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06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意见的通知
  • 【发布单位】广东省
  •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5〕85号
  • 【发布日期】2005-10-21
  • 【生效日期】2005-10-21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广东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06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06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2005〕8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06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关于编制2006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意见
(省财政厅二○○五年十月十三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对2006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财政收支政策的调整,按照推进公共财政改革,建设和谐广东的要求,现就编制2006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如下意见:
一、2006年我省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和编制2006年预算的指导思想

2006年,我省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增长的良好发展趋势,国际需求的增长总体有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同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调整后新的出口退税地方负担机制对地方外贸出口的长期促进作用,都有利于我省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但是,我省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从国际方面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增加,抑制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及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将在2006年进一步显现。从国内方面看,人民币适度升值短期内对外贸出口有一定影响,抑制房地产投机等宏观调控措施将逐步到位,并可能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随着经济长期外延性增长,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将会进一步制约我省经济后续发展潜力。目前,我省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严重,县乡经济和财力比较薄弱。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06年我省国民经济将基本延续2005年的增长趋势。
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省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2006年省级财政仍面临许多减收增支因素。在收入方面,受供需关系转化、库存上升加快、价格回落、边际盈利降低等影响,工业企业盈利增长可能放慢,所得税增长将受到影响,加上所得税分享改革后地方分享比例降低,所得税增长对省级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将不断下降。国家对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强将导致相关税收收入下降,同时,电力体制改革、落实再就业政策措施、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性减收因素也较多。在支出方面,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防灾减灾体系、调整公务员工资、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以及继续加强"三农"、教育、科技、环保等重点领域支出等,都需要省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因此,2006年省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增收节支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根据对2006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编制2006年省级财政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和谐广东和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要求,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认真贯彻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努力增收节支,严格依法征税,做到应征尽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政府财力资源,确保工资、政权运转和"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公共卫生、科技等重点支出,确保预算收支平衡;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完善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有效性;严格控制政府债务,严防财政债务危机,确保财政安全;有效运用财政分配政策,提高社会分配公平程度,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强省、和谐广东。

二、2006年省级预算编制的原则
为了维护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合法性和权威性,确保预算收支平衡、完整统一、真实可靠,做到公开透明、准确预算,2006年省级财政预算收支安排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积极稳妥安排财政收入,坚持应征尽收。省级财政收入增长水平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的增长水平应保持一致。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非税收入收缴和管理,切实做到应征尽收。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严禁任何地方和部门越权减免税收以及擅自出台减免税和先征后返还等税收优惠政策。
(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严格执行《预算法》,坚持量财办事原则,预算编制既要体现实际需要,又要考虑财力可能。科学调度财力、巧用财力、节约财力。支出要体现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培植财源的方向,继续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特别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要坚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力戒奢糜,节约公务活动开支,从严从紧安排各项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三)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社会公共需要。按照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应充分体现公共性,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倾斜,推动经济平稳、快速、高效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向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倾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保证重点支出,确保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和战略决策的落实。集中财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工作,逐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真正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问题;推进关键领域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互补,鼓励招商引资和提高外贸出口水平;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支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支持企业改革,努力解决特殊群体生活困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进步和农业发展。为确保重点支出,各项安排到期的专项资金一律收回,原则上不再延续。
(五)适当调整省级部门公用经费标准,保障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考虑到“非典”疫情已结束,从2006年起不再对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费进行压支,同时考虑到2005年省直单位调整住房公积金计提基础,单位经费增支压力加大,而省级一般性支出已连续三年实行零增长,为充实单位行政工作经费,在原压减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提高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约5%。提高标准后增加安排的公用经费作为部门预算备用金,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完成并移交的优先安排,未移交的暂不安排。
(六)加大地区间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好激励型转移支付政策及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措施,安排必要资金帮助欠发达地区维持基层政权运转,支持其加快发展。加强困难地区基层政权建设,推动其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七)实事求是编制部门预算,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各部门应进一步树立预算观念,实事求是地编制部门预算,既要保证下一年度重点工作的需要,又要避免随意"报大数"、虚列预算,将真实报送预算作为衡量部门预算编制质量的标准。预算编制应充分贯彻"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考察培训费等经费支出,严格控制用财政资金安排楼堂馆所建设,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八)树立绩效观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必须讲求绩效,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估。各部门专项支出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并对项目执行情况定期进行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依据。不断创新财政监督方式和方法,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