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规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分配程序存在哪些阻碍因素

谭伟 2017-04-11 09:00:00
专家建议规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分配程序存在哪些阻碍因素

近年来,上市公司监管方面持续推进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和建立分红方面的准则。对有能力但不按规定、不按章程进行现金分红的行为,证监局有权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无论是大型的上市企业,还是小型的私人公司,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对收益总额都是要进行的相应的分割,收益分割是每个企业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一个有序的、有计划的收益分割过程将对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上起到重要的推动力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增加强大的动力。

 

专家:扎紧制度篱笆 规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

 

4月7日至8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及相关会议在北京召开。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士余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痛批以高送转助长股价投机、“铁公鸡”不分红等现象。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这些问题,要立足打破违法违规利益链进行制度设计,促使上市公司高送转与业绩增长相匹配、与业务发展相适应,建立强制分红政策,规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

 

近年来,上市公司监管方面持续推进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和建立分红方面的准则。对有能力但不按规定、不按章程进行现金分红的行为,证监局有权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数据显示,2016年约七成上市公司实施了现金分红,分红总额超过8300亿元,较10年前增长超过10倍,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能力也不断增强。

 

刘士余表示,我国证券市场有大力度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值得点赞;也有一些有能力分红却长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从国际经验看,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往往是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稳定的信号;反过来讲,公司长期无正当理由不分红,也可能是财务数据造假、内部人控制的信号。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绝不是健康的信号,至于什么病,需要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乃至监管部门做现场检查。“这就是需要医生诊断。”

 

从整体上看,如果上市公司不给股东分红,对这家上市公司股票的买卖基本上就会变成一个“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公司成长是有不确定性的,有些上市公司在日子好过的时候不分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等到项目建成,景气回调,又大幅亏损,这实际上是对股东利益的极大损害。刘士余表示,证监会已经在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不能放任不管,会有相应的硬措施。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回报投资者的基本方式,是股份公司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股票内在价值的源泉。上市公司目前分红方式多元化,除了现金分红外,还有送转股等。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虽然只要投资人认可就行,但考虑到目前本土很多上市公司分红等行为不规范,在监管中必须强调现金分红,建立强制分红政策。

 

针对近期热议的上市公司高管通过高送转减持套现等行为。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行为的判断已经更加理性。这表现在,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单数比前两年有所下降,高送转前后市场的反应也比以前更加理性,甚至出现公司公布高送转之后股票跌停的情形。

 

不过从近几年的历史数据来看,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当中,有近七成的高送转在信息披露的前后伴随着限售股减持或伴随着大股东、高管的解禁或者减持。剩下部分也有相当比例涉及上市公司股权变动、股权质押等各类情形,而并没有真正实现上市公司送转比例与业绩增长、业务增长相匹配。刘士余告诫上市公司要远离市场乱象,其中就包括利用高送转来助长股价投机。

 

上述人士建议,监管部门应重点根据高送转与相关潜在的违规行为,包括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限售股解禁,高管减持等利益链,立足打破利益链进行制度设计,扎紧制度篱笆,促使上市公司高送转能够与业绩增长相匹配、能够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真正使得优质上市公司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策利润分配计划,对于不守规矩的上市公司加大监管力度。(证券时报)

 

收益分配中的阻碍因素

 

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变化,这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由于企业的发展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本身就具有不稳定的特征,因此企业在收益分配的时候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首先,未能预计投资的时间、所需资金时,可能出现企业过度发放股利,造成企业投资的内部资金不足.使得企业需要放弃投资机会或加大外部筹资额度。一般说来,外部筹资的风险高于内部筹资风险,企业内部收益的风险会传递和加大外部筹资风险,并进一步影响整个企业筹资风险。

 

其次,企业由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当或处于通货膨胀时期,企业虽然账面盈利,但由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当或通货膨胀的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实际上是不能够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企业的现金流被永久地侵蚀掉了。此时以账面利润对企业进行分配甚至不能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

 

第三,如果企业收益过度的留存,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引起股价的下跌,影响企业的未来外部筹资,加大企业的筹资风险。再者由于企业收益分配政策选择不当,也会影响企业的股价波动,影响企业的未来筹资。

 

最后,而过度保留留存收益,会引起股东及员工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冲突。当企业保留盈余时,其假设前提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未来收益,但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的激烈,投资报酬率长期是逐渐下降的趋势。当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无法满足股东和员工的最低要求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股东和员工一定程度上更重视短期利益,不分配或少分配更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如何有效的处理阻碍因素

 

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人们对于经济认识的局限性,使得企业收益分配的风险能够时时刻刻存在,但是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定,总结相关的经验,根据收益分配风险的一些客观规律,可以采取特定的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治理。

 

首先,会计收益计量的不准确性是造成企业收益分配中过度分配的一个主要诱因,在采用传统会计记账时,尽量选择能真实反映企业客观收益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引入通货膨胀会计等会计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计算会计收益的同时,注重企业收益质量,现金流量的分析,选用合适的收益分配形式。

 

其次,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筹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力争使总的筹资风险在合理控制范围内,注意安排好企业的流动资金,确保企业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不因企业收益分配影响到期债务的偿还。资金风险,是正确编制内部收益分配预算的前提条件,依据投资预算和外部筹资预算编制收益分配预算时,要注意预算编制的弹性及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

 

最后,收益分配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是来自于不能正确处理财务关系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当不能有效处理这种关系时可能会造成企业未来向股东筹资困难,员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收益分配的风险控制上应积极的与其进行沟通,既要考虑到短期利益,也要考虑到长期利益,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未来发展。

 

企业作为一个大的资金流动体,需要完整的操作系统,以及专业人员进行规划,正确做出价值判断;而国家为了鼓励企业的发展,活跃市场经济,也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鼓励措施,而企业在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相应的风险发生的几率,积极的做好应对风险发生的防范措施,保障股东以及员工的合法收入。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