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民事诉讼 > 证据制度 > 警方紧急预警:有微信群、QQ群的现在看还不晚
紧急预警
期末将至,针对学生家长实施诈骗的犯罪活动又将面临多发态势。此类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潜入家长QQ群中,改成跟老师QQ一样的头像和昵称,以需要交纳补习费或者资料费等名义让家长交款,并发收款二维码,使得学生家长因疏于防范而导致财产损失!
2019年11月8日,合肥某中学学生家长周某等人报警称:有人冒充老师在班级QQ群内发布信息,要求每位家长缴纳428元资料费,接着群里的家长陆续交了钱,被诈骗金额共计8988元。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起!
为什么家长会纷纷打钱?
为什么不法分子能频频得手?
蜀黍给你详细分析
套路详解
一如何混进班级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
2、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老师的、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4、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二如何防止被真的班主任发现?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三收费方式
1、群收款
该功能较为“方便”、“快捷”,且金额固定。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
2、支付宝、收款二维码
3、银行卡转账
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内公布银行卡号,让学生家长汇款。此类收款方式较原始,且操作不便。
四
怎样防范?
1、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2、不随意向他人推送群的二维码,并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4、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条件下可以先予执行的案件有以下几种: 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
1.物业费的收取应该从业主收到收楼通知书之日算起,而不应该从购房合同写明的交楼日期算起。如果开发
看到监控后, 郑先生称恶心得想吐…… 这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5月10日下午2时
如何从源头上防范民事纠纷法律风险 张家港律师曹辉团队张家港律师曹辉团队:防范民事纠纷法律风险锦囊,集结法官16大防范民事纠纷法律风险大全
孩子的抚养权该跟谁? 近日,一未婚生育妈妈魏女士自曝,年仅一岁半的幼子的抚养权被判给孩子爸
答:根据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
问:我在私人公司上班,能申请担任人民陪审员吗?请告知申请人民陪审员的条件及申请程序。 答:
为缓解代表人特别授权与投资者诉讼权利之间的张力和冲突,《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司法权对诉讼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能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