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乌鲁木齐市
- 【发布文号】乌政办[2005]103号
- 【发布日期】2005-07-13
- 【生效日期】2005-07-1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乌鲁木齐市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乌鲁木齐市集中救助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方案
乌鲁木齐市集中救助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方案
(乌政办[2005]103号)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各委、局、办:
《乌鲁木齐市集中救助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批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七月十三日
乌鲁木齐市集中救助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对沿街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加强城市管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乌鲁木齐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乌民发〔2004〕14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国庆节前集中救助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方案。
一、集中救助时间
2005年7月1日至2005年10月10日。
二、组织机构
由民政、公安、卫生、行政执法、市政市容等部门负责组建乌鲁木齐市救助管理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
组 长:左燕青 市民政局副局长
副组长:张志烈 市执法局副局长
吴成德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
成员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为主,从公安、卫生、行政执法、市政市容等部门各抽调2人参加,办公地点设在市救助管理站红山分站。
三、治理范围
根据乌鲁木齐市沿街流浪乞讨人员的分布情况,重点对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范围内的主要街道及人口比较密集的机关、学校、医院、车站、机场、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所、运动场、体育馆、展览馆、旅游景点、宾馆和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地段进行治理。
四、工作任务
各部门严格按照《乌鲁木齐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乌民发〔2004〕141号)的规定,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对沿街流浪乞讨人员的集中救助工作。本次集中救助从7月1日开始,工作组分两个小组,一组负责天山区、水磨沟区,另一组负责沙依巴克区、新市区。主要任务是对沿街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宣传、劝导、教育、救助。工作组在每次大型活动开展前十天进行集中救助,力争做到大型活动期间主要街道和地区无流浪乞讨人员。
五、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二)对流浪乞讨人员,由民政部门负责,公安等部门配合,摸清其家庭情况及乞讨原因,建立档案;对职业乞讨人员,尤其是自60―70年代从外地来我市长期散居在雅山、黑甲山一带,依靠乞讨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由公安部门负责,民政等部门配合,摸清其家庭情况及乞讨原因,并建立档案,为从根本上解决流浪乞讨问题提供依据。
(三)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社会氛围。市民政部门负责在市区内人口密集地段和主要街道设置救助指示牌,标明救助站的地址、电话等。同时,各新闻媒体要对沿街流浪乞讨人员中假装残疾、以假乱真、强讨硬要、租借儿童、拦车乞讨、强迫未成年人乞讨等行为予以曝光。
(四)参与集中救助部门派出的2人中,汉族、少数民族各1人。开展集中救助前,工作组成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强化安全意识。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