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安徽省
- 【发布文号】皖政〔2006〕129号
- 【发布日期】2006-12-30
- 【生效日期】2006-12-30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安徽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安徽省“十一五”制造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一五”制造业发展规划
(皖政〔2006〕12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十一五”制造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
安徽省“十一五”制造业发展规划
一、“十五”时期安徽制造业发展状况
(一)基本状况。
“十五”期间,安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1.规模和效益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154亿元,年均增长23.3%。汽车、家电、钢铁、水泥、电解铜、橡塑制品、机制纸及纸板等重点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10.1万元/人・年,净资产利润率10.2%,分别比2000年提高2.37倍和5.9个百分点。
2.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全省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1534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66.6%,分别比“九五”增长2.18倍和12.5个百分点。奇瑞、江汽、华菱汽车,海螺水泥,马钢薄板,丰原农产品加工,铜陵有色电解铜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结构调整明显改善。一是主导产业加速成长,支撑作用突出。以汽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为特色、优势的装备制造业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力量,成为安徽最具成长潜力的产业。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原材料产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增强,煤化工、石油化工、橡塑制品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全面提速,尤其是燃料乙醇、生物乙烯等生物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二是产品结构不断改善。2005年,全省轿车占汽车比重达到50%,钢材板带比30%,铜加工率120%,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85%以上,无结头纱比重53%,分别比2000年提高50、10、90、55和25个百分点。三是大企业快速崛起。2005年,马钢等6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奇瑞等4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一批骨干企业的产销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4.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初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发展格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成为我省制造业的骨干力量,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省比重达48.5%。全省制造业上市公司38户,发行股票42只,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262.7亿元。一批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初具雏形,经济内生动力快速增强。200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三资企业达469个,比2000年增加226个。马钢、奇瑞等骨干企业“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产品出口不断增长,2005年全省完成出口交货值比2000年增长1.1倍,其中家电、汽车及零配件、船舶、叉车等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分别突破10亿美元大关。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安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总量规模偏小。2005年全省工业化率仅为3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21.5%,远低于发达省市30%以上的水平。2005年全省以制造业为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7位,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06%。
2.结构层次较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及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于40%,特别是有效支撑制造业持续发展、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优势行业、骨干企业相对不足。各产业、企业间有效整合不够,行业集中度低,主导产业链条不长,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
3.增长方式粗放。制造业粗放型增长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2005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增加值耗标煤3.13吨,全部工业每万元增加值耗水369立方米,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8%、118.3%;劳动生产率9.56万元/人・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7%。
4.发展不平衡。2005年,合肥和马芜铜地区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达59.4%,对全省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7.3%。皖北地区制造业主要以资源初级加工业为主,企业数量少、产业规模小、技术层次低,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只占全省14.5%。县域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2005年以私营经济为主导、以制造业为主体的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仅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9%。
二、“十一五”时期安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深化。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制造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大企业快速成长,市场结构趋于垄断竞争型;中心城市支撑和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集群化态势凸现;自主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整体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同时,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十一五”时期安徽制造业发展既有很多有利因素,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需要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力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既面临良好的市场机遇,又存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经济保持持续稳步发展态势,制造业产品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迎来了加速发展、结构调整的机遇;安徽制造业发展拥有较好的基础,汽车、家电、冶金、建材、装备、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具有一定优势,“861”行动计划的投入能量进一步释放,“十一五”时期是安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国内外大公司垄断市场和核心技术、主导控制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剧;我国产业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环渤海等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断凸现。周边落后省份又纷纷加快工业化进程。安徽制造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不强,加快发展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二)既拥有有利的政策环境,又受宏观调控的制约。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在政策、资金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农产品加工、原材料、先进装备等制造业,有利于安徽制造业进一步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奋力崛起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等六大战略,将为安徽制造业加快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严控土地和信贷供给,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过快增长,提高项目的市场准入条件,将对安徽制造业加快发展产生制约,工作难度加大。
(三)既拥有良好的区位和资源,又面临资源、环境等压力。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沿江近海;矿产、农副产品、劳动力、水资源丰富;能源、土地供应相对宽松,交通较为发达,商务成本较低,有利于安徽优势制造业加快发展,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虽然安徽矿产资源在华东地区居于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金属矿等资源保障程度比较低。局部地区水资源、土地、环境承载力等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亟待提升。
三、“十一五”安徽发展制造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走安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等六大战略,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提升“861”行动计划,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落实和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大资源整合和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培育骨干企业、知名品牌和新的增长点,推进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有效快速扩张,加快制造业跨越式发展,使制造业成为推动全省奋力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则。
1.优先发展重化工业。遵照工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依托安徽资源、能源相对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工业园区的带动集聚作用,大力发展汽车、机械装备、原材料等重化工业,加快重化工业进程。同时,推进家电、食品、塑料制品、造纸、纺织服装等轻纺工业加快振兴。
2.大力促进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主创新机制,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推进骨干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3.推进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功能,提高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水平和规模,加快建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完善的重点产业集群。强化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强调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技术、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吸引企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竞争力。
4.以开放促发展。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先进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人才。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注重开发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建立稳定的资源保障和市场营销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制造业合作、竞争体系。
5.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三)主要目标。
1.努力壮大规模。到2010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0%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3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力争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企业5户、超100亿元的企业10户和一大批超10亿元的企业。有10户以上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
2.切实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汽车、工程机械、生物质、煤化工、冶金、水泥等重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或领先水平,基本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建成一批国家工程或技术中心,大中型企业基本建成企业技术中心,形成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普及率达到70%。
3.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耗、物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污染排放全面达标。2010年,制造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水耗比2005年降低30%,重复用水率达8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
4.不断增加投资。“十一五”期间,制造业累计投资6000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0%,制造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5.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十一五”期间,制造业利用外资年均增幅达15%以上,积极争取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皖投资,全面融入长三角制造业体系。骨干企业“走出去”取得明显成效。制造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20%。
四、制造业区域布局、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区域布局。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鼓励各地挖掘自身潜力,加快发展制造业。围绕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一极两带”为主导、区域协调发展的制造业战略空间布局。
“一极”:充分发挥合肥市产业基础好、科技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提升汽车、机械装备、信息家电、橡塑制品、化工等产业层次,壮大综合实力,打造合肥制造业增长极,带动巢湖、六安等周边地区制造业发展。
“两带”:即建成沿江、沿淮两大产业带。沿江地区按照率先融入长三角为指向,进一步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建设沿江城市带,努力提升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装备、化工、轻纺等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形成以马芜铜宜为主导的制造业产业带。沿淮地区要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突出发展煤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加快构筑“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形成沿淮产业带。
皖南、皖西地区要充分发挥生态、农副产品和矿产等资源优势,以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与苏浙毗邻地区的产业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特色产业集聚。
(二)发展方向。
1.大力培育装备制造业。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坚持“面上提升、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形成优势”的原则,充分挖掘现有产业、技术等基础条件,引进外部产业资源,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源,加大研发和消化吸收创新投入,实行开放式创新,提高研发能力,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支持装备企业提升制造水平。鼓励省内用户订购首台省产重大技术装备,鼓励重点工程和主机厂优先、高份额采购省内装备及配件产品。突出发展汽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优势行业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矿山、建材、冶金和环保等重大行业装备成套设备,加快提升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关键基础件等基础装备配套水平和能力;支持发展拖拉机、内燃机等新型农机,新型船舶及船用设备、新型轨道交通及配套件、天然气储运、加气设备,电缆设备,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大型潜水电泵、高层钢结构等特色装备产品,培育一批领军企业。
2.推进原材料产业升级。适度提高冶金、建材、化工等原材料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促进原材料产业结构升级。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加大联合重组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行循环经济试点,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提高节能、降耗、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矿山、化工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加强资源整合和有序合理开发,实施“走出去”战略,保障金属、非金属矿和煤炭等原料供给。大力发展钢材短缺品种、铜材精深加工、新型干法水泥、非金属矿超细粉、大宗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原料、橡胶制品、磷硫化工、高效低毒农药、精细化工等产品。
3.加快振兴轻纺产业。注重发挥轻纺工业在扩大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反哺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施走出去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全面振兴轻纺产业。充分利用安徽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食品、纺织服装、造纸等产业。巩固提高家电、酿酒、烟草、塑料制品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拓展行业发展空间。调整轻纺工业原料结构,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转化和利用。着力开发新型环保节能家电、日用化工、差别化纤维、面料、服装、包装装潢印刷等行业新品种,拓展新领域。
(三)发展重点。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建设制造业强势产业基地。着力发挥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技术溢出功能,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纵向、横向拓展产业链条,提高零部件的自我配套和原材料深度加工水平,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完善、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
1.汽车产业基地。抢抓国家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政策机遇,支持奇瑞、江汽等骨干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行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整车和关键总成的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围绕国内外两个市场,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国际化营销能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品、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积极推进省内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出租车等市场。发挥汽车整车及关键总成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零部件集聚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资本建立战略联盟或联合重组,鼓励国内外企业来皖投资。到2010年,全省汽车年生产能力达200万辆,其中轿车120万辆,汽车产销规模在国内“保五争三”,骨干企业省内零部件配套率达50%左右,基本建成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主导力量。
2.机械装备基地。巩固工程机械行业全国领先地位,拓展产品系列,鼓励发展关键总成零部件。加快发展以输变电设备、电机等为重点的电器设备,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支持无为等电线电缆块状经济发展。加强与中船、长航等企业协调,积极引进国内外产业资本,以沿江为重点加快发展滚装、油品、化学品、集装箱、中低速柴油机等船舶及船用设备产业集群。利用现有平台,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支持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大力开发生产煤炭机械等矿山设备、建材设备、冶金设备、环保设备等成套设备。支持发展数控机床,推进马鞍山当涂刃具、机床块状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发展机械传动及支承,液压、气动传动及密封等关键基础件。整合制造企业和设计院所,加强市场运作能力,发展一批能够提供研发、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服务的系统化的工程总包和设备成套公司。力争到2010年,形成4万台叉车、1万台装载机、2万台挖掘机、200万载重吨造船、5000万千伏安变压器、1000万千瓦电机的年生产能力。
3.家用电器基地。发挥品牌优势,重点争取海尔、美的、美菱、荣事达、康佳、西门子、日立、华凌等强势家电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实现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大力发展节能保鲜冰箱、环保健康空调、仿生节水洗衣机、数字高清电视等整机产品,推进家电的智能化、网络化。加快发展压缩机、电机、微处理器、网络连接器等关键配套件产业,支持天长电子电器、马鞍山磁性材料、铜陵电子器件等块状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化运营水平,稳妥推进“走出去”,扩大产品出口。鼓励省内家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滁州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全省家电年产能达到4000万台,其中出口达到1/3。
4.钢铁基地。支持马钢做强做大,全力支持马钢后期重大项目实施,支持马钢实施省内外联合重组,加大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发展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不锈钢板、优特钢、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以及高档精品建材等短缺品种,大力发展汽车用板、家电用板、集装箱板等钢材深加工产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推广精料入炉、富氧喷煤、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控轧、控冷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鼓励开发利用熔融还原等前沿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和基地,加强省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整合,积极推进境外办矿。大力推行挖潜改造和节能降耗,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及装备,开展高炉、焦炉节能改造及低温废热利用等,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改善生态和环境保护。力争到2010年,全省钢材年产能达到2500万吨,板带比提高到50%以上;马钢产销规模保持国内前列,成为国内重要的精品钢材基地。
5.铜及深加工基地。依托铜陵有色等骨干企业,适度扩大冶炼铜,积极发展再生铜,鼓励发展铜合金材料。大力发展铜材精深加工,形成电解铜―产业用精密铜板带,电解铜―电解铜箔―覆铜板―蚀刻印刷电路,电解铜―引线框架铜带,电解铜―铜线杆―线材―特种漆包线和特种线缆,电解铜―铜线杆―系列铜管等铜深加工系列产品,形成以铜陵、芜湖等为主的铜冶炼及铜加工的产业集群,支持铜陵建设全国综合性铜产品市场。加强国内铜矿探矿、开发力度,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境外投资办矿,确保铜冶炼原料供应;鼓励废铜回收和废铜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矿山无轨开采技术、选矿厂预选抛废技术、多碎少磨、多段磨矿新工艺和强化熔炼等技术,加强难选矿、多金属矿工艺技术研究和集成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铜原料生产中有价金属回收,积极发展制酸、铁球团、余热发电、碳酸二甲酯及其延伸产品等。力争到2010年,电解铜年产能达到80万吨,铜材深加工达100万吨,铜陵有色电解铜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6.非金属材料基地。支持海螺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推进水泥企业联合重组,加快淘汰立窑和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发展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形成沿江水泥产业集群,重点支持“熟料基地+粉磨站”模式,依托资源优势和长江黄金水道,加快省内熟料基地和大型粉磨站建设,大力发展散装水泥。鼓励利用低品位原料、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为原料低温余热发电。依托省内方解石、煤系高岭土、石英砂、凹凸棒粘土、膨润土、绢云母、白云石、石膏等优势非金属矿资源,加大非金属矿的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技术研究,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的超细粉及改性材料、玻璃深加工等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推进池州碳酸钙、蚌埠和凤阳玻璃、皖北煤系高岭土、滁州凹凸棒深加工、含山石膏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加强资源整合和合理开发,加强自备矿山建设,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到2010年,形成1.5亿吨以上新型干法熟料及水泥、1000万吨非金属深加工年生产能力,海螺水泥进入世界前三强,非金属材料产业居国内领先地位。
7.石油化工基地。按照“提升炼油、发展化工”的方针,支持安庆石化进一步做精、做优、做大、做强。在完成“两线一改”的基础上,扩大炼油能力,提升油品质量,将炼油年综合加工能力由400万吨提高到600万吨以上,提升二次加工规模,油品质量达到或相当于欧III标准,提升高标号汽油和城市车用柴油比例。挖潜利用炼油厂气源,优化装置结构配套,加强气体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丙烯腈/腈纶、聚丙烯、乙苯/苯乙烯、丁醇/辛醇等化工产品。同时,延伸加工链条,生产ABS树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加强与中石化衔接,推进千万吨级原油加工能力及大乙烯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在沿江有条件地区谋划发展大型石化项目,力争“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
8.煤化工基地。利用我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与国内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相结合,实现皖煤气化、焦化、液化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按照一体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原则,推进淮北矿业、皖北煤电、淮化集团等大企业联合建设煤化―盐化一体化、煤制甲醇及烯烃、大型干熄焦、氮肥原料结构和动力路线改造等重大工程,积极做好煤制合成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国家设立定点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大型尿素、焦炭、两碱、PVC、甲醇、醋酸、甲醛、二甲醚等产品,加大焦炉煤气、煤焦油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系列煤化衍生产品。联合汽车企业强化甲醇、二甲醚等成品油替代产品的应用技术市场开发研究。到2010年,形成3000万吨原煤的年深加工能力,焦炭、PVC、甲醇、合成氨等煤化工大宗产品的生产居国内领先水平。
9.橡塑制品基地。抓住汽车、家电、住宅、包装等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依托海螺型材、国风集团、佳通轮胎等骨干企业,拓展产品系列,壮大产销规模。大力发展子午胎、工程塑料、型材、管材、薄膜、车用橡塑制品等产品,鼓励发展塑料合金材料等新型功能产品。强化生产力布局和营销体系建设,实施精品战略,拓展产品市场份额。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橡胶、塑料制品的配方技术,积极探索向上游产业延伸。到2010年,形成300万吨塑料制品、2500万条子午轮胎、30亿件橡胶件的年生产能力。
10.制浆造纸基地。利用沿江地区、黄淮海平原地区林木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资本,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安庆、宿州等地林纸一体化项目。处理好林农利益关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造纸林基地建设。大力利用废纸等再生原料,扩大进口,加强国内废纸的回收和利用。加强现有草浆企业的技术改造,研究开发草浆新技术,加大黑液综合利用力度,提高环保水平。大力发展涂布白板纸、印刷书写用纸、高强瓦楞原纸、牛皮箱板纸、工业特种用纸等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到2010年,形成100万吨浆(其中木浆60万吨)和300万吨纸及纸板的年生产能力。
11.食品及生物质基地。大力发展各类有机酸、氨基酸、淀粉糖、油料加工和各类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等粮油产品,积极开展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冷鲜肉、熟肉精制品、乳制品等畜牧加工业。依托萧砀等地水果资源优势,推广应用水果保鲜技术,大力发展水果深加工制品等。鼓励各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白酒、啤酒、碳酸饮料等饮料产业,巩固古井、口子窖等白酒的品牌优势,保持产能稳定。加快黄山卷烟品牌整合,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中高档产品比重。支持丰原等企业采用生物原料特别是非食用性原料,加强研究开发先进的生物化工技术,大力发展燃料乙醇、生物乙烯、聚乳酸、生物柴油等生物质材料产业。支持骨干企业通过购并、合资合作等途径,加速规模扩张和强化竞争实力。到2010年,形成2000万吨粮油、2000万头猪牛羊、1.5亿只家禽、80万吨乳制品的年加工能力,稳定年产210万箱名优卷烟和50万吨优质白酒的能力。
12.纺织基地。发挥原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壮大华茂等骨干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承接沿海地区纺织业转移,形成具有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巩固提高棉纺织产业优势,适度扩大规模,全面推广使用清梳联、高档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扩大紧密纺比重。鼓励建设大型、高水平、低污染的印染及后整理项目,提升成品布的生产规模和档次。加快发展服装行业,提升服装设计和营销水平,重点培育和形成若干有影响的服装品牌。完善国际营销和采购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国际技术壁垒升级,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出口。探索建立棉纺企业与轧花企业、棉花采购及棉农新型合作组织,稳定棉花资源。努力构筑技术、信息、配套、分销、物流、培训等服务平台,支持服装业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开发生产桑蚕丝、麻、竹等天然环保纤维,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碳纤维等新型纤维,大力发展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10年,形成500万锭棉纺、5亿件服装的年生产能力。
五、主要措施
(一)加快扩张产业规模,不断优化结构。
1.培育大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坚持扶优扶强,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支持企业加大投入,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特别是推进与国内外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兼并重组、组建战略联盟,实现企业规模快速扩张。鼓励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加大投入和重组国内外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以存量引增量,采取资产并购、股份转让等形式,嫁接改组一批“大而不强”企业,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增强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营造鼓励创业、保护创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加大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力。强化园区建设、中介咨询、专业市场等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大批以私营中小企业为主体,产业内在联系紧密,具有鲜明产品特色的块状经济。
2.实施大项目,提升产业结构。全面提升“861”行动计划,精心抓好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牵动力的重大制造业项目。努力形成“规划储备一批、前期工作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重大项目工作机制。重点通过编制产业规划,开展机会研究和可行性研究,超前构思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坚持自主建设和招商引资并重,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支持省内大企业实施大项目的同时,努力引进一批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者,通过合资合作或独资建设一批大项目。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升级,在高水平建设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同时,充分把握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机遇,运用市场淘汰和产业政策导向,加速产业重组,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
(二)加强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
1.积极推进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快国有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造,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对经营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的股权激励,完善约束机制,激发骨干企业的发展活力。推进重要骨干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集中,不断提高重要骨干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加大企业结构改组力度,建立有利于培育和形成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国内外市场开拓与服务、核心部件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组织结构。增强中小企业产品开发与制造、配套服务与市场开拓的灵活机制,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施品牌战略,围绕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美誉度为核心,持续提升产品技术、质量水平和降低成本,创新营销模式,提升营销能力,强化品牌设计、推广,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知名品牌。
2.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行开放式自主创新,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加大对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加快提高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大对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支持大企业集团加快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提高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加强企业专利技术申请和保护,积极参与产品标准制定。创建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平台,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财税、贸易等激励机制。
3.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制造业。加快以企业资源规划(ERP)为核心,以财务、采购、营销和质量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再造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有效应用先进适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产品数据管理等技术,提高离散型工业企业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应用数控技术加强对制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流程型工业企业加工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三)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按照产业政策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求,对新上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能耗、物耗、环保、土地、生态、安全等有关标准。同时,督促现有还达不到市场准入条件的企业,通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及装备,逐步改造,直至达到标准。大力促进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进原材料企业如铜陵有色、马钢、丰原、海螺等发展余热发电、热电联产、废物回收、废渣加工、重复用水和大中型氮肥企业原料和动力路线改造。按照国家即将制定的主要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等强制性能效标准,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开发生产高效、节能、节水、低耗、环保产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开展示范企业建设,促进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加快发展环境服务体系,探索不同类型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方式。
(四)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
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结合安徽实际,实行产业指导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分析和通报市场、投资、产能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等情况,正确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和经营行为。制定重点行业的发展规划,重点在空间布局、建设配套条件等方面加以规划引导。抓紧制定和完善关于行业准入的技术、质量、环保、安全、能耗等准入标准,运用准入标准指导企业技术进步,抑制低水平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五)优化发展环境。
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工业发展软环境,突出抓好法制建设和政策、服务、诚信环境的综合整治。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审批程序。清理和规范收费事项,减轻企业负担。大力降低商务成本。加快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强化服务体系平台建设;整合土地、矿产等资源,全力保证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矿产等资源的及时需求。以加速融入长三角为取向,继续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依托合肥、芜湖、蚌埠、安庆等交通枢纽和物流量大的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业。努力降低工业用电价格,支持条件具备的骨干企业建设热电联产和余热发电项目,对耗电大户试行直供试点。建立人才培养汇集机制。通过高薪聘请、股权分配等形式,大力吸引优秀的特别是熟悉跨国经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整合现有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和高校资源,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工人。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咨询机构、会计和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其沟通协调、信息服务、法律顾问、行业自律等职能,推动主导产业发展。
(六)加大政策支持。
1.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探索推行骨干企业税收目标考核返还政策。合理设定基数,对企业所得税超基数部分实行先征后返,直接补助或作为资本金注入。加强资本运作,提升企业价值和主业发展,大力支持企业新发、增发股票和债券,支持大企业探索设立财务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进一步健全和壮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工程”的实施。加大政府部门对制造业发展的指导。综合运用国家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抵、老工业基地政策、进口设备免税、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出口退税等),以及各级政府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大企业和集聚发展的中小企业进行集中支持。
2.加大资金支持。按照“形成合力、突出重点、讲求效率”的原则,设立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参股等方式支持基地建设,对部分标志性工程给予贴息或政策性投资公司参股支持,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和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改造。
3.实行制造业发展奖励制度。以奖代补,对加速制造业崛起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4.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对关系全省制造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的谋划。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在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整合等工作中加强对接,防止地方保护。继续争取国家对事关安徽制造业基地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汽车、煤化工、生物化工、钢铁、机械装备等项目的指导和支持。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