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湖北省
-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7〕17号
- 【发布日期】2007-02-26
- 【生效日期】2007-02-26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湖北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鄂政发〔2007〕17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制定《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五”时期,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克服“非典”、禽流感疫情和汉江洪水等不利影响,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民增收取得新突破,农业经济再添新活力。“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1?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082?13亿元,其中林牧渔业比重达到47?2%,比2000年上升2?8个百分点。农业内部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达到49%,粮食总产达到2177?38万吨;油料总产达到293?9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达到219?15万吨,居全国首位;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41?43万亩,产量达到37?5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加64?32万亩、7?07万吨。养殖业快速发展,肉类总产量342?63万吨,水产品产量318?21万吨,年均分别增长4?8%、6?3%。全省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粮食、棉花、油料、畜禽、水产、蔬菜、果茶、林特等八大优势产业。
2?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97家,其中省级158家、国家级21家,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利润49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15家、过亿元的161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2万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500个、中介组织带动型3800个、专业市场带动型900个,有14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农业订单面积达到3600万亩,订单交易额203亿元;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联结农户56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6%。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省共投资20多亿元,实施了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产业工程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入40多亿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对农民购置农机具给予补贴等。从2004年起,省政府每年筹集5-10亿元资金,用于20个粮食主产县市的高产农田建设。投资200多亿元用于堤防、病险水库、分蓄洪区、城市防洪等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长江干堤、汉江遥堤综合治理的建设任务,至2005年底,堤防加高加固约1488公里。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省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7%,通沥青(水泥)路达到43%,基本实现乡乡通沥青(水泥)路。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实现全部行政村通电。行政村通电话比例达到99%。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6%。解决了全省农村20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65?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升,农机总动力达到1850万千瓦,比2000年底增长31%;机耕作业占耕地面积的66%,比2000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成效明显,沼气用户达到120万户,净增70万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36?67万公顷,封山育林453?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05年的36%。
5?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筹集资金5?21亿元,对201?2万名农村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课本费、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筹集资金25?82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投入1?7亿元用于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497万人。筹集1?3亿元用于部分农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血吸虫病防治以及支持血吸虫病疫区沼气建设和厕所改造。新建、扩建23个县市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改造乡镇文化站350个,为29个贫困县市配送流动电影放映车。
6?农村改革逐步深化。2003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启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到2005年底已有53个县市基本完成,全省多数乡镇实行党政一把手“一肩挑”,乡镇党委委员控制在9人以内并交叉任职,乡镇机构精简为“三办一所”。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开并完成整体转制,乡镇公益性服务事业“以钱养事”的新机制初步建立。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基层民主建设继续加强,逐步推进乡镇“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建立和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稳步开展,依法确权确地到农户工作基本完成。
7?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99元,比2000年增加831元,年均增长6?4%,人均现金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79%,比2000年上升10个百分点,农民从二、三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明显提高。农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用于食物开支的比重进一步降低,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0?53降为2005年的0?49;用于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居住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三项合计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到27?5%,比2000年上升7个百分点。扶贫攻坚成效明显,全省贫困人口由“十五”初700万人减少到430万人,解决了27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发达地区比,相对落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农业增效难。“十五”期间国家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由于过去欠账较多、基建投入相对不足、农村取消“两工”后新的劳动积累机制尚不完善等原因,农业基础设施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省40%的农田不能保收,60%的农田也只能抗御5年一遇的灾害;全省泵站现有装机容量220万千瓦,60%的机电设备和40%的渠系严重老化,粮食主产区的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已不堪重负。加上近年来粮食科技研究和推广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粮食单产自1997年以来基本徘徊在700斤左右。粮食增产难,比较效益低,制约着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
2?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由于规模化程度较低,各种节本增效技术、标准化种植规程和农业机械化很难推广普及,加上农民的知识与技能存在差异,农业生产成本要明显降低十分困难。自2003年以来,化肥、种子、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50%左右。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制约了农民增收,削弱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农村居民享有的交通、文化、娱乐、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程度远低于城市,用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不宽,失业、养老等其他社会保险刚刚起步。村庄建设规划缺乏,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配套,人畜混居现象严重。
4?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区域发展难度很大。目前全省35个山区县市人均财政收入和城镇化水平不到平原县市的一半。全省农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110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90万人,其中29个贫困县市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分别占70%左右。由于山区退耕还林任务调减,替代产业刚刚起步,新的利益补偿机制尚不健全,造成山区农民增收步伐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统筹区域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
二、“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全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和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反哺农业是带有普遍性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随后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方略;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这些方针政策的提出,为进一步理顺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带动。我省区位条件优,产业基础好,科教资源中部领先。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将为农村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撑;农业产业化的加快发展,将为农业增效培育新的增长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武汉城市圈的兴起,将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展新的空间。这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土地资源的硬约束日益突出,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难以维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耕地面积年均减少7‰,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一减一增”使我省人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1?24亩降低到2005年的0?78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警戒线。将来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生态建设用地还将进一步增加,耕地数量减少趋势还会延续。加上土地生态恶化,耕地质量下降,产出率难以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对我省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将形成长期深远的影响。
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难以适应转移就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随着打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出现劳动力“空心化”的局面,留守种地的农民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农技推广体系尚未健全,机械化普及率不高,高素质农民数量不足,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将面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困境。
3?农产品市场风险增加,我省农产品贸易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按照中国加入WTO协议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将由2000年的21?3%削减到15%左右,农产品关税保护措施会明显弱化。同时,随着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逐步取消,非关税保护措施也将弱化。“双重弱化”将使我省大宗农产品贸易面临更大的市场挤压,其他农产品由于受国际贸易壁垒限制,出口前景也不容乐观。
三、“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重点,以深化农村改革和推动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村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我省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产优先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建设现代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2?坚持科教兴农。立足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良种良法研究,建立健全科技推广和农民技术培训机制,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坚持实施农业保护。合理利用WTO规则,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和保护,将农业支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综合运用转移支付、税收、信贷、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更多地通过市场调控来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4?坚持因地制宜和量力而行。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民意,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5?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决保护耕地,有效利用水资源,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倡发展生态型农业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耕地保有量6500万亩以上,建成高产农田1000万亩。大型泵站形成有效装机容量55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00万亩。小麦和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55%。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提高3-5%,对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率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2300万吨、42万吨、330万吨、450万吨、370万吨。小麦和水稻优质率达到60%。
――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12%,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到2010年达到4145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万人,乡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降低到50%以下。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基本解决列入国家总体规划的160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现村村通公路、90%村通油路(水泥路),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县为单位覆盖率达100%;村级通电率达到100%;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及重点
(一)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加强以基本农田为重点的耕地保护。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力度,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承包农户,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以46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重点,开展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通过田、水、林、渠、路的综合治理,改善农田小气候和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保墒和排渍能力,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高产农田1000万亩。加大土地整理和开发力度,新增可耕地面积80万亩,改良土壤50万亩,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以上。适度提高复种指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达到2300万吨。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江河堤防整险加固力度,重点建设荆南四河、汉江中下游堤防、连江支堤,洪湖、华阳河等分蓄洪工程。基本完成病险水库整险加固,水库病险率控制在3%以内。农田水利建设,对38处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建设48个重点中型灌区和14个山区万亩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对65处124座大型泵站和84处中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改善除涝面积2112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00万亩以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抓好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建立和完善取消“两工”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引导农民投工投劳,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后管护,通过产权改革、承包、租赁等多种途径,建立健全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后管护制度,提高工程使用效率和寿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质,着手解决部分湖泊、水库的水质下降问题。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在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建成25万亩节水农业示范田。
――推广粮食增产技术。加大科研投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加快培育能提高粮食单产、改善粮食品质的新品种;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优质良种繁育基地,进行优质原种繁育,建立种子适应性品比和品改试验田,进行良种选育和推广示范,提高良种覆盖率,到2010年全省基本普及粮食良种。配合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积极组织配套科技进家入户,加强先进栽培技术、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益。抓好植保工程,稳定提高防控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粮食作物重大病虫灾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利用中低产田实施粮-草轮作,通过豆科牧草固氮沃土,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二)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种植业。重点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生产集约化水平和品种优质率,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粮食生产逐步向荆州、襄樊、孝感、黄冈等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和其他粮食主产县(市、区)集中,稳步发展荆州、襄樊、孝感3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加快建设黄冈大型商品粮基地,争取将荆门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继续抓好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和专用粮食生产,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500万亩。“双低”油菜和优质棉花生产向江汉平原、鄂东低山丘陵和鄂中北丘陵岗地集中,建成优质“双低”油菜基地1500万亩、优质棉花基地400万亩。武汉等大中城市周边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万亩;长江沿岸9县市和丹江库区建设柑桔板块200万亩;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和幕阜山区建设优质茶叶、食用菌、魔芋、药材、板栗、蚕茧和竹类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各类特色农产品综合优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
――水产业。按照可持续发展思路,调整水产养殖业的区域和内部结构,倡导生态养殖模式,增强水产业竞争力,建设水产强省。优化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提高名特优比重,建设特色养殖区。荆州、武汉、仙桃等平原精养区,稳步发展四大家鱼,积极普及良种和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洪湖、监利、汉川、阳新、鄂州等湖面放养区,重点发展河蟹、青虾、黄鳝、泥鳅等特种养殖;夷陵、长阳、宜都等水库网箱养殖区,因地制宜发展叉尾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