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刑事制度 > 刑事犯罪 > 女子谎称遭性骚扰被判一年 散布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女子谎称遭性骚扰被判一年】随着网络技术和自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多了,但是总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炒作自己进而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会在网上发布一些经过放大或者杜撰的虚假信息来引人注目。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安徽女子裴某因于2019年发布视频称,自己长时间遭受他人的性骚扰和猥亵,报警之后却被告知不予受理。警方在经过调查后发现,此视频内容完全是裴某编造的,并以寻衅滋事罪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先前报道:
嫌疑人裴某于2019年7月通过微博发布视频称,自己将一条闲置的手链出售给郭某后,却被提出见面的要求,在自己提出明确拒绝后,郭某多次对其进行威胁骚扰。裴某视频中称,自己向所在地的派出所报案后,却没有得到什么帮助,郭某的行为变的更加猖狂了,裴某哭诉道“是不是被强奸才能报警”。然而没过多久,事情便出现了神一般的反转,另一当事人郭某回应称自己才是受害者,自己花1000元购买了裴某的手链,却发现了是假货,多次找对方进行协商未果。
2019年7月16日,马鞍山市公安局华山分局发布通报,通报称裴某所售手链确系假冒产品,其在视频中称被郭某威胁、性骚扰,公安机关对其报警不予受理等相关言辞,均系编造。
当年12月20日,被告人裴某通过今日头条向马鞍山公安局发出一封致歉信,承认其在前述视频中编造虚假信息,并向公安机关道歉。
今年1月17日,马鞍山市花山区检察院以花检刑诉〔2020〕175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裴某犯寻衅滋事罪,向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法院提起公诉。最终,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法院做出判决如下:被告人裴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缓刑一年。
网友热议
A:该!现在这个社会都是怎么了?仗着强奸这个难以取证的性行为(不好判定是双方愿意还是强迫)就作为受害者的说辞,不断地消耗大众的同情心与善意,前有这个,后有梁颖,真怕这会让“狼来了的”“被强奸”故事发生在人间,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受害者反倒受到罔顾
B:别放过那些造谣者啊。必须让人知道诬告的代价才会让下一个诬告的人有所忌惮才能让真正需要求助的人不会被堵住求助的路啊
C:这个视频我看过!那时候传的还挺火,当时就有人说她是造谣的。但是也有人信她。视频哭的老惨了,好会装啊
D:要让造谣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不光欺骗了大众,还践踏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信任。
E:所以网民不要看到哭诉维权讨说法的就激动……冷静下来多看看听听多方面信息在做判断!
法律延伸阅读:散布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涉嫌扰乱公共秩序。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如果散布虚假信息,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是“女子谎称遭性骚扰被判一年 散布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是什么?”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刑事制度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但从其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和自诉人提起的自诉,人民法院不得主动进...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可以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里所说的过失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所以
【副局长回应与女辅警发生关系被敲诈】3月12日,一条“江苏女辅警与多人发生关系敲诈获刑”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引发网友关注。记者查证后,此消息来...
立案并不代表一定有罪,是否定罪,还需要等待法院的最终审判。而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法律问题(五) 问:对于疫情发生地区回京人员居家观察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
一、美国为什么要构陷华为? 实际上,美国不仅要搞华为,任何一个企业,只要你技术发展,威胁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