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地方法规>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改委拟订的 《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八五”规划和十年设想》的通知
  • 【发布单位】80202
  • 【发布文号】--
  • 【发布日期】1991-06-03
  • 【生效日期】1991-06-0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
  •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改委拟订的 《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八五”规划和十年设想》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改委拟订的
《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八五”规划和十年设想》的通知

(1991年6月3日津政办发〔1991〕2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体改委拟订的《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八五”规划和十年设想》,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八五”规划和十年设想

一、八十年代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就。
――通过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社会化服务,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商品经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实行企业扩权、二步利改税、承包制、厂长负责制等改革措施,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在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方面有了一定进步。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得到适当调整,在坚持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价格的调整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善,以及经营主体的增加,经营方式的改革,商品市场空前活跃,资金、技术、劳务、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也开始建立。
――初步调整和改进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方式及手段,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间接调控手段的运用有所加强。
――根据天津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港口管理体制、区街体制、城建管理体制、农副产品产销管理体制、粮油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取得新的进展;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平方公里工业区和配套的生活区基本建成;合资建成了一家商业保税仓库。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一九九0年比一九八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增长96%,平均每年增长7%;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增长84%,平均每年增长6.3%;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一点六倍,平均每年增长10.2%。外向型经济迈出新的步伐,一九九0年我市出口达到十七点八六亿美元,创我市历史最高水平,十年累计创汇相当于前三十年总和的一点一倍。城市基础设施加强,载体功能大大提高。科技事业获得重大成果,十年完成四千多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这十年也是全市人民生活提高最快的十年。一九九0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一千五百二十二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一九八0年增长6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一千零六十九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97.5%。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三点六平方米增加到六点七平方米。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
通过改革,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同时,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开始得到发挥,原来那种过度集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新旧体制正处在一个交替、转换关键时期。
由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崭新的开拓性事业,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同时,改革还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改革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经营机制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市场体系不完备,规则不健全,比价关系依然扭曲,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相对滞后,地方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形成;改革和开放结合得不够紧密,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这些问题表明,已有的改革远未实现传统体制向新体制的转换,距离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九十年代,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形成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这一基本方向,紧密结合本市特点,努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二、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贯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企业、市场、宏观调控三个环节的综合配套改革,逐步理顺和规范一些基本的经济关系,重点是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
(三)改革与发展紧密配合,把经济工作中的难点作为改革的重点,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推动技术进步为主攻目标,为实现天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
(四)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围绕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改革步伐。同时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推进改革,以改革促进稳定。
(六)从天津的实际情况出发,稳步推进,配套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走出一条符合天津市情的路子。

三、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的目标是,力争用五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初步建立起能够充分发挥天津经济中心作用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力争到二000年基本确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国际市场衔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具体目标是:
(一)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特别要建立起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基本做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逐步形成公有制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二)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在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其他多种经济成分,特别要注意发挥它们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的作用,并加强引导和管理。
(三)基本理顺比价关系,整顿“双轨制”,初步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多数商品价格在市场中形成,有些商品价格要同国际市场价格衔接。
(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特别是要建立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扩大和强化我市作为开放型、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待业、医疗保险制度。
(六)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改革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地方宏观调控体系。

四、几项重点改革
(一)关于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的重点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八五”期间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善企业经营机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进步机制,并努力为企业创造大体平等的竞争环境。与此同时,进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经营方式的试点,为最终建立起机制活、效益高、重视资产增值、基本适应国际经济运行惯例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
1.采取多种途径,分期分批改善企业机制,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理顺党、政、工三者关系,调动经营者和职工两个积极性。继续完善承包制,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通过“嫁接”外资,改造老企业;实行城乡企业联营或“一厂两制”等。同时分期分批选择部分大中型企业进行带有突破性的改革试验。
在实事求是调整承包基数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分档挂钩、自选标准的承包办法。积极推行全员承包。继续完善企业工资总额与效益挂钩的办法。建立承包风险基金,逐步改变包盈不包亏的状况。
结合加强企业管理,配套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切实改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进一步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全面反映职工劳动质量和数量的工资制度。有条件的,实行计件工资制。对技术工种工人进行定期考工升级,逐步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苦、累、脏等工种,可采用特岗工资制,吸引企业职工进岗或社会待业青年就业。继续发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建立厂内待业保险制度。
建筑业改革的重点是,调整结构,搞活大中型建筑企业,扩大招标范围,鼓励竞争,优胜劣汰;扩大承包范围,实行项目管理,多搞“交钥匙”工程;划小核算单位,改进用工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优化队伍结构。
2.强化企业的技术进步机制。要把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同改造企业特别是老企业结合起来。每年规划一批重点开发和改造项目,组织科研、生产、技贸等各方力量联合攻关,尽快形成生产力和规模效益。要在企业改革中强化企业技术进步机制:(1)制订企业技术改造的考核指标,纳入承包合同;(2)建立健全企业技术指挥体系,实行厂长领导下的技术总负责人责任制;(3)企业内部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加强产品中试环节,加快科技成果向批量产品转化;(4)推广技术承包,把技术进步与职工和技术人员的利益联系起来;(5)逐步建立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技术保证体系,建立市、局、企业三级技术开发基金,落实现有的促进技术进步的各项政策,包括有计划有重点地提高折旧率、提高技术开发基金提取比例,用足用好这些政策;(6)实行科研生产一体化,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3.发展企业集团,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有计划地积极发展企业集团,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多功能的企业集团和以名优产品或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取得规模效益,增强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八五”期间要结合发挥现有优势,把天津的海洋石油化工、汽车、电子、轻纺、服装等行业的企业组织结构理顺,组建一批成气候的、能够向外打的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的改革要深化,制度要创新,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功能要进一步增强。一是要逐步推进资产一体化,壮大核心层,发展紧密层,强化连接纽带,理顺内部关系。二是要排除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障碍,突破“三不变”(企业隶属关系、财政上缴渠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旧体制,实行新的领导体制,原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集团实施行业管理。三是给集团以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包括外贸进出口权和一定额度的技改、引进项目的审批权。四是在技术开发基金、折旧、留利、人事、劳动、分配以及信贷等方面实行适度倾斜政策。五是给集团以一定的融资权,并集中成员企业一部分发展基金、折旧基金和技术开发基金,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投入企业,有偿使用,以发挥其作为投资中心的作用;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成立财务公司,以挖掘资金潜力,发挥资金效益。六是鼓励集团在国外设厂办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
按照产业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该淘汰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并转。配套制订推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通过承包、租赁、联合、并转、组建集团等多种途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4.进行股份制和税利分流的试点,探索新的经营形式。“八五”期间,要结合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发展企业集团,推行以公有制法人参股、控股、持股为主的企业股份制,并选择一些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公开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试点。
选择部分集体企业,在清理资产、界定产权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合作经营的试验。
选择一两个行业进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的试点。
5.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合理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
6.为企业创造大体平等的外部环境。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在简化税制、公平税负的原则下,逐步统一企业所得税率。逐步改革包括折旧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在内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使各类企业的成本管理趋于一致,为企业平等竞争,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检查扩权落实情况,切实扭转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现象。
7.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工作,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混乱问题,保护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犯。对国有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合资、参股经营,优化配置,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使用效益。探索和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
8.进一步搞活城乡集体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职工集资、适当分红,集体积累、自主支配的方向发展。
(二)关于价格改革
“八五”期间,国家在价格改革方面的步子较大,要提高煤炭、石油、木材等系列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价格,提高粮食合同定购价格和城镇居民的口粮、食油以及民用煤(气)价格,逐步解决购销价格倒挂问题。要整顿价格双轨制,实行并轨或缩小轨差。有计划地扩大放开价格的商品的比重。
我市价格改革的重点,一是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严格控制物价总水平;二是改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对前已放开后又管住的价格,一般都要尽快放开,“八五”期间要继续提高价格放开消费品的比重;三是逐步理顺人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主要副食品价格和公用服务收费,争取在“八五”前几年逐步解决粮油、副食品价格问题。
对基础原材料和能源,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缩小双轨价差或并轨。对实行补贴的亏损、微利工业品,经过逐步调整价格,能放开的放开。实行新品新价、优质优价,促进产品升档。逐步解决粮油购销价格倒挂问题。进一步理顺蔬菜和副食品的购销价格。
在价格改革过程中,要注意提高企业的消化能力和适应居民的承受能力,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大多数居民生活不受影响。要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力争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保护群众改革和建设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三)关于市场体系建设和流通体制改革
天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要在加强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更充分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成为北方的流通中心。市场流通的改革要与这一要求相适应。
1.改革商业、物资体制。一是充分发挥国营、供销社商业的主渠道与蓄水池作用,促进大进大出和商品物资的集散。进一步发展集体、个体商业。实施对社会商业的统一管理,增强商业整体功能。二是组织跨地区、综合性或专业性的流通企业集团;推动工商联合,发展联营、联销,试办产销结合的商业物资批发集团。三是完善批发体系,理顺各类批发之间的关系,建立新的批发格局。同时延伸批发销售网络,增强集散功能。批发商业企业或产销结合的批发集团,到主销区和要开辟的新销区设销售庄点,或利用当地国营商业、供销社商业批发网络联合办店,形成一批新的辐射点,把销售力量向城镇和农村延伸。四是国营商业在组织好国内商品流通的同时,发挥自身腿长、联系面广的优势,利用开发区、特区、边境地区的内外贸渠道,借船渡海,发展小额进出口贸易,扩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五是按照商流与物流分离的原则,储运企业向社会化的集团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开放的物资中心。
2.改革外贸、外汇管理体制。要建立鼓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制。一是继续完善外贸承包制,加强外贸企业经营管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工贸结合、联合统一对外的外贸经营体制;二是在完善外贸收购制的同时,积极推行自营出口制、代理制,并通过发展“三来一补”、合资企业扩大出口,充分利用开发区、保税区政策和特区窗口发展出口和转口贸易,形成多渠道出口的体制;三是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调整人民币汇率,改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过渡到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四是建立发展外向型经济调节基金,用于筹集买汇资金和调节内外销商品分配比例,创造外销优于内销的政策环境;五是适当扩大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的外贸经营自主权,组建一批工贸结合的综合商社,鼓励参与国际竞争,打入国际市场;六是积极发展保税仓库和保税区,促进津欧大陆桥的建设和利用,在天津开办北方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3.培育和发展市场。一是开辟区域市场。即通过地区经济协作和企业的横向联合,在省、市之间组织工业品与农副产品、原材料与加工产品对流贸易的共同市场;在部分地区及县市拓展流通渠道,建成区域性市场根据地。二是进一步完善消费资料市场,扩大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发展综合的、专业的、现货的、期货的市场组织和多种交易方式,健全市场中介服务。三是建立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包括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重要物资、商品的期货市场等。四是制订市场法规,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健全市场管理监督组织,强化市场管理,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四)关于金融体制改革
同经济中心和沿海城市的地位、作用相适应,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发展金融事业,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北方金融中心。
主要措施:一是加强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领导和管理,建设中央银行领导下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完善专业银行的内部机制和经济调控职能,建立健全专业银行的经营责任制,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制度。组建交通银行分行;争取建立合资银行、引进外资银行;适当发展城市信用社,建立城市信用社联社;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二是按照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有效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汇率等金融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结构调整。三是逐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发展证券交易市场,建立证券交易所;鼓励发行债券、股票,扩大区域间的资金融通,广泛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居民储蓄;与住房制度改革配套,开办住房储蓄、住房信贷和建立住房储蓄银行。四是积极筹办同城清算中心;创造条件建立京、津、唐清算中心,逐步建设异地清算系统;逐步实现支付工具票据化。
(五)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天津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老工人多,老企业多,为保证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必须及早谋划并迈出重要步伐。要根据社会共济和自我保障的原则,逐步改革职工养老、待业、医疗保险制度。这项改革可分三步走:前两年调查研究,制订方案,组织试点或局部实行;再用三年调整充实,向面上推开;后几年进一步完善、健全。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实行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险;在农村建立费用由个人交纳和集体互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扩大和完善城市职工的待业保险。将目前对国营企业部分职工实行的待业保险,逐步扩大到国营、集体以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八五”前两年,根据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重点研究解决关停企业和老企业合资过程中待业及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待业保险制度要与劳动力管理、开发多种经营、组织转岗培训、发展劳务市场等统筹规划,配套实施,形成一个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灵活的待业一再就业机制。三是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市情况的医疗保险制度。
(六)住房制度改革
我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原则指导下,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促进资金良性循环,加快住房建设和解决住房问题的步伐。
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要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以解决低租金为基本内容起步的方针。
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任务:一是逐步改革低租金制度,在统一公房租金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把公房租金提高到包括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三项因素、并力争达到包括投资利息、房产税在内的五项因素构成的成本租金。新分配公房实行新的租金标准。租金提高后可以适当给职工以补贴。二是本着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建设投资新体制,发展住房合作社和商品房开发公司,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多种形式的筹资建房;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买房;建立多层次的住房基金。三是在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同时,健全和发展房地产业。要逐步建立住房设计、开发、建设、修缮、服务体系;发展住房金融业务、房产评估体系和房产交易市场等。
(七)关于农村改革
1.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稳妥地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2.坚持粮食及农副产品的合同定购和议购制度。进一步完善蔬菜及副食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城郊型、外向型农业。
3.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稳步健康地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合理发展多种经济成份,保持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八)关于地方经济调控体制改革
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要求,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逐步建立以国家计划为主要依据,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相配套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制度,特别要改革政府经济管理方式,健全间接调控机制,更好地运用价格、信贷、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
1.改革财政体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实行分税制,要做好准备工作,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进行。当前要积极推行复式预算制度。相应改革区县财政体制,适当提高市级财政的财力;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保证重点生产建设资金需要。贯彻经济决定财政的指导思想,理顺分配关系,增强财政调节经济的能力。强化税收管理,严格以法治税,充分发挥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和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2.改革计划体制。改进指令性计划管理,运用价值规律,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健全指导性计划的实施办法,加强对市场调节的宏观引导。建立科学的计划程序和决策责任制,逐步把计划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全社会经济活动的预测、规划、指导和调控上。改革投资体制,逐步改变现行的按生产能力和投资限额划分项目审批权限的办法,实行按产业政策,分行业、分产品确立项目审批权限。理顺计划、财政、银行以及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计划部门综合平衡、执行产业政策和综合协调经济杠杆的作用,形成计划、财政、金融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体系。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主要内容的核算和考核制度;加强和改进审计、统计、物价、劳资、税务、信息、计量、工商行政等部门的管理,更好地为调控经济运行服务。加快地方经济法规的建设,促进经济调控的法制化、规范化。
3.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把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搞好规划协调、服务、监督。同时要强化经济综合部门和调节部门的作用,精简合并业务重叠、分工过细的机构,改进管理,提高效率。相应发展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
4.继续深化和完善市区体制改革。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简政放权、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市与区的关系,充分发挥各市区“建设管理城市、组织人民生活、相应发展经济”的作用。

五、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
“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分复杂和繁重,必须统一认识,全面规划,因势利导,逐步推进。初步设想,“八五”前两年要在继续进行治理整顿的同时,围绕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主进行配套改革,并研究制订和逐步实施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体制和政策;后三年以扩大对外开放为主,相应推出较大的配套改革措施,促进机制转轨和结构调整。“八五”期间要重点抓好搞活大中型企业、价格改革、金融改革、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九五”期间要在继续完善上述五项改革的同时,健全、完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进行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和调整。
要搞好体改部门的建设,加强改革的组织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体改部门的应有作用,在市、区、县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健全改革机构,充实力量,制订具体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实行改革项目分工负责制。各部门拟订的本部门的改革方案,一般应先送同级体改部门组织协调后再报政府审批。农村改革,按市委、市政府部署,由市农委组织实施。
要进一步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意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发挥我市作为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的作用,搞好对内对外的服务,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