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和发展 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和发展
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的通知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川府发〔1994〕151号)
高等学校发展校办产业既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民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大力推动全省高等学校校办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现就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发展校办产业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发展校办产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客观需要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发展高等学校校办产业,对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加强教育与社会、师生与工农、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促进社会科技进步,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对于高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体系,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待遇,巩固和发展高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象重视经济和教育工作那样重视高校校办产业工作,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发展校办产业的基本原则
为了更快更好地推动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高校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校因地制宜,发展多类型、多形式、能体现自身特点和发挥自已科技优势的产业。校办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的,要逐步形成骨干企业或拳头产品,努力发展集团化企业和三资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进入当地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在学校周边开辟校办产业园区,使校办产业向科工贸一条龙、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有条件的校办企业,经批准,通过试点,可以逐步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校办产业发展水平一般的,要在继续巩固和办好一批企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形成和办好自己的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带动其它企业的发展。校办产业发展较差、起步较晚或还未起步的,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开拓,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打开局面,迎头赶上。
高校校办产业要坚持以国内外市场和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学科优势为依托,以产品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要把市场的需求同自身的特点和学科优势紧密结合起来,选准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项目,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此为辐射源,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要千方百计创造出名、优、特、新产品,作好营销工作,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高校发展校办产业的重点是发展科技企业,特别要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发展科技产业必须强占科技制高点,掌握竞争主动权。科技产业的发展要与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使教学与科研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建立教学、科研同产业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教学、科研要为校办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校办企业要为科研成果的中试和转化提供条件,特别要围绕高校科研成果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作好相应工作。要把技术改造纳入校办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增强其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到本世纪末全省高校校办产业的基本任务
从1995年到2000年,全省高校校办产业工作要以《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指导,贯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大力发展校办产业”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高教战线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力争全省高校校办产业在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有重大突破;在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上有重大突破;在提高效益上有重大突破,为推动全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大的贡献。
在深化高校校办产业改革方面,要在校办企业中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1995年以前,全省在6个校办企业中开展试点工作;1996年至1997年,大多数校办企业完成产权改造任务,建立新的微观运作机制;到本世纪末,在全省高校校办产业中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在经济指标方面,要在1993年的基础上,全省高校校办产业到1997年实现总产值和利税翻一番的目标,即总产值达到10亿元,利税达到1.8亿元;到2000年实现总产值和利税翻两番的目标,即总产值达到20亿元,利税达到3.6亿元。
四、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搞好校办产业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必须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校办企业的改革试点要参照中央和省关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办法进行。通过改革试点,首先在条件较为成熟的校办企业建立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内容,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目前尚未开展改革试点的校办企业,要努力贯彻《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 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为今后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好基础。已经开展改革试点的校办企业,要有步骤地开展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逐步理顺产权关系,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按企业的办法,建立健全校办企业的内部制度,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转换高校校办企业经营机制,要坚持企业与学校适度分离,对从事校办产业工作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职人员合理分流,在管理体制上严格分开,用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对校办企业进行管理。当前可继续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经营目标责任制,高校除了享有选择企业负责人、重大决策、收益分配和资产转移与重组等权利外,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对于高校办的第三产业和小型工业企业,根据不同情况,有的可以改建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有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方式经营。
五、加强校办产业队伍建设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快校办产业的改革和发展,队伍建设是根本。办好校办产业必须依靠企业的领导管理队伍与专业技术队伍,二者缺一不可,而选配好企业的厂长、经理,乃是关键所在。学校要选派思想素质好、事业心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并有求实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领导岗位,并帮助组建一个结构合理、团结协调的领导班子;要充实一批适宜从事校办产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逐步形成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相配合的富有活力的校办产业队伍。
学校和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校办产业的骨干队伍进行继续教育,开展短期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以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的需要。
为了有利于稳定和充实校办产业骨干队伍,校办产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编制在企业的,评聘工作可参照国有企业的办法进行;编制在学校的,其评聘指标在学校总指标内切块解决。在掌握评审条件时,应以其在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水平与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校办产业中兼职的专业人员,仍按原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进行评聘。根据工作需要,经学校同意到校办企业兼职的教职工,可获取企业的合理报酬。
要积极为改善校办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办实事。他们的收入要与企业的技术进步程度和经济效益挂钩。对于在校办产业中做出贡献的骨干人员,要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以充分调动积极性,鼓励其长期从事校办产业工作。
六、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高校校办产业发展
我省高校数量较多,且隶属关系多元化,发展校办产业又是一项多门类的经济实践活动,涉及面广,特别是办科技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工作难度大。因此,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学校加强对校办产业的领导管理和大力支持,重点是搞好规划、导向、协调、服务和监督工作。
省的计划、经济主管部门要把发展高校校办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四川经济建设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已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校办企业,要在流动资金、技改、能源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与其它国有企业同等对待等。为实现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经批准上的基建、技改项目,应分别纳入省上计划、经济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教育、科技要有重点地推荐项目,并配合计划、经济和银行等部门严格做好项目前期审查工作。
省财政应设立支持高校校办企业周转金,帮助解决校办产业资金紧缺问题。
省经济、财政和省金融等部门要从资金来源上积极帮助、支持省上建立高校科技产业专项贷款和风险基金,用于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开发项目。省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重点校办企业的技术改造资金。
高校科技企业可同时享受国家对校办工厂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和待遇。
省财政、税务等部门要认真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校校办产业的优惠政策,并对所属各级财税部门贯彻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国家的优惠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省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搞好全省高校校办产业的归口管理工作。要经常深入学校和企业调查,及时了解掌握新情况,总结推广新经验,研究解决新问题,要重点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用好、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尽力帮助解决校办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确保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校办企业要少而精,系及系以下的机构一般不得办企业,现已办起来的,要由学校进行清理和统一管理。
各学校要把校办产业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宏观管理方面着重抓好以下工作:(1)用人。为企业选配好合格的厂长、经理,既大胆使用,又不放任自流。(2)导向。审定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把好经营方向。(3)收益分配。企业的收益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学校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享受减免税收政策的企业,上交学校的利润不得低于纯利润的40%;未享受减免税收政策的企业,上交学校利润由学校与企业商定。(4)统一管理。为了加强对高校校办产业的归口管理,彻底改变目前有些学校校办产业管理混乱的现象,各高校都应建立健全有权威的校办产业工作归口管理机构,一般可成立校办产业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归口管理全校校办产业的日常工作。要加强统一管理,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