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7月4日下午,据宜宾公安发布消息称,编造“宜宾长宁6.0级地震后出现120米长巨龙”的造谣者已被宜宾警方行政拘留。
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行为?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是为了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而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则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如对道听途说信以为真从而传播的,或者由于认识判断上的失误,出于责任心向有关部门报错了险情、疫情、警情的,不能作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处罚。应当明确的是,无论行为人是否实现其扰乱公共秩序的目的,不影响对行为的认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网络散布谣言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人格权主要是指公民、法人的姓名或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是法律赋于权利主体为维护自己的
【案情回放】 2015年1月27日,银行与李某、开发商签订《个人购房借款/担保合同》,约定:李某向
2016年5月,大冶市民乐甲、皮某夫妇因经营周转困难,向大冶泰隆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很多人遇到不公的待遇,当然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权,可以通过行政投诉、刑事举报、民事诉讼的方式,当然还可以通过合法的自力救济。但是,如何维...
文/汤湘伦律师 司法观点 截至2月20日24时,全国共有湖北、山东、浙江三省共五所监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
个人信息权不是隐私权,两者是有区别的。区别如下:1、从权利属性看,隐私权是一种防御性权利,主要是精神性的
答:业主大会是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民事答辩书
代理词(民事一审用)
民事起诉状
民事再审申请书
民事反诉状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
专长: 劳动人事、知识产权、民事诉讼
专长: 借款担保、交通肇事、婚姻家庭、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民事诉讼、商事仲裁
专长: 商事仲裁、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房屋土地、遗产继承、婚姻家庭、工商事务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散布传播谣言不实信息的法律责任
7月4日下午,据宜宾公安发布消息称,编造“宜宾长宁6.0级地震后出现120米长巨龙”的造谣者已被宜宾警方行政拘留。
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行为?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是为了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而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则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如对道听途说信以为真从而传播的,或者由于认识判断上的失误,出于责任心向有关部门报错了险情、疫情、警情的,不能作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处罚。应当明确的是,无论行为人是否实现其扰乱公共秩序的目的,不影响对行为的认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网络散布谣言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3、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相关文章推荐
人格权主要是指公民、法人的姓名或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是法律赋于权利主体为维护自己的
【案情回放】 2015年1月27日,银行与李某、开发商签订《个人购房借款/担保合同》,约定:李某向
2016年5月,大冶市民乐甲、皮某夫妇因经营周转困难,向大冶泰隆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很多人遇到不公的待遇,当然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权,可以通过行政投诉、刑事举报、民事诉讼的方式,当然还可以通过合法的自力救济。但是,如何维...
文/汤湘伦律师 司法观点 截至2月20日24时,全国共有湖北、山东、浙江三省共五所监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
个人信息权不是隐私权,两者是有区别的。区别如下:1、从权利属性看,隐私权是一种防御性权利,主要是精神性的
答:业主大会是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民事答辩书
代理词(民事一审用)
民事起诉状
民事再审申请书
民事反诉状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
1、积极回复文字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
专长: 劳动人事、知识产权、民事诉讼
专长: 借款担保、交通肇事、婚姻家庭、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民事诉讼、商事仲裁
专长: 商事仲裁、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房屋土地、遗产继承、婚姻家庭、工商事务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