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农业部
- 【发布文号】农业部公告第542号
- 【发布日期】2005-09-15
- 【生效日期】2005-09-15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农业部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农业部公告第542号
农业部公告第542号
22个小麦品种和19个油菜品种审定通过
“川农19”等22个小麦品种和“秦优9号”等19个油菜品种业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二○○五年九月十五日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1
品种名称:川农19(区试代号:R88)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黔1104A/R935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平均188.2天。幼苗匍匐-半匍匐,分蘖力强,苗叶常反卷、中裂,叶色深绿,腊粉重。株高80厘米左右,植株整齐,成株叶较直,株型略开张。穗圆锥形,短芒或曲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角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23.0万穗,穗粒数39.2粒,千粒重42.8克。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4克/升、78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1%、13.4%,湿面筋含量28.2%、28.8%,沉降值26.3毫升、25.8毫升,吸水率53.4%、54.1%,面团形成时间2.9分钟、2.2分钟,稳定时间3.4分钟、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0E.U.、227E.U.,拉伸面积75.7平方厘米、61.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7.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1%(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3.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2%(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0.7公斤,比对照增产0.5%。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1万~14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2
品种名称:扬麦17(区试代号:扬01-116)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92F101/川育21526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平均210.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较松散,穗层欠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饱满度中等。平均亩穗数31.1万穗,穗粒数36.4粒,千粒重36.5克。抗寒性与对照相当,抗倒性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赤霉病,慢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7克/升、80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53%、14.58%,湿面筋含量32.1%、32.0%,沉降值39.0毫升、38.8毫升,吸水率57.0%、56.8%,面团形成时间3.5分钟、5分钟,稳定时间3.5分钟、4.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75E.U.、450E.U.,拉伸面积73平方厘米、113.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6.2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3%(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04.2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0%(不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9.6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5%。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下旬至11月初,每亩适宜基本亩12万苗左右,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及穗期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和江苏两省的淮南地区、湖北省的鄂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3
品种名称:郑麦366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47/PH82-2-2
特征特性:半冬性,早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穗黄绿色,旗叶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39.6万穗,穗粒数37粒,千粒重37.4克。抗冬寒能力强,抗倒春寒能力偏弱,抗倒性好,不耐干热风,后期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和秆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和纹枯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5克/升、79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09%、15.29%,湿面筋含量32%、33.2%,沉降值42.4毫升、47.4毫升,吸水率63.1%、63.1%,面团形成时间6.4分钟、9.2分钟,稳定时间7.1分钟、13.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62E.U.、470E.U.,拉伸面积110平方厘米、104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4.9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49号增产0.7%(不显著),比优质对照藁8901增产7.2%(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2.9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49号减产0.3%(不显著);比优质对照藁麦8901增产6.5%(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0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0.3%。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0~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注意防治叶枯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4
品种名称:连麦2号(区试代号:连9791)
选育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鉴94(73)/鲁麦21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豫麦49号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绿,分蘖力较强,春生分蘖多,大小蘖明显,成穗率较高。株高82厘米左右,株型略松,穗层较整齐,旗叶窄短、上冲,茎叶蜡质较重,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40万穗,穗粒数33.7粒,千粒重39.1克。苗期长势一般,越冬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稍差,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不抗干热风,早衰,后期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秆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和叶锈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4克/升、81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17%、14.12%,湿面筋含量29%、30.2%,沉降值33.5毫升、36.9毫升,吸水率62.3%、61.4%,面团形成时间5.5分钟、7.2分钟,稳定时间8.2分钟、13.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35E.U.、378E.U.,拉伸面积57平方厘米、6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0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1.3%(不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6.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4%(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9.1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叶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5
品种名称:西农979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品种来源:西农2611/(918/95选1)F1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早熟,成熟期比豫麦49号早2~3天。幼苗匍匐,叶片较窄,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75厘米左右,茎秆弹性好,株型略松,穗层整齐,旗叶窄长、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色泽光亮,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2.7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0.3克。苗期长势一般,越冬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稍差;抗倒力强;不耐后期高温,有早衰现象,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秆锈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4克/升、78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96%、15.39%,湿面筋含量29.4%、32.3%,沉降值41.7毫升、49.7毫升,吸水率64.8%、62.4%,面团形成时间4.5分钟、6.1分钟,稳定时间8.7分钟、17.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40E.U.、564/E.U.,拉伸面积94平方厘米、121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6.8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49号减产1.5%(不显著),比优质对照藁麦8901增产5.6%;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2.2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49号减产0.6%(不显著),比优质对照藁麦8901增产6.4%(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7.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减产0.2%。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注意防治白粉病、叶枯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6
品种名称:周麦18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内乡185/周麦9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豫麦49号晚1天。幼苗半直立,健壮,叶细长,黄绿色,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高。株高80厘米左右,茎秆弹性好,株型略松,穗层整齐,旗叶短宽、上冲,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均匀饱满、商品性好。平均亩穗数37.1万穗,穗粒数34.4粒,千粒重45.2克。抗寒性中等,抗倒力较强,耐旱、耐渍,抗干热风,耐后期高温,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秆锈病,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0克/升、79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68%、14.68%,湿面筋含量33.4%、31.8%,沉降值30.0毫升、29.9毫升,吸水率60.2%、58.6%,面团形成时间3.0分钟、3.2分钟,稳定时间2.4分钟、3.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204E.U.、192E.U.,拉伸面积28平方厘米、4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1%(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5.2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10.3%(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10.2%。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0~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7
品种名称:泛麦5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地神种业农科所
品种来源:冀5418/京泛309//周麦13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豫麦49号相当。幼苗匍匐,叶小窄细,浓绿色,分蘖力强。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穗层整齐,旗叶窄上冲,穗下节长,茎叶蜡质重,前期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3.4万穗,穗粒数33粒,千粒重38.2克。苗势一般,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偏弱,较抗倒伏,后期不抗干热风,有早衰现象。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5克/升、79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92%、14.35%,湿面筋含量25.6%、27%,沉降值25.6毫升、28.6毫升,吸水率54.4%、52.9%,面团形成时间4.2分钟、4.8分钟,稳定时间5.6分钟、7.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7E.U.、314E.U.,拉伸面积48平方厘米、5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9.8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4%(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9.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0%(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0.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4%。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0~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8
品种名称:百农AK58(区试代号:矮抗58)
选育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品种来源:周麦11//温麦6号/郑州8960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晚1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叶短上冲,分蘖力强。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旗叶宽大、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短卵形,角质,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40.5万穗,穗粒数32.4粒,千粒重43.9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好,抗倒伏强,后期叶功能好,成熟期耐湿害和高温危害,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1克/升、80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48%、14.06%,湿面筋含量30.7%、30.4%,沉降值29.9毫升、33.7毫升,吸水率60.8%、60.5%,面团形成时间3.3分钟、3.7分钟,稳定时间4.0分钟、4.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12E.U.、176E.U.,拉伸面积40平方厘米、3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0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4%(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2.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7.7%(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9
品种名称:皖麦50号(区试代号:宿9908)
选育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29/皖麦19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种豫麦49号晚1~2天。幼苗半匍匐,叶宽长,青绿色,分蘖力强。株高83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叶片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43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中等,抗倒春寒能力偏弱;茎秆较硬,抗倒性较好;后期耐湿性好,耐高温,成熟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和秆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抗叶枯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2克/升、80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04%、14.29%,湿面筋含量30.9%、31.9%,沉降值25.6毫升、26.0毫升,吸水率54.3%、55.0%,面团形成时间2.2分钟、2.1分钟,稳定时间2.0分钟、1.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04E.U.、119E.U.,拉伸面积34平方厘米、3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4.1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6%(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69.3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5%(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9.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0
品种名称:皖麦53号(区试代号:宿042)
选育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29/皖麦19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豫麦18-64晚2~3天。幼苗半匍匐,叶短宽、上冲,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穗层厚,旗叶短宽、上冲,长相清秀。穗纺锤型、中等大小,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38.5万穗,穗粒数35.0粒,千粒重40.6克。苗期长势旺,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偏弱,受倒春寒冻害后顶部和下部不孕小穗多,抗倒性较好,耐后期高温,熟相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和秆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0克/升、80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04%、14.15%,湿面筋含量32.3%、32.5%,沉降值24.3毫升、25.2毫升,吸水率54.2%、52.2%,面面团形成时间2.0分钟、2.0分钟,稳定时间1.8分钟、1.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33E.U.、178E.U.,拉伸面积37平方厘米、4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7.9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5.6%(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6.0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4.8%(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5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1.0%。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0~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8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1
品种名称:阜麦936(区试代号:阜阳936)
选育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皖麦20/冀5418)F1/内乡184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种豫麦18-64晚1天。幼苗半匍匐,叶上冲、黄绿色,分蘖力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略松散,穗层厚,旗叶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偏粉质,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0万穗,穗粒数33粒,千粒重39克。苗期长势偏弱,抗寒性一般,抗倒伏能力偏弱,耐湿性中等,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慢秆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抗叶枯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8克/升、78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81%、13.42%,湿面筋含量28.1%、26.2%,沉降值25.8毫升、26.2毫升,吸水率53.4%、52.6%,面团形成时间3.1分钟、2.8分钟,稳定时间3.4分钟、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04E.U.、252E.U.,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3.1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3.7%(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1.0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6.6%(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4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5~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8万苗。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高产田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2
品种名称:濮麦9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徐州174/内乡183)F1/豫麦24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1天。幼苗直立,叶长、青绿色,分蘖力中等。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厚,穗大小较均匀,小穗排列密,结实性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粒小粒匀,饱满度好,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0.5万穗,穗粒数38.9粒,千粒重35.8克。冬季抗寒力一般,抗倒力中等,后期发育较慢,抗干热风,熟相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秆锈病,慢条锈病和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和纹枯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感至高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4克/升、79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72%、13.93%,湿面筋含量29.1%、29.9%,沉降值19.8毫升、17.8毫升,吸水率57%、55.8%,面团形成时间1.4分钟、1.6分钟,稳定时间1.3分钟、1.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34E.U.、95E.U.,拉伸面积25平方厘米、2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4.0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2.8%(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7.4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2.9%(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0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9.8%。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5~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8万苗,注意防治叶枯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3
品种名称:新麦208(区试代号:郑育麦029)
选育单位: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冀5418/豫麦18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1天。幼苗半匍匐,叶宽长、上冲、青绿色,分蘖力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略松散,穗层较整齐,旗叶短宽、上冲,长相清秀。穗层厚,穗大码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均匀饱满,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4万穗,穗粒数28.8粒,千粒重43.5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强,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耐旱、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和秆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8克/升、80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79%、14.55%,湿面筋含量31.7%、30.5%,沉降值15.7毫升、17.4毫升,吸水率59.1%、58.2%,面团形成时间1.7分钟、1.8分钟,稳定时间0.9分钟、0.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24E.U.、101E.U.,拉伸面积16平方厘米、1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6.3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7.3%(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0.7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1.9%(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9.0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0.5%。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0~30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20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4
品种名称:秦农142
选育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州8329/植87135-2-1-2-9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1天。幼苗半直立,叶长、下披、青绿色,分蘖力中等。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穗层不整齐,旗叶细长、上冲。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0.8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37.2克。苗期长势旺,抗寒性较弱,抗倒性一般,耐旱,抗干热风,后期叶功能好,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和秆锈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升、79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5%、14.65%,湿面筋含量29.8%、33.3%,沉降值35.3毫升、36毫升,吸水率59.8%、59.8%,面团形成时间4.0分钟、3.8分钟,稳定时间4.6分钟、4.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7E.U.、315E.U.,拉伸面积62平方厘米、7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6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4.6%(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2.1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7.3%(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9.7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5~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8万苗,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5
品种名称:豫农949
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郑太育92215/90m434)F1/90(232)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2天。幼苗近直立,叶宽、上冲、浓绿色,分蘖力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大、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43.8万穗,穗粒数30.2粒,千粒重43.6克。苗期长势壮,抗冬寒能力强,抗倒春寒能力稍偏弱;抗倒伏能力强。接种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纹枯病和白粉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和秆锈病,高感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1克/升、79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29%、14.39%,湿面筋含量31.6%、32.8%,沉降值30.1毫升、33.9毫升,吸水率55.4%、54%,面团形成时间2.6分钟、2.6分钟,稳定时间2.4分钟、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58E.U.、190E.U.,拉伸面积43平方厘米、5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9.2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9.9%(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4.5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4.5%(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1.4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3.4%。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0~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8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6
品种名称:徐麦29(区试代号:徐州954)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州8329/周麦9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1~2天。幼苗近直立,叶短宽、上冲、青绿色,分蘖力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旗叶上冲。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3粒,千粒重42克。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好,茎秆弹性好,抗倒力强,耐湿性一般,后期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抗叶枯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6克/升、81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13%、14.44%,湿面筋含量32.0%、32.3%,沉降值34.9毫升、34.1毫升,吸水率60.1%、60.6%,面团形成时间3.4分钟、3.1分钟,稳定时间2.8分钟、2.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2E.U.、190E.U.,拉伸面积38平方厘米、4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1.0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3.27%(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4.4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5.28%(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48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9.64%。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10~25日,播期不能过晚,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0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7
品种名称:衡7228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5418/衡5041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比对照石4185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穗层整齐,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7粒,千粒重40克。抗倒伏能力强,抗寒性一般,抗寒性鉴定:2002-2003年度越冬茎99.6%,2003-2004年度越冬茎55%。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2003年、2004年度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9克/升、80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46%、14.87%,湿面筋含量29.4%、32.3%,沉降值20.2毫升、21.6毫升,吸水率59.2%、58.7%,面团形成时间2.2分钟、2.4分钟,稳定时间1.2分钟、1.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5E.U.、123E.U.,拉伸面积14平方厘米、2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1.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3.3%(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8.5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7%(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1.4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8%。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5~15日,播种时间应适当后移,预防冬季冻害。中高水肥条件适期播种亩播量可控制在10~12公斤,低水肥条件或播期推迟可适当增加播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安阳和濮阳市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8
品种名称:河东TX-006
选育单位:山西运城河东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麦14//89D002/运7816-28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全生育期243天,比对照晋麦47号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松散,叶片上冲,茎秆较细、蜡质,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4.3%。平均亩穗数35.6万穗,穗粒数31.1粒,千粒重39.0克。抗倒性较好,抗倒春寒、抗青干能力一般,落黄一般。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感黄矮病,高感叶锈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5克/升、80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59%、11.76%,湿面筋含量26.7%、24.3%,沉降值26.8毫升、24.1毫升,吸水率58.4%、58.9%,面团形成时间3.7分钟、3.6分钟,稳定时间3.4分钟、3.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91E.U.、194E.U.,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3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7.6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4.1%(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4.7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11.8%(极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0.9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亩播量7~10公斤。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9
品种名称:运旱22-33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89D46/90-13-20
特征特性:弱冬性,中早熟,全生育期239天,比对照晋麦47号早熟3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起身较早,两极分化快,苗脚利落。苗期叶片宽大,成株后旗叶上举、细小。株高84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较细、弹性稍差,抗倒伏能力一般。穗层整齐,小穗排列紧密。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黑胚率1.1%。平均亩穗数40.7万穗,穗粒数26.9,千粒重39.8克。冬春抗寒性较好,抗青干能力强,成熟落黄好。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黄矮病和秆锈病,高感叶锈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2克/升、804克/升,蛋白质含量12.9%、13.99%,湿面筋含量26.7%、30.1%,沉降值32.毫升、39.8毫升,吸水率58.8%、58.8%,面团形成时间3.7分钟、4.4分钟,稳定时间4.4分钟、5.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3E.U.、266E.U.,拉伸面积56平方厘米、5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8.5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7.0%(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38.3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7.4%(不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7.1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12.5%。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上中旬,亩播量7~10公斤。生育中后期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在丰水年份防止倒伏。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旱地和河南省旱薄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20
品种名称:辽春17号(区试代号:辽97鉴30)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铁春1号//82-7231/中8354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全生育期83天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浓绿,成株叶片数8片。株高85厘米左右,株形紧凑,剑叶稍宽,稍披散。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千粒重37克左右。抗倒伏能力强,抗旱性鉴定,抗旱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慢叶锈病,高感白粉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0克/升、81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57%、15.67%,湿面筋含量33.4%、36.5%,沉降值46.3毫升、48.2毫升,吸水率55.1%、56.4%,面团稳定时间7.9分钟、9.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30E.U.、650E.U.,拉伸面积152平方厘米、150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77.7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8.9%(不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294.0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3.7%(显著)。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6.0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6.7%。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45万苗。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及时防除杂草、防治蚜虫和粘虫。腊熟末期要及时收获,防止麦穗遇雨发芽、霉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省南部和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通辽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也适宜在天津市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21
品种名称:哲麦10号
选育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哲7401/哲7513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87天左右。幼苗叶色浓绿,苗壮,分蘖力强。株高8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千粒重34克左右。抗旱性鉴定,抗旱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克/升、79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5.82%,湿面筋含量33.6%、35.3%,沉降值61.5毫升、65.5毫升,吸水率58.1%、59.2%,面团稳定时间13.2分钟、23.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025E.U.、775E.U.,拉伸面积232平方厘米、230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0.6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9.8%(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266.2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2.9%(不显著)。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0.3公斤,比对照增产1.8%。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42万~45万苗,播种时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生育时期根据土壤墒情灌水,及时防除杂草、防治蚜虫和粘虫,成熟时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通辽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也适宜在天津市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22
品种名称:北麦一号(区试代号:钢99-1029)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品种来源:克丰6号/钢85-555-9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中熟,全生育期87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株高100厘米左右,长芒,红粒,籽粒角质,千粒重36克左右。抗旱性较强,耐湿性好。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中感根腐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2002年、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25克/升、81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45%、15.93%,湿面筋含量31.5%、36.4%,沉降值61.7毫升、68.4毫升,吸水率61.7%、62.8%,面团形成时间5.0分钟、6.3分钟,稳定时间8.4分钟、9.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00E.U.、615E.U.,拉伸面积145.9平方厘米、146.6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7.9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4.2%;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43.08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2.21%(不显著)。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7.64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苗左右,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结合化学除草喷施叶面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东部麦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1
品种名称:秦优9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3026AX2034C
已往审定情况:2003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区),2004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下游区)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黄淮区平均242天,长江下游区平均232天,长江中游区平均216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裂叶2对,有缺刻,叶缘有锯齿,有腊粉,花瓣中大,侧叠,花色淡黄,株高179厘米左右,匀生分枝,分枝部位58厘米左右,单株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292个左右,每果粒数22粒左右,千粒重3.72克左右,籽粒黑色。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7.41%、病指4.83,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11%、病指0.55。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43%,平均硫甙含量19.49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38.7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5.7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94%;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3.3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6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9.5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62%。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9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2.09%,减产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上海、陕西关中和陕南地区、湖南和江西两省北部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2
品种名称:中双10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126A/中油119//中油220/3/9248/4/9246/5/9245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16天左右,比对照中油821晚1天。幼苗直立,叶色深绿,侧裂叶3对,锯齿状叶缘,有腊粉。花瓣较大,黄色,侧叠。株高170厘米左右,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左右,分枝部位25厘米左右。主花序长、结荚密,单株角果数361个左右,每角粒数16粒左右,千粒重3.81克左右,种皮黑色。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22%、病指0.73,病毒病较轻。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21%,平均硫甙含量20.46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2.3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7%;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8.6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9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5.4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8%。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5.11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4.35%。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用硼肥;不宜过早播种,防治早苔早花;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两省的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防止早苔早花现象。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3
品种名称:秦优8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省三原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6113A×5009C
已往审定情况:200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区、长江中下游区)。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下游地区234天左右,黄淮地区243天左右,长江中游地区216天左右。子叶肾脏形,苗前期生长较慢,叶深裂,叶色深绿,叶片厚,蜡粉厚,叶片较圆,茎杆粗壮,绿色,花淡黄色。株高17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9.2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黄淮地区308个左右,长江下游地区433个左右,每角粒数23粒左右,千粒重3.14克左右。田间抗性调查结果:长江下游地区菌核发病率32.67%、病指16.3,病毒病发病率28.9%、病指18.8;黄淮地区菌核发病率22.19%、病指14.36,病毒病发病率14.36%、病指6.53;长江中游地区菌核发病率11.78%、病指4.26,病毒病发病率1.25%、病指0.81。2005年抗病性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芥酸含量0.35%,硫苷含量22.99微摩尔/克,含油量40.4%。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4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02%,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1.8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9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36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01%。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3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1.35%。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0.1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7%;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74%。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31%。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2.7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3%;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2.6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8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2.7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11%。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0.0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5.14%,减产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甘肃陇南地区、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4
品种名称:成油1号
选育单位:甘肃省成县种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203A×1266C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42天左右,比对照秦油2号早熟2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顶叶圆,叶柄短,裂叶深,裂叶2~3对,叶缘呈锯齿状,密被腊粉,无刺毛。返青后心叶淡绿色。花瓣大小适中,金黄色,重叠。株高158.3厘米左右,分枝部位35厘米左右,分枝数10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348个左右,每角粒数23粒左右,千粒重3.11克左右,种皮黑褐色。分枝类型匀生型。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8.70%、病指为12.28,受冻率83.20%、冻害指数38.47。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31%,平均硫甙含量21.55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平均38.9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3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21%;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9.89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08%;两年平均亩产187.61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2.71%。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04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减产1.79%,减产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初花期和灌浆期注意用抗蚜威或扑虱蚜防治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关中、河南南部、安徽淮河以北的适宜区域种植。生产上应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及时防治菌核病、病毒病,注意抗寒防冻。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5
品种名称:华油杂13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95A×7-6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与对照相当。幼苗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有腊粉,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花黄花,花瓣相互重叠。茎绿色,株高186.3厘米左右,株型为扇形较紧凑,中上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7.7个,主花序长85厘米左右。单株有效果397个左右,每果粒数19粒左右。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3.95克左右。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4.27%、病指2.51,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7%、病指0.26。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56%,平均硫苷含量23.28微摩尔/克,平均含油量39.1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4.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2.35%;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9.32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8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62.1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7.99%。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9.55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3.68%。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适当推迟播种,防止早苔早花;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陕西汉中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不宜早播,注重防治菌核病。应夏播制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6
品种名称:华油杂3531
亲本名称:245A×恢-3531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有腊粉,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株型为扇形紧凑,匀生分枝类型,株高189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2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主花序长85厘米左右,茎绿色;花黄色,花瓣相互重叠;单株有效角果数420个左右,每角粒数18粒左右;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3.39克。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5.03%、病指为2.39,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86%、病指0.38。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测试结果:平均芥酸含量2.19%,平均硫苷含量27.92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38.02%。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7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7.46%;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2.85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减产0.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5.28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44%。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8.9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5.66%。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用硼肥,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的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地区种植。应夏播制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7
品种名称:中油杂1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6098A×R6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上游及中游222天左右,长江下游231天左右。子叶长、宽度中等;苗期半直立,叶色深暗绿,顶裂叶片中等大,裂叶4对以上,叶片边缘波状;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宽度较宽,呈侧叠状。株高175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5厘米左右,分枝11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340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3.6克左右。田间抗性调查结果:长江上游菌核病发病率2.27%、病指0.99,病毒病发病率0.7%、病指0.24;长江中游菌核病发病率6.57%、病指2.83,病毒病发病率0.83%、病指0.35;长江下游菌核病发病率26.04%、病指16.01,病毒病发病率20.43%、病指9.46。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中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长江上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8.38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4.95%;长江中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8.68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4.88%。长江下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9.33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4.2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84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20.35%;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2.93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2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60.3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1.53%。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7.59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5.71%;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2.0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0.4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9.82公斤。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9.36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1.97%;2004-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79.99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8.1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4.68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4.88%。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长江上游区平均亩产141.8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7.79%;长江中游区平均亩产168.0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23%;长江下游区平均亩产203.28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0.89%。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用硼肥,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8
品种名称:华皖油4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245A×恢-427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3天左右,比对照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苗期叶为圆叶型,子叶肾脏形,叶黄绿色,有腊粉,顶叶较大,有裂叶2~3对,花黄色,花瓣相互重叠;株高197.55厘米,株型紧凑,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8个左右,主花序长75厘米左右,茎淡绿色;单株有效角果数453个左右,每角粒数16粒左右;千粒重3.26克左右,种子黑褐色,近圆形。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2.81%、病指1.58,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6%、病指0.28。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45%,平均硫苷含量23.89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36.95%。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0.2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7.76%;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45.6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减产1.7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7.95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0%。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3.2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用硼肥,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油菜主产区种植,应夏播制种。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和防治菌核病。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9
品种名称:南油10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南A7×274R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片暗绿色,3~4对裂叶、有缺刻,叶缘锯齿,有蜡粉、有刺毛。花瓣大、黄色、侧叠。株高199.0厘米,分枝高度70.2厘米左右,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452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2.99克左右,种皮褐色。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4.62%、病指2.48,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66%、病指0.27。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中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平均0.24%,平均硫甙含量平均17.82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38.5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07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2.63%;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4.0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9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5.54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8.16%。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0.9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4.78%。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用硼肥,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和陕西汉中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和防治菌核病。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0
品种名称:蓉油13号
选育单位: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蓉A0464×蓉C3978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9天,比对照油研7号早熟3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绿色,叶柄较长,裂叶2~3对,顶裂较大,叶缘锯齿状,有蜡粉,无刺毛。花瓣较大,黄色,平展,侧叠。匀生分枝,株形扇形。株高192.5厘米,分枝高度6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左右,单株角果数427个左右,每角粒数18粒左右,千粒重3.17克左右,角果枇杷黄,近直生,较大,果皮较薄,籽粒节较明显,种子圆形,种皮黑色光滑。田间抗性调查结果为:菌核病平均发病率5.65%、病指3.22,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76%、病指0.37。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强。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17%,平均硫苷含量20.97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率39.6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7.8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5.99%;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7.82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6.5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2.82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6.27%。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7.30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1.97%。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和陕西汉中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1
品种名称:华油杂14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95A×恢-353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9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有腊粉,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黄花,花瓣相互重叠;株高174.15厘米,株型为扇形紧凑,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8个左右,主花序长85厘米左右;茎绿色;单株有效角果数343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左右。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3.61克左右。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4.82%、病指2.07,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14%、病指0.79。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41%,硫苷含量22.54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0.59%。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4.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3.48%;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4.2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7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9.15公斤。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5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9.04%。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用硼肥,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湖北、江西的油菜主产区种植。应夏播制种。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和防治菌核病。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2
品种名称:沪油杂1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沪118A×沪油15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中游221天左右,比对照中油杂2号晚熟2天;长江下游233.8天左右,比皖油14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色,裂叶2对,有缺刻,叶缘有锯齿,有腊粉,有刺毛。花瓣较大,呈椭圆形,花色为淡黄色,开花状态侧叠。株高长江中游166.35厘米,长江下游158.7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长江中游326个左右,长江下游428个左右,每角粒数21粒左右,千粒重3.80克左右,种子为黑褐色,分枝类型为中(匀)生分枝。田间抗性调查结果:长江中游菌核病平均发病率3.52%、病指1.19,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44%、病指0.14;长江下游菌核病平均发病率24.32%、病指10.61,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4.93%、病指6.02。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高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长江中游芥酸平均含量0.33%,硫苷平均含量26.19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0.65%;长江下游芥酸平均含量0.33%,硫苷平均含量23.96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1.5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中游区平均亩产181.3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35%,长江下游区平均亩产182.98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8.19%;2004-2005年度续度,长江中游区平均亩产158.26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1.91%,长江下游区平均亩产168.53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0.59%。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长江中游区平均亩产170.5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7.81%,长江下游工区平均亩产191.38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4.39%。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3
品种名称:华油杂12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95A×7-5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8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圆叶型,有腊粉,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株高173厘米左右,株型为扇形紧凑,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主花序长85厘米左右;茎绿色;花黄色,花瓣相互重迭。单株有效角果数356个左右,主花序角果长8.5厘米左右,每角粒数21粒左右,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3.28克左右。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0.81%、病指5.75,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93%、病指1.28。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中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45%,平均硫苷含量20.53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1.6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5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41%;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1.2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0.0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1.89公斤。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5.79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1.09%。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不宜早播,防治早苔早花;注意施用硼肥,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的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不宜早播,注意防治菌核病。应夏播制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4
品种名称:中双9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油821/双低油菜品系84004//中双4号变异株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1天。幼苗半葡匐,叶色深绿,长柄叶,叶片厚,大顶叶。越冬习性为半直立,叶片裂片为缺刻型,叶缘波状;花瓣颜色淡黄色。株高155厘米左右,分枝部位3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左右,主花序长度65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331个左右,角果着生角度为斜生型,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约3.63克左右,种皮颜色深褐色。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6.83%、病指3.14,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4%、病指0.13。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强。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22%,平均硫甙含量17.05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为42.5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2.7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29%;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45.27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9.96%。2004-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72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0.96%。
栽培技术要点:于初花期后一周喷施菌核净,用100克兑水50公斤喷施,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湖北、江西的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5
品种名称:天禾油6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种子总公司,安徽省和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18A×15-4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5天左右,与对照皖油14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缺刻较深,花瓣覆瓦状,较大。株高155.7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一般一次有效分枝8个以上,单株有效角果数435个左右,每角粒数20个左右,千粒重3.85克左右,种皮黑褐色。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23.18%、病指13.10,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5.82%、病指7.42。2005年病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31%,平均硫甙含量35.33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1.7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0.49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6.72%;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9.17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4.4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69.83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5.64%。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02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0.92%。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对硼敏感,注意增施硼肥,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和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6
品种名称:皖油22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012A×9603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2天左右,比皖油14早2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深,长柄叶2~3对缺刻,叶缘波状。花瓣较大,覆瓦状,鲜黄色。株高158厘米左右,有效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512个左右,每角粒数20个左右,千粒重3.19克左右,种皮褐黑色。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24.72%、病指13.02,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7.73%、病指8.60。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中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0.29%,平均硫甙含量21.92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1.64%。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8.69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5.66%;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4.18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1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66.44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3.53%。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5.34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10%。
栽培技术要点:春前苗期生长缓慢,宜早播;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和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7
品种名称:丰油10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22A×P287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40天左右,比对照秦油2号早熟1~2天。幼苗直立,色绿,子叶肾脏形;苗期发苗快,缩茎段粗壮,长势强,长相稳健;茎、叶深绿色;叶厚有蜡粉,叶片有缺刻,琴状裂叶,底部叶片4~5对裂叶,顶裂大而椭圆,叶缘锯齿状,叶柄扁圆;花瓣黄色;匀生分枝,茎杆粗壮;株高157.8厘米左右,分枝数10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325个左右,每角粒数22个左右,千粒重3.24克左右,籽粒黑褐色。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8.77%、病指11.55,受冻率87.58%、冻害指数44.02,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平均芥酸含量3.22%、硫甙含量24.79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39.7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67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4%;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5.59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3.3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0.6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1.11%。2004-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9.3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2.35%。
栽培技术要点:苗期用菌核净喷施,防止菌核病发生,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应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注意防治菌核病、病毒病及防冻抗寒。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8
品种名称:华油杂10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8110A×8759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双低甘蓝型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5天左右。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黄花,花瓣相互重叠;株高170~185厘米左右,株型为扇形紧凑;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二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主花序长85厘米左右;茎绿色;单株有效果338-437.9个左右,主花序角果长8.5厘米左右,每果粒数21粒左右。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3.14克左右。菌核病发病率7.11%、病指2.73,病毒病发病率3.99%、病指1.84,长江上游地区中抗菌核病,中游地区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强。品质检测结果:长江下游平均芥酸含量0.23%,平均硫苷含量23.37微摩尔/克,平均含油量39.7%;长江中游平均芥酸含量0.70%,平均硫苷含量19.46微摩尔/克,平均含油量41.1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1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07%;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1.3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52%;两年平均亩产159.2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0%。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8.2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39%;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9.0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3.62%;两年平均亩产177.6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67%。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中游区生产试验,长江上游区平均亩产145.5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22%,长江中游区平均亩产176.3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5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及长江中游的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9
品种名称:蓉油12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科所
品种来源:蓉A0464×蓉C2156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大裂叶2对,叶缘锯齿,叶柄较长,无刺毛,心叶绿色;花瓣较大,黄色、平展、侧叠;角果枇杷黄,近直生,中等大长,种籽黑褐色、圆形。株高184.9厘米左右,株型扇形;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数8.5个左右,单株角果数443个左右,每角粒数18粒左右,千粒重3.20克左右。菌核病平均发病率6.82%,病指2.98,病毒病平均发病率5.13%,病指4.47,中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24.23微摩尔/克,含油量40.3%。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6.1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4.31%;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3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2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35.9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0%。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7.9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减产4.97%。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的贵州、云南(玉溪地区除外)、四川、重庆及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