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减少692家公司现“倒闭潮” 担保公司合格的判断标准

转型 2016-01-27 09:32:00
两年减少692家公司现“倒闭潮” 担保公司合格的判断标准

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截至2014年12月,全国融资担保公司为7898家,在保余额2.74万亿元;相比于2012年,全国融资性担保公司减少692家。

 

担保公司出现“倒闭潮”

 

“担保、小贷、信托这些‘类金融机构’做的业务和银行业务类似,但它们自身却不像银行有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1月20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兰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业务操作方面,担保公司有很多不正规的情况出现,比如风险控制能力差、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比重大,随着目前国内一些非金融企业负债规模扩大,担保公司等金融派生机构受影响,出现“跑路”、“倒闭”的情况。

 

1月13日,黑龙江省一位国营担保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民营担保公司处于“只关不开”的状态,一些担保公司正在处置债务人的抵押资产,弥补客户还不上钱而担保公司被迫代偿的资金。

 

安徽省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安徽共有融资担保机构353家,而2011年底,安徽省融资担保公司为404家,2012年底下降至386家,此外有100多家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不能与银行正常合作。

 

从担保公司跳槽至财富投资公司的王超(化名)告诉记者,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担保公司特别是民营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代偿破产等情况逐渐出现,而2015年到达一个爆发高潮。王超预计,2016年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

 

“为防控风险,2015年银行全面清理和一些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1月15日,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我们银行和民营担保公司合作减少70%,凡是之前出现过一次问题或者是与其他银行出现过一次担保问题的公司,我们全部都压缩退出了,更多只选择和国营担保公司合作。”

 

事实上,2012年年初发生的北京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卷款跑路事件,就使得多家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警惕加深。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民营担保公司容易和民营企业相互“勾结”,将本不符合贷款条件或可贷额度不够的企业信用程度做大,从银行方“套取”更大的额度,然后再进行利益分成。

 

银行人士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记者查询的上述大型担保公司法院判决书中便有疑似这类情况。

 

横亘在银行和担保公司之间的不信任,还与频频出现的“过桥贷款”灰色操作模式有关。

 

专业人士称,企业主反复抵押“骗贷”、“补窟窿”,担保公司为赚取担保费等帮其“过桥”延续银行授信,俨然成了行业乱象。

 

“目前除了本地银行,已经基本没有大型国有或商业银行再跟民营担保公司合作。”一家知名担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的信贷如果更偏紧的话,担保企业更难再生存下去。”

 

众多担保行业人士称,民营担保行业依赖银行生存,银行资金源为担保公司最为稳定、安全的渠道。一旦银行中止与担保公司合作,就意味着担保公司要么不能再做大额度的企业贷款担保业务,要么只能从民间去找钱,“找钱成本很高。”

 

“银行没有授信额度的话,担保就无法开展业务。”上述知名担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负责人表示,“而且目前经济下滑情况下,银行信贷进一步收紧。”(长江商报)

 

担保公司合格的判断标准

 

在实践中,判断一个担保公司是否合格,要注意以下七点标准。

 

(一)人员素质追求更高

 

由于投资担保公司业务经营的特殊性,所以融资担保业务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便是业务经营人员的项目运作能力和职业道德,共同构成的人员综合素质因素。这其中,业务经营人员的项目运作能力高,则对融资担保项目的整体把控程度就强。反之,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就会造成出资人资金的损失。对担保公司而言,业务经营人员具备合格的项目运作能力,还只是为融资担保项目的成功运作上好一道保险。要想全面确保项目运作的成功,就必须重点关注到业务经营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毕竟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是投资担保公司风险防控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担保公司在项目运作前期,就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代偿承诺必须兑现

 

对出资人资金安全负责任的投资担保公司,在向出资人推荐高质量的融资项目时,往往会对出资人提供全程连带责任担保,并对用资人的资金使用及回收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而担保公司提供的连带责任担保就是指:

 

1、用资人在借款到期日未能及时还款或足额还款的,担保公司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无条件代用资人垫付出资人的相关资金。

 

2、保证出资人的资金最多只逾期三个工作日,就能全部回收。

 

投资担保公司提供的连带责任担保承诺,再结合借贷合同经过司法公证后的强制执行措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三)业务办理务必规范

 

如果说拥有雄厚的企业实力,是担保公司搏击激烈市场竞争的先天优势,那么经营管理体系更先进,业务办理流程更规范,则是担保公司获得各方认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如何从源头上有效杜绝资金安全隐患,不仅是出资人要面临的难题,更是作为项目第三方担保人的担保公司,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严谨、规范的业务办理流程的制定和实施,则能从源头上将不利于出资人资金安全的因素及早过滤掉。这就是那些业务办理流程不规范的担保公司,在项目运作上容易造成出资人资金损失的症结所在。

 

(四)风险防控不能松懈

 

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介绍,担保公司的企业核心实力,就是对融资担保业务风险的有效防控能力。任何一家担保公司只要开展业务,业务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最佳状态,也只是将业务风险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做到于风险防控中创造企业利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担保公司对一般类型的融资担保业务会收取3%的项目担保费。也就是说担保公司在获利3元的时候,需要同时承担100元的经营风险。由此可见,业务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担保企业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五)企业实力但求雄厚

 

优选民营担保公司的第一条谷柯标准,就是选择企业实力更为雄厚的担保公司。可是,怎样的担保公司才算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呢?首先,我们要看的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的多少。其次要看的是公司经营规模的大小。经营规模直接受到经营人员人数的制约,而经营人员人数又受到经营场地面积大小的制约,经营规模大的公司往往需要面积更大的经营场地来做支撑。当然,一些拥有自有产权经营场地的担保公司,在企业实力上也比租赁经营场地的公司更胜一筹。最后要关注的就是公司是否拥有更多的高质量融资项目,可供出资人进行比较和筛选。选择高质量的融资项目,不仅能保障出资人的资金更安全,还能保证出资人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

 

(六)强制公证应该执行

 

判定担保公司是不是信誉良好,业务办理流程规范的优选担保公司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在办理融资担保业务时,是否按照司法部《关于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意见》规定,将借贷合同送至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出资人获得公证机关的合同公证保障后,可享受到的权利是,一旦用资人到期不能偿还出资人的借款,包括相应的利息时,公证处就可以根据出资人的申请,出具强制执行书,由出资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确保出资人的借款资金不受损失。

 

(七)从业资质是否完备

 

虽然担保公司的市场准入门槛并不高,并经过2009年“井喷”式快速发展,在河南全省注册的民营信用担保机构已突破700家的规模,但是,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取得《信用担保机构备案证》的民营担保公司却屈指可数。如今,绝大多数的民营担保机构,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担保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仅限于办理民间借贷。真正在做中小企业银行借款担保业务的,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而这几家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均在第一时间向信用担保行业主管部门递交了登记备案申请。如果把营业执照看成是担保公司的行业准入资质的话,那么信用备案证就是担保公司的从业资质等级证明。那些还没有正式经过政府备案的担保机构,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中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窘境。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