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河南豫菜和传统名小吃众多的优势,打出中原美食的品牌。从满足人们不同消费需求出发,积极开展民俗风情浓、休闲性好、参与性强和“新、奇、险、特”的旅游活动,如乡村旅游、探险旅游等。景区建设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增强景观的可视性、趣味性、参与性,使景区保持长久活力。
2.把旅游产业发展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旅游商品系列。一是弘扬传统工艺,以汴绣、钧瓷、汝瓷、唐三彩、玉雕、天坛砚、黄河澄泥砚、麦秆画、梅花玉、木版年画、棠溪宝剑等产品为开发重点,形成具有丰富中原文化底韵的传统工艺品系列;二是充分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围绕知识性、可读性、纪念性、思想性,开发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图文、影像及电子出版物系列;三是充分发挥河南气候适宜,具有种植牡丹、菊花等多种名花的传统优势,运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发展易于携带保存、能随季开放的名花卉系列;四是利用河南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发新郑大枣、灵宝苹果、鄢陵花卉、淮阳黄花菜、信阳毛尖、焦作四大怀药等知名度较高的土特产品,拉长产品加工链条;五是根据普通观光旅游和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的不同特点,积极发展功能性强的旅游运动产品系列;六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围绕“娱”字做文章,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书法、美术等艺术精品系列,丰富中外游客晚间文化生活。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强化政策导向,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要做好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工作,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上做到先规划后开发,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旅游管理运行机制。城市建设要强化旅游意识、园林意识、环境意识,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要积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沿黄旅游线等重要景区道路建设,实现快捷、舒适、安全、方便旅行。要进一步加大旅游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行为,整顿旅游市场秩序。
(二)积极发挥企业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改变我省旅游企业“小、散、弱”的状况。转变旅游企业的运行机制,改变目前旅游业存在的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状况,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中不断提高。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在发展主业的同时,从事关联产业开发,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扶持中小旅游企业向经营专业化、市场专门化方向发展,建立同大型旅游集团的网络协作关系,提高旅游企业的社会化组织水平。合理运用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杠杆,调节淡旺季游客流量。在有利于加强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将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具有特许经营权的旅游经营管理公司。
(三)大力培植旅游业发展创新体系。坚持以观念创新促体制创新,以体制创新促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旅游业发展创新体系。树立符合时代特征和顺应市场潮流的旅游产业观、资源观和发展观,用新的思维认识旅游业、开发旅游业、管理旅游业,提高全省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水平,为高水准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打好基础。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推动旅游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遵循旅游经济规律,加强现代化管理,使之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促进河南旅游业向现代化迈进。
(四)加快建立旅游业投融资新机制。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改善我省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不破坏生态资源和文物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投资旅游业。选择好的旅游项目对外招商,广泛吸引外商共同开发,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外商投资开发各类旅游项目,可享受省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推动非公有制旅游经济的发展。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债资金,用于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努力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上市融资。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