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生活中,“假”离婚的诱因大部分是债务、申请政策房、计划生育政策等。但“假”离婚存在巨大的风险,因为即使双方约定为“假”离婚,在法律上也认定双方的离婚关系,简单来说,双方约定的““假”离婚”就是真离婚,一旦发生财产纠纷,单方是没有权利要求财产重新分割,恢复婚姻效力的,所以,“假”离婚最终很可能导致人财两失。那么,“假”离婚的法律效力究竟如何?“假”离婚财产纠纷我们应该怎么办,财产可否要求重新分割呢?
百对夫妻集体离婚 背后真相竟然是这个
南京高新区一村庄拆迁时,全村160多对夫妻,上至八十多岁老两口、下至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绝大多数都离。对此,村里的8旬老人竟然说“很值得”!“不就是为了将来拆迁时,可以多拿点房子嘛。”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原本一户人家只能有220平方米房子,离婚后能够多出来一户,多70平方米,还能补偿13.1万元。自己跟老伴感情很好,这次也离婚了。8旬老人也离婚了,竟说“很值得”
“集体结婚”的事很多,而“集体离婚”却不多见。随后,晨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一提起该村居民“集体离婚”的事,居民们对此都不避讳,“都离婚了,离婚了能够多得补偿。”“你们不担心离婚后没法复婚,或者出其他问题吗?”晨报记者问。“不管这么多,大家都这样,到时候再说。”有居民回答说。
一位年近八十岁的老大爷告诉记者,自己跟老伴感情很好,这次也离婚了。“假”离婚的原因确实就是为了获取额外的拆迁补偿,在居民们看来,拆迁政策是有空子可钻的,只要多拿补偿,这次“假”离婚也值得。
调查
离婚后每户可多拿钱和房屋面积
在丁解一组街头,记者向两个正在聊天的当地人打听起了“集体离婚”的事情,他们也当即点头承认确有此事。
“不就是为了将来拆迁时,可以多拿点房子嘛。”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原本一户人家只能有220平方米房子,离婚后能够多出来一户,多70平方米,还能补偿13.1万元。自己跟老伴感情很好,这次也离婚了。“假”离婚的原因确实就是为了获取额外的拆迁补偿,在居民们看来,拆迁政策是有空子可钻的,只要拿到补偿,再和配偶复婚也不迟。这是拆迁办跟村里人开会的时候向村里人明确表示的,你们要办立即去办,给你们两天时间,如果不去办,就办不成了。
记者还了解到,一名江北村所在社区负责人的房子也在丁解一组,这次也是拆迁户之一,据知情人反映,他也和妻子在拆迁前办理了离婚手续。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离婚后,每一户确实可以额外获得70平方米的房屋面积以及13.1万元的补偿款。因为补偿利益诱人,目前整个丁解一组绝大多数居民都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夫妇们仍然生活在一起。(中国青年网)
“假”离婚的情形
司法实践中,“假”离婚一般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通谋离婚 , 二是欺诈离婚。而上文的“百对夫妻集体离婚事件”整体来看应该属于通谋离婚。为多拿拆迁补助、躲避债务、逃避计划生育等,夫妻双方约定“假”离婚,所以,“假”离婚实质上属于钻政策或法律漏洞的行为。
一、通谋离婚
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通谋离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双方当事人并无离婚的真实意思,不符合协议离婚的实质条件。
2、双方当事人以离婚为手段,以达到共同的或者各自的目的。如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多生子女;为了逃避债务;为了两边享受分房或购房的国家优惠政策;为了给子女办理农转非户口等等。
3、双方均有恶意串通离婚的故意,共同采取欺骗或者隐匿事实真相的方法,欺骗婚姻登记机关以违法获取离婚登记。
4、通谋离婚一般具有暂时性,待预期目的达到后,双方通常会按约定复婚。但也有一部分人弄假成真,离婚后置原先的约定于不顾 , 不愿复婚或者与他人再婚 , 从而容易引起纠纷发生。
二、欺诈离婚
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欺诈离婚具有以下特征:
1、这种离婚是欺诈方的真实意思,而受欺诈一方并无离婚的真实意思。另一方同意离婚是基于对方采取伪造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所致。如果知道真相,不会作出同意离婚的意思表示。
2、欺诈方的目的在于骗取对方同意离婚,以达到离婚的目的,因而并无复婚的意思,而受欺诈方却期待目的达到即行复婚。
3、受欺诈方既是受害人,又与欺诈方共同欺骗婚姻登记机关。
第三、“假”离婚既可以发生在登记离婚程序之中 , 也可以发生在诉讼离婚程序之中。前者为“假”离婚登记 , 后者为“假”离婚调解协议。但现实生活中以通谋离婚为多数。
“假”离婚的法律效力
“假”离婚行为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产生真离婚的法律效果。从上可知,借离婚是为达到非法目的行为,属于民法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所以,对于借离婚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离婚行为只要经过登记即告生效。
一、“假”离婚行为本身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假”离婚的约定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一旦领取离婚证后,他们的婚姻即告解除,双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均取得再婚的权利。因为婚姻的登记行为具有公示效力,无论其离婚登记是否属于自愿和是否具有离婚的真实意愿,其离婚行为都属有效。但是,对于借离婚而达到的非法目的,属于民法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二、假离婚产生真离婚的法律效果
当事人离婚后不能反悔,而对于因假借离婚获得的非法利益,原则上应当依法收缴。当事人关于离婚的协议,违反法律规定的,一律无效。一旦发生财产纠纷,单方是没有权利要求财产重新分割,恢复婚姻效力的。
三、“假”离婚的财产分割
1、办理假离婚后,夫妻双方未同居的。
此种情况下,离婚后,新增财产纠纷的几率较小,发生财产纠纷的处理方式就比较简单。办理了离婚登记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已经生效,除非有欺诈、胁迫等情形存在的,离婚协议生效后财产是无法请求重新分割的。
2、办理假离婚后,夫妻双方依旧生活在一起,同居的。
由于夫妻双方离婚后依旧共同生活,形成同居关系,按照《婚姻法》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同居共同所得财产即双方共同劳动、经营或管理的财产。分割时按照一般共有财产处理:
(1)如果同居双方能就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协议,则按双方的协议处理;
(2)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由法院依法分割;
(3)双方的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但要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照顾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和无过错方的利益;
(4)双方同居期间为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一般按双方的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5)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重病未治愈的,法院可判决其多分财产或由另一方给予适当帮助。对于离婚后,协议的财产分割无权请求重新分割。
最后,基于婚姻自由的原则,在婚姻登记管理相关行政法规中,国家不再干预当事人离婚的内在动机。当事人想以虚假离婚为理由,请求民政局撤销离婚登记是没有法律依据,也不能通过行政诉讼方式撤销离婚登记。所以,离婚需慎重,不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采取一些违法行为,很有可能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因为财产分割协议是两人自愿签订,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除非存在欺诈、胁迫等,否则“假”离婚就是真离婚。
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哪个好呢?我们首先来看下,他们的区别: 离婚,是一种法律行为,必
<>点评: 不接受,结婚不领结婚证,不算是结婚吧? 从古至今,结婚一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
【男子闪婚1个月想要回25万彩礼】江苏一男子闪婚1个月后起诉离婚,想要回25万彩礼,但女方称婚介公司转交的彩礼只有10万。法院认为,女方应适...
真是冲动离婚了还有感情的人可以去复婚啊!复婚难道条件很苛刻?大部分走到离婚这一步那肯定是婚姻破裂
<>点评: 首先,不要觉得自己会遇到渣男,心理学有一种现象叫自我预期的实现。很
中国人婚后出轨率高吗?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中国结婚率从2010年的9.3‰下降至2017年的7.7‰,离婚率则由2010年的2.0‰上升至...
【婚内出轨是否涉及犯罪?】出轨,一般是指: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婚内出轨并不仅仅会引发社会道德谴责,严重者可能...
<>点评:刘恺威比杨幂大12岁,两人认识的时候,杨幂才25岁,而刘恺威已经37岁了。刘恺威对付这个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自愿离婚协议书
有子女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孩子归男方)
离婚协议书(无子女、无财产、无债务)
离婚抚养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
专长: 婚姻家庭、交通肇事、人身伤害、刑事诉讼、劳动人事
专长: 劳动人事、婚姻家庭、民事诉讼、交通肇事、刑事诉讼
专长: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消费者维权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百对夫妻集体离婚,“假”离婚的法律效力
生活中,“假”离婚的诱因大部分是债务、申请政策房、计划生育政策等。但“假”离婚存在巨大的风险,因为即使双方约定为“假”离婚,在法律上也认定双方的离婚关系,简单来说,双方约定的““假”离婚”就是真离婚,一旦发生财产纠纷,单方是没有权利要求财产重新分割,恢复婚姻效力的,所以,“假”离婚最终很可能导致人财两失。那么,“假”离婚的法律效力究竟如何?“假”离婚财产纠纷我们应该怎么办,财产可否要求重新分割呢?
百对夫妻集体离婚 背后真相竟然是这个
南京高新区一村庄拆迁时,全村160多对夫妻,上至八十多岁老两口、下至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绝大多数都离。对此,村里的8旬老人竟然说“很值得”!“不就是为了将来拆迁时,可以多拿点房子嘛。”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原本一户人家只能有220平方米房子,离婚后能够多出来一户,多70平方米,还能补偿13.1万元。自己跟老伴感情很好,这次也离婚了。8旬老人也离婚了,竟说“很值得”
“集体结婚”的事很多,而“集体离婚”却不多见。随后,晨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一提起该村居民“集体离婚”的事,居民们对此都不避讳,“都离婚了,离婚了能够多得补偿。”“你们不担心离婚后没法复婚,或者出其他问题吗?”晨报记者问。“不管这么多,大家都这样,到时候再说。”有居民回答说。
一位年近八十岁的老大爷告诉记者,自己跟老伴感情很好,这次也离婚了。“假”离婚的原因确实就是为了获取额外的拆迁补偿,在居民们看来,拆迁政策是有空子可钻的,只要多拿补偿,这次“假”离婚也值得。
调查
离婚后每户可多拿钱和房屋面积
在丁解一组街头,记者向两个正在聊天的当地人打听起了“集体离婚”的事情,他们也当即点头承认确有此事。
“不就是为了将来拆迁时,可以多拿点房子嘛。”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原本一户人家只能有220平方米房子,离婚后能够多出来一户,多70平方米,还能补偿13.1万元。自己跟老伴感情很好,这次也离婚了。“假”离婚的原因确实就是为了获取额外的拆迁补偿,在居民们看来,拆迁政策是有空子可钻的,只要拿到补偿,再和配偶复婚也不迟。这是拆迁办跟村里人开会的时候向村里人明确表示的,你们要办立即去办,给你们两天时间,如果不去办,就办不成了。
记者还了解到,一名江北村所在社区负责人的房子也在丁解一组,这次也是拆迁户之一,据知情人反映,他也和妻子在拆迁前办理了离婚手续。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离婚后,每一户确实可以额外获得70平方米的房屋面积以及13.1万元的补偿款。因为补偿利益诱人,目前整个丁解一组绝大多数居民都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夫妇们仍然生活在一起。(中国青年网)
“假”离婚的情形
司法实践中,“假”离婚一般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通谋离婚 , 二是欺诈离婚。而上文的“百对夫妻集体离婚事件”整体来看应该属于通谋离婚。为多拿拆迁补助、躲避债务、逃避计划生育等,夫妻双方约定“假”离婚,所以,“假”离婚实质上属于钻政策或法律漏洞的行为。
一、通谋离婚
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通谋离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双方当事人并无离婚的真实意思,不符合协议离婚的实质条件。
2、双方当事人以离婚为手段,以达到共同的或者各自的目的。如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多生子女;为了逃避债务;为了两边享受分房或购房的国家优惠政策;为了给子女办理农转非户口等等。
3、双方均有恶意串通离婚的故意,共同采取欺骗或者隐匿事实真相的方法,欺骗婚姻登记机关以违法获取离婚登记。
4、通谋离婚一般具有暂时性,待预期目的达到后,双方通常会按约定复婚。但也有一部分人弄假成真,离婚后置原先的约定于不顾 , 不愿复婚或者与他人再婚 , 从而容易引起纠纷发生。
二、欺诈离婚
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欺诈离婚具有以下特征:
1、这种离婚是欺诈方的真实意思,而受欺诈一方并无离婚的真实意思。另一方同意离婚是基于对方采取伪造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所致。如果知道真相,不会作出同意离婚的意思表示。
2、欺诈方的目的在于骗取对方同意离婚,以达到离婚的目的,因而并无复婚的意思,而受欺诈方却期待目的达到即行复婚。
3、受欺诈方既是受害人,又与欺诈方共同欺骗婚姻登记机关。
第三、“假”离婚既可以发生在登记离婚程序之中 , 也可以发生在诉讼离婚程序之中。前者为“假”离婚登记 , 后者为“假”离婚调解协议。但现实生活中以通谋离婚为多数。
“假”离婚的法律效力
“假”离婚行为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产生真离婚的法律效果。从上可知,借离婚是为达到非法目的行为,属于民法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所以,对于借离婚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离婚行为只要经过登记即告生效。
一、“假”离婚行为本身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假”离婚的约定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一旦领取离婚证后,他们的婚姻即告解除,双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均取得再婚的权利。因为婚姻的登记行为具有公示效力,无论其离婚登记是否属于自愿和是否具有离婚的真实意愿,其离婚行为都属有效。但是,对于借离婚而达到的非法目的,属于民法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二、假离婚产生真离婚的法律效果
当事人离婚后不能反悔,而对于因假借离婚获得的非法利益,原则上应当依法收缴。当事人关于离婚的协议,违反法律规定的,一律无效。一旦发生财产纠纷,单方是没有权利要求财产重新分割,恢复婚姻效力的。
三、“假”离婚的财产分割
1、办理假离婚后,夫妻双方未同居的。
此种情况下,离婚后,新增财产纠纷的几率较小,发生财产纠纷的处理方式就比较简单。办理了离婚登记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已经生效,除非有欺诈、胁迫等情形存在的,离婚协议生效后财产是无法请求重新分割的。
2、办理假离婚后,夫妻双方依旧生活在一起,同居的。
由于夫妻双方离婚后依旧共同生活,形成同居关系,按照《婚姻法》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同居共同所得财产即双方共同劳动、经营或管理的财产。分割时按照一般共有财产处理:
(1)如果同居双方能就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协议,则按双方的协议处理;
(2)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由法院依法分割;
(3)双方的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但要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照顾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和无过错方的利益;
(4)双方同居期间为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一般按双方的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5)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重病未治愈的,法院可判决其多分财产或由另一方给予适当帮助。对于离婚后,协议的财产分割无权请求重新分割。
最后,基于婚姻自由的原则,在婚姻登记管理相关行政法规中,国家不再干预当事人离婚的内在动机。当事人想以虚假离婚为理由,请求民政局撤销离婚登记是没有法律依据,也不能通过行政诉讼方式撤销离婚登记。所以,离婚需慎重,不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采取一些违法行为,很有可能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因为财产分割协议是两人自愿签订,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除非存在欺诈、胁迫等,否则“假”离婚就是真离婚。
相关文章推荐
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哪个好呢?我们首先来看下,他们的区别: 离婚,是一种法律行为,必
<>点评: 不接受,结婚不领结婚证,不算是结婚吧? 从古至今,结婚一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
【男子闪婚1个月想要回25万彩礼】江苏一男子闪婚1个月后起诉离婚,想要回25万彩礼,但女方称婚介公司转交的彩礼只有10万。法院认为,女方应适...
真是冲动离婚了还有感情的人可以去复婚啊!复婚难道条件很苛刻?
大部分走到离婚这一步那肯定是婚姻破裂
<>点评: 首先,不要觉得自己会遇到渣男,心理学有一种现象叫自我预期的实现。很
中国人婚后出轨率高吗?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中国结婚率从2010年的9.3‰下降至2017年的7.7‰,离婚率则由2010年的2.0‰上升至...
【婚内出轨是否涉及犯罪?】出轨,一般是指: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婚内出轨并不仅仅会引发社会道德谴责,严重者可能...
<>点评:刘恺威比杨幂大12岁,两人认识的时候,杨幂才25岁,而刘恺威已经37岁了。刘恺威对付这个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自愿离婚协议书
有子女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孩子归男方)
离婚协议书(无子女、无财产、无债务)
离婚抚养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
1、积极回复文字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
专长: 婚姻家庭、交通肇事、人身伤害、刑事诉讼、劳动人事
专长: 劳动人事、婚姻家庭、民事诉讼、交通肇事、刑事诉讼
专长: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消费者维权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