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与每个人最密切相关的法律,民法典的编纂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民法典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是具有基础性的
民事法律规范。
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分别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还要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现行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既要保持法律的连续性、稳定性,也要有适度的前瞻性。我们有七个编,这么多内容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整体,相互之间不能有矛盾,包括内容上、表述上,这是内部统一。还有一些民事法律它在法典外部的,民法典和其他的民事法律也有一个和谐统一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个法典化的立法还是讲究体系性。
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
合同编、人格权编、
婚姻家庭编、
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总计10万余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字数最多的一部法律草案。草案内容涵盖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每个组织的业务活动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监护就会产生,抚养关系就会产生,我们说慢慢长大之后就会涉及婚姻关系,就业之后涉及合同关系,
死亡时候涉及继承关系,所以这些都是和老百姓的权益密切关联的,我们说民法规则覆盖了老百姓的生老病死。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也是一样的,我们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终止(规则),总则里面,都是有详细规则。
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色人民特色
专家表示,民法典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编纂,不仅要符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还要以人民为中心,让民法典更好地保护人民的民事权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大特色,在内容上,民法典草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特色。
民法典草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中,倡导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等价值理念。在草案中体现绿色原则,要求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民法典草案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增加居住权制度,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为老年人以房养老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减少轻率
离婚、冲动离婚,维护家庭稳定,草案中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另外,在高空抛物坠物治理方面,草案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细化各方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最大亮点之一:人格权独立成编。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表示,把人格权单独成编,既是落实党的关于“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精神,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的要求,也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人格权保护的需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人格权和其他权利确实有很大不一样,因为他要在保护当中,权衡不同的社会关系,比如说我们说的生命权保护当中,可能涉及一个遗体和器官捐赠的问题,在名誉权的保护当中,可能涉及和比较关注(名誉权保护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问题,那么在个人信息保护当中,可能涉及和信息自由流通的关系问题,这些关系很复杂,靠一句话是写不清楚的,所以它需要更为详细的规则。
诠释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编纂民法典,民法典编纂第五次立法活动启动,并很快迈出了第一步。
两步走,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根据工作安排,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并将修改完善的各分编草案同民法总则合并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在立法过程中,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立法精神。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次数达10次,从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至2019年12月民法典草案首次合体亮相,民法典草案共10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常委会每审议一次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总共有余人参与提意见,提出的意见总数达到102万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有些公众的意见我们是在草案中予以采纳吸收,比如说小区的治理问题、性骚扰的防治问题、高利放贷的禁止性问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等等。
五种方式听取意见建议,黄薇介绍,在民法典草案的编纂过程中,立法工作机构通过召开部门、专家学者座谈会;赴地方开展立法调研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成立民法典编纂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以及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专项调查等五种方式,广泛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立法编纂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其实很艰难,(因为)民法典确实对中国社会,对中国老百姓太重要了,它这里面我们说需要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解决社会(民商领域)各方面的争议和矛盾,这个我们通过紧紧围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来解决。
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编纂进入最后阶段。如果表决通过,我国的民法制度也将迎来民法典时代,将为全面依法治国、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