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农业部公告第794号
  • 【发布单位】农业部
  • 【发布文号】农业部公告第794号
  • 【发布日期】2007-01-10
  • 【生效日期】2007-01-10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农业部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农业部公告第794号

农业部公告第794号

审定通过小麦等作物品种




内麦9号、青杂5号、西农优1号、冀2000等51个小麦、油菜、稻、棉花品种业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以公告。

二○○七年一月十日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1

品种名称:内麦9号(区试代号:内4103)

选育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绵阳26/92R178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0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苗叶较窄,叶色淡绿,长势较旺盛。株高84厘米左右,植株较开张、整齐,成株叶片中等长宽、上冲。穗近棒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较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1.5万穗,穗粒数42.4粒,千粒重46.3克。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白粉病免疫,中感赤霉病,高感叶锈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9克/升、77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0%、12.8%,湿面筋含量21.8%、24.3%,沉降值28.2毫升、28.5毫升,吸水率53.5%、53.1%,稳定时间2.8分钟、5.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88E.U.、443E.U.,拉伸面积109平方厘米、94.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8.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2%(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量368.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5.0%(极显著)。200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9.3公斤,比对照增产1.84%。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云南中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2

品种名称:绵麦41(区试代号:绵2000-13)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绵阳01821/90中165//贵农19-4

特征特性: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89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色深绿,长势旺盛。株高82厘米左右,植株较开张、整齐,成株叶片较长、下披。穗锥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半角质,较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6.4万穗,穗粒数35.2粒,千粒重44.8克。接种抗病性鉴定:白粉病免疫,高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赤霉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5克/升、78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50%、12.53%,湿面筋含量23.4%、23.3%,沉降值23.9毫升、24.0毫升,吸水率60.5%、60.5%,稳定时间4.7分钟、5.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0E.U.、225E.U.,拉伸面积34.2平方厘米、37.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63.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1%(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8.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8%(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8.0公斤,比对照增产2.79%。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南部、云南中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3

品种名称:川麦43(区试代号:川99-1522)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Syn-CD768/SW89-3243)F1//川6415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苗叶窄,长势旺盛。株高83厘米左右,成株叶片长、略披。穗锥形,长芒,白壳,红粒,粉质-半角质,籽粒饱满。平均亩穗数27万穗,穗粒数36.4粒,千粒重44.9克。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8克/升、769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1.0%、12.3%,湿面筋含量21.8%、24.6%,沉降值16.5毫升、20.4毫升,吸水率52.8%、51.9%,稳定时间2.7分钟、2.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2E.U.、280E.U.,拉伸面积52.1平方厘米、66.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83.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1.3%(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04.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5%(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8.0公斤,比对照增产9.34%。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3万~16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4

品种名称:宁麦13(区试代号:宁0078)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宁麦9号系选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一般,两极分化快,成穗率较高。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松散,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较饱满,半角质。平均亩穗数31.5万穗,穗粒数39.2粒,千粒重39.3克。抗寒性比对照扬麦158弱,抗倒力中等偏弱,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0克/升、79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50%、12.44%,湿面筋27.1%、25.8%,沉降值36.2毫升、35.7毫升,吸水率59.4%、58.9%,稳定时间5.7分钟、6.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95E.U.、278E.U.。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19.01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70%(不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20.91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6.79%(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鄂皖苏浙四省平均亩产400.01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2.31%;河南信阳点平均亩产443.7公斤,比对照豫麦18增产19.5%。

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防止倒伏;注意防治条锈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省鄂北麦区、河南信阳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5

品种名称:花培5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18/花4-3)F1花药培养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2天,比偃展4110晚1天。幼苗半匍匐,叶直立,叶色浓绿,起身早,两极分化慢,分蘖力强,抽穗较迟,成穗率较高,结实性好。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小、上冲,叶色深,长相清秀,穗层厚,穗色黄。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5.9万穗,穗粒数29.9粒,千粒重40.3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偏弱。根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好,耐后期高温,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抗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4克/升、80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38%、14.49%,湿面筋含量31.5%、32.3%,沉降值29.8毫升、30.7毫升,吸水率57.0%、56.8%,稳定时间3.5分钟、3.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8E.U.、240E.U.,拉伸面积52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1.22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6.0%(极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8.5公斤,比对照1偃展4110减产1.43%(不显著),比对照2豫麦18-64增产5.66%(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5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7.5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3万~14万苗。高水肥地利用时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叶锈病。在山东荷泽、河南濮阳、江苏徐州和连云港种植时注意适期晚播。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在高肥力地块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6

品种名称:同舟麦916

选育单位: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豫麦18/濮阳8441)F1/温麦4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1天,与对照偃展4110同期。幼苗半匍匐,叶短宽上冲,叶色深绿,起身拔节较慢,分蘖力较强,抽穗较迟,分蘖成穗率中等。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略松散,旗叶长、平展,穗下节较长,穗层厚,穗色黄。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42.0万穗,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1.0克。苗期长势较壮,冬季抗寒性和抗倒春寒能力强。根系活力强,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后期灌浆快,熟相较好。抗倒性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纹枯病、条锈病、秆锈病,高感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克/升、79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76%、13.15%,湿面筋含量29.1%、31.1%,沉降值29.7毫升、29.5毫升,吸水率55.2%、53.8%,稳定时间1.6分钟、1.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72E.U.、192E.U.,拉伸面积72平方厘米、4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93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4.20%(极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0.48公斤,比对照1偃展4110增产2.51%(不显著),比对照2豫麦18-64增产8.60%(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8.95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7.1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0~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苗。高水肥地利用要降低播量,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在山东荷泽、河南濮阳、江苏徐州和连云港种植时注意适期晚播。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7

品种名称:平安6号(区试代号:南阳996)

选育单位: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莱州953/温2540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1天,与对照偃展4110同期。幼苗直立,叶短宽、青绿色,分蘖力中等,起身拔节较快,抽穗较早,分蘖成穗率一般。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长相清秀,穗层不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商品性好。平均亩穗数40.6万穗,穗粒数33.6粒,千粒重40.6克。苗期长势壮,耐寒性较好。对春季低温较敏感。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根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慢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感至高感秆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3克/升、791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34%、14.96%,湿面筋含量34.2%、34.3%,沉降值34.2毫升、33.4毫升,吸水率65.2%、63.5%,稳定时间2.6分钟、2.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7E.U.、145E.U.,拉伸面积50平方厘米、3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6.98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11.1%(极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48公斤,比对照1偃展4110增产0.24%(不显著),比对照2豫麦18-64增产7.45%(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09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5.6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5~30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在山东荷泽、河南濮阳、江苏徐州和连云港种植时注意适期晚播。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8

品种名称:西农9718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品种来源:西农2611/9062

特征特性:弱春性,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早1天,比对照偃展4110早1~2天。幼苗半匍匐,叶小,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春季起身拔节早,春生新蘖多,两极分化慢,抽穗较早,成穗率较高。株高73厘米左右,株型半松散,旗叶小、上冲,长相清秀,穗叶同层,穗层厚。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较低。平均亩穗数42.6万穗,穗粒数29.0粒,千粒重42.0克。苗期长势一般,抗寒性好,对春季低温较敏感。抗倒性较好。有一定耐旱性,耐后期高温,灌浆快,成熟早,熟相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慢叶锈病、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感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3克/升、79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26%、14.00%,湿面筋含量32.0%、32.0%,沉降值49.4毫升、49.0毫升,吸水率61.8%、57.4%,稳定时间11.2分钟、11.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84E.U.、584E.U.,拉伸面积125平方厘米、484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9.03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4.90%(极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2.26公斤,比对照1偃展4110减产2.60%(不显著),比对照2豫麦18-64增产4.41%(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02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2.7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8万苗,注意防治叶枯病、赤霉病。在山东荷泽、河南濮阳、江苏徐州和连云港种植时注意适期晚播。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9

品种名称:郑育麦958(区试代号:郑育麦031)

选育单位: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WK628/冀麦5418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64晚1天,与对照偃展4110同期。幼苗直立,叶长宽、深绿色,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成穗率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窄短、厚、上冲,株行间透光性好,长相清秀,穗层厚,穗较大码稀。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粒大,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偏高。平均亩穗数38.6万穗,穗粒数31.7粒,千粒重43.1克。苗期长势壮,耐寒性好,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偏弱。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根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期长,耐高温,灌浆快,成熟早,熟相较好,综合抗性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秆锈病,中抗至中感叶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抗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1克/升、80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79%、13.45%,湿面筋含量30.8%、29.4%,沉降值29.5毫升、28.3毫升,吸水率61.8%、60.2%,稳定时间2.6分钟、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4E.U.、198E.U.,拉伸面积32平方厘米、4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5.03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5.70%(极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9.77公斤,比对照1偃展4110减产1.35%(不显著),比对照2豫麦18-64增产4.51%(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4.14公斤,比对照豫麦18-64增产3.8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5~30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5万苗。注意防治赤霉病。在山东荷泽、河南濮阳、江苏徐州和连云港种植时注意适期晚播。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0

品种名称:衡观35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84观749/衡87-4263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早1~2天。幼苗直立,叶宽披,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生长迅速,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成穗率一般。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大、卷曲,穗层整齐,长相清秀。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36.6万穗,穗粒数37.6粒,千粒重39.5克。苗期长势壮,抗寒力中等。对春季低温干旱敏感。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耐后期高温,成熟早,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中感至高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叶枯病较重。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3克/升、79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99%、13.75%,湿面筋含量29.3%、30.3%,沉降值32.5毫升、27.2毫升,吸水率62%、60.4%,稳定时间3分钟、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0E.U.、141E.U.,拉伸面积39平方厘米、3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8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1.98%(不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2.93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6.24%(极显著),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6.78%(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4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0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叶枯病、纹枯病、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1

品种名称:富麦2008(区试代号:豫同M023)

选育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57活体诱变处理后系选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2天。幼苗直立,叶色淡绿,叶宽长、下披,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宽大、上举,下层略郁蔽,穗层厚,穗黄绿色,穗下节较长。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长,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1.0万穗,穗粒数34.8粒,千粒重38.0克。苗期长势旺,抗寒性一般,抗倒春寒能力稍差。抗倒性一般。后期叶功能好,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秆锈病,中感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感至高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4克/升、75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45%、14.56%,湿面筋含量31.8%、32.5%,沉降值31.5毫升、34.0毫升,吸水率62.4%、63.0%,稳定时间2.2分钟、2.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94E.U.、134E.U.,拉伸面积22平方厘米、3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1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45%(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2.2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51%(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3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6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在高肥力地块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2

品种名称:徐麦856(区试代号:徐州856)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州8329/徐州86195-14-4-4-1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晚3天。幼苗半匍匐,叶宽长、青绿色,分蘖力较强,春季起身早,生长速度快,抽穗偏晚,成穗率低。株高8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大、上冲,穗层厚。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粒大,饱满度一般,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37.1万穗,穗粒数32.8粒,千粒重46.8克。苗期长势壮,越冬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稍差。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强。耐湿,抗干热风能力中等,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秆锈病,中抗至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0克/升、773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90%、14.11%,湿面筋含量28.1%、28.2%,沉降值26.9毫升、27.6毫升,吸水率59.1%、59.2%,稳定时间4.0分钟、4.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0E.U.、247E.U.,拉伸面积50平方厘米、4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6.8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2.20%(不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4.1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94%(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22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2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3

品种名称:开麦18

选育单位: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开64/89中170//开1003/温254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晚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慢,两极分化快,抽穗迟,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略松散,叶片下披,穗层整齐,穗大穗匀。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黑胚率高。平均亩穗数38.2万穗,穗粒数36.6粒,千粒重41.0克。苗期长势旺,抗寒性中等。对春季低温敏感,上部小穗败育多。茎秆弹性差,抗倒性较差。根系活力较强,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能力较强,成熟落黄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慢条锈病、叶锈病,中抗至中感秆锈病,高感赤霉病、白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0克/升、80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75%、12.96%,湿面筋含量32.3%、30.9%,沉降值26.8毫升、24.7毫升,吸水率60.0%、59.2%,稳定时间1.6分钟、1.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26E.U.、140E.U.,拉伸面积38平方厘米、3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4.6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04%(极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64.85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7.24%(极显著),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7.78%(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9.2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4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在高水肥地易倒伏,利用时要采取防倒伏措施,如控制基本苗,采取降低底肥用量,在拔节期后追肥等措施。注意防治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生产上注意减少黑胚率。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在高肥力地块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4

品种名称:荔高6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大荔县高城试验站、陕西兴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小偃6号系选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晚1~2天。幼苗半匍匐,叶长宽、黄绿色,分蘖力强,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慢,抽穗较迟,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88厘米左右,株型半松散,旗叶小平展,穗层不太整齐,长相清秀。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黑胚率偏高。平均亩穗数38.8万穗,穗粒数34.4粒,千粒重40.6克。苗期长势较旺,抗寒性中等,倒春寒冻害较重。茎秆弹性差,抗倒性差,个别试点倒伏重。耐后期高温能力中等,略有早衰现象,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秆锈病,中感至高感条锈病,高感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3克/升、78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46%、14.11%,湿面筋含量32.1%、32.1%,沉降值39.8毫升、40.0毫升,吸水率64.4%、64.4%,稳定时间4.0分钟、4.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4E.U.、289E.U.,拉伸面积76平方厘米、7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19%(极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7.27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5.16%(极显著),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5.69%(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03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2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3万苗。在高水肥地易倒伏,利用时要采取防倒伏措施,如控制基本苗,采取降低底肥用量,在拔节期后追肥浇水等措施。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5

品种名称:新麦19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C5/新乡3577)F3d1s/新麦9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早1天。幼苗半匍匐,叶短宽上冲、浓绿色,分蘖力中等,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成穗率较高。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松散,叶片上冲,穗下节长,穗层厚。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40.6万穗,穗粒数35.0粒,千粒重38.3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中等。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中等。后期根系活力强,叶功能期长,耐旱,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白粉病,中抗秆锈病,慢叶锈病,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感叶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2克/升、80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75%、15.57%,湿面筋含量30.0%、30.8%,沉降值42.0毫升、42.6毫升,吸水率56.0%、56.2%,稳定时间8.8分钟、5.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96E.U.、328E.U.,拉伸面积96平方厘米、76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3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78%(极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2.96公斤,比对照1新麦18增产4.33%(显著),比对照2豫麦49号增产4.85%(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0.2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7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8~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苗。注意防治叶枯病和赤霉病。生产上注意减少黑胚率。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6

品种名称:良星99

选育单位:德州市良星种了研究所

品种来源:济91102/鲁麦14//PH85-16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相当。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生长健壮,分蘖力强,两极分化快,成穗率高。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较厚。穗纺锤形,长芒,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41.6万穗,穗粒数35.7粒,千粒重40.0克。茎秆坚实,弹性好,较抗倒伏。轻度早衰,落黄一般。抗寒性鉴定:抗寒性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白粉病,中抗至慢条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4克/升、79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24%、14.42%,湿面筋含量29.5%、31.8%,沉降值27.6毫升、29.8毫升,吸水率63.3%、60.6%,稳定时间2.6分钟、3.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50E.U.、264E.U.,拉伸面积52平方厘米、6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9.13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17%(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9.2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40%(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2.4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播种量不宜过大,精播地块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2万苗,半精播地块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注意N、P、K配合,防止早衰。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的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7

品种名称:科农199

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石4185/科农9204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相当。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春季生长稳健,成穗率中等。株高74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39.6万穗,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0.8克。茎秆坚硬,弹性好,抗倒性好。灌浆快,落黄好。抗寒性鉴定:抗寒性好。对倒春寒有一定抗性。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2克/升、79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37%、14.88%,湿面筋含量32.3%、33.1%,沉降值29.1毫升、27.1毫升,吸水率57.3%、57.3%,稳定时间3.0分钟、2.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71E.U.、171E.U.,拉伸面积41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9.24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19%(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4.20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7.36%(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20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2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的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8

品种名称:济麦22(区试代号:984121)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35024/935106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起身拔节偏晚,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深绿、上举,长相清秀,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半角质。平均亩穗数40.4万穗,穗粒数36.6粒,千粒重40.4克。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有早衰现象,熟相一般。抗寒性鉴定:抗寒性差。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白粉病,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感至高感秆锈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9克/升、773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68%、14.86%,湿面筋含量31.7%、34.5%,沉降值30.8毫升、31.8毫升,吸水率63.2%、61.1%,稳定时间2.7分钟、2.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96E.U.、238E.U.,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5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06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5.03%(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9.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30%(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6.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2.0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旬,播种量不宜过大,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的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9

品种名称:长6359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82230-6/94-5383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冬性,中晚熟,成熟期与对照晋麦47号相当。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分蘖力强,起身较晚,两极分化较慢,抽穗比对照晋麦47晚1~2天,成穗率较低。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松散,茎秆蜡质,叶色深绿,旗叶上举,穗层不够整齐,不育小穗较多。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黑胚率3%。平均亩穗数34.9万穗,穗粒数30.7粒,千粒重40.7克。秆质较软,抗倒性较差,抗冻性较好,熟相一般。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黄矮病、秆锈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6克/升、77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64%、13.96%,湿面筋含量29.7%、31.0%,沉降值23.8毫升、24.8毫升,吸水率59.0%、59.9%,稳定时间2.0分钟、1.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4E.U.、115E.U.,拉伸面积22平方厘米、2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41.7公斤,比对照1晋麦47号增产8.4%(不显著),比对照2洛旱2号增产6.8%(不显著);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3.44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12.8%(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7.5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秋分前后。每亩适宜基本苗22万苗左右。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在丰水年份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渭北的旱地及河南西北部旱薄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0

品种名称:洛旱6号

选育单位: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豫麦49号/山农45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洛旱2号晚1天。幼苗半匍匐,长势健壮,分蘖力中等,起身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扬花早,成穗率较高。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蜡质,成株期叶片上举,叶色深绿,旗叶宽大,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3.5%。平均亩穗数33.3万穗,穗粒数32.3粒,千粒重43.8克。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黄矮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秆锈病,高感条锈病、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5克/升、77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99%、12.97%,湿面筋含量31.4%、30.1%,沉降值26.8毫升、26.5毫升,吸水率61.1%、58.2%,稳定时间1.8分钟、2.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2E.U.、135E.U.,拉伸面积34平方厘米、2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9.2公斤,比对照1晋麦47号增产4.4%(不显著),比对照2洛旱2号增产2.9%(不显著);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18.5公斤,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9.8%(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6.0公斤,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播种量10~12公斤。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渭北的旱肥地及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的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1

品种名称:临旱6号(区试代号:临旱51329)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麦47号/晋麦60号

特征特性:弱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洛旱2号晚1天。幼苗匍匐,分蘖力强,苗期叶片细长,拔节迟,两极分化慢。株高76厘米左右,株型较松散,茎秆蜡质,成株后叶片宽大,红叶耳,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黑胚率1.0%。平均亩穗数37.3万穗,穗粒数31.2粒,千粒重39.1克。抗倒性一般。抗旱性鉴定:抗旱性较差。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黄矮病、秆锈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0克/升、76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39%、14.07%,湿面筋含量30.9%、30.2%,沉降值31.6毫升、35.0毫升,吸水率59.0%、58.0%,稳定时间2.6分钟、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8E.U.、191E.U.,拉伸面积33平方厘米、5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5.0公斤,比对照1晋麦47号增产6.3%(不显著),比对照2洛旱2号增产4.7%(不显著);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04.1公斤,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6.0%(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0.8公斤,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播种量7~10公斤。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在丰水年份防止倒伏。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渭北的旱肥地及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的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2

品种名称:鲁农116

选育单位:山东省桓台县绿丰农科所

品种来源:中麦9号/928802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晋麦47号晚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起身较晚,两极分化较慢。株高73厘米左右,株型半松散,叶色深绿,旗叶上举,通风透光性好,茎秆蜡质,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黑胚率0.9%。平均亩穗数34.0万穗、穗粒数31.0粒、千粒重39.2克。抗倒性较好,抗寒性好,落黄一般。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黄矮病,高感叶锈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8克/升、80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67%、14.53%,湿面筋含量29.3%、32.3%,沉降值34.3毫升、34.6毫升,吸水率62.6%、62.8%,稳定时间3.4分钟、2.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0E.U.、154E.U.,拉伸面积40平方厘米、3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7.4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6.6%(不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18.8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1.2%(不显著)。2004~200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1.6公斤,比对照种晋麦47号增产1.0%。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播种量7~10公斤。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陕西渭北、山东中南部、河南西北部的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3

品种名称:邯4564

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邯88-6012/石5144

特征特性: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平均亩穗数42.4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36.0克。抗倒性较强。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秆锈病,中抗至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8克/升、76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74%、14.73%,湿面筋含量30.2%、33.3%,沉降值30.0毫升、33.3毫升,吸水率53.5%、53.8%,稳定时间3.4分钟、2.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40E.U.、180E.U.,拉伸面积52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8.0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7%(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22.15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5.1%(不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2.2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5.7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5日~10月1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4

品种名称:长4738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82230-6/94-5383

特征特性: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株高80厘米左右。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平均亩穗数38.1万穗,穗粒数32.4粒,千粒重45.0克。抗倒性较弱。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差。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2克/升、76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2%、14.1%,湿面筋含量29.5%、30.8%,沉降值26.8毫升、29.9毫升,吸水率60.8%、58.0%,稳定时间2.2分钟、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22E.U.、184E.U.,拉伸面积32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8.16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0.3%(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2.44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0.0%(显著)。2004~200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4.86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5.88%。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茎秆偏软,高水肥管理下群体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倒伏。适期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确保亩成穗数38万~40万穗。浇足冻水,返青起身期适当控制肥水,春季管理以保证穗粒数,争取增加粒重为主攻方向。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注意预防冬季冻害。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5

品种名称:晋麦79号(区试代号:临旱51241)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晋麦33号/临丰9271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西峰20早1~3天。幼苗半匍匐,苗期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亩穗数34.8万穗,穗粒数26.4粒,千粒重38.1克。抗倒性较好,不抗青干。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黄矮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4克/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36%、14.84%,湿面筋含量35.6%、34.0%,沉降值35.6毫升、40.0毫升,吸水率61.6%、61.0%,稳定时间2.6分钟、3.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96E.U.、194E.U.,拉伸面积24平方厘米、5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75.77公斤,比对照1西峰20增产7.94%(不显著),比对照2长6878减产5.91%(不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98.28公斤,比对照长6878增产1.66%(不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2.92公斤,比对照长6878增产2.32%。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9月下旬~10月上旬,每亩适宜播种量7.5~10公斤,肥旱地适当减少播量,后期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及蚜虫,丰水年份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陕西北部、山西中部、甘肃陇东地区、宁夏南部的旱地种植,也适宜在河南林州的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6

品种名称:赤麦6号(区试代号:赤99-45)

选育单位: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赤8204/赤8517//赤麦1号

特征特性: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83天左右。幼苗直立,叶片绿色。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8.0万穗,穗粒数29.4粒,千粒重36.8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秆锈病,慢叶锈病,高感白粉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0克/升、768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4%、16.88%,湿面筋含量36.9%、36.4%,沉降值40.8毫升、43.6毫升,吸水率61.6%、62.1%,稳定时间4.5分钟、4.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58E.U.、440E.U.,拉伸面积88平方厘米、10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76.9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7.1%;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252.7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2.4%。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1.6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3.7%。

栽培技术要点:清明前后播种为宜,每亩适宜基本苗38万~40万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7

品种名称:丰实麦1号(区试代号:丰实001)

选育单位:内蒙古牙克石丰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科研组

品种来源:6倍体小黑麦/克90-514//张大穗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全生育期95天左右。幼苗直立,苗期生长发育缓慢,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10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红粒,角质率高。平均亩穗数37.0万穗,穗粒数34.2粒,千粒重35.9克。抗旱性和耐湿性较强,抗倒性好,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秆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赤霉病、根腐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8克/升、82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01%、13.80%,湿面筋含量26.8%、31.9%,沉降值30.9毫升、27.0毫升,吸水率62.9%、60.4%,稳定时间1.5分钟、1.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2E.U.、125E.U.,拉伸面积16平方厘米、2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东北春麦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1.4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9.8%(极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279.1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4.3%(显著)。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2.2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42万苗左右,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三叶期压青苗,成熟时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8

品种名称:克旱20(区试代号:克97R-110)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克89-46/Cundo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全生育期95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强,繁茂性好。株高11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红粒,角质率高。平均亩穗数35.9万穗,穗粒数34.8粒,千粒重38.5克。抗旱性和耐湿性强,抗倒性好,熟相好。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叶锈病免疫,中感赤霉病、根腐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3克/升、831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41%、16.13%,湿面筋含量33.2%、37.7%,沉降值45.8毫升、48.2毫升,吸水率67.4%、65.9%,稳定时间3.1分钟、3.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98E.U.、203E.U.,拉伸面积55平方厘米、5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东北春麦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0.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9.9%(极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283.8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5.8%(极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0.3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苗左右,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三叶期压青苗,成熟时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29

品种名称:宁春39号(区试代号:永3119)

选育单位: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

品种来源:永833/宁春4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宁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成熟期与对照宁春4号相当。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硬质,籽粒较饱满,落粒性中等,黑胚率较低。平均亩穗数37.7万穗,穗粒数35.8粒,千粒重46.1克。抗寒性、抗青干能力较好,抗倒性较差,成熟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29克/升、82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73%、14.16%,湿面筋含量29.8%、31.9%,沉降值50.7毫升、36.5毫升,稳定时间8.8分钟、9.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88E.U.、468E.U.,拉伸面积108平方厘米、95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4.81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3.13%(不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471.51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5.5%(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7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1.4%。

栽培技术要点:2月下旬~3月下旬播种,单种每亩适宜基本苗35万~38万苗,套种(“三七”带)每亩适宜基本苗33万~35万苗。注意旺苗控水,注意防治叶锈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宁夏、甘肃、内蒙古中西部、青海东部和柴达木盆地、新疆库尔勒、伊犁和乌市的水浇地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30

品种名称:农麦2号(区试代号:15-1106)

选育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宁1608/蒙鉴3号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成熟期与对照宁春4号相当。幼苗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较低。株高85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落粒性中等,籽粒饱满,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39.1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4.2克。抗寒性较好,抗青干能力中等,抗倒性较差,成熟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28克/升、81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60%、14.18%,湿面筋含量30.8%、31.0%,沉降值47.2毫升、39.4毫升,稳定时间9.6分钟、8.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2E.U.、508E.U.,拉伸面积114平方厘米、106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8.72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1.71%(不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449.28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减产0.6%(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6公斤,比当地对照减产0.1%。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合理密植,亩播量应因地制宜,一般单种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22.5万苗,套种按实际面积和共生作物的不同,适当增加播种量。注意旺苗控水,及时防治蚜虫、粘虫、锈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中西部、青海东部和柴达木盆地、新疆乌市和塔城的水浇地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31

品种名称:武春3号

选育单位:甘肃武威市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石1269系选

省级审定情况:2002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03天左右,成熟期比对照宁春4号早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弱,成穗率高。株高89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落粒性中等,籽粒较饱满,黑胚率较低。平均亩穗数37.7万穗,穗粒数37.1粒,千粒重45.2克。抗寒性较好,抗青干能力中等,抗倒性较差,成熟落黄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黄矮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20克/升、81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36%、13.90%,湿面筋含量32.6%、31.7%,沉降值46.7毫升、38.0毫升,稳定时间3.2分钟、5.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0E.U.、358E.U.,拉伸面积84平方厘米、9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6.29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3.47%(不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457.06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2.3%(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8.4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0.2%。

栽培技术要点: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2℃时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冷凉山水灌区(海拔高于1600米区)每亩适宜基本苗36万~43万苗,平川井泉灌区(海拔低于1600米区)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45万苗。注意旺苗控水,及时防治叶病锈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巴盟、青海东部和柴达木盆地、新疆博乐和塔城的水浇地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32

品种名称:西旱2号(区试代号:AD-4)

选育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

品种来源:8917C/8259[秦麦3号/72114]

特征特性:春性,较早熟,成熟期比对照定西35号早4天。幼苗半匍匐,苗叶淡绿长宽,分蘖较少,有效分蘖率较高。株高82厘米左右,旗叶大而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23.4万穗,穗粒数31.0粒,千粒重44.3克。抗倒伏、抗寒、抗青干能力较强。灌浆速度快,落黄好。抗旱性鉴定:抗旱性较差。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黄矮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9克/升、78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7%、15.1%,湿面筋含量29.0%、33.0%,沉降值17.0毫升、25.5毫升,吸水率55.0%、58.2%,稳定时间0.8分钟、0.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5E.U.、60E.U.,拉伸面积12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西北春麦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3.53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8.6%;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77.76公斤,对照定西35号增产6.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2.99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8.91%。

栽培技术要点:在春季土壤5厘米深处地温稳定通过5~8℃时即可播种,底墒差的年份采用抗旱播种法。在降雨量250~500毫米左右旱地种植时,每亩适宜基本苗25万苗左右,旱薄地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25万苗,寒旱地每亩适宜基本苗25万~30万苗。注意防治白粉病和黄矮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西海固、陕西榆林、西藏日喀则和山南、新疆奇台、河北坝上、内蒙古武川海拔在1000~3837米、年降雨量在250~500毫米的旱地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1

品种名称:青杂5号(区试代号:305)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105A×1831R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134天左右,与对照青杂1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有裂叶2~3对,叶缘波状,腊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侧叠。株高171厘米左右,分枝部位62厘米左右,匀生分枝。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221.2个,每角粒数25.7粒,千粒重3.9克。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5.05%,病指6.47%,抗性优于青杂1号和青油14号。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18.56微摩尔/克,含油量45.23%。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春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52.75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4.92%,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18.46%;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252.45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12.25%,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3.4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52.6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8.46%,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0.9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8.77公斤,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条播,每亩播种量0.35~0.50公斤。2、合理密植:播种深度3~4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保苗1.5万~2.5万苗。3、田间管理:每亩底施磷酸二胺20公斤、尿素4~5公斤。及时间苗、定苗。苗期(4~5叶期)追施尿素每亩6~8公斤。4、防虫治虫: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及甘肃、青海两省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2

品种名称:中油杂12(区试代号:希望568)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6098A×R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苗期半直立,叶色深暗绿,无腊粉,顶裂叶片较小,叶片长度中等、较宽、侧裂叶4对以上,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片边缘有小齿,波状。花期集中、黄花,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株高174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生长势较旺,上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330.0个,每角粒数20.0粒,千粒重3.7克,种子黑色。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8.97%,病指4.95,病毒病发病率0.71%,病指0.56。抗倒性中等。抗病鉴定结果:低感菌核病,高抗病毒病。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15%,硫甙含量19.90微摩尔/克,含油量42.31%。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4.74公斤,比对照增产5.88%,平均亩产油量73.34公斤,比对照增产9.71%;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3.75公斤,比对照增产5.37%,平均亩产油量74.09公斤,比对照增产8.4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4.25公斤,比对照增产5.63%,平均亩产油量73.71公斤,比对照增产9.07%。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8.13公斤,比对照减产5.5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应在9月中旬播种,10月中旬移栽;直播9月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适宜密度每亩0.9万株左右;肥力较高时,每亩0.8万株左右;直播适当密植,每亩保苗1.5万株左右。3.科学施肥:氮肥按6:3:1施用,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60公斤左右,或尿素30公斤左右,硼砂1.5公斤左右,底肥氮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并注意氮、磷、钾配比施肥,底肥施过烯酸钙50公斤左右,氯化钾60公斤左右。追施苗肥,移栽成活后,适时追施提苗肥,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8公斤左右。腊肥春用,在元月底以前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有施硼,应在苔期喷施浓度0.2%的硼肥,苔花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4.防治病害:油菜初花期一周内,每亩100克灰核宁兑水50公斤喷施,一至两次。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3

品种名称:秦优10号(区试代号:2000-5)

选育单位: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2168A×5009C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双低油菜半冬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6天左右,熟期与对照秦优7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绿、色浅,叶大、薄,裂叶2~3对,深裂叶,叶缘锯齿状,有蜡粉,花瓣较大、侧叠,花色黄。株高171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匀生分枝,单株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455.8个,每角粒数21.2粒,千粒重3.4克,籽粒黑色。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20.38%,病指9.79,病毒病发病率10.01%,病指4.29。2004~2005抗病鉴定结果:中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2005~2006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4%,硫苷含量28.56微摩尔/克,含油量42.76%。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6.0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3.47%,亩折合产油量75.76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7.26%;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4.94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07%,亩折合产油量74.73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48%。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0.1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3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当地品种同期播种。2.播量:直播每亩0.3公斤,移栽每亩0.1公斤。3.密度:每亩留苗0.8万~1.2万株。4.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一般亩施尿素15~18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钾肥和硼肥可根据土壤情况适量补施,一般亩施硼肥0.5~0.75公斤。5.加强田间管理:1~2叶期及时间苗,3叶期及时定苗,实施冬灌,及时培土中耕和防治病虫害,封冻前培土壅根,保苗安全越冬。稻田要及时开沟排涝,做好抽薹初期和终花期后茎象甲、蚜虫、菌核病防治,并叶面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等。6.适时收获,堆垛后熟,及时打晒,防止发霉变质。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4

品种名称:亚华油10号(区试代号:H04-4-7)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206A×7-2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绿色,顶叶中等大小,有裂叶2~3对,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叠。株高192厘米左右,株型为扇形较紧凑,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二次有效分枝15个左右,主花序长65厘米左右。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415.2个,主花序角果长5.5厘米,每角粒数20.1粒,千粒重3.2克,籽粒黑褐色,近圆形。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4.13%,病指2.72;病毒病发病率0.72%,病指0.29。2004~2005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2005~2006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病毒病。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14%,硫苷含量22.7微摩尔/克,粗脂肪含量40.67%。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165.23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1.52%,产油量65.83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2.38%;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量173.56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67%,产油量72.0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2.46%。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0.9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0.3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育苗移栽宜在9月15~25日,直播宜在9月25日~10月5日。2.栽培密度:育苗移栽每亩宜在0.7万~0.8万株,直播每亩宜在1.1万~1.2万株。3.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应以腊肥为主,每亩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4.防虫防病: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的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5

品种名称:华油杂12号(区试代号:H0201)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95A×7-5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中游218天左右,长江上游22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圆叶型,有腊粉,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茎绿色,花黄色,花瓣相互重叠。株高长江中游173厘米左右,长江上游195厘米左右,株型为扇形紧凑,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主花序长80厘米左右。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长江中游356.0个,长江上游476.0个,主花序角果长长江中游8.5厘米,长江上游5.5厘米,每角粒数长江中游21.0粒,长江上游18.0粒,千粒重长江中游3.28克,长江上游3.08克,种子黑褐色,近圆形。长江中游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0.81%、病指5.75,病毒病发病率1.93%、病指1.28;长江上游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3.87%,病指2.82,病毒病发病率0.69%,病指0.39。抗倒伏能力强。2004~2005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中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2005~2006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病毒病。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长江中游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45%,硫苷含量20.53微摩尔/克,含油量41.68%;长江上游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42%,硫苷含量21.04微摩尔/克,含油量40.7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5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41%;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1.2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0.08%;2004~200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5.79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1.09%。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7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29%;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8.07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7.18%;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07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64%。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不宜早播,防止早苔早花,注意防治菌核病,注意施用硼肥。应夏播制种。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及长江上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四省市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6

品种名称:沪油17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双4号/8920//中双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双低常规种,全生育期238天左右,与对照皖油14和秦优7号相当。幼苗特性为半直立,叶色为深绿色,裂叶2对,有缺刻,叶缘有锯齿,叶片腊粉较厚,有刺毛,花瓣较大呈椭圆形,花色为鲜黄色,开花状态侧叠。株高165厘米左右,分枝类型为匀生分枝,分枝部位4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二次有效分枝3~4个。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390.0个,每角果粒数20.0粒,千粒重4.2克,种子黑褐色。区域试验田间调查病害结果:菌核病发病率25.66%,病指15.4,病毒发病率11.21%,病指5.99。2004~2005年度和2005~2006年度抗病鉴定结果:高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9%,硫苷含量20.91微摩尔/克,含油量42.00%。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20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6.55%,平均亩产油量69.82公斤,比对照增产8.06%;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5.5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减产3.98%,平均亩产油量65.28公斤,比对照减产6.72%。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1.18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减产0.14%,平均亩产油量67.55公斤,比对照增产0.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播种期9月20~25日,有利秧苗矮壮,秧龄40~45天。2.合理密植:11月上中旬移栽,密度每亩0.8万株左右,根据地力情况可适当增减。3.科学运筹肥料: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施苗肥、腊肥、春肥,巧施花粒肥,肥料的75%在年前施用。4.加强病虫害防治:生长期注意虫害,尤其是蚜虫,应及时防治,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花期防治菌核病。5.适时收获:大部分角果充分黄熟后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76

品种名称:西农优1号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金32A×缙恢10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3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0.1天。株型适中,后期转色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7.6万,株高112.4厘米,穗长25.5厘米,每穗总粒数164.5粒,结实率76.3%,千粒重28.4克。抗性:穗瘟病平均6.3级,最高7级,抗性频率35.7%。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0%,长宽比3.0,垩白粒率38%,垩白度4.7%,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4%。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0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5%(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03.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2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7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7%。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5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6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壮秧。2.移栽:适时早栽,每亩栽插1.2~1.5万穴,每穴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0~13公斤,注意在幼穗分化始期适当追施穗肥。科学管水。4.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感稻瘟病,米质较优。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77

品种名称:Q优108(区试代号:庆优9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Q1A×Q恢10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8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6天。株型适中,叶挺,每亩有效穗数16.5万,株高113.3厘米,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80.3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6.5克。抗性:穗瘟病平均7.0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57.1%。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6%,长宽比2.5,垩白粒率27%,垩白度2.7%,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7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9%(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17.3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7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0.5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6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3.1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9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适时播种,用地膜覆盖湿润育秧或旱育抛秧,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1公斤。2.移栽:秧苗4.5叶左右移栽,每亩栽插1.2~1.5万穴,每穴2粒谷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8公斤。磷肥全作底肥;氮肥60%作底肥、30%作追肥、10%作穗粒肥;钾肥60%作底肥、40%作穗粒肥。追肥在移栽后7~10天施用,穗粒肥在拔节期施用。水浆管理上,前期浅水灌溉,中期轻搁田,后期保持湿润,不可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在抽穗前10天左右防治一次纹枯病,及时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米质较优。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78

品种名称:川江优527(区试代号:川江优3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江育F32A×蜀恢52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0.9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片挺直,每亩有效穗数16.2万,株高114.5厘米,穗长26.4厘米,每穗总粒数176.1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9.3克。抗性:穗瘟病平均5.3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46.4%。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6%,长宽比3.1,垩白粒率28%,垩白度4.3%,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4.2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68%(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14.6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9.4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96%。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6.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适时播种,一般按当地汕优63播种时间播种,播种前晒种,强氯精浸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一般35天左右,每亩栽插1.2~1.5万穴,每穴7~8苗。3.肥水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科学管水,够苗晒田,干湿壮籽。4.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79

品种名称:宜香4106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香1A×宜恢410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7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0.9天。株型紧凑,剑叶较宽,每亩有效穗数17.4万,株高115.7厘米,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61.7粒,结实率73.4%,千粒重31.2克。抗性:稻瘟病平均5.7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39.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3%,长宽比2.9,垩白粒率38%,垩白度5.3%,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3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04%(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90.0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2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2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2%。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2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4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适时播种,一般可与汕优63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采用地膜覆盖保温,培育壮秧。2.移栽:栽插方式以宽窄行为宜,每亩栽插1.2~1.5万穴、基本苗10万左右。3.施肥:大田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每亩施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5,重施底肥,早施追肥。4.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80

品种名称:西农优30(区试代号:中9A/30)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9A×R30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9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0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较长,每亩有效穗数17.5万,株高116.8厘米,穗长26.2厘米,每穗总粒数175.3粒,结实率76.1%,千粒重26.7克。抗性:稻瘟病平均6.7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53.6%。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1%,长宽比3.0,垩白粒率15%,垩白度2.3%,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2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36%(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75.0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0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5.6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20%。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4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壮秧。2.移栽:适时早栽,每穴栽两粒谷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8~10公斤。后期保持湿润,不可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81

品种名称:Ⅱ优728(红良优166)

选育单位: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峰海标记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苏恢72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3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8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剑叶挺直,每亩有效穗数16.9万穗,株高122.8厘米,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61.6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7.5克。抗性:稻瘟病平均5.7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5%,长宽比2.6,垩白粒率36%,垩白度6.4%,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4%。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18%(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74.0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20%。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9.4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6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适时早播,每亩秧田播种量10~12公斤,秧龄30天左右。2、移栽:中上等肥力田块每亩栽插1.5~1.8万穴,每穴1~2粒谷苗,基本苗控制在每亩5万苗左右;肥力偏差的田块每亩栽插1.8~2万穴, 基本苗7~8万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15公斤,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方法,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期氮肥施用,后期适量施用穗肥,以保花肥为主。水分管理上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够苗后及早搁田控旺长,宜分次轻搁;穗分化中期及时复水,后期干干湿湿,收获前一星期左右停止灌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省北部、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82

品种名称:协优红1号(曾用名:红良优5号)

选育单位: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协青早A×红恢1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2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3天。株叶形好,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7.6万,株高116.3厘米,穗长23.6厘米,每穗总粒数143.9粒,结实率78.8%,千粒重30.1克。抗性:稻瘟病平均5.9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60%;白叶枯病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5%,长宽比3.1,垩白粒率63%,垩白度9.3%,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3%。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6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64%(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29.3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2.0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7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水育秧每亩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秧龄30~35天。2.移栽:合理密植,双本栽插。一般每亩栽插1.5~1.8万穴、6~8万基本苗,保证每亩有效穗在18万左右。3.肥水管理: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肥水管理技术,施肥水平应略高于汕优63。本田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作底肥,注重氮、磷、钾肥合理施用。插秧后5~7天每亩施尿素15公斤,孕穗期每亩施尿素2公斤。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插、深水活棵、薄水促蘖、干湿壮籽的技术。4.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稳产性一般,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省北部、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83

品种名称:津粳优28(金粳优28)

选育单位:天津市丰美种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津1007A×金恢2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7天,比对照秀水63迟熟5.2天。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叶片宽大挺直,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每亩有效穗数18.6万,株高119.7厘米,穗长20.0厘米,每穗总粒数178.6粒,结实率77.0%,千粒重24.8克。抗性:稻瘟病平均3.7级,最高5级,抗性频率50%;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2.9%,长宽比1.9,垩白粒率23%,垩白度3.7%,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5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5.15%(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69.0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7.1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5.3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6.12%。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58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5.3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单季晚粳生产季节适时播种,种子应进行消毒处理,控制播种量,秧田用种量约为常规品种的一半。秧田施足基肥,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适当密植,秧龄宜短不宜长,插植规格23.3厘米×13.3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肥宜早,早促早发,确保有效穗18万以上。科学管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方法与一般常规稻相似。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高,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和湖北省、安徽省的南部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84

品种名称:津粳优68(金粳优68)

选育单位:天津丰美种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津1007A×金恢6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0.5天,比对照豫粳6号早熟6.2天。株高104.2厘米,穗长21.9厘米,每穗总粒数155.5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5.7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3级,穗颈瘟3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4.9%,垩白米率26.5%,垩白度4.8%,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 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豫粳6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9.6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6.5%(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68.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7.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6.9%。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8公斤,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11.9%。

栽培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前注意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要施足基肥,控制播种量,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宜短不宜长,株行距23.1厘米×13.2厘米,每穴栽双株。3.肥水管理:施肥宜早,早促早发,搭好丰产架,确保有效穗18万以上。在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不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二化螟,其它病虫草害防治同一般常规稻。

推荐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较早熟,产量高,适应性广,稳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河南省沿黄稻区、山东省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淮北)及陕西关中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85

品种名称:津粳优88(金粳优88)

选育单位:天津丰美种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津1007A×金恢8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8.3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1.6天。株高119.0厘米,穗长20.7厘米,每穗总粒数203粒,结实率76.6%,千粒重24.2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3级,穗颈瘟3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4.9%,垩白米率21%,垩白度3.4%,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豫粳6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6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9.6%(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79.9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9.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8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9.6%。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2公斤,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15%。

栽培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前注意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要施足基肥,控制播种量,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宜短不宜长,株行距23.1厘米×13.2厘米,每穴栽双株。3.肥水管理:施肥宜早,早促早发,搭好丰产架,确保有效穗18万以上。在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不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二化螟,其它病虫草害防治同一般常规稻。

推荐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河南省沿黄稻区、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淮北、安徽(沿淮、淮北)及陕西省关中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86

品种名称:吉粳801(区试代号:吉特624)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05A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