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呼和浩特市
- 【发布文号】呼政发[2004]32号
- 【发布日期】2004-03-30
- 【生效日期】2004-03-30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信息化决定的实施意见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信息化决定的实施意见
(呼政发[2004]32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的决定》 (内党发[2004]2号)精神,加快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近年来,信息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中国加入WTO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些都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市要立足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推进信息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列入各地区各部门议事日程。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发展和壮大信息产业,带动我市工业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全社会的整体进步,实现首府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我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我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要有显著提高,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网络规模和容量继续保持位居全区第一。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边远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阶层参与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全市计算机社会拥有量达到30万台,电话普及率超过80%,广播电视覆盖率基本达到99%,市区有线电视用户普及率超过75%,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超过12%。
(二)信息产业形成规模,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电信运营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在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2005年底达到占我市国内生产总值9.20%以上。电子产品的出口额较“九五”末增加50%以上。信息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取得长足进展,建成一批门类较为齐全,可供用户交互查询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信息资源库;网上信息内容中的民族语言文字份额显著增加。
(三)以软件园为代表的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呼和浩特软件园要争取成为国家级软件园区;2005年内我市软件产业要占有全区市场50%以上的份额;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性质的IT企业要形成3―5家年业务收入达到上亿元人民币、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集团。
(四)基本完成电子政务建设的宏观架构。在2004年底实现市党政办公大楼入驻单位全部互联互通,2005年底实现全市所有政务部门互联互通:各旗县区(含开发区)和政务部门所有网站纳入市政府门户网站;60%的政务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开发和利用。
(五)到2005年底,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在全市所有大、中型企业和50%以上的小型企业得到应用和推广。
(六)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建成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和宽带IP城域网,在此基础上,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使“数字呼和浩特”初具规模。全市智能化居民小区达到新建小区的70%以上。
(七)信息化人才队伍满足信息化推进的需要。各级各类信息化专业人才两年共增加1万人,年均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应用人员达到2万人次。
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整合信息资源
(一)加快基础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网络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信息基础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社会共享,构筑全市信息网络体系。继续发展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业务, 改进和完善长途光纤传输网,扩大容量,优化网络结构,提高基础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和利用率。加快广播电视传输全网全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改造中短波、调频广播、无线电视覆盖网以及全市微波线路,完善全市广播电视(有线)传输干线网和接入网,提供数字视频广播、卫星直播电视、视频点播等服务。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面的网络资源,加快传统通信网络的宽带改造,积极发展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和IP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网络,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推动语音、视频和数据三种业务在接入层面上的融合。
(二)大力整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共享和利用力度,以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为主,以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为突破口,以我区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更新机制,切实提高信息利用串。在1―2年内建成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四个大型公用信息资源库,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使政务信息资源更好地贴近社会公众,市信息办要采用多样的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形式,如“城市通”或“信息亭”等,迅速建成便民服务的政务公开系统投入使用。
四、扩大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市要按照国家确定的“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电子政务建设原则,加快“两网一站”即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和综合门户网站的建设。同时重点启动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金税、金融监管(含金卡)、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信息系统、金农、金质、金水、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等12个重点业务系统工程。电子政务建设重点是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分割,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具体工作将由市属各部门按《我市电子政务工作的安排意见》分解任务、责任到家、落实措施、分步实施、统一步调、协同配合,在今明两年内完成。
(二)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工作。在政府宏观政策的鼓励引导下,使大中企业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伊利、蒙牛、仕奇等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为龙头,带动我市各类企业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府宏观指导、整体规划和市场监管的功能。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要注重逐步建立和完善CA认证体系、信用制度、法律环境等电子商务的必要环境,同时,鼓励金融、物流等企业尽快完善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和物流配送体月等,最后达到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共同打造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体系,进一步拓宽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政府在条件具备时,带头开展网上商务活动,引导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三)加快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必要的投资支持,发挥周边旗县区的积极性,迅速建成覆盖全市各旗县区的农村牧区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销售和农民素质提高,提供及时、方便、准确和有效的信息服务,以信息化带动农牧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近期,以托县现有农牧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示范,推广铺开我市农牧业信息网的建设工作,一期工程将网络从托县已覆盖的5个乡镇拓展到全部乡镇,二期工程推广到其他旗县。
(四)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加快“数字呼和浩特”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一切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领域的应用,推进城市信息化,打造“数字呼和浩特”。在建成覆盖全市、相对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GPS)和宽带IP城域网的基础上,以教育、文化、公安、交通、卫生、体育、民政、社保、新闻、出版以及社区等领域为主干,积极推进我市城域信息网建设。近期内,首先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出发,政府适当扶持,并充分考虑到城市资源的公共服务性、对外开放性、社会资源共享性和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建设好我市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域网系统。在这两大系统支撑下,整合我市各部门、各单位资源,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做为“数字呼和浩特”的示范工程:一是由市信息办组织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支持,以交警指挥信息系统和相关城市管理运营系统为实施试点,推行“一卡通”服务;二是对新开工及在建的城建项目,要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强制要求增加信息化建设内容,并抓好论证、审核、立项、报批等管理工作,从基础网络入区、入楼、入户工程抓起,逐步形成城市公共信息化服务环境;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全市所有重要公共场所,建立计达100个“城市通”、“信息亭”的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信息系统,使各类政务信息资源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政府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
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市近年来的工作亮点。根据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情况,我市将重点抓好高清晰度彩电、手机、电脑等整机产品和石英谐振器、片式电阻、发光二极管、蓄电池等新型元器件的开发与生产,并依托整机厂的优势,提高区内配套率,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做大做强。要采取自主开发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扶持新技术研究、新品开发与生产。我市要充分发挥TCL企业集团、电子元件五厂等企业的已有优势,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关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与产业园区的建设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优化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强化对TCL等企业的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造优越的生产生活与投资经营条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电子信息知名企业来呼市发展,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二)大力发展软件产业。软件产业是我市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自治区大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企业设在我市,入驻金川开发区的呼和浩特软件园区规模不断壮大。我市要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重点应用领域和关键行业的应用软件,特别是具有我市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软件产品,主要是基于蒙古语言文字的软件成果,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同时大力开发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少数民族教育软件、政务信息化应用软件、数据库应用软件等产品,并不断加大对软件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我市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我市软件企业与国内外软件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吸引区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入驻园区,力争使呼市软件园在近一两年成为国家级软件园区。通过以上努力,争取在2005年内,实现我市软件产业的产值占全区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的目标。
(三)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涵盖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我市要大力鼓励扶持各行各业发展基础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内容提供以及各类专业信息资源服务,同时要开拓各类增值服务、应用咨询以及网络托管等新的信息服务领域。我市要在各类信息服务领域取得新的进展,包括:大力鼓励扶持电信、广电等运营类基础网络信息服务业;大力鼓励发展人才交流、技术引进、贸易顾问、工程中介和房地产中介等中介性信息服务业;积极鼓励引导开展投资咨询、法律服务、会议展览和技术培训等咨询性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壮大系统集成、数据库、软件开发、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设备维修等以计算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时,特别要鼓励扶持一批有民族特色的互联网站以及经济、科技、教育、农牧业等行业信息网,带动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产业迅速发展。
今后两年内,我市将围绕上述信息服务领域,重点抓好以下几类信息服务工作:在做大做强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同时,进一步抓好便民服务与政务公开系统的建设,并加快开发交通、汽车、房地产和民族文化等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和行业网站,为社会提供中介信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大力整合开发信息资源,重点建设四大基础信息数据库;结合政府对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重点抓好对项目及企业的监理和认证等中介性信息服务工作;切实抓好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带动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培育和繁荣信息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力争在两年内使呼市地区的各类信息服务企业在数量上翻一番,达到2000家,从业人员由目前近1万人增至2.5―3万人。
六、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信息化的重大意义,把推进信息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2003年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的基础上,要逐步建章立制,完善考核办法和工作目标。市政府信息办要切实抓好全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划、监督、管理、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按照“制定规划、审定方案;论证项目、整合资源;组织监理、协调服务;营造环境、培育人才”的工作职能,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市直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通力配合,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体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宣传力度,宣传推进信息化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干部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信息化意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干部职工要形成合力,开创全社会关心信息化、全民参与信息化的新局面。
(二)制定和完善信息化相关政策。信息化相关政策要紧跟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目前阶段,要抓紧制定相关技术、人才、资金和产业发展政策。要制定技术开发的引导政策,鼓励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特别要重视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和软件的开发。要制定人才使用激励政策,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和留住各类信息化人才;同时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注重培养自有人才;并且要十分重视人才的使用,注重“以事业留人”,不断壮大我市信息化人才队伍。要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制,落实相关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渠道、全方位地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同时要科学论证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投资项目,加快建立、规范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与审议制度,减少或杜绝财政资金和各类投资的盲目性和不应有的损失浪费。要制定信息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和各类政策优惠措施,引进开发项目,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规模,要完善各类鼓励、引导和扶持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政策。
(三)建立健全并坚决贯彻执行各类信息化工作制度。信息化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多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一直在强调信息化工程建设中要避免重复建设,克服无效投资、损失浪费的弊端。为此,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要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1、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做好规划、引导、审核、监理工作;
2、建章立制、科学管理、规范化引导,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章法严谨,依法办事;
3、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制度章法的严密性,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信息化建设行政管理体制。
(四)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信息化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整合、产业发展、市场培育与安全管理等有关法规、制度和标准。要在信息化建设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政务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信息市场培育、信息化人员培训和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等方面建章立制和健全完善,以营造规范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按照自治区党委内党发[2004]2号文件精神,今后,各级政府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资金要统筹使用,提高信息化资金使用效果,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对于信息化建设中涉及政府采购的部分,市信息办与市财政要加强协调,共同商定;
2、对财政给予全部或部分支持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要严格贯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呼政办发[1999]79号、[2002]64号、[2002]100号等一系列加强监管工作的文件精神,由市政府信息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项目进行前期论证、中期监理和后期验收,形成完整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3、打破目前存在的部门、地区垄断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不畅造成的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建立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机制,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整合和共享的力度;
4、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加快培育信息化市场,切实加强对IT企业与相关服务业的资质认定、市场管理和服务工作;
5、按照自治区党委内党发[2004]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厅及信息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的通知》(内组通字[2003]31号文件)精神,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信息办联合开展对全市机关干部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形成有效的信息化培训体系;
6、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加快建立信息与网络安全体系。切实加强网络域名管理;做好病毒的防杀消及预警工作;有效遏制有害信息和各种网络违法犯罪;强化监管,抵制敌对势力在网上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维护首府地区社会稳定。
(五)切实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鼓励和引导小学、中学统一设置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基础等信息技术必修课程,鼓励高等院校增加新的院系,调整课程设置,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强对政府公务员、各类在职人员和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吸引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今后两年,市信息办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在全市机关干部中普遍开展一轮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知识培训; 同时,带动全市企事业单位干部开展信息化与网络知识培训。鼓励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结合信息化应用实际需求,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激励措施,把信息化技能纳入各级公务员个人素质考核目标。力争提前完成信息化专业人才两年增加1万人,应用人员接受培训数量年均2万人次的目标。
二00四年三月三十日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