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人适用,对公司同样适用,如果一个公司不立规矩予以约束相关人员的话,那这样的公司内部管理可能会乱成一锅粥,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管理,也就更加没有发展的可能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出现,每一个公司成立之初都会制定书面的公司章程,只是有的人受章程约束,有的人不受章程约束。
公司章程是当事人股东就如何创设公司、公司成立以后如何经营以及将来公司如何终止等相关事项达成的合意,是股东在缔约阶段形成的契约。一般而言,它只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其具体的约束范围为:
第一是对公司具有约束力,因为公司章程是依法制定的规范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具体规则,公司应当遵守。公司是基于章程才得以诞生,因此公司章程自然对公司具有约束力。
第二是对公司股东具有约束力,因为公司章程是公司股东的共同约定,即使是公司章程制定后加入公司的,也是以认可公司章程为前提的;原有股东转让股份而退出公司,并不影响公司章程的效力。公司章程是股东就如何创设公司、公司成立以后如何经营以及将来公司如何终止等相关事项达成的合意,是股东在缔约阶段形成的契约。——所以当然对股东有约束力。
第三是对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因为这些公司负责人是被委托、推选、聘任来管理经营公司的,有义务遵守公司制定的规则,包括他们本人的行为和他们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都应当受公司章程的约束。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是接受股东的委托为公司服务的,而股东之间为创设公司而签署的契约即公司章程作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接受委托的前提则是很自然的事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掌握着公司事务的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公司的运行,他们的行为直接涉及到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再加上当今,已由“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和“经理中心主义”转变,所以各国立法均规定了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忠实义务源于英美法系的信托法理,董事、监事和公司高管人员被认为是公司的受托人,公司的股东是信托人,受托人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忠实义务是指在董事、监事和公司高管人员经营、管理公司时,必须以公司利益为重,以积极保护和实现公司利益为己任,在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不得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我国《公司法》第148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公司章程对普通员工没有约束力
普通员工由于其地位和所担负的职责对公司的运行一般而言不具备产生重大影响的条件,因此不受公司章程约束。(对比: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掌握着公司事务的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公司的运行,他们的行为直接涉及到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一般而言公司章程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
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登记进行查询是第三人的权利,第三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行使,行使与否而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后果,否则就违背了权利的本质。且公司的交易相对人在资金、信息上的不对等对位,也不应当承认章程具有对外效力。公司如果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知道或不可能没有意识到公司机关的行为是在公司目的之外时,则公司可以不对第三人就机关的行为负责,但是公司章程的披露本身不能成为此种证明的足够的证据。即章程经公示后,并不能作为对抗第三人的充分要件。
在我国,对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的认识也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的发展历程。初期承认章程的对外效力,认为公司章程对第三人产生效力。如93年《公司法》中要求公司应当有固定的经营范围的规定,否则该交易行为无效。否认阶段:否认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认为公司章程对公司外部对象无约束力。如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对公司超越经营范围经营的行为不再认为当然无效,而是效力待定。05年《公司法》也明确抛弃了公司经营范围对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限制的规定。 再加上我国法律未要求公司必须将其章程置于营业场所备第三人查询。紧随公司法修改而修订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9条却并未将公司章程纳入公司的登记事项。1990年《国家行政管理局、国家档案局企业法人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查阅企业法人登记档案文件要持有关证件和信件,并按有关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第三人既无法直接从公司营业场所了解公司章程内容,也无法便捷的在工商登记机关了解公司章程内容的情况下,还认为公司章程已公示充分,第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公司章程内容,得出公司章程能够对抗第三人的结论,恐怕有显失公平之嫌了。
因此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有限的,其约束的只能是公司及公司的内部人,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
公司章程对特殊第三人的约束力
在原则上,公司章程的内部约定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权限的限制原则上对第三人也没有约束力,除非第三人被明确告知公司章程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限的限制。但是担保就不一样了,新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过去十分泛滥的公司乱担保现象作了这么一个规定,这就要求接受公司投资或者担保的一方有必要仔细审核公司的章程对投资或担保数而是否有限制,否则超过公司章程限制的部分应当是无效的。
公司章程的约束力体现于公司、股东以及公司高管,对于第三人是否有约束力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定。但若这一公司章程的约定有违法律的话,就只能优先适用法律规定,但若公司章程约定严于法律的话,则从公司章程的约定。所以股东以及高管等受公司章程约束的人员最好先了解有关内容。
上一篇: 申通欲借上市解资金饥渴 借壳上市是否如想象般简单
下一篇: 合同中重大误解的认定及处理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解析公司章程的约束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人适用,对公司同样适用,如果一个公司不立规矩予以约束相关人员的话,那这样的公司内部管理可能会乱成一锅粥,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管理,也就更加没有发展的可能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出现,每一个公司成立之初都会制定书面的公司章程,只是有的人受章程约束,有的人不受章程约束。
公司章程是当事人股东就如何创设公司、公司成立以后如何经营以及将来公司如何终止等相关事项达成的合意,是股东在缔约阶段形成的契约。一般而言,它只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其具体的约束范围为:
第一是对公司具有约束力,因为公司章程是依法制定的规范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具体规则,公司应当遵守。公司是基于章程才得以诞生,因此公司章程自然对公司具有约束力。
第二是对公司股东具有约束力,因为公司章程是公司股东的共同约定,即使是公司章程制定后加入公司的,也是以认可公司章程为前提的;原有股东转让股份而退出公司,并不影响公司章程的效力。公司章程是股东就如何创设公司、公司成立以后如何经营以及将来公司如何终止等相关事项达成的合意,是股东在缔约阶段形成的契约。——所以当然对股东有约束力。
第三是对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因为这些公司负责人是被委托、推选、聘任来管理经营公司的,有义务遵守公司制定的规则,包括他们本人的行为和他们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都应当受公司章程的约束。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是接受股东的委托为公司服务的,而股东之间为创设公司而签署的契约即公司章程作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接受委托的前提则是很自然的事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掌握着公司事务的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公司的运行,他们的行为直接涉及到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再加上当今,已由“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和“经理中心主义”转变,所以各国立法均规定了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忠实义务源于英美法系的信托法理,董事、监事和公司高管人员被认为是公司的受托人,公司的股东是信托人,受托人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忠实义务是指在董事、监事和公司高管人员经营、管理公司时,必须以公司利益为重,以积极保护和实现公司利益为己任,在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不得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我国《公司法》第148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公司章程对普通员工没有约束力
普通员工由于其地位和所担负的职责对公司的运行一般而言不具备产生重大影响的条件,因此不受公司章程约束。(对比: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掌握着公司事务的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公司的运行,他们的行为直接涉及到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一般而言公司章程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
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登记进行查询是第三人的权利,第三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行使,行使与否而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后果,否则就违背了权利的本质。且公司的交易相对人在资金、信息上的不对等对位,也不应当承认章程具有对外效力。公司如果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知道或不可能没有意识到公司机关的行为是在公司目的之外时,则公司可以不对第三人就机关的行为负责,但是公司章程的披露本身不能成为此种证明的足够的证据。即章程经公示后,并不能作为对抗第三人的充分要件。
在我国,对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的认识也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的发展历程。初期承认章程的对外效力,认为公司章程对第三人产生效力。如93年《公司法》中要求公司应当有固定的经营范围的规定,否则该交易行为无效。否认阶段:否认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认为公司章程对公司外部对象无约束力。如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对公司超越经营范围经营的行为不再认为当然无效,而是效力待定。05年《公司法》也明确抛弃了公司经营范围对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限制的规定。 再加上我国法律未要求公司必须将其章程置于营业场所备第三人查询。紧随公司法修改而修订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9条却并未将公司章程纳入公司的登记事项。1990年《国家行政管理局、国家档案局企业法人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查阅企业法人登记档案文件要持有关证件和信件,并按有关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第三人既无法直接从公司营业场所了解公司章程内容,也无法便捷的在工商登记机关了解公司章程内容的情况下,还认为公司章程已公示充分,第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公司章程内容,得出公司章程能够对抗第三人的结论,恐怕有显失公平之嫌了。
因此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有限的,其约束的只能是公司及公司的内部人,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
公司章程对特殊第三人的约束力
在原则上,公司章程的内部约定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权限的限制原则上对第三人也没有约束力,除非第三人被明确告知公司章程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限的限制。但是担保就不一样了,新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过去十分泛滥的公司乱担保现象作了这么一个规定,这就要求接受公司投资或者担保的一方有必要仔细审核公司的章程对投资或担保数而是否有限制,否则超过公司章程限制的部分应当是无效的。
公司章程的约束力体现于公司、股东以及公司高管,对于第三人是否有约束力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定。但若这一公司章程的约定有违法律的话,就只能优先适用法律规定,但若公司章程约定严于法律的话,则从公司章程的约定。所以股东以及高管等受公司章程约束的人员最好先了解有关内容。
上一篇: 申通欲借上市解资金饥渴 借壳上市是否如想象般简单
下一篇: 合同中重大误解的认定及处理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