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应对策略

邓道坤 2015-11-29 10:04:00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应对策略

随着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大越大,海外投资、对外贸易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深感危机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对我国企业实施贸易遏制措施,其中,知识产权诉讼成为他们屡试不爽的武器。在所有这些跨国知识产权诉讼中,跨国公司发起诉讼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取得案件的胜诉,而在于利用知识产权诉讼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相关市场,甚至是直接拖垮尚处在成长期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涉入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必须有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针。

 

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应对策略

 

企业在应对诉讼时必须考虑这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被诉产品对维持企业的重要性,生死攸关就别无考虑;二是对自己所拥有的相关专利及知识产权的准确度;三是良好的后勤支持即拥有足够的经费。

 

企业在海外进行知识产权维权时,诉讼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完全可以选择和解这一途经。

 

针对知识产权诉讼的特殊性,有专家曾指出:法律补救是要考虑成本的。例如,一家国内企业成功地无效掉了美国企业在华的一项专利,使其相关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畅通无阻。但当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对于美国企业内容相同的本国专利,这家企业非但不提无效,反而为此缴纳了一笔专利使用费,使其产品“名正言顺”地在美国销售。这家企业对此的解释是,比起无效美国本土专利的成本来说,所缴纳的那笔专利使用费非常经济,还能拿到该产品在美国的利润。企业的这笔经济账非常现实。

 

但是,当退无可退,必须进行诉讼时,制定好诉讼策略非常重要。

 

1、判断能否就案件本身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能否打赢管辖权诉讼。

 

只要我们自己通过评估确认,自身商业行为的后果并没有直接影响原告在法院所在地的商业利益(以具体的州为界),即使企业在该地有房产或者其他设施,或者与该地存在其他商务联系,仍然可以打管辖权诉讼。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打赢国外的管辖权诉讼也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因为权利人在中国起诉同样可能胜诉。

 

2、不论提出何种抗辩,必须做到实话实说,不能说谎,也不能隐瞒事实。

 

西方文化中有两句话是必须牢记的:一句是“讲实话的成本最低”;另一句是“说出事实的一半无异于撒谎”。而不论是直接撒谎,还是隐瞒部分事实,一旦被认定,都会给自己带来直接的不利后果。这一点与中国的争议解决机制完全不同。在中国,即使一方当事人直接撒谎,裁决机构也不能直接据此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决结果,而只能是基于现有证据进行裁决。

 

3、诉讼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

 

更重要的是,各项证据准备工作一定要在开庭前完成,而不能像挤牙膏一样根据所谓的需要临时拼凑或分时提交证据。在美国法院审理的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案件的事实部分是需要陪审团作出裁决的。不但撒谎会被裁决败诉,提供的证据或者阐明的事实不充分、不及时,也可能给陪审团留下不诚实、不负责任的印象,从而在事实裁决部分作出不利的结论。

 

对337调查的应对策略

 

如果中国企业在美国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很可能引来337调查。对中国企业来说,全面深入了解337调查和美国专利诉讼规则及程序,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掌握主动。

 

1、是否应诉的论证

 

(1)碰到337调查,企业不可不予理睬,也不应盲目应诉,应结合应诉成本、当事人启动调查的目的等多项因素综合考虑并决定是否参加应诉。如果企业是直接的产品生产商且依赖出口严重则应考虑应诉。

 

如果企业是销售商,若调查对其品牌冲击严重则应考虑应诉。如果企业是销售商,因为对产品的销售有选择权,故可慎重考虑是否应诉。

 

2、选定有经验的律师应对调查

  

337调查涉及美国知识产权的实体与程序法律,专业性要求极高,加上在美国本土展开,聘请专业的美国律师十分必要,但基于涉诉讼成本,语言沟通,及取证方便等因素,配备中国本土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对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律师的收费相对美国律师有较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民族认同感、客户忠诚度高,语言沟通顺畅及节省大量取证时间和费用,都是二地律师合作所需要的基础。

 

3、在综合分析把控涉案证据,案情优劣分析、诉讼程序运用的基础上寻求主动出击,力争启动专利无效。

  

如果企业经全面收集、分析涉案证据并仔细研究比对涉案专利权利保护范围,认为可以启动专利无效程序的,应首先考虑从源头上消灭对手专利,以彻底扫清出口障碍。

若无法实现无效,则应考虑不侵权抗辩,公知技术抗辩,禁止反言抗辩及合同抗辩等诉讼策略,以寻求反击。

 

4、运用各种诉讼策略应对调查

 

被申诉人若对手中掌握的证据有信心还可采用反诉方式来牵制对手并变被动为主动。

同时在调查外结合采用与对手判断或在国内外再启动相应的以申请人为被告的专利诉讼或相应救济措施以期迫使对方求和或让步。

 

基于知识产权诉讼高额诉讼、天价赔偿的特点,已成为跨国公司拖垮、打压中国企业的不二法宝。很多竞争对手企图利用高额的诉讼费和律师费拖垮我国企业,这确实也让很多实力并不是很强的我国民企吃不消。国内企业必须全面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尤其是建立起企业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