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公告第308号
农业部公告第308号
审定通过华航一号、川农16号等155个农作物品种
华航一号、川农16号、吉单327、中棉所45、中黄22、中油杂9号等155个农作物品种业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二○○三年十一月六日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2
品种名称:华航一号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特籼占13航天诱变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华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2.8天,比对照粤香占迟熟1.7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3天。株高105.6厘米,株叶形态好,穗型较小,着粒密。每亩有效穗数19.9万穗,穗长20.3厘米,每穗总粒数150粒,结实率83.7%,千粒重22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45%,白叶枯病9级,白背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1.2%,长宽比3,垩白米率23%,垩白度5.4%,胶稠度5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7%。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华南早籼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50%(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80.5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减产1.17%(不显著),比对照汕优63增产0.42%(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1.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3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2~3月播种,秧龄25~30天。抛秧栽培秧龄为15~20天;2、合理稀植:每亩栽插1.3~1.5万穴,每穴插3~4苗。抛秧栽培每亩30盘为好;3、施肥: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适施穗肥和保花肥;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白背飞虱。外观品质较好。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双季稻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3
品种名称:菲优多系1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菲改A×多系1号
已往审定情况:1998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4.4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4.6天。株高108.9厘米,叶片较宽而披,株型较散,着粒较稀。每亩有效穗数19.1万穗,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26.1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9.8克。抗性:叶瘟3级,穗瘟3级,穗瘟损失率9.2%,白叶枯病9级,白背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6.4%,长宽比3.1,垩白米率87%,垩白度31.4%,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8%。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华南早籼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4公斤,分别比对照粤香占、汕优63增产4.46%(极显著)、1.98%(不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493.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63%(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8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3月初播种,秧龄30~45天;2、栽插密度:每亩基本苗控制在8~12万株;3、科学施肥:重施底肥,早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慎用穗肥;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中感白背飞虱,蒸煮品质较好。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双季稻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1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05)还适宜在四川、重庆以及贵州遵义、安顺等地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4
品种名称:优优998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优IA×广恢998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6天,分别比对照粤香占、汕优63早熟3.1天、6.2天。株高102.9厘米,株叶形态好,穗粒重协调,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万穗,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35.3粒,结实率83.7%,千粒重25.3克。抗性: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63.4%,白叶枯病9级,白背飞虱8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6%,长宽比2.8,垩白米率49%,垩白度13%,胶稠度42.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1%。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华南早籼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3.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81.1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减产1.04%(不显著),比对照汕优63增产0.55%(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4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在华南作早稻种植一般在3月初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为10~12.5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一般为16.5×19.8厘米,每亩基本苗6万株;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情施好穗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晒田相结合,后期注意保持湿润;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感白背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双季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5
品种名称:T优5537
选育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福建省种子总站
品种来源:T55A×蜀恢53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7.2天,分别比对照粤香占、汕优63迟熟5.9天、1.4天。株高110.5厘米,株叶形态好,后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7.6万穗,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30.2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9.4克。抗性:叶瘟4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19.6%,白叶枯病9级,白背飞虱8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6.7%,长宽比2.5,垩白米率93%,垩白度25.5%,胶稠度4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华南早籼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88%(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93.4公斤,比对照粤香占、汕优63分别增产1.50%(不显著)、3.12%(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1.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4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秧龄35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以20×20厘米为宜,每穴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7万株;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2~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5:1,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水浆管理要做到前期浅水,够苗烤田,水层孕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灌水;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白背飞虱。蒸煮品质较好,加工品质中等,外观品质较差。适宜在海南省、广西的中南部、广东的中南部、福建省南部双季稻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6
品种名称:D奇宝优1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福建省种子总站
品种来源:D奇宝A×登秀1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6天,分别比对照粤香占、汕优63迟熟4.7天、0.3天。株高115.9厘米,叶片较宽而披,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9.5万穗,穗长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32.5粒,结实率80%,千粒重28.2克。抗性:叶瘟1级,穗瘟1级,穗瘟损失率3.4%,白叶枯病9级,白背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9.1%,长宽比2.6,垩白米率99%,垩白度29.8%,胶稠度4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3%。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华南早籼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1.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03%(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91.7公斤,分别比对照粤香占、汕优63增产1.15%(不显著)、2.77%(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1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于2月底3月初播种,秧田每亩播种25公斤,秧龄35~40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16.5×26.5或16.5×23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10万株以上;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肥比例为1:0.6:0.8。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够苗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不要过早断水;4、防治病虫: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白背飞虱。蒸煮品质较好,加工品质中等,外观品质较差。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以及福建省南部双季稻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7
品种名称:丰华占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丰八占1号/华丝占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华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3.2天,比对照粤香占迟熟1.6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1.2天。株高97.9厘米,株叶形态较好,分蘖力偏弱,成穗率较高,穗粒重协调,籽粒有芒。每亩有效穗数22.7万穗,穗长21.8厘米,每穗总粒数135.2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2克。抗性:叶瘟4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51%,白叶枯病3级,白背飞虱6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4%,长宽比3.2,垩白米率12%,垩白度3.2%,胶稠度73.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8%。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华南早籼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7.4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减产2.96%(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74.9公斤,分别比对照粤香占、汕优63减产2.63%(不显著)、1.17%(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6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减产2.9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播种,秧龄28~30天左右;2、合理密植:采用抛秧栽培,秧苗叶龄达3.5片左右时抛秧,一般肥力田每亩抛1.7万穴,每亩基本苗6万株;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轻施中期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回青促分蘖,够苗排水晒田,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至成熟期保持田土湿润;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中感白背飞虱。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好。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8
品种名称:博优253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博A×测253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8.5天,比对照博优903迟熟2.5天。株高118.8厘米,茎秆粗壮,繁茂性好,穗粒重较协调。每亩有效穗数17.4万穗,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40.9粒,结实率84%,千粒重23.8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34.7%,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4%,长宽比2.6,垩白米率40%,垩白度5.9%,胶稠度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3%。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9.2公斤,分别比对照博优903、粳籼89增产6.99%(极显著)、5.88%(极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480.3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9.70%(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5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2.0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7月初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6~7.5公斤;2、合理稀植:每亩栽插2.1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9~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7:3。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干湿交替,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中等偏上。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9
品种名称:博优1025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博A×1025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9天,比对照博优903早熟0.2天。株高101.6厘米,分蘖力强,株型集散适中,叶片直立不披垂,穗粒较协调,有包颈现象。每亩有效穗数20.1万穗,穗长21.3厘米,每穗总粒数138.3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1.6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37.6%,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2%,长宽比2.8,垩白米率37%,垩白度6.4%,胶稠度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8.7公斤,分别比博优903、粳籼89增产4.75%(极显著)、3.66%(极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492.3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12.43%(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8.6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减产0.8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6月底至7月初播种,宜采用旱育稀植或旱育秧小苗抛栽技术,秧龄25天左右;2、合理密植:每亩插2~2.5万穴,6~7万株基本苗。抛秧每亩大田不少于50盘秧苗;3、肥水管理:亩施农家肥500公斤,碳铵25公斤,磷肥25公斤。栽插后3~5天施返青肥,每亩施尿素7.5公斤,插后10~12天亩施分蘖肥尿素7.5公斤,钾肥7.5公斤。水浆管理注意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中等偏上。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双季稻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0
品种名称:博优998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博A×广恢998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4.9天,比对照博优903早熟1.8天。株高104.9厘米,株型适中,穗粒重协调。每亩有效穗数19.8万穗,穗长22.7厘米,每穗总粒数137.1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1.2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49.7%,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长宽比2.8,垩白米率29.5%,垩白度3.8%,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3.6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12.72%(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39.6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6.10%(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2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4.0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于7月上旬播种,秧田每亩播种10~12.5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左右;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一般为16.5×19.8厘米,每亩基本苗6万株;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情施好穗肥。水浆管理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保持湿润;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优,主要指标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1
品种名称:嘉早312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嘉早935/Z9505//Z96-10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0天,比对照嘉育948迟熟2.2天,比浙733早熟1.2天。株高81.5厘米,株型适中,苗期耐寒性强,群体整齐,剑叶挺直,分蘖力偏弱,穗粒重协调,后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21.9万穗,穗长19.7厘米,每穗总粒数108.9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5.9克。抗性:叶瘟7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10.8%,白叶枯病3级,白背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1.7%,长宽比3.2,垩白米率33.5%,垩白度7.3%,胶稠度83.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0.7公斤,分别比对照舟903、浙733增产11.34%(极显著)、5.62%(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50.1公斤,比对照嘉育948增产6.92%(极显著),比对照浙733减产1.53%(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6.9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5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于4月初播种,秧田每亩播种40公斤,秧龄不超过35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15×11.7或16.6×10厘米,每穴插3~4粒谷苗,每亩插足12万株基本苗;3、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感白背飞虱。米质中等偏上。适宜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2
品种名称:八两优96
选育单位:湖南省怀化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810S×怀96-1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8.5天,比对照浙733早熟0.7天。株高86.5厘米,分蘖力强,穗粒重较协调,穗层欠齐,有颖花退化现象。每亩有效穗数24.5万穗,穗长18.5厘米,每穗总粒数101.5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4.2克。抗性:叶瘟9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34.2%,白叶枯病5级,白背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5.3%,长宽比2.9,垩白米率92%,垩白度30.7%,胶稠度4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8%。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4.4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67%(极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505.7公斤,分别比对照舟903、浙733增产14.73%(极显著)、8.84%(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8.0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8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3月底至4月初播种,每亩秧田播种20公斤,秧龄25~30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13.2×18厘米,每亩基本苗5万株以上;3、施肥管理:中等肥力田块亩施纯氮8~10公斤,氮、磷、钾肥比例为1:0.5:0.5;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和白背飞虱。蒸煮品质中等,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较差。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3
品种名称:中选181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丝3号///矮仔乌骚/中156//浙733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1.5天,与对照浙733熟期相当。株高97.7厘米,株型偏散,分蘖力较弱,后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21.5万穗,穗长20.7厘米,每穗总粒数106.2粒,结实率77.9%,千粒重28.9克。抗性:叶瘟7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11.4%,白叶枯病5级,白背飞虱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9.2%,长宽比3.0,垩白米率100%,垩白度43.3%,胶稠度4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6%。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8.0公斤,分别比对照舟903、浙733增产17.53%(极显著)、11.50%(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76.9公斤,分别比对照嘉育948、浙733增产14.34%(极显著)、5.31%(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4.3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1.6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于3月底播种,每亩秧田播种25公斤,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13.3×20厘米,每亩基本苗8~9万株;3、肥水管理:基肥重施有机肥,秧苗返青后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最高苗达到25万时排水晒田;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中抗白背飞虱。蒸煮品质较好,加工品质中等,外观品质差。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4
品种名称:中选972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陆青早1号/浙73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南部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4.3天,比对照威优402早熟0.4天,比金优402迟熟1.5天。株高94.7厘米,株叶形态好,长势繁茂,分蘖力偏弱,茎秆粗壮,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万穗,穗长20.8厘米,每穗总粒数116.6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8.1克。抗性: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13%,白叶枯病5级,白背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2.6%,长宽比2.8,垩白米率100%,垩白度69.5%,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1%。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南部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0公斤,比对照威优402增产4.04%(极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497.5公斤,分别比对照金优402、威优402增产5.92%(极显著)、2.61%(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4.9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减产5.2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于3月底播种,每亩秧田播种不超过25公斤,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13.3×20厘米,每亩基本苗8~9万株;3、肥水管理:基肥重施有机肥,秧苗返青后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最高苗达到25万时排水晒田;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5、植株偏高,注意防止倒伏。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和白背飞虱。蒸煮品质较好,加工品质中等,外观品质差。适宜在福建北部、江西、湖南、浙江中南部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5
品种名称:德农2000(原名:协优7954)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协青早A×浙恢7954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平均151.2天,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平均141.1天,均比对照汕优63迟熟0.9天。株高110厘米,分蘖力较强,耐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18.4万穗,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48粒,结实率78.2%,千粒重30克。抗性:叶瘟8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8.9%,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长宽比2.7,垩白米率69.5%,垩白度14.5%,胶稠度49.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3%。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8%(极显著);2001年分别参加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上游平均亩产641.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78%(极显著),中下游平均亩产656.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97%(极显著)。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长江上游平均亩产549.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8.19%,中下游平均亩产603.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0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期同汕优63,秧田亩播种量8~10公斤,秧龄30~35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16.6×26厘米,每亩插足6~8万株基本苗;3、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加工品质较好,蒸煮品质和外观品质一般。适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省的长江流域和重庆市、云南、贵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陕西省汉中、河南省信阳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6
品种名称:冈优3551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冈46A×宜恢3551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在长江上游平均149.2天,长江中下游平均140天,与对照汕优63相仿。株高119厘米,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抗倒性强,耐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17.2万穗,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63.7粒,结实率84%,千粒重27.2克。抗性:叶瘟9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5%,长宽比2.3,垩白米率93.3%,垩白度23%,胶稠度4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3%。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0%(极显著);2001年分别参加长江上游和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试,上游平均亩产608.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03%(极显著),中下游平均亩产637.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8%(极显著)。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上游平均亩产501.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75%,中下游平均亩产569.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7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期同汕优63,亩播种量8~10公斤,秧龄30~35天;2、科学用肥: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3、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加工品质较好,蒸煮品质一般,外观品质较差。适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省的长江流域和重庆市、云南、贵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陕西省汉中、河南省信阳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7
品种名称:红优2009
选育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红矮A×绵恢2009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8.7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0.4天。株高114.5厘米,叶片较长,穗型中等,长粒型,抗倒性较差,中后期耐寒性差。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长25.4厘米,每穗总粒数150.7粒,结实率77.5%,千粒重30.7克。抗性:叶瘟8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39.2%,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3.8%,长宽比2.9,垩白米率59%,垩白度13%,胶稠度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7%。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5.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9%(极显著);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试,平均亩产61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36%(极显著)。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期同汕优63,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秧龄35~45天;2、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要求8~12万株;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4、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中后期耐寒性差。蒸煮品质较好,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一般。适宜在贵州、云南省、重庆市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稻区以及陕西省的汉中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8
品种名称:富优1号(原名:II优21)
选育单位:西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II-32A×21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8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4.7天。株高111.3厘米,穗着粒密,耐寒性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63.3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7.4克。抗性:叶瘟7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10.6%,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9%,长宽比2.2,垩白米率58%,垩白度9.6%,胶稠度4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2.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9%(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97.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28%(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8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种期同汕优63,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秧龄30~45天;2、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2~1.5万穴,每穴2粒谷苗;3、科学施肥: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10~13公斤,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加工品质较好,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中等。适宜在贵州、云南、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省平坝稻区以及陕西省的汉中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49
品种名称:B优827(原名:803A/527)
选育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803A×蜀恢52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稻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5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0.8天。株高113.7厘米,株叶形态好,分蘖力较弱,耐寒性较差,后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穗长25.9厘米,每穗总粒数165粒,结实率79.9%,千粒重28.9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20.1%,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1%,长宽比3.1,垩白米率29.5%,垩白度4.1%,胶稠度5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4%(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02.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2%(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520.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7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种期同汕优63,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秧龄35~45天;2、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要求8~12万株;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4、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中抗褐飞虱,中后期耐寒性较差。米质优良,达国标优质三级米标准。适宜在贵州、云南省、重庆市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稻区以及陕西省的汉中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0
品种名称:中优177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9A×成恢17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2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2.1天。株高108.1厘米,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偏弱,成穗率较高,穗粒重协调,后期转色较好,耐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57.9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7.3克。抗性:叶瘟7级,穗瘟3级,穗瘟损失率10.4%,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5%,长宽比3.1,垩白米率23%,垩白度2.9%,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1.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59%(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90.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03%(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545.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亩栽1.6~2.0万穴,基本苗10~12万株为宜;3、施肥:一般亩施纯氮8~10公斤,磷肥25~30公斤,钾肥15~20公斤。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米质优,达国标优质三级米标准。适宜在贵州、云南省、重庆市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稻区以及陕西省的汉中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1
品种名称:川香优2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川香29A×成恢17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4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4.1天;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7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3天。株高114.4厘米,株叶形态好,群体整齐,叶色浓绿,长势繁茂,穗型较大,耐寒性较差,后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6.8万穗,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59粒,结实率78%,千粒重29.1克。抗性:叶瘟7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6.3%,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5%,长宽比2.8,垩白米率27.5%,垩白度3.8%,胶稠度49.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稻区中籼迟熟优质组和长江中下游稻区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上游稻区平均亩产58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45%(不显著),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632.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4%(极显著);2002年续试,上游稻区平均亩产535.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1.11%(不显著),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587.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9%(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上游稻区平均亩产466.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81%,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592.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6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种期同汕优63,秧田亩播种量10~15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肥力田块亩栽1.6~2.0万穴,亩基本苗10~12万株为宜;3、施肥:一般每亩施纯氮8~10公斤,磷肥25~30公斤,钾肥15~20公斤;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中感褐飞虱,中后期耐寒性较弱。米质较优。适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省的长江流域和重庆市、云南、贵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陕西省汉中、河南省信阳地区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2
品种名称:宜香1577(原名:宜香优1577)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香1A×宜恢157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四川、浙江、贵州、云南、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7天,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平均137.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1天。株高114.6厘米,株叶形态好,长势繁茂,叶姿挺直,分蘖力偏弱,成穗率较高,穗型较大,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60.4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6.4克。抗性:叶瘟8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25.1%;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7%,长宽比2.65,垩白米率33.8%,垩白度5.5%,胶稠度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和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上游平均亩产586.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59%(不显著),中下游平均亩产623.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74%(极显著);2002年续试,上游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2%(极显著),中下游平均亩产556.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6%(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3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期同汕优63,亩播种量8~10公斤,秧龄30~35天;2、合理密植:长江上游稻区亩栽1.2~1.5万穴,中下游稻区亩栽1.5~1.8万穴,每穴栽2粒谷苗;3、科学用肥: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有香味,外观品质中上。适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省的长江流域和重庆市、云南、贵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陕西省汉中、河南省信阳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3
品种名称:两优932
选育单位: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W9593S×胜优2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0.2天,与对照汕优63相仿。株高118.4厘米,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数19.3万穗,穗长23.7厘米,每穗总粒数159.8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6克。抗性:叶瘟9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2%,长宽比2.6,垩白米率73.8%,垩白度15.6%,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南方稻区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46%(极显著);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4.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3%(极显著)。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3.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3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种期同汕优63,秧田亩播种量12公斤,秧龄25~30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以16.7×26.7厘米为宜,每穴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管水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返青,间歇灌水分蘖,最高苗25万/亩时排水晒田,干湿交替壮籽,成熟前3~5天断水;4、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蒸煮品质和加工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一般。适宜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省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4
品种名称:II优084
选育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品种来源:II-32A×镇恢084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2.4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1天。株高121.4厘米,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17万穗,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60.3粒,结实率86%,千粒重27.8克。抗性: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9.3%,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1%,长宽比2.6,垩白米率32%,垩白度5.3%,胶稠度4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南方稻区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0.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9%(不显著);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9%(极显著)。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3.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2、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田亩栽1.6~1.8万穴,每穴1~2粒谷苗,每亩5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要求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蘖肥,促早发,施好穗肥,做到促保兼顾。肥水运筹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较优。适宜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省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5
品种名称:K优818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K17A×R818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5天。株高123.8厘米,株叶形态好,群体整齐,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9万穗,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145.1粒,结实率80.5%,千粒重30.4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43.4%,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7.2%,长宽比2.9,垩白米率30%,垩白度4%,胶稠度71.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8%(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9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4%(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4.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6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龄30~40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27~30×13厘米,每亩栽插1.5~1.7万穴,每穴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3~15公斤,磷3.5~4.0公斤,钾7~8公斤;水浆管理做到浅水勤灌,扬花灌浆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加工品质中等。适宜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省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6
品种名称:丰优香占(原名:25优6547)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丰A×R654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1天。株高122.5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叶色淡绿,叶姿披垂,分蘖力偏弱,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5.7万穗,穗长23.7厘米,每穗总粒数164.8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7.7克。抗性:叶瘟9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59.3%,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7.1%,长宽比3.4,垩白米率16.5%,垩白度2%,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1.17%(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4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1.81%(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6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龄30~40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27~30×13厘米,每亩栽插1.5~1.7万穴,每穴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3~15公斤,磷3.5~4.0公斤,钾7~8公斤。水浆管理做到浅水勤灌,亩茎蘖数达到15~18万时脱水晒田,扬花灌浆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外观品质优,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中等。适宜在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省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省的信阳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7
品种名称:I优86
选育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优IA×R8608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5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0.4。株高95厘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8.8万穗,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126.3粒,结实率79.2%,千粒重28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18.9%,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4%,长宽比2.8,垩白米率52.5%,垩白度9.9%,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1%。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6.7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4.56%(极显著);2001年参加晚籼早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9.3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5.59%(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2公斤,比对照汕优64减产3.7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6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12公斤,秧苗在三叶期喷施"多效唑",促进多发分蘖,秧龄控制在35天内;2、合理密植:插植密度每亩1.8万穴,每亩13~15万株基本苗为宜;3、施肥管理:中上肥力水平的田块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的比例以1:1:0.5为宜;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省双季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8
品种名称:安两优318
选育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安湘S×R318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6.9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3.4天。株高94.3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易落粒。每亩有效穗数21万穗,穗长22厘米,每穗总粒数112.7粒,结实率78%,千粒重28.4克。抗性:叶瘟5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23%,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3%,长宽比3,垩白米率44.5%,垩白度6.6%,胶稠度41.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早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6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5.87%(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70.6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6.77%(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3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2.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秧龄25~30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16.7×20厘米,每穴2粒谷苗,每亩8~9万株基本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后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够苗晒田控苗,干湿壮籽,湿润养根,灌浆后期防止断水过早,影响粒重;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中抗褐飞虱,易感纹枯病。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中等。适宜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9
品种名称:威优134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V20A×Y13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4.3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0.8天。株高92.9厘米,株型松紧适中,叶色淡绿,分蘖稍弱,成穗率较高,易感纹枯病,易倒伏。每亩有效穗数20.3万穗,穗长21.3厘米,每穗总粒数118.8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8.7克。抗性:叶瘟8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53.4%,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7.9%,长宽比2.7,垩白米率90%,垩白度18.3%,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4%。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早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8.9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5.52%(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69.8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6.60%(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2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5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6月下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12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内;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16.6×20厘米或16.6×23厘米,每穴2粒谷苗,每亩10万株基本苗;3、肥水管理:注意后期水肥管理,防止倒伏;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中等,外观品质差。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0
品种名称:两优363
选育单位: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360S×明恢63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3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1.6天。株高94.5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型较小。每亩有效穗数23.2万穗,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95粒,结实率75.6%,千粒重28.1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32.1%,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1.5%,长宽比3.3,垩白米率19.5%,垩白度2.9%,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1%。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早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8.9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45%(不显著);2002年参加晚籼早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8.4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93%(显著)。2002年参加晚籼早熟优质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4.8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3.7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每亩播种10~12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亩栽1.5万穴左右,亩基本苗8~10万株;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多用农家肥,注意氮、磷、钾搭配;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外观品质较好,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中等。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1
品种名称:中优448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9A×成恢44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4.2天,与对照汕优64相仿。株高97厘米,株叶形态好,群体整齐,剑叶挺直,穗形较大,易感纹枯病,不抗倒伏。每亩有效穗数19.5万穗,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19.9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7.6克。抗性:叶瘟5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11.1%,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7%,长宽比3.3,垩白米率24%,垩白度3%,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早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4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0.57%(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53.5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3.08%(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3.4公斤,比对照汕优64减产2.2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亩播种量10~12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亩栽1.6~2.0万穴,每穴2粒谷苗,亩基本苗10~12万株为宜;3、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8~10公斤,磷肥25~30公斤,钾肥15~20公斤,科学管水,注意防止倒伏;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米质优,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省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2
品种名称:湘晚籼10号(原名:农香16)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亲16选/80-66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流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7.5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3.2天。株高98.2厘米,株叶形态好,群体整齐,剑叶披垂,穗粒协调,粒重较高。每亩有效穗数21.3万穗,穗长21.5厘米,每穗总粒数106.9粒,结实率78.7%,千粒重28.4克。抗性:叶瘟8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39.4%,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长宽比3.1,垩白米率10%,垩白度1.2%,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早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5.8公斤,比对照汕优64减产4.55%(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17.1公斤,比对照汕优64减产5.19%(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5公斤,比对照汕优64减产0.4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在长沙地区一般在6月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20公斤左右;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17×20厘米,每穴5~6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10~12.5公斤。水浆管理注意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米质优,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适宜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湖北以及浙江省南部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3
品种名称:威优111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V20A×Y11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南部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3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0.4天。株高94.9厘米,株形紧凑,剑叶较披,穗粒重较协调,结实率高。每亩有效穗数18.70万穗,穗长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08.3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8.9克。抗性:叶瘟3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3.3%,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7%,长宽比2.2,垩白米率87%,垩白度18.1%,胶稠度4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6%。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3.8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3.94%(显著);2001年参加晚籼中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5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2.39%(不显著)。2002年参加晚籼中迟熟高产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4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9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6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2公斤左右,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13.3×23.3厘米或16.7×23.3厘米,每穴插4~5苗,每亩基本苗8~10万株;3、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一般。适宜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和江西、湖南省的中南部以及浙江省的南部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4
品种名称:先农16号(原名:新香优906)
选育单位:江西省浮梁县利民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香A×恢906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南部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2.2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1.2天。株高104.5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叶色淡绿,剑叶挺直,分蘖力较强,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9.3万穗,穗长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46.6粒,结实率77%,千粒重25.2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15.1%,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3%,长宽比2.7,垩白米率39.5%,垩白度9.9%,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9%。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6.6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5.46%(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77.0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8.38%(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8.9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2.2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12.5公斤,秧龄25~35天;2、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8~2万穴,每穴插4~5苗,每亩基本苗8万株;3、肥水管理:一般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5:1。水浆管理要做到薄水灌溉,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后期防止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中抗褐飞虱。加工品质较好,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中等。适宜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5
品种名称:湘晚籼12号(原名:9724)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92W93/GER-3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流域南部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7.2天,比对照汕优46早熟3.3天。株高95.7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成穗率高,穗型较小,籽粒细长,易落粒,抗倒性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2万穗,穗长22厘米,每穗总粒数102.2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4.9克。抗性:叶瘟8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55.3%,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0.6%,长宽比3.3,垩白米率6%,垩白度0.7%,胶稠度59.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3.1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4.66%(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24.0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1.46%(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5.2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0.2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在湖南一般于6月下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5~20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之内;2、合理密植:移栽规格为16.7×20厘米,每穴插5~6苗,每亩插足10万株基本苗;3、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每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肥要配合施用。水浆管理要做到深水活棵、浅水保苗,后期湿润灌溉;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较优。适宜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6
品种名称:中浙优2838(原名:中浙A/2838)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中浙A×T283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南方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1.2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0.7天。株高104厘米,株叶形态好,群体整齐。每亩有效穗数18.5万穗,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31.8粒,结实率71.9%,千粒重27.2克。抗性:叶瘟7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30.3%,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8.3%,长宽比3.2,垩白米率17%,垩白度3.9%,胶稠度5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8.5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3.53%(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19.4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2.55%(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4.6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0.3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各地种植习惯适时播种,每亩播种量8~10公斤,秧龄25天左右;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13×30厘米或25×18厘米,每亩1.2~1.5万穴,亩基本苗6~8万株;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采用"前攻、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稻米品质指标除整精米率外,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适宜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7
品种名称:甬优3号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2号A×K1863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单季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6.4天,比对照秀水63迟熟0.7天。株高109.4厘米,株形适中,长势繁茂,分蘖较弱,易脱粒,籽粒有芒,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1万穗,穗长20.1厘米,每穗总粒数133.4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9.4克。抗性:叶瘟5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10.4%,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7%,长宽比2.0,垩白米率20%,垩白度1.9%,胶稠度6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4%。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6.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0.76%(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51.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3.24%(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亩产570.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2.4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5月底、6月初播种,每亩秧田播种8.5公斤,秧龄25天左右;2、合理稀植:栽插规格为27×20厘米,每亩1.25万穴,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本田亩施纯氮12.5~15公斤,氮、磷、钾肥的比例为1:0.5:1。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4:1;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较优,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适宜在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市作单季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8
品种名称:常优1号(原名:常优99-1)
选育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武运粳7号A×R254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中、下游作单季晚粳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5.9天,与对照秀水63熟期相仿。株高105厘米,株形适中,群体整齐,剑叶挺直,长势繁茂,穗型大,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9.1万穗,穗长18.2厘米,每穗总粒数147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7.7克。抗性:叶瘟8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49.6%,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9%,长宽比1.8,垩白米率38%,垩白度5.9%,胶稠度69.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6.16%(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01.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5.46%(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亩产623.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6.5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5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2.5公斤,秧龄30天;2、合理密植:栽插行株距为26.6×13.9~16.7厘米,每亩1.5~1.8万穴,每穴插带2~3个分蘖的秧苗1株;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块亩施纯氮15公斤,氮、磷、钾比例以1:0.4:0.6为宜,一定在7月中旬结束施肥。要适时晒田,高峰苗控制在每亩21万,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中上。适宜在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市稻瘟病轻发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9
品种名称:II优527
选育单位:成都西部农业工程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种子站
品种来源:II-32A×蜀恢52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全生育期153.0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0天。株高115.9厘米,生长势强,株叶形态好,成穗率较高,后期熟相好。每亩有效穗16.7万穗,穗长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62.1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9.3克。抗性:稻瘟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2%,长宽比2.6,垩白米率38.0%,垩白度4.8%,胶稠度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4%。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武陵山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9.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1%(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75.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0%(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2.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3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采用旱育早发技术,培育多蘖壮秧;2、合理密植:亩插2~2.2万穴,每穴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10~12万株;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施用。水浆管理要做到寸水活棵,浅水分蘖,足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米质中上。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省以及重庆市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0
品种名称:福优325
选育单位: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
品种来源:福伊A×恩恢32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0.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0.5天。株高112.2厘米,生长势强,株叶形态适中,穗大粒多,后期熟相好。每亩有效穗17.7万穗,穗长24.7厘米,每穗总粒数153.7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7.9克。抗性:叶瘟3级,穗瘟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2%,长宽比2.5,垩白米率66.0%,垩白度6.6%,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武陵山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31%(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53.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60%(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6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采用旱育早发技术,结合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培育带蘖壮秧;2、合理密植:每亩栽插2~2.2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10~12万株;3、肥水管理:要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水浆管理要求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进行湿润管理;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苗期恶苗病和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抗稻瘟病,易感恶苗病,纹枯病稍重。米质中等。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省以及重庆市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1
品种名称:福优218
选育单位: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科所
品种来源:福伊A×恩恢21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2.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5天。株高117.9厘米,生长势强,拔节前株型偏散,叶型偏披,拔节后株型和叶型适中,穗大粒多,后期熟相好。每亩有效穗17.4万穗,穗长24.4厘米,每穗总粒数162.7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7.2克。抗性:叶瘟3级,穗瘟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长宽比2.5,垩白米率77.0%,垩白度11.5%,胶稠度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8%。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武陵山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68%(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42.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40%(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采用旱育早发技术,培育带蘖壮秧;2、合理密植:每亩栽插2~2.2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10~12万株;3、肥水管理:要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水浆管理要求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进行湿润管理;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苗期恶苗病和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抗稻瘟病,易感恶苗病,纹枯病稍重。米质中等。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省以及重庆市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2
品种名称:II优58
选育单位: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
品种来源:II-32A×恩恢58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2.0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0天。株高114.1厘米,生长势强,株叶形态适中,穗粒结构协调,后期熟相好。每亩有效穗17.1万穗,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63.5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7.3克。抗性:稻瘟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8%,长宽比2.4,垩白米率44.0%,垩白度7.9%,胶稠度41厘米,直链淀粉含量19.7%。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武陵山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1%(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57.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20%(极显著)。在湖北、湖南、贵州省以及重庆市的武陵山区有较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达510~55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采用旱育早发技术,结合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培育带蘖壮秧;2、合理密植:每亩栽插2~2.2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10~12万株;3、肥水管理:要求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水浆管理要求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进行湿润管理;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米质中等。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省以及重庆市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3
品种名称:连嘉粳1号(原名:连9805)
选育单位: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秀水405系选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3天,与对照豫粳6号熟期相仿。株高107.2厘米,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叶片坚挺不披。每亩有效穗数22万穗,每穗总粒数150.5粒,结实率85.1%,千粒重25.4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1级,穗颈瘟3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70.4%,垩白米率18%,垩白度1.6%,胶稠度8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6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减产0.03%(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27.8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7%(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9.0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5月初播种,每亩秧田播种20~30公斤,秧龄35~40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25×13.3厘米,每亩2.2~2.5万穴,每亩基本苗8~10万株;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22~24公斤,五氧化二磷12~14公斤,氧化钾18~20公斤,要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适当迟施穗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移栽,深水活棵,薄水分蘖,后期干干湿湿,不可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纹枯病及稻飞虱、三化螟虫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达国标优质米2级标准。适宜在江苏、安徽省的北部,河南省沿黄稻区,山东省南部以及陕西省关中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4
品种名称:皖稻54
选育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88-22/T1003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6.2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4.1天。株高105.6厘米,根系发达,分蘖力中等,茎杆粗壮,耐肥抗倒,株型紧凑,主茎叶片14片,叶片宽厚挺举,叶色浓绿,成熟时杆青籽黄。每穗总粒数173.2粒,结实率77.2%,千粒重26.1克。抗性:苗瘟1级,叶瘟1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2%,垩白米率24.5%,垩白度2.5%,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5.7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减产0.6%(不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572.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减产7.0%(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5.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减产4.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5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25~30公斤,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26.5×13.2厘米或21×16.5厘米,每亩1.7~2万穴,每穴插2~3粒谷苗,每亩基本苗8~10万株;3、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基肥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氯化钾2.5公斤,分蘖肥追施尿素5公斤,穗肥2.5公斤。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成熟前7天断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纹枯病、稻曲病以及稻飞虱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达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江苏、安徽省北部,河南沿黄稻区,山东省南部以及陕西省关中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5
品种名称:两优培粳(原名:两优协粳)
选育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培矮64S×9420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64.2天,比对照中作93早熟8天。株高118.4厘米,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杆粗壮,弹性好,耐肥抗倒,主茎总叶片数16片,株型松散适中。每穗总粒数173.6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4.2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1级,穗颈瘟1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7.4%,垩白米率53.5%,垩白度18.1%,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7%。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0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8.2%(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55.0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22.1%(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4.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9.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4月中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10~12公斤,秧龄35天左右;2、合理密植:每亩插2万穴,插植规格为16.5×19.8厘米,每穴插1~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10万株;3、肥水管理:重施基肥,早追肥,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2公斤,钙镁磷肥40公斤,氯化钾7~8公斤。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每亩总茎蘖数达25~28万苗时排水晒田,收获前7天断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的中部和北部作一季春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6
品种名称:津优2003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341A×97-77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稻组合,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78.7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7天。株高118.8厘米,根系发达,株型紧凑,茎杆坚硬,抗倒伏,主茎叶片数18个,剑叶挺直短厚,粒椭圆型,稃尖杆黄色,无芒。每亩有效穗22.9万株,每穗总粒数207.9粒,结实率63.5%,千粒重25.8克。抗性:苗瘟3级,穗颈瘟3级,叶瘟3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2.3%,垩白米率30%,垩白度6.2%,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9%。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2.7%(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29.3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7.3%(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8.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30~40公斤,秧龄45天左右;2、合理稀植:大田栽插规格为30×15厘米,每穴插2~3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每亩氮素用量15公斤左右,配合施用磷、钾、锌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栽秧,深水缓苗,浅水分蘖,每亩总茎数达30万时晒田,以后浅水勤灌,灌浆期实行间歇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穗茎瘟、稻曲病和三化螟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中等。适宜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的中部、北部沿海地区作一季春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7
品种名称:津优29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早花二A×超优一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稻组合,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0.9天,与对照中作93相仿。株高106.3厘米,株型紧凑,茎杆坚硬,抗倒伏,主茎叶片数17叶,剑叶挺直短厚,粒椭圆型,稃尖杆黄色,无芒。每穗总粒数162.6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4.6克。抗性:苗瘟1级,叶瘟1级,穗颈瘟5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9.6%,垩白米率24.5%,垩白度4.1%,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5%。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6.9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2.7%(不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59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3.7%(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9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4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30~40公斤,秧龄45天左右;2、合理稀植:一般肥力田块栽插规格为30×13厘米,每穴插2~3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每亩氮素用量15公斤左右,配合施用磷、钾、锌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栽秧,深水缓苗,浅水分蘖,每亩总茎数达30万时晒田,以后浅水勤灌,灌浆期实行间歇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及二化螟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米质较优,达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中部、北部沿海地区作一季春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8
品种名称:津原45
选育单位:天津市原种场
品种来源:日本"月之光"系选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8.8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7天。株高115.4厘米,茎杆粗壮,剑叶长,直立,叶下禾。每穗总粒数132.6粒,结实率84.7%,千粒重24.75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1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6%,垩白米率11.5%,垩白度1.1%,胶稠度9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5.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6.0%(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69.5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6.2%(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公斤,比对照中作93减产7.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4月上中旬播种,秧龄45天左右;2、栽插密度:栽插株行距为30×15~18厘米,每穴插3~4苗;3、肥水管理:一般肥力田块每亩施纯氮15公斤,其中50%结合磷、钾肥用作基肥,其余30%作为分蘖肥,20%作为孕穗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移栽,深水活棵,依据苗情适时晒田,复水后浅水勤灌,齐穗10天后采取间歇灌溉,干干湿湿,收割前7天断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干尖线虫病和二化螟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达国标优质米2级标准。适宜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中部、北部沿海地区作一季春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79
品种名称:辽粳371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87-675/辽开79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54.7天,比对照秋光晚熟3天。株高100厘米,分蘖力较强,株型松散,叶片披垂,散穗型,着粒较密,颖壳黄白,无芒。每穗总粒数80.5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6.2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5级,穗瘟5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9.6%,垩白米率3.3%,垩白度0.2%,胶稠度8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1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8.3%(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73.1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14.1%(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3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4月上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平方米150~200克,适时通风炼苗,培育带蘖壮秧;2、合理稀植:插植规格为29.7×13.2或29.7×16.5厘米,每穴插3~4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亩施标氮50~55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钾肥15公斤,锌肥1~1.5公斤。水浆管理做到浅水插秧,寸水缓苗,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不可断水过早,以防早衰;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米质优,达国标优质米1级标准。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山西省中部稻瘟病轻发区以及宁夏引黄灌区、新疆稻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0
品种名称:吉粳78号(原名:吉丰10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玉丰/北陆128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7.6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2天。株高99.7厘米,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叶片上举,茎叶颜色浅,呈淡绿色,叶下禾,穗型较大,粒形椭圆,颖及颖尖均呈黄色,有短芒。每穗总粒数98粒,结实率92.6%,千粒重26克。抗性:苗瘟7级,叶瘟5级,穗瘟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7%,垩白米率26.5%,垩白度5%,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8.1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1.5%(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60.1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7.1%(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5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期播种:一般于4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35天;2、合理稀植:插秧规格为30×15厘米或30×25厘米,每穴插3~4苗;3、施肥:每亩施纯氮8~10公斤,并配合施用磷、钾肥,切勿因植株颜色浅绿误以为缺肥而过多施用氮肥;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米质中等。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稻瘟病轻发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1
品种名称:九稻41号(原名:九9934)
选育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九稻15号/浙辐802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9.9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4天。株高106.8厘米,株型紧凑,叶色深绿,茎杆坚韧抗倒,活杆成熟,粒型椭圆,无芒,颖壳黄色。每穗总粒数98.5粒,结实率90.7%,千粒重28.7克。抗性:苗瘟2级,叶瘟5级,穗瘟7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5.5%,垩白米率22.5%,垩白度2.2%,胶稠度8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8%(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28.2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2.2%(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1.2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节播种:一般于4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35天;2、合理稀植:插秧规格为30×20厘米,每穴插3~4苗;3、施肥:每亩施纯氮8~10公斤,并配合施用磷、钾肥;4、防治病虫: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米质较优,达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稻瘟病轻发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2
品种名称:辽优14(原名:辽优3015)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辽30A×C411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旱作粳型三系杂交稻,在黄淮地区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117天,比对照郑州早粳晚熟7天。株高87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抗倒性较强,穗长16.4厘米,每穗总粒数109.3粒,结实率71.6%,千粒重25.5克。抗性:叶瘟3级,穗颈瘟5级,胡麻叶斑病3级。抗旱性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2%,长宽比1.9,垩白米率30%,垩白度3.0%,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国家黄淮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7.4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22.7%(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321.4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26.2%(极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8.0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32.6%。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采用种衣剂包衣,也可选用多菌灵或白恶宁浸种;2、施肥与播种: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随种施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铵15公斤,并配施少量微肥;3、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选用60%丁草胺0.25公斤/亩和农思它0.25公斤/亩混合兑水喷雾进行"土壤封闭",苗后用快杀稗50克/亩或敌稗0.5公斤/亩进行"茎叶处理";4、适时灌水:在出苗期、拔节期、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中抗胡麻叶斑病。米质中等偏上。适宜在河南中南部、山东西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以及陕西省的秦岭以南地区旱作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3
品种名称:夏旱51
选育单位:河北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秦选1号/京系1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品种,在黄淮地区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为106天,与对照秦爱相同。株高86.8厘米,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抗倒性较强,苗期叶片上冲,叶色深绿,穗长15.1厘米,每穗总粒数88.4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4.7克。抗性:叶瘟3级,穗颈瘟7级,胡麻叶斑病1级。较抗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5%,长宽比1.6,垩白米率90%,垩白度27.1%,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国家黄淮海麦茬稻区早熟组国家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4.1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21.1%(不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363.5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17.3%(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6.6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2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种,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亩播种量7~10公斤;2、施肥:施足底肥,每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5~10公斤,硫酸锌1公斤,硫酸亚铁1.5公斤,硫酸钾5公斤,进行旋耕耙翻;追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5~6叶期,第二次在孕穗期,每亩追肥施尿素15~20公斤;3、除草: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旱稻除草剂1号"28%乳油或"农思它"12%乳油250~350毫升兑水60~80公斤地面喷雾。出苗后辅以人工拔草;4、及时灌水:遭遇干旱,特别是在出苗、孕穗至灌浆期要及时灌溉;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抗胡麻叶斑病。较抗旱。米质一般。适宜在河南北部、山东中北部、河北中南部以及陕西南部旱作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4
品种名称:旱稻6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秋光/三磅七十箩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品种,在东北直播旱作全生育期平均为138.9天,比对照秦爱长2.9天。株高96.5厘米,叶片微外卷,叶色深绿,剑叶较长而挺,穗长17.8厘米。亩有效穗23.3万穗,每穗粒数68.9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5.6克。抗性:叶瘟5级,穗颈瘟5级。抗旱性1.8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19.1%,垩白米率28%,垩白度2.2%,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15.0%。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国家北方旱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49.3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14.51%(不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265.9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3.0%(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328.1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11.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每亩播种7~9公斤。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2~4厘米;2、除草: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旱稻除草剂1号"28%乳油或"农思它"12%乳油250~350毫升兑水60~80公斤地面喷雾。出苗后辅以人工拔草;3、施肥:底肥亩施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同时加施硫酸锌1.5~2公斤,注意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分蘖至拔节期追施尿素6~8公斤,孕穗至始穗期追施尿素3~5公斤;4、及时灌水:遭遇干旱,特别是在出苗、孕穗至灌浆期要及时灌溉;5、防治病虫: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飞虱、稻螟虫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抗旱性强。适宜在黑龙江南部、内蒙古南部、吉林省、辽宁中北部以及宁夏自治区中部旱作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5
品种名称:旱稻9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秋光/班利1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品种,在京、津地区直播旱作全生育期平均为153.2天,比对照旱72长4.7天。株高98.1厘米,叶片偏宽长,叶色清秀,穗长19.7厘米,每穗总粒数94.0粒,结实率80.2%,每亩有效穗数15~20万穗,千粒重25.4克。较易脱粒。抗性:叶瘟1级,穗颈瘟7级。田间抗旱性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0.5%,垩白米率47%,垩白度9.5%,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80%。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北方旱稻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0.2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9.74%(不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为308.9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10.79%(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3.7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4.1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每亩播种7~8公斤。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2~4厘米;2、除草: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旱稻除草剂1号"28%乳油或"农思它"12%乳油250~350毫升兑水60~80公斤地面喷雾。出苗后辅以人工拔草;3、施肥:底肥亩施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同时加施硫酸锌1.5~2公斤,注意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分蘖至拔节期追施尿素6~8公斤,孕穗至始穗期追施尿素3~5公斤;4、及时灌水:遭遇干旱,特别是在出苗、孕穗至灌浆期要及时灌溉;5、防治病虫: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飞虱、稻螟虫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稻瘟病。抗旱性较强。耐瘠性强。适宜在辽宁省南部、河北省北部以及天津、北京市旱作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6
品种名称:辽粳27(原名:中选1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陆稻品种岫岩不服劲系选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糯型常规旱稻品种,在东北直播旱作全生育期平均为141.5天,比对照秦爱长5.5天。株高89.8厘米左右,分蘖力较强,生长健壮,株型较披散,叶色浓绿,叶片稍弯曲,散穗型,穗长16.2厘米,每穗总粒数77.7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4.3克。抗性:叶瘟1级;穗茎瘟0级;田间抗旱性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4%,胶稠度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国家北方旱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5.0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3.35%(不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为298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15.44%(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亩产为387.9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31.34%。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采用种衣剂包衣,也可选用多菌灵或白恶宁浸种;2、施肥与播种: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随种施口肥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铵15公斤,并配施少量微肥;3、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选用60%丁草胺0.25公斤/亩和农思它0.25公斤/亩混合兑水喷雾,进行"土壤封闭",苗后用快杀稗50克/亩或敌稗0.5公斤/亩进行"茎叶处理";4、适时灌水:在出苗期、拔节期、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5、防治病虫:要注意防治纹枯病以及稻飞虱、稻螟虫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稻瘟病。抗旱性强。米质糯性较好。适宜在黑龙江南部、内蒙古南部、吉林省、辽宁中北部以及宁夏自治区中部旱作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7
品种名称:辽旱109
选育单位: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J29系选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品种,在京、津地区直播旱作全生育期平均为156天,比对照旱72长7.5天。株高86.7厘米,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叶宽厚、直立,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半紧穗型,活杆成熟不早衰。穗长14厘米,每穗总粒数103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3.8克。抗性:叶瘟6级,穗颈瘟5级,田间抗旱性1.6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0.3%,垩白米率76%,垩白度11.4%,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北方旱稻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4.3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14.74%;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291.7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4.62%。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9.1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9.62%。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采用种衣剂包衣,也可选用多菌灵或白恶宁浸种;2、施肥: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随种施口肥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铵15公斤,并配施少量微肥;3、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选用60%丁草胺0.25公斤/亩和农思它0.25公斤/亩混合兑水喷雾,进行"土壤封闭",苗后用快杀稗50克/亩或敌稗0.5公斤/亩进行"茎叶处理";4、适时灌水:在出苗期、拔节期、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5、防治病虫: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飞虱、稻螟虫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抗旱性较强。米质一般。适宜在辽宁省南部、河北省北部以及天津、北京市旱作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88
品种名称:旱丰8号(原名:沈农99-8)
选育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沈农129/旱7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品种,在京、津等直播旱作全生育期平均为148.9天,比对照品种旱72长0.4天。株高82厘米左右,根系发达,主茎叶片13~14片,叶片深绿色,散穗型,穗长17.5厘米,稀短芒,每穗总粒数96.4粒,结实率80.2%,千粒重22.6克。抗性:叶瘟5级、穗颈瘟3级,田间抗旱性3.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9%,垩白粒率11%,垩白度1.1%,长宽比1.9,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8%。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北方旱稻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313.4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10.86%;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为304.8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9.32%。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6.5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19.34%。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并进行种子消毒杀菌以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菌;2、整地:深耕翻,耙细,整平,起垄做畦;3、播种:播种行距为30厘米,每亩播种7.5~10公斤,覆土厚1~2厘米,播后压实;4、化学除草:播种后3~5天用丁草安0.25公斤加除草醚0.35~0.4公斤兑水60公斤,封闭除草;5、肥水管理:全生育期施标氮35~40公斤,底肥占60%,追肥占40%,出穗前施钾肥5公斤,促进成熟,防早衰;水分管理主要靠自然降水,如遇干旱需及时灌水;6、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中感稻瘟病。抗旱性较强。米质较优。适宜在辽宁省南部、河北省北部以及天津、北京市旱作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3
品种名称:川农16号(原名:98-1231)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川育12×87-429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同对照品种绵阳26号。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苗叶较狭。株高77厘米,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穗层整齐,穗较短小,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平均亩穗数28万穗,穗粒数27粒,千粒重40克。中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12.3%,湿面筋含量25.4%,沉淀值17.7毫升,吸水率55.1%,面团稳定时间1.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4E.U,延伸性16.1厘米,拉伸面积42.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8.7公斤,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10%(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303.9公斤,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15.9%(极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0.7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为10月底至11月初,每亩基本苗12万株。亩施纯氮10~12公斤,适当施用磷、钾肥,重施基肥。条锈病流行年份和重发区注意进行药剂防治。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地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4
品种名称:川农17号(原名:R5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91S-23×A302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绵阳26号晚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色深绿,苗叶较狭较短直,苗期基部叶片常黄化失绿。株高78厘米,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穗层整齐,穗较短,近圆锥型,短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平均每亩穗数25万穗,穗粒数36粒,千粒重41克。中感条锈病,对秆锈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容重778克/升,粗蛋白含量12.7%,湿面筋含量25.3%,沉淀值27毫升,吸水率60.2%,面团稳定时间4.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0E.U,延伸性13.8厘米,拉伸面积43.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0.6公斤,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18.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95.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减产3.2%(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5.4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4.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为11月1~8日,每亩基本苗12万株。亩产4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亩施纯氮14~16公斤,磷肥5公斤,钾肥6公斤,重施底肥,麦苗二叶一心期追肥,底肥和追肥比例为7:3。条锈病流行年份和重发区注意进行药剂防治,抽穗期注意防治赤霉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地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5
品种名称:扬辐麦2号(原名:扬辐9798)
选育单位: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扬麦158×101-901)F1辐射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晚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叶片披,幼苗长势健壮,繁茂性好。株高94厘米,抗倒伏能力较差,抗寒力一般。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28万穗,穗粒数33粒,千粒重40克。慢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容重757.5克/升,粗蛋白含量12.3%,湿面筋含量21.8%,沉降值30.4毫升,吸水率55.1%,稳定时间1.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21.5E.U,延伸性15.1厘米,拉伸面积84.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7.3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2.1%(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321.7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1%(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5.6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4.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5万株左右;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适量施用拔节孕穗肥,底肥和追肥比例为7:3,应防止后期施氮肥过多过迟而影响弱筋品质。采用多效唑拌种、拔节期控制肥水等措施防止倒伏,注意早期纹枯病、中后期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江苏省、安徽省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襄樊地区、浙江省等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6
品种名称:浙丰2号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品种来源:皖鉴7909×浙908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较对照扬麦158晚1~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叶色淡,叶片窄小上冲。株高85cm左右,株型紧凑,长相清秀,抗倒能力较好,抗寒力一般。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0万穗,穗粒数38粒,千粒重40克。熟相一般。中抗纹枯病和赤霉病,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容重761.6克/升,粗蛋白含量11.9%,湿面筋含量23.9%,沉降值16.7毫升,吸水率50.3%,面团稳定时间1.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08.3E.U,延伸性16.1厘米,拉伸面积48.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6.4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减产1.4%(不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340.8公斤,比对照减产2.6%(极显著)。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5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在长江中下游麦区中北部为10月底至11月上旬,南部为11月上旬至中旬。每亩基本苗18~20万株。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适量施用拔节孕穗肥,后期应防止施肥过多过迟而影响弱筋品质。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浙江省、安徽和江苏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省等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7
品种名称:郑麦9023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品种来源:{(小偃6号×西农65)×[83(2)3-3×84(14)43]}F3×陕213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河南省、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安徽省、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早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叶黄绿色,叶片上冲。株高80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伏性中等。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9万穗,穗粒数27粒,千粒重43克;在长江中下游区试中,平均亩穗数30万穗,穗粒数30粒,千粒重43克。冬春长势旺,抗寒力弱。耐后期高温,灌浆快,熟相好。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秆锈病,高感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黄淮南片试验,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含量14.5%,湿面筋含量33%,沉降值44.4毫升,吸水率64.2%,面团稳定时间7.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64.8E.U,拉伸面积58.7平方厘米。长江中下游麦区试验,容重777克/升、粗蛋白含量14.0%,湿面筋含量29.8%,沉降值45.3毫升,吸水率59.9%,稳定时间7.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45E.U,延伸性17.7厘米,拉伸面积103.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8.2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4.7%(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48.5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7%(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6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1%。
2002年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7.1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9%(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309.2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3%(极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7.9公斤,比当地对照减产2.1%。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适期晚播防止冻害。黄淮冬麦区南片适宜播期为10月15~25日,每亩基本苗15~20万株;长江中下游麦区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11月5日,每亩基本苗20~25万株;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后期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种植,注意氮肥后移,保证中后期氮素供应,确保强筋品质。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晚茬种植。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安徽和江苏沿淮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等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8
品种名称:新麦1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周8826×新乡3577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晚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叶片窄长。株高84厘米,株型稍松散,抗倒力中等。穗层较整齐,主茎穗与分蘖穗稍有差异,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偏粉质。分蘖成穗率高,亩穗数36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43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好。中后期耐高温,抗干热风,灌浆快,落黄好。中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中抗纹枯病和秆锈病。容重779.5克/升,粗蛋白含量14.3%,湿面筋含量31.8%,沉降值25.4毫升,吸水率55.4%,面团稳定时间2.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88E.U,拉伸面积22.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0.3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9.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5.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11.2%(极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0.4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9.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10~25日,每亩基本苗14~18万株,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拨节末期进行肥水管理,注意宜晚不宜早。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9
品种名称:周麦16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周9×周8425B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晚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叶色深,叶片宽长。株高70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0粒,千粒重46克。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稍偏弱。耐湿性好,耐后期高温,熟相好。高抗秆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14%,湿面筋含量30.8%,沉降值25.5毫升,吸水率62.1%,面团稳定时间2.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1E.U,拉伸面积1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2.8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8.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71.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1%(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3.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2.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每亩基本苗12~15万株。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病虫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水肥地早茬麦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0
品种名称:淮麦20
选育单位: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州891×烟1604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豫麦49号晚2~3天。幼苗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深,叶片窄长。株高85厘米,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外观商品性较好。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0克。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好,熟相中等。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对秆锈病免疫。容重803克/升,粗蛋白含量14%,湿面筋含量32.4%,沉降值33.1毫升,吸水率62%,面团稳定时间5.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40.5E.U,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6.1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9.4%(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0.5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0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2~15万株。高产田在返青期要控制肥水以防倒伏。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河南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麦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1
品种名称:豫麦70(原名:内乡188)
选育单位:河南省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绵阳84-27×内乡82C6)F1×豫麦17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豫麦49号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叶色浅,叶片较长。株高83厘米,株型略松散,旗叶上举,抗倒力中等。穗层整齐,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外观商品性较好。成穗率高,平均亩穗数40万穗,穗粒数30粒,千粒重40克。苗期生长健壮,较耐寒,抗倒春寒能力稍弱。中后期较耐旱,耐渍性一般,抗干热风,落黄较好。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容重788.5克/升,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含量30.6%,沉降值35.5毫升,吸水率54%,稳定时间11.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75E.U,拉伸面积8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8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52.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1%(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4.3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减产1.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每亩基本苗15~18万株,高产田注意防止倒伏,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2
品种名称:偃展4110(原名:矮早4110)
选育单位:河南省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
品种来源:[(C39×西北78(6)9-2)×(FR81-3×矮早781-4)]×矮早781-4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春性,早熟,成熟期与对照豫麦18号相同。幼苗直立,分蘖力强,叶色浓绿,叶片宽短。株高75厘米,株型较紧凑,旗叶上冲,抗倒性较好。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外观商品性好。分蘖成穗率高,亩穗数42万穗,穗粒数28粒,千粒重44克。苗期长势壮,耐寒性较好,耐后期高温,灌浆快,熟相好。中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和叶锈病。容重805克/升,粗蛋白含量13.8%,湿面筋含量27.9%,沉降值18.7毫升,吸水率58.6%,面团稳定时间1.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5E.U,拉伸面积15.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3.4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10.4%(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59.3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5.2%(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0.1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10~30日。播量:高水肥地每亩基本苗13~16万株;中水肥地每亩基本苗14~18万株,随播期推迟适当增加播量。施足底肥,氮、磷、钾科学搭配,浇好越冬水、返青水和灌浆水,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中晚茬麦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3
品种名称:兰考矮早8
选育单位:河南省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小黑麦84(184)×90选系
特征特性:弱春性,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晚2~4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深,叶片宽短。株高75厘米,株型紧凑,旗叶宽厚上冲,抗倒力强。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成穗率较低,平均亩成穗25万,穗粒数42粒,千粒重45克。苗期抗寒性中等,春季耐倒春寒能力偏弱,中后期耐渍性好,熟相较好。对秆锈病免疫,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容重771克/升,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含量34.5%,沉降值33.5毫升,吸水率64.2%,面团稳定时间4.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53.5E.U,拉伸面积3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2.4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减产1.3%(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22.4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减产3.3%(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9.5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0.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0~15日。缩小行距,增加播量,行距8~10厘米,每亩基本苗20~25万株。肥水管理中,底肥占总施氮量的30%,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追施总氮量的70%。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4
品种名称:小偃22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品种来源:(小偃6号×775-1)×小偃107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豫麦18号晚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叶色浅,叶片较长。株高88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伏能力一般。穗纺缍型,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码密,结实性较好。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42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38克。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较重。慢条锈病,中感纹枯病和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容重798克/升,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含量30.5%,沉降值36.2毫升,吸水率63.4%,面团稳定时间4.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8E.U,延展性22.6厘米,拉伸面积76.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7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6.2%(不显著);2000年续试,平均亩产519.9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3.7%(显著)。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5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中旬,每亩基本苗12~14万株,适时冬灌,酌情春灌,高产田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白粉病、叶枯病、叶锈病。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中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5
品种名称:豫麦57号(原名:漯麦4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矮早781×80(6)-3-3-10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熟期与对照豫麦21号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叶片较长。株高83厘米,株型较紧凑。穗纺缍型,中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偏粉质。成穗率一般,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40克。抗寒性较好;较耐旱,较抗穗发芽,抗干热风,熟相较好。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和纹枯病。容重783克/升,粗蛋白含量13.7%,湿面筋含量26.5%,沉降值33.8毫升,吸水率52.7%,面团稳定时间5.8分钟。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麦区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6.7公斤,比对照豫麦21号增产15.6%(极显著);2000年续试,平均亩产554.1公斤,比对照豫麦21号增产6.1%(极显著)。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5.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高产田每亩基本苗12万株,精量播种,拔节期氮肥后移,防止倒伏。用适乐时等药剂拌种,防治根腐病和叶枯病,减少黑胚率。中后期及时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和蚜虫等病虫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及陕西关中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6
品种名称:邯6172(原名:邯95-6172)
选育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4032×中引1号
已往审定情况:2001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北片)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晚1天。幼苗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深,叶片窄长。株高81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40万穗,穗粒数31粒,千粒重39克。越冬抗寒性好,耐后期高温,熟相好。慢条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感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和白粉病,对秆锈病免疫。容重796克/升,粗蛋白含量14.2%,湿面筋含量32.1%,沉降值28.2毫升,吸水率64.3%,面团稳定时间2.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87E.U,拉伸面积2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0.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8.1%(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6.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4%(极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1.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中旬,每亩基本苗15~18万株。田间管理中,保证起身拔节肥水,浇好孕穗水和灌浆水,高产田注意防止倒伏。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安徽北部、河南中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早茬麦田种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8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13)还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和山东省中上等肥水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7
品种名称:科农9204(原名:9204)
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石家庄现代化研究所
品种来源:SA502×6021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淡绿,叶片较小、上冲。株高74厘米,株型紧凑,茎秆有弹性,抗倒伏能力较强。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成穗率高,平均亩穗数41.2万穗,穗粒数34.6粒,千粒重39.6克。越冬百分率为95.5%,抗寒性比对照品种石4185(越冬率98.7%)差,抗干热风能力较强,熟相较好,后期有干叶尖现象。对秆锈病免疫,中感条锈病、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容重797克,粗蛋白含量14.7%,湿面筋含量29%,沉降值23毫升,吸水率61%,稳定时间1.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2E.U,拉伸面积1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6.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98.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7.1%(极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4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2.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5万株,足墒播种,促进冬前分蘖,起身拔节期以促为主,扬花灌浆期及时灌水。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南北部、河北和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及新疆南疆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8
品种名称:衡95观26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
品种来源:84观749×87-263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相当。幼苗半葡匐,分蘖力中等,叶片淡绿色,前期生长发育较慢。株高70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强。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43万穗,穗粒数33粒,千粒重37克。越冬率为97%,抗寒性与对照石4185(越冬率97%)相当。高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慢条锈病和叶锈病。容重805克/升,粗蛋白含量13.8%,湿面筋含量29.8%,沉降值23.4毫升,吸水率58.5%,稳定时间2.5分钟。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3公斤,比对照鲁麦14增产3.1%(显著);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483.7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1%(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7.9公斤,比当地对照减产2.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20~25万株,及时防治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北部高水肥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9
品种名称:长6154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
品种来源:晋麦63×运8337-17-5-2-1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冬性,成熟期比对照晋麦47号早熟1~2天。幼苗匍匐,分蘖力强,叶色黄绿,叶片细长。株高90厘米,株型较紧凑,秆较细,抗倒伏能力一般。穗层整齐,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成穗率高,平均亩穗数32万穗,穗粒数26粒,千粒重42克。冬季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稍差,抗旱级别为3级,抗旱性中等(与对照晋麦47号相当)。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黄矮病,高感叶锈病和秆锈病。容重787克/升,蛋白质含量12.6%,湿面筋含量23.5%,沉降值13.9毫升,吸水率58.3%,稳定时间1.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3E.U,拉伸面积2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9.7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4.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315.4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0.2%(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6.4公斤,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0.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4~20万株。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在丰水年份防止倒伏。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东南部、陕西渭南地区、甘肃南部旱薄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40
品种名称:津农4号(原名:津农152)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农大3338×京冬6
特征特性:冬性,成熟期与对照京冬8号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株高80厘米,抗倒性一般。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42万穗,穗粒数36粒,千粒重35克。越冬百分率为88.3%,抗寒性比对照京冬8号(越冬率90.05%)略差。对秆锈病免疫,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和白粉病。容重788.5克/升,粗蛋白含量13.9%,湿面筋含量28.6%,沉降值26.9毫升,吸水率59.8%,面团稳定时间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66E.U,拉伸面积2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5.7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4.4%(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13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减产2.4%(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1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9月底至10月初播种,每亩基本苗20万株。注意控制群体,春季适当蹲苗,防止倒伏。加强后期管理,在发挥穗多、粒多优势的基础上,提高千粒重。及时防治蚜虫和白粉病、叶锈病等病虫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天津市、新疆南部水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41
品种名称:北农9549
选育单位:北京农学院
品种来源:[(烟农15×中麦2号)×临汾0571]×中麦9号
特征特性: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2天。幼苗半匍匐,生长健壮,植株繁茂,分蘖力中等。株高83厘米,抗倒伏能力强。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成穗率中等,平均亩穗数40万穗,穗粒数28粒,千粒重45克。越冬百分率84.3%,抗寒性比对照京冬8号(越冬率96%)差。中抗至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和白粉病。容重780克/升,粗蛋白含量14.9%,湿面筋含量30.1%,沉降值21.4毫升,吸水率64.6%,面团稳定时间1.2分钟。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96.7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7%(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15.9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2%(不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3.3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3.8%。
栽培技术要点:9月底至10月初播种,每亩基本苗20万株。采取适当晚播和浇越冬水防止冻害,施足底肥,重施拔节肥,管理上保证适当穗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天津市、北京市高中肥水地麦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42
品种名称:晋太170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品种来源:SWM788912×京43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成熟期比对照西峰20早2天。幼苗匍匐,分蘖力中等,叶色浓绿,叶片较短。株高80厘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纺锤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28粒,千粒重39克。抗寒性一般。抗旱级别4级,抗旱性较差。高抗叶锈病,慢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秆锈病。容重791克/升,粗蛋白含量15.7%,湿面筋含量33.1%,沉降值50.6毫升,吸水率61.8%,稳定时间14.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36E.U,拉伸面积7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0.5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17.9%(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90.1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8.4%(不显著)。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6.2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20~25万株。丰水年份注意防止倒伏。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山西中部、宁夏南部旱肥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43
品种名称:赤麦5号(原名:赤94-5)
选育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文革1号×克76条295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9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辽春9号早1天,属中早熟品种。幼苗直立,叶片灰绿色。株高90厘米,穗纺缍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3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37克。抗旱性级别3级,抗旱性中等,与对照品种辽春9号相当。高抗条锈病,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容重为798.5克/升,粗蛋白含量16.5%,湿面筋含量36.9%,沉降值33.6毫升,吸水率60.2%,面团稳定时间3.4分钟。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区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3.7公斤,比对照品种辽春9号增产20.5%(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322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20.8%(显著)。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9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适时早播,每亩基本苗40-42万株。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省、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吉林公主岭市和白城市、河北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44
品种名称:沈免96(原名:沈免96085)
选育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沈免91×[(克74-686×远中4)×辽春10]}×[(川农82-1×沈免812964)×铁春2]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86天,与对照品种辽春9号相同。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高75厘米,株型紧凑。穗纺缍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4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0克。抗旱级别3级,抗旱性中等,与对照品种辽春9号相当。中抗白粉病,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容重为793克/升,粗蛋白含量16.7%,湿面筋含量34%,沉降值33.3毫升,面团稳定时间4.9分钟。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区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0.1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8.5%(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319.6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9.9%(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6.7公斤,比对照增产1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适时早播,每亩基本苗40~45万株。机播行距15厘米,播深3厘米。播种时施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三叶期结合浇水或雨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中后期及时防治麦蚜和粘虫。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省、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吉林公主岭市和白城市、河北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45
品种名称:垦九10号(原名:九三95-41080)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九三84-7251×九三87148)×克85-33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88天,比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早熟2天。幼苗直立。株高93厘米。穗纺缍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6万穗,穗粒数27粒,千粒重31克。对叶锈病免疫,高感条锈病、赤霉病和根腐病。容重为812克/升,粗蛋白含量16.4%,湿面筋含量36%,沉降值45.5毫升,吸水率64.9%,面团稳定时间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32E.U,延伸性20.9厘米,拉伸面积40.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东北春麦区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9.8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6.8%;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214.3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减产0.7%。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8.5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每亩基本苗40万株。亩施化肥20公斤,氮、磷、钾的比例1:1.2:0.3。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中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1
品种名称:吉单327
选育单位: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96478,来源为掖478变异株;父本为吉992,来源为吉846×M01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高102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黄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9.2克。在东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7天,比四单19晚4天,比本玉9晚2天,需有效积温2600℃。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抗黑粉病,高感茎腐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43克/升,粗蛋白含量10.0%,粗脂肪含量4.01%,粗淀粉含量72.04%,赖氨酸含量0.40%。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77克/升,粗蛋白含量10.61%,粗脂肪含量2.57%,粗淀粉含量72.84%,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北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07.1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6.24%,17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比本玉9平均增产6.13%,16点增产,8点减产;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0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5%,9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丝黑穗病、玉米螟及粘虫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注意防治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2
品种名称:通吉100
选育单位:吉林省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C8605-2,来源为7922×5003;父本为吉853,来源为330×黄早4。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39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红色,颖壳黄色。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1.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1克。在东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四单19晚6天,比本玉9晚3天,需有效积温2600℃。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中抗黑粉病,抗茎腐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65克/升,粗蛋白含量11.27%,粗脂肪含量4.02%,粗淀粉含量71.95%,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4克/升,粗蛋白含量9.93%,粗脂肪含量3.60%,粗淀粉含量73.60%,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北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5.3公斤,比四单19增产7.12%,22点增产,2点减产;比本玉9增产7.36%,21点增产,3点减产;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8公斤,比四单19增产12.8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3500株/亩,注意防治玉米螟、丝黑穗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3
品种名称:强盛31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918,来源为(478×928)×478;父本为:919,来源为黄早4、维春、929等混合群体中选择的优异株。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49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淡红色,颖壳淡绿色。花丝粉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6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橘红色,硬粒型,百粒重40.0克。在东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7天,比本玉9晚2天,需有效积温2700℃。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抗黑粉病,高感茎腐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51克/升,粗蛋白含量10.97%,粗脂肪含量3.17%,粗淀粉含量72.36%,赖氨酸含量0.31%。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76克/升,粗蛋白含量9.67%,粗脂肪含量2.69%,粗淀粉含量75.0%,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北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4.3公斤,比四单19增产7.0%,18点增产,6点减产;比本玉9增产7.24%,21点增产,3点减产;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8.1公斤,比四单19增产9.3%,8点增产,2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株/亩~35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种子应包衣后种植。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必须采用专用防治丝黑穗病种衣剂包衣等综合措施防治丝黑穗病,同时注意防治茎腐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4
品种名称:迪卡3号
选育单位:孟山都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6053,来源为依阿华坚杆综合种(BSSS);父本为DH0514,来源为兰卡斯特抗病综合种。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1厘米,穗位高94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白色,果穗筒型,穗长21.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2.0克。在东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四单19晚2天,与本玉9同期,需有效积温2500℃。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病株率变幅25.6%~27.4%),高抗黑粉病,中抗茎腐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70克/升,粗蛋白含量11.66%,粗脂肪含量3.79%,粗淀粉含量70.99%,赖氨酸含量0.31%。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80克/升,粗蛋白含量11.14%,粗脂肪含量2.79%,粗淀粉含量72.29%,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北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1.7公斤,比四单19增产5.54%,17点增产,7点减产;比本玉9增产5.27%,16点增产,8点减产;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1.4公斤,比四单19增产7.84%,9点增产,1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必须采用专用防治丝黑穗病种衣剂包衣等综合措施防治丝黑穗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5
品种名称:辽613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辽68,来源为(Ne×307)×辽1061;父本为丹340,来源为丹东市农科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4~310厘米,穗位高133~149厘米,成株叶片数22~25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黄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9.4~32.1克。在西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8天,比掖单13晚1天,需有效积温2650℃。在东北、华北地区春播出苗至成熟130天,比农大108早1天,需有效积温28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抗丝黑穗病,高抗灰斑病,高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纹枯病,中抗至感玉米螟。经辽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丝黑穗病,感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高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54克/升,粗蛋白含量10.42%~11.58%,粗脂肪含量4.62%~5.25%,粗淀粉含量69.81%~71.45%,赖氨酸含量0.28%~0.32%。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686~814克/升,粗蛋白含量9.59%~9.80%,粗脂肪含量3.81%~4.95%,粗淀粉含量69.74%~72.11%,赖氨酸含量0.27%~0.30%。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713.4公斤,比农大108增产11.62%;2002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2.7公斤,比农大108增产4.41%。同期参加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5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805.3公斤,比掖单13增产11.8%;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67.4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8.2%。
栽培技术要点:在东北、华北地区中上等肥力土壤地块栽培,适宜密度为3000~3400株/亩。在西北地区有灌溉条件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地块栽培,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南部、河北北部春玉米区,山西、北京、天津、内蒙古黄河灌区及通辽地区、陕西省北部、宁夏、甘肃、新疆春播种植,必须采用专用防治丝黑穗病种衣剂包衣等综合措施防治丝黑穗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6
品种名称:东单60
选育单位: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A801,来源为9042×(9046×墨黄9)组成的基础材料;父本为丹598,从丹东农科院引进。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07厘米,穗位高125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药淡红色,颖壳淡红色。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21.0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1.3克。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4天,比农大108晚3天,需有效积温2900℃。
经辽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抗灰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纹枯病,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00克/升,粗蛋白含量11.37%,粗脂肪含量3.56%,粗淀粉含量71.29%,赖氨酸含量0.34%。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7克/升,粗蛋白含量10.25%,粗脂肪含量2.83%,粗淀粉含量73.68%,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华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2点次增产,1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700.4公斤,比农大108增产9.60%;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0.0公斤,比农大108增产10.7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2800~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纹枯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省四平南部、河北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山西、北京、天津及陕西省延安地区春播种植,在东北注意采用专用防治丝黑穗病种衣剂包衣等综合措施防治丝黑穗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7
品种名称:沈玉17
选育单位:沈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母本为沈151,来源为沈2805×340;父本为沈137,来源为国外杂交种6JK111。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深绿色,叶缘淡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8厘米,穗位高126厘米,成株叶片数20~23片。花药粉色,颖壳绿色带紫条纹。花丝淡粉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6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4克。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1天,与农大108相当,需有效积温2850℃。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抗灰斑病,高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纹枯病,高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76克/升,粗蛋白含量10.19%,粗脂肪含量4.33%,粗淀粉含量73.35%,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55克/升,粗蛋白含量10.18%,粗脂肪含量2.68%,粗淀粉含量74.71%,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华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1点次增产,1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88.1公斤,比农大108增产7.67%;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8.8公斤,比农大108增产2.05%。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以上肥力土壤栽培,适宜密度为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纹枯病、丝黑穗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省四平南部、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地区、天津及陕西省延安地区春播种植,在东北注意采用专用防治丝黑穗病种衣剂包衣等综合措施防治丝黑穗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8
品种名称:濮单6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P97,来源为7922×昌7-2;父本为9444,来源为海南农家种选系。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331厘米,穗位高118~165厘米,成株叶片数18~20片。花药紫色,花丝黄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9.0~22.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含少量白粒),半硬粒型,百粒重31.3~35.5克。出苗至成熟,在东北、华北地区130天,比农大108早1天,需有效积温2750℃;在黄淮海地区97天,比农大108早3天,需有效积温2550℃;在西南地区110天,比农大108早1天,需有效积温2700℃;在西北地区132天,比掖单13早5天,需有效积温2400℃。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抗灰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纹枯病,高抗玉米螟;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黑粉病,高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经四川省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抗矮花叶病,高抗纹枯病,感玉米螟;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高感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57~791克/升,粗蛋白含量10.24%~11.66%,粗脂肪含量3.97%~4.97%,粗淀粉含量70.10%~71.90%,赖氨酸含量0.31%~0.34%。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6~792克/升,粗蛋白含量9.47%~11.22%,粗脂肪含量3.00%~4.98%,粗淀粉含量69.23%~74.42%,赖氨酸含量0.25%~0.36%。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4点次增产,10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93.0公斤,比农大108增产8.42%;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1公斤,比农大108增产9.08%。同期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29点增产,18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61.9公斤,比农大108增产0.14%;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7.7公斤,比当地对照减产0.2%。同期参加西南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1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71.3公斤,比农大108增产6.4%;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1.1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10.1%。同期参加西北春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24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799.8公斤,比掖单13增产11.0%;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8.5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在东华北地区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2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在黄淮海地区栽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注意防止倒伏,防治矮花叶病毒病。在西南地区中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2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在西北地区有灌溉条件的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4000~5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南部、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地区、山西、天津、宁夏、内蒙古黄河灌区、陕西北部、甘肃、新疆、湖北、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春播种植,在河南、陕西、安徽夏播种植。在东北注意采用专用防治丝黑穗病种衣剂包衣等综合措施防治丝黑穗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9
品种名称:郑单518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选73,来源为7922×5003;父本为昌7-2,来源为安阳农科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青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303厘米,穗位高129~169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颖壳青黄色。花丝青红色,果穗圆筒型,穗长17.3~18.7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4.3~35.5克。在西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7天,与掖单13相同;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97天,比农大108早熟3天,需有效积温26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高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高感玉米螟。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黑粉病,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48~754克/升,粗蛋白含量9.54%~10.31%,粗脂肪含量3.66%~4.6%,粗淀粉含量72.17%~75.11%,赖氨酸含量0.28%~0.29%。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1~808克/升,粗蛋白含量9.3%~10.28%,粗脂肪含量3.19%~4.48%,粗淀粉含量72.70%~73.38%,赖氨酸含量0.29%~0.33%。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20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780.1公斤,比掖单13增产8.3%;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4.2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0.7%。同期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1点增产,16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86.6公斤,比农大108增产4.54%;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5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2.46%。
栽培技术要点:在西北地区有灌溉条件的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春播或黄淮海地区夏播种植,中等肥力适宜密度3300~3500株/亩,中高肥力3800~4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矮花叶病毒病、玉米螟等病虫害。黄淮海夏播区注意防止倒伏。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甘肃、新疆、内蒙古黄河灌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在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0
品种名称:冀玉988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5304-48,来源为53×P4;父本为黄选921-6,来源为黄改群选系。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0~270厘米,穗位高110~11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略显紫色。花丝粉色,果穗近筒型,穗长16~1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9.5克。在京津唐地区夏播出苗至成熟93~94天,比唐抗5晚1~2天,需有效积温24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79克/升,粗蛋白含量12.21%,粗脂肪含量3.28%,粗淀粉含量71.88%,赖氨酸含量0.29%。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73克/升,粗蛋白含量10.26%,粗脂肪含量3.94%,粗淀粉含量73.37%,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京津唐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18点次全部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76.8公斤,比唐抗5增产23.17%;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1公斤,比唐抗5增产30.3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域夏播。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1
品种名称:农大62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母本为WN11A,来源为西北农业大学;父本为D16,来源为黄早4×P126。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8厘米,穗位高110~11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绿色,颖壳淡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白色,马齿型,百粒重29.5~32.0克。在京津唐地区夏播出苗至成熟93~95天,比唐抗5晚1~3天,需有效积温2400℃左右。
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感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26克/升,粗蛋白含量10.93%,粗脂肪含量3.53%,粗淀粉含量71.14%,赖氨酸含量0.33%。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5克/升,粗蛋白含量9.47%,粗脂肪含量3.64%,粗淀粉含量73.27%,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京津唐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18点次全部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63.5公斤,比唐抗5增产20.33%;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5公斤,比唐抗5增产18.2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域夏播。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2
品种名称:京科8号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为吉853,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父本为P007,来源为P78599杂交种。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8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5~1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0.0克。出苗至成熟92~93天,比唐抗5号晚熟1天,需有效积温24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803克/升,粗蛋白含量11.45%,粗脂肪含量3.29%,粗淀粉含量71.42%,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京津唐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15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29.1公斤,比唐抗5增产12.99%;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5公斤,比唐抗5增产21.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8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域夏播,矮花叶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3
品种名称:京科23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为B12,来源为8112×802;父本为京54,来源为黄早4×P78599。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55~270厘米,穗位高105~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9~2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1.0克。在京津唐地区夏播出苗至成熟94~95天,比唐抗5晚熟3天,需有效积温24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抗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64克/升,粗蛋白含量11.06%,粗脂肪含量3.98%,粗淀粉含量71.85%,赖氨酸含量0.30%。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9克/升,粗蛋白含量9.34%,粗脂肪含量3.82%,粗淀粉含量73.98%,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京津唐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18点次全部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67.7公斤,比唐抗5号增产21.24%;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5公斤,比唐抗5增产22.2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800株/亩,注意防治玉米螟、弯孢菌叶斑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域夏播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4
品种名称:浚单20
选育单位: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9058,来源为在国外材料6JK导入8085泰(含热带种质);父本为浚92-8,来源为昌7-2×523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清秀,株高242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6.8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克。出苗至成熟97天,比农大108早熟3天,需有效积温2450℃。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抗小斑病,感黑粉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58克/升,粗蛋白含量10.2%,粗脂肪含量4.69%,粗淀粉含量70.33%,赖氨酸含量0.33%。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2克/升,粗蛋白含量9.4%,粗脂肪含量3.34%,粗淀粉含量72.99%,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42点增产,5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12.7公斤,比农大108增产9.19%;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9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10.7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亩。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5
品种名称:迪卡1号
选育单位:孟山都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ML346,来源为美国依阿华坚杆综合种BSSS;父本为DH0513,来源为兰卡斯特抗病综合种。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黄色,颖壳淡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短粗筒型,穗长17.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9.6克。出苗至成熟98天,比农大108早熟2天,需有效积温2600℃。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抗黑粉病,中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72克/升,粗蛋白含量9.56%,粗脂肪含量4.19%,粗淀粉含量75.06%,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为755克/升,粗蛋白含量9.14%,粗脂肪含量3.20%,粗淀粉含量74.56%,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5点增产,12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95.1公斤,比农大108增产6.06%;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4.5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6.1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中南部、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矮花叶病毒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6
品种名称:川单23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5022,来源为7922×5003;父本为A318,来源为经卫星搭载处理的热带群体Suwan-1。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中间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29.4克。出苗至成熟112天,比农大108早1天,需有效积温2600℃。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抗矮花叶病,抗纹枯病,高抗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76克/升,粗蛋白含量10.66%,粗脂肪含量4.94%,粗淀粉含量71.94%,赖氨酸含量0.32%。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861克/升,粗蛋白含量10.44%,粗脂肪含量4.06%,粗淀粉含量73.07%,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8点次增产,1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66.8公斤,比农大108增产5.6%;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7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9.7%。
栽培技术要点:在西南地区中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200株/亩。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7
品种名称:黔兴2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78599-3,来源为78599;父本为交51,来源为贵州省农业干部学院从贵州地方农家种中选育。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0~290厘米,穗位高100~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红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9.7克。出苗至成熟115天,比农大108早1天,需有效积温2600℃。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高感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感纹枯病,抗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60克/升,粗蛋白含量10.59%,粗脂肪含量4.39%,粗淀粉含量71.36%,赖氨酸含量0.34%。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83克/升,粗蛋白含量10.57%,粗脂肪含量4.66%,粗淀粉含量69.41%,赖氨酸含量0.35%。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1点次增产,19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57.4公斤,比农大108增产3.8%;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9.6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11.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2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云南、湖南种植,丝黑穗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8
品种名称:渝单7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自选系268,来源为(5003×8112)F3×32;父本为87-1,从河南农业大学引进。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圆柱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浅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7克。出苗至成熟113天,比农大108早2天,需有效积温2700℃。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抗矮花叶病,中抗纹枯病,高抗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30克/升,粗蛋白含量10.29%,粗脂肪含量4.75%,粗淀粉含量69.38%,赖氨酸含量0.34%。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4克/升,粗蛋白含量10.58%,粗脂肪含量4.42%,粗淀粉含量68.19%,赖氨酸含量0.35%。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西南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1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85.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6%;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0.6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2600~3000株/亩,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9
品种名称:承玉11
选育单位:河北省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承系27,来源为P127×1154;父本为承系36,来源为丹340×中黄64选。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0厘米,穗位高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4片。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7.7克。出苗至成熟100天,与农大108熟期相当,需有效积温29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中抗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42克/升,粗蛋白含量11.22%,粗脂肪含量4.32%,粗淀粉含量70.04%,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南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8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23.9公斤,比农大108增产11.4%;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9.6公斤,比农大108增产7.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毒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上海、江西、江苏南部、安徽南部种植,矮花叶病毒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0
品种名称:中单18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吉853,从吉林省农科院引进;父本为中自4875,来源为掖478×京C175。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10厘米,穗位高80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花药淡黄色,颖壳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0克。出苗至成熟98天,比农大108早2天,需有效积温28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感茎腐病,感矮花叶病,中抗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46克/升,粗蛋白含量11.14%,粗脂肪含量4.12%,粗淀粉含量72.2%,赖氨酸含量0.30 %。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南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6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平均亩产472公斤,比农大108增产0.3%;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2公斤,比农大108增产8.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000~4200株/亩,注意防治茎腐病、矮花叶病毒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上海、广西、江苏南部、安徽南部种植,矮花叶病、茎腐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1
品种名称:濮单4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9401,来源为掖单12(478×81515)与478回交;父本为9212,来源为340×78599-31的F1代与340回交。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0~280厘米,穗位高95~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8~20片。花药淡黄色,颖壳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1.4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4克。出苗至成熟124天,比农大108早1天,需有效积温2800℃。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感茎腐病,高抗丝黑穗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灰斑病,高感纹枯病,感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11克/升,粗蛋白含量10.96%,粗脂肪含量4.66%,粗淀粉含量68.69%,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东华北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29点次增产,14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11.7公斤,比农大108增产4.1%;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3.9公斤,比农大108增产6.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灰斑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夏播,山西、北京、天津、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2
品种名称:冀玉10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冀257,来源为(获唐399×5003)×中系017/O2;父本为冀1198,来源为黄早4×中系038/O2。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0厘米,穗位高96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8厘米,穗行数16.2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1克。出苗至成熟97天,比农大108早熟3天,需有效积温2550℃。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黑粉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645克/升,粗蛋白含量10.62%,粗脂肪含量5.76%,粗淀粉含量69.13%,赖氨酸含量0.44%。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641克/升,粗蛋白含量9.37%,粗脂肪含量4.31%,粗淀粉含量71.49%,赖氨酸含量0.39%。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8点增产,27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472.4公斤,2000年比掖单19减产7.5%,2001年比农大108减产6.2%;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6公斤,比当地对照减产7.3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3500~4000株/亩,种植时应隔离,防止串粉。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夏玉米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3
品种名称:晋糯205
选育单位:山西天元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S981,来源为海南忻综3号加代群体中的变异株;父本为S982,来源为淮甜8号×垦粘1号。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略带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17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紫红色,颖壳浅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2.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0.2克。出苗至青穗采收89天,比垦粘1号晚2天,需有效积温1900℃。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高抗丝黑穗病,感灰斑病,高抗弯孢菌叶斑病,高抗茎腐病,高感纹枯病,抗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70克/升,粗蛋白含量12.51%,粗脂肪含量6.10%,赖氨酸含量0.39%,粗淀粉含量70.34%,全部为支链淀粉。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1219.5公斤,比垦粘1号增产24.0%;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1097.3公斤,比垦粘1号增产19.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100株/亩,中低产田2800株/亩,注意防治灰斑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承德地区、山西南部、辽宁中部、吉林中部、北京、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春播种植,注意防治灰斑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4
品种名称:西星赤糯1号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GN12-3,来源为藏红粒×BN101;父本为BN201,来源为137×407。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细长,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株型紧凑,株高264厘米,穗位高126厘米,保绿度65.0%,双穗率15.9%,倒伏率16.9%。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带紫,花丝淡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3厘米,穗行数13.5行,穗粗4.6厘米,行粒数38.5粒,籽粒红色,百粒重27.8克。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出苗至成熟96天。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抗黑粉病,高感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
鲜穗感官品质2级,气味1级,色泽1级,糯性2级,风味2 级,柔嫩性1级,皮薄厚2级,品质总评2级。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85克/升,粗蛋白含量11.02%,粗脂肪含量5.14%,粗淀粉含量73.06%,赖氨酸含量0.30%,直链淀粉占粗淀粉总量0.90%。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84.1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31.6%;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75.8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31.1%。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种植时注意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注意防治大斑病、茎腐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茎腐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5
品种名称:郑黑糯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郑黑糯01,来源为掖单12(478×81515)×意大利黑玉米;父本为郑黑糯02,来源为(选03× 8085泰)×南韩黑包公。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株型紧凑,株高210~238厘米,穗位高90~115厘米,保绿度75.5%,双穗率4.9%,倒伏率2.5%。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8厘米,穗行数16.3行,穗粗4.5厘米,行粒数36粒,籽粒黑紫色,穗轴白色,百粒重28~31克。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1天,出苗至成熟97天。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成熟95天,比苏玉糯1号晚4天。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抗黑粉病,抗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高感玉米螟。
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鲜穗感官品质1级,气味1级,色泽1级,糯性2级,风味2级,柔嫩性1级,皮薄厚2级,品质总评1级。在东南玉米区,鲜穗感官品质为1级;色泽、糯性、气味、风味、柔嫩性、皮厚薄均为2级。品质总评2级。
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96克/升,粗蛋白含量9.88%,粗脂肪含量4.96%,粗淀粉含量73.67%,赖氨酸含量0.30%,直链淀粉占粗淀粉总量0.82%。在东南玉米区,经农业部谷物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72克/升,粗蛋白含量10.20%,粗脂肪含量4.19%,粗淀粉含量71.85%,赖氨酸含量0.32%,直链淀粉占粗淀粉总量1.16%。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19.6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22.0%;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27.6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23.8%。同期参加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43.6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14.1%;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56.0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28.4%。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在东南地区,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种植时注意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夏玉米区及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广西种植。在矮花叶病重发地块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6
品种名称:苏玉糯2号
选育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通361,来源为白野4×通系5;父本为366,来源为获唐白42×衡白522。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成株叶片数17片。株型紧凑,株高204厘米,穗位高92厘米,保绿度55.0%,双穗率2.6%,倒伏率3.8%。花药淡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粉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6.7厘米,穗行数14行,穗粗4.6厘米,行粒数31粒,籽粒白色,穗轴白色,百粒重32.4克。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5天,出苗至籽粒成熟89天。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黑粉病,高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
鲜穗感官品质2级,气味1级,色泽1级,糯性2级,风味 2 级,柔嫩性2级,皮薄厚1级,品质总评2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94克/升,粗蛋白含量10.78%,粗脂肪含量5.75%,粗淀粉含量73.84%,赖氨酸含量0.32%,直链淀粉占粗淀粉总量0.37%。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28.0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7.8%;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06.4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500~5000株/亩,种植时注意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种植。矮花叶病、茎腐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7
品种名称:苏玉糯5号
选育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通系5,来源为多个自然授粉品种S2早代系组成的改良群体;父本为366,来源为获唐白42×衡白522。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04厘米,穗位9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圆锥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行,花药淡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硬粒型,百粒重28.7克。出苗至成熟93天,比苏玉糯1号晚2天,需有效积温22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高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高感玉米螟。
鲜穗感官品质、色泽、糯性为1级;气味、风味、柔嫩性、皮薄厚均为2级。品质总评2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84克/升,粗蛋白含量10.79%,粗脂肪含量4.51%,粗淀粉含量75.74%,赖氨酸含量0.32%,直链淀粉占粗淀粉总量0.72%。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09.4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9.5%;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49.0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12.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500~5000株/亩,注意防治茎腐病、小斑病、矮花叶病毒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广西、江苏南部、安徽南部种植。矮花叶病、茎腐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8
品种名称:万粘1号
选育单位:河北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W03,来源为中糯1号二环系;父本为W04,来源为北方早熟农家种与热带普通白玉米自交系242的杂交后代。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21片。株型平展,株高245厘米,穗位高113厘米,保绿度48.2%,双穗率9.4%,倒伏率16.2%。花药黄色,花丝淡粉色。果穗锥型,穗长17.9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4.3厘米,行粒数31粒,籽粒白色,穗轴白色,百粒重29.0克。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7天,出苗至籽粒成熟90天,需有效积温1450℃。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黑粉病,高感茎腐病,感矮花叶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抗玉米螟。
鲜穗感官品质2级,气味1级,色泽1级,糯性1级,风味1级,柔嫩性1级,皮厚薄1级,品质总评1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68克/升,粗蛋白含量11.29%,粗脂肪含量4.80%,粗淀粉含量74.28%,赖氨酸含量0.31%,直链淀粉占粗淀粉总量1.32%。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00.1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4.2%;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677.8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1.42%。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3500株/亩,种植时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注意防治大斑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种植。矮花叶病、茎腐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9
品种名称:渝糯7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S147,来源为612×衡白522;父本为S181,来源为农大60×万糯。
已往审定情况:2000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2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红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粒型为硬粒,百粒重30克。出苗至成熟94天,比苏玉糯1号晚3天,需有效积温2200℃。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感黑粉病,中抗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中抗纹枯病,感玉米螟。
糯性、色泽为1级,感官品质、气味、风味、柔嫩性均为2级,皮稍厚。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粗蛋白含量9.63%,粗脂肪含量5.52%,赖氨酸含量0.3%,粗淀粉含量70.64%,全部为支链淀粉。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58.2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16.1%;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99.1公斤,比苏玉糯1号增产19.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200~40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黑粉病、小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广西、安徽南部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地块慎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8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32)还适宜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的平坝或浅丘地区和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0
品种名称:郑甜2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郑超甜TT03,来源为亚热带超甜玉米YZQ96群体;父本为郑超甜TH02,来源为热带超甜玉米ZQ96群体。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株型平展,株高236厘米,穗位高106厘米,保绿度61.8%,双穗率4.7%,倒伏率4.9%。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9.0厘米,穗行数14.2行,穗粗4.3厘米,行粒数39.7粒,百粒重25.0克,籽粒黄色,穗轴白色,籽粒深度1.50厘米。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8天,出苗至籽粒成熟93天,播种至采收需有效积温1600℃。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黑粉病,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
鲜穗感官品质2级,气味1级,色泽1级,甜度2级,风味2级,柔嫩性2级,皮薄厚2级,品质总评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16.4公斤,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606.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800~4200株/亩,种植时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注意防治大斑病、矮花叶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地块慎用。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1
品种名称:秦农甜1号
选育单位:陕西秦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永201,来源为193群体×粤甜1号;父本为永202,来源为新农超甜玉米×023。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20~21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11厘米,穗位高77厘米,保绿度81.8%,双穗率0.5%,倒伏率2.6%。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青黄色。果穗圆筒型,穗长18.3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粗5.39厘米,行粒数31.5粒,籽粒黄色,穗轴白色,百粒重33.1克,籽粒深度1.62。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7天,出苗至籽粒成熟94天。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黑粉病,感茎腐病,感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玉米螟。
鲜穗感官品质2级,气味1级,色泽1级,甜度2级,风味2级,柔嫩性2级,皮薄厚2级,品质总评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86.8公斤,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54.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种植时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大斑病和茎腐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种植。注意预防矮花叶病和茎腐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2
品种名称:西星甜玉1号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甜859-3,来源为加强型甜803×859-3;父本为烟甜-1-1,来源为烟台甜玉米。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2厘米,穗位高7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紫色,颖壳绿紫色,花丝淡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2克。出苗至籽粒成熟100天,需有效积温2200℃。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高感小斑病,高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感纹枯病,高抗玉米螟。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在授粉后50天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3.4%,还原糖含量4.05%,总糖含量7.3%,粗淀粉含量21.99%,粗脂肪含量2.39%。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40.0公斤,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77.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种植,注意防治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止倒伏。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的平坝或浅丘地区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3
品种名称:甜单21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为C759,来源为美国甜玉米Florida stay;父本为C874,来源为澳大利亚白色超甜玉米。
已往审定情况:2002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株型平展,株高196厘米,穗位高59~72厘米,保绿度58.6%,双穗率3.7%,倒伏率2.3%。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圆筒型,穗长18.0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粗4.36厘米,行粒数35.7粒,籽粒黄白色,穗轴白色,百粒重34.5克,籽粒深度1.58厘米。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3天,出苗至籽粒成熟90天。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02天,需有效积温2400℃。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黑粉病,高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丝黑穗病,感黑粉病,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纹枯病。
鲜穗感官品质2级,气味1级,色泽1级,甜度2级,风味2级,柔嫩性2级,皮薄厚2级,品质总评2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粗蛋白含量14.7%,粗淀粉含量29.6%。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689.3公斤,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603.5公斤。同期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18.5公斤,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604.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在黄淮海地区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注意防治大斑病、黑粉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在西南地区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玉米螟等病虫害。种植时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及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的平坝或浅丘地区种植。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注意预防矮花叶病和茎腐病等病虫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8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27)还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第一、第二积温带、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北部、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种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矮花叶病毒和茎腐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4
品种名称:云甜玉1号
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白甜糯-1-2-5-1-1-3,来源为白甜糯综合种(以泰国引进的Tuxpeno甜玉米为基础材料);父本为2636,来源为云南地方种质临沧黑糯。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淡绿色,叶缘绿色。株型松散,株高184厘米,穗位高60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花药紫色,颖壳红、白色,花丝红、白色。果穗锥型,穗长17.5厘米,穗行数14.4行,穗轴白色,籽粒白、红、黄、紫、灰等多种颜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0克(鲜重)。在昆明地区出苗至成熟120天,比白甜糯早24天,需有效积温2000℃。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高感小斑病,高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感纹枯病,高抗玉米螟。
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分析中心测定,干籽粒粗蛋白含量10.18%,粗脂肪含量8.88%,总糖含量5.82%,粗纤维含量3.52%,支链淀粉含量46.59%。鲜食品质综合评价为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70.9公斤,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656.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种植时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种子宜浅播。注意防治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及河南信阳地区种植,丝黑穗病易发地块应注意防治。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5
品种名称:科甜98-1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HZ-3-1,来源为超甜玉米单交种华珍;父本为回E28/sh2,来源为旅九宽/sh2×E28。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5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白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乳黄色,甜质型,百粒重29.7克。春播出苗至采收90天,秋播约75天,比穗甜1号晚3天,需有效积温2000℃。
抗病田间表现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和丝黑穗病,感玉米螟。
外观性状和食味口感较好,皮较薄。总得分为82.7分,品质综合评价为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844.8公斤,比穗甜1号增产26.6%;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663.0公斤,比穗甜1号增产13.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注意与其他类型的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注意防治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广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6
品种名称:晶甜3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403-11,来源为超甜玉米品种华珍;父本为187-8,来源为(美国2号×坎培拉85)×ピ-なす的后代用美国2号回交,再将其单株连续自交分离选择。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00厘米,穗位80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药黄绿色,颖壳黄绿色,花丝黄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百粒重33.0克(鲜重)。出苗至成熟80天,比穗甜1号晚1天,需有效积温162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感矮花叶,中抗玉米螟。
外观性状、食味、口感较好,甜度较高,皮薄。总得分86分,品质综合评价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32.7公斤,比穗甜1号增产9.8%;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57.4公斤,比穗甜1号增产13.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注意防止倒伏。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注意防治矮花叶病等病虫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广西、江苏南部、安徽南部种植,注意预防矮花叶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7
品种名称:珠甜1号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PY7,来源为超甜43;父本为PB11,来源为掖单13×超甜玉米(B28)。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90厘米,穗位高65~70厘米,成株叶片数13片。花药黄色,颖壳黄绿色,花丝浅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7克。出苗至成熟83天,比穗甜1号晚3天,需有效积温2000℃。
田间表现抗茎腐病、矮花叶病、大斑病和小斑病。外观性状较好,食味口感较好,有皮感。籽粒整齐,可溶性糖17.65%,果皮薄。总得分为82.0分,品质综合评价为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鲜果穗亩产745公斤,比穗甜1号增产11.6%;2002年平均鲜果穗亩产657.9公斤,比穗甜1号减产1.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注意防治玉米螟和蚜虫等病虫害。吐丝期遇到不良气候,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广西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和蚜虫。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8
品种名称:穗甜1号
选育单位: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 Sy18,来源为东南亚引进的超甜玉米材料;父本为Sy14,来源为北方超甜玉米品种。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15厘米,穗位72厘米,成株叶片数17~18片。叶缘绿色,花药浅黄色,颖壳浅黄色,花丝绿色。果穗圆筒型,穗长21.0厘米,穗行数14.3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9.1克。出苗至成熟79天,需有效积温2100℃。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
外观性状、食味口感较好,有皮感,干基水溶性糖含量26%~30%,总得分为83.8分,品质综合评价为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该品种为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2000年参加区域试验共15个试点,鲜果穗平均亩产691公斤;2001年共16个试点,鲜果穗平均亩产667公斤;2002年共15个试点,鲜果穗平均亩产666.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2800~3300株/亩,注意与其他类型的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注意防治玉米螟、纹枯病等病虫害和倒伏。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广西、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地区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纹枯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79
品种名称:郑爆2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信息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SB-1,来源为国外材料中选育;父本为YB-A,来源为从本所选育的品种YB-1中选出。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浅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80~23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微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珍珠粒型,百粒重13.0克。在春播和夏播地区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0~127天和90~96天,需有效积温2700℃。
两年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灰斑病、粗缩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经沈阳农业大学和各承试点品质测定,该品种属小粒型,颗粒均匀,爆花率96%,膨胀倍数28.1。蝶形与蘑菇形花混合,花较小,适口性好,风味及适口性为1.25级。达到爆裂玉米标准(NY/T522-200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爆裂玉米品种区域试验,5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255.8公斤,比对照减产5.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注意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种植,注意防治叶部斑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辽宁、天津、河南、河北、陕西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叶部斑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棉2003002
品种名称:中棉所45(原名:中221、ZGK9822)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将Bt+CpTI双价抗虫基因导入晋95-1选系961027,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82厘米,果枝始生节位6.3节,单株果枝数12.7台,单株结铃15.6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6克,籽指11克,衣分38.1%。生育期135天,植株塔型、紧凑,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缺刻深,果枝Ⅱ-Ⅲ型之间,出苗快,整齐度好,茎秆粗壮,抗倒伏,结铃集中,吐絮畅、絮色洁白,霜前花率86.8%;抗棉铃虫,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HVICC标准):绒长30.1毫米,比强度30.8cN/tex,麦克隆值5.0,纤维整齐度86.6%,伸长率5.8%,反射率71.3%,黄度8.3。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区域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26.2公斤、86.5公斤、75.1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19增产20.7%、16.6%和12.8%;2002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50.0公斤、95.1公斤、80.7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豫668增产23.0%、10.1%和5.9%。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下旬播种,套种棉田预留棉行1米,麦棉六二式搭配,播后覆膜。2、亩密度3000~3500株,单株留果枝12~14个。3、中等肥力棉田,亩施底肥棉仁饼30~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尿素7.5公斤,麦收后结合浇提苗水,追施少量氮肥;盛蕾后期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4、根据棉花长势及气候情况实施化调。5、棉铃虫重发年份,三、四代应适当防治;蓟马、棉蚜、红蜘蛛等棉田害虫应及时防治。6、不宜在枯萎病重病区种植。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建议加强原种生产和良种繁育工作,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棉区作麦棉两熟春套品种种植,应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18
品种名称:中黄22(原名:中作011)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品661×91-1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灰毛,圆叶,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6天,株高88.2厘米,有效分枝2.3个,单株有效荚数38.8个,单株粒数85.5个,单株粒重18.6克,百粒重22.4克。种皮黄色,脐淡褐,粒圆形,籽粒整齐,商品性好。成熟时荚呈黄色,不裂荚,落叶性好,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倒伏。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7.05%,粗脂肪含量17.4%。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198.6公斤,比对照早熟18增产5.39%,极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207.2公斤,比对照增产7.39%,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02.9公斤,比对照增产6.41%。2002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4.0公斤,比对照早熟18增产8.92%。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分枝较多,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亩保苗一般在1.2~1.6万株。2、在苗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可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配合施用微量元素。3、遇旱浇水,特别是前期和鼓粒期。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黄淮海夏大豆早熟高蛋白品种,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19
品种名称:齐黄29号(原名:鲁99-10)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济3045×潍8640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棕毛,圆叶,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3.5天,株高67.6厘米,有效分枝2.1个,单株有效荚数50.2个,单株粒数98.4个,单株粒重15.97克,百粒重17.17克。种皮黄色,褐脐,粒形椭圆,成熟时荚呈褐色,不裂荚,落叶性好。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抗倒性好。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1.55%,粗脂肪含量21.17%。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198.7公斤,比对照早熟18增产5.41%(极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188.5公斤,比对照减产2.3%(不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93.6公斤,比对照增产1.5%。2002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3.5公斤,比对照早熟18增产3.32%。
栽培技术要点:1、种植密度一般每亩1.6~1.8万株为宜。2、要抢墒或足墒播种,一次全苗。在分枝、花荚期、鼓粒期遇旱浇水。3、适于肥地和较肥地种植。苗期、初花期每亩追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10~20公斤。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黄淮海夏大豆早熟品种,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0
品种名称:沧豆5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7102×晋遗D90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灰毛,椭圆形叶,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4.5天,株高88.8厘米,有效分枝1.7个,单株有效荚数31.2个,单株粒数72.7个,百粒重22克。种皮黄色,微光,椭圆形粒,褐脐。抗病性较好,抗倒性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0.57%,粗脂肪含量21.86%。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164.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5.08%(极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162.8公斤,比对照增产5.43%(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63.6公斤,比对照增产5.26%。2002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8.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5.17%。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在6月中旬。2、亩播种量5公斤左右,亩留苗1.2~1.5万株。3、肥水管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增施磷钾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时间一般在初花期。生育期间遇旱浇水,尤其在花荚期遇旱,必须浇水。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北部、陕西中部、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1
品种名称:五星1号(原名:冀黄105)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豆9号×Century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棕毛,卵圆形叶,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5天,株高84.7厘米,主茎节数17.1节,底荚高度11.8厘米,单株有效分枝1.7个,单株有效荚数36.7个,单株粒数77.6个,百粒重20.4克。种皮黄色,粒形椭圆,褐脐。抗倒伏、抗病性较好。品质优,脂肪氧化酶II、III缺失,无豆腥味。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2.39%,平均粗脂肪含量20.27%。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164.5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5.15%(极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155.4公斤,比对照增产0.67%(不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6.0公斤,比对照增产2.92%。2002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4.5公斤,比对照鲁豆11减产4.27%。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6月10日~25日。2、机播播量每亩5.5~6.5公斤,人工点播每亩4公斤左右。肥力较好地块亩留苗1.5万株左右,肥力较低的沙土地亩留苗1.8万株。3、苗期较抗旱,可蹲苗防倒。开花期结合浇水追施二铵15~20公斤/亩。花期和结荚期根据土壤墒情或降雨量遇旱注意浇水。鼓粒期不可缺水。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黄淮海夏大豆无豆腥味专用品种,适宜在山东中部和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平原地区、河南北部和中部、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2
品种名称:邯豆4号(原名:邯195)
选育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邯73×邯81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棕毛,披针形叶,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5天,株高92.8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3.6个,百粒重18.95克。种皮黄色,微有光泽,圆粒,微光,黄脐。抗病、抗倒性较好。粗蛋白质含量39.16%,粗脂肪含量23.36%。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平均亩产187.8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7.90%(极显著)。2001年平均亩产163.6公斤,比对照增产4.60%(不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增产6.34%。2002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3.8%。
栽培技术要点:1、合理密植,每亩1.4~2.2万株为宜,要及时间苗和中耕除草。2、施足底肥,尽早追肥,注意增施磷肥。3、及时防治虫害,主要是红蜘蛛、豆天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4、花荚期和鼓粒期遇旱浇水。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黄淮海夏大豆高油品种,适宜在山东中部和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平原地区、河南北部和中部、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3
品种名称:合豆3号(原名:蒙9235)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蒙84-20×荷84-5)F1×泗豆11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灰毛,圆叶,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3天,株高69.6厘米,有效分枝1.0个,单株有效荚数38.8个,单株粒重16.7克,百粒重22.1克。种皮黄色,籽粒圆形,微有光泽,脐浅黄,成熟时荚呈灰褐色。抗病、抗倒伏性较好。粗蛋白质含量43.37%,粗脂肪含量20.34%。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193.2公斤,比对照中豆20增产7.93%(极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199.0公斤,比对照增产2.32%(不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96.1公斤,比对照增产5.13%。2002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8.9公斤,比对照中豆20增产10.23%。
栽培技术要点:1、足墒早播。该品种籽粒较大,要求足墒播种,保证全苗齐苗。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均可播种,6月上旬为最佳播期。晚播和早播要适当增加或减少密度。2、合理密植。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亩1.6~2.0万株,高肥力田块每亩种植1.2~1.5万株。3、增施肥料。要获得每亩200公斤以上产量,播前要每亩施基肥15~25公斤,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公斤,氯化钾5公斤。花期追施尿素5~8公斤,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4、加强田间管理,鼓粒期遇旱及时灌水。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驻马店、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4
品种名称:丰收24号(原名:克交88223-1)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黑83-889×绥83-708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灰毛,长叶,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12天,株高73.5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5.8个,每荚粒数2.5个,百粒重19.3克。成熟时落叶,轻度裂荚。种皮黄色,黄脐,籽粒圆形。抗病、抗倒伏。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0.10%,粗脂肪含量19.97%。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195.8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10.8%(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198.0公斤,比对照增产6.0%(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96.9公斤,比对照增产8.3%。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2.6公斤,比对照增产8.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采用精量播种点播等距播种,亩保苗1.9万株左右。2、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或磷酸二铵10~12.5公斤。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适宜在内蒙古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吉林东部早熟区、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及新疆阿尔泰地区早熟区春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5
品种名称:九丰九号(原名:九三96-127)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黑河九号×合丰25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长叶,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13天,株高67.6厘米,百粒重19.2克,单株有效荚数29.0个,每荚粒数2.3个。成熟时落叶,不裂荚。种皮黄色,黄脐,籽粒圆形。抗病和抗倒伏。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0.94%,粗脂肪含量20.31%。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8.6%(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197.4公斤,比对照增产5.6%(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6.6公斤,比对照增产7.1%。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4.1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9.3%。
栽培技术要点:1、5月上旬播种,亩保苗数2.2万株左右。2、要求中上等土壤肥力,采用"三垄栽培"技术种植。3、一般亩施化肥氮、磷、钾纯量为9~11公斤,比例为1:1.5:0.5。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适宜在内蒙古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吉林东部早熟区、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及新疆阿尔泰地区早熟区春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6
品种名称:黑农46(原名:哈94-318)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
品种来源:哈857-1×吉8028
特征特性:该品种白花,白毛,圆叶,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25天,株高77.9厘米,百粒重21.2克,单株有效荚数37.6个,每荚粒数2.3个。成熟时轻度裂荚。种皮黄色,黄脐,籽粒椭圆形。抗病和抗倒伏性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57%,粗脂肪含量20.57%。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201.2公斤,比对照绥农14增产6.1%(显著)。2002年平均亩产225.1公斤,比对照增产4.3%(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13.2公斤,比对照增产5.2%。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6.0公斤,比对照增产10.5%。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或平岗地上种植,避免重茬。2、每亩施二铵9公斤,尿素2公斤,钾肥2公斤,深施或分层施。3、播种前用硼钼微肥种衣剂包衣处理。4、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1.7~1.9万株,精量播种。5、五月上旬播种。6、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拔大草二次或采用化学除草。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北方春大豆中熟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吉林省东部中早熟区及新疆新源和昌吉地区中早熟区春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7
品种名称:晋遗30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豆19×晋豆11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棕毛,圆叶,株型收敛或半开张,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40天,株高101.8厘米,百粒重21.5克,单株有效荚数54.7个,每荚粒数2.0个。成熟时半落叶,轻度裂荚。种皮黄色,黑脐,籽粒椭圆形。抗病性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1.28%,粗脂肪含量21.74%。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225.6公斤,比对照开育10增产18.2%。2002年平均亩产208.7公斤,比对照增产2.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17.2公斤,比对照增产9.8%。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8.7公斤,比对照开育10增产1.3%。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基肥: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尿素15~20公斤。2、适期播种:春播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3、适宜密度:春播每亩0.8~1.0万株。4、适时防治大豆食心虫,在结荚期抓住有利时机防治大豆食心虫。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北方春大豆晚熟高油品种,适宜在山西中部、甘肃中部、陕西中部、宁夏灌区春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8
品种名称:徐豆12号(原名:徐9125)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泗豆11×(豫豆15×徐8216-17)F1
特征特性:该品种白花,棕毛,卵圆叶,株型直立,分枝少,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90厘米,结荚高度11厘米,有效分枝1.0个,每荚粒数2.0粒,百粒重20克。籽粒黄色,有光泽,灰黑脐。植株中抗倒伏,较抗病毒病。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1.36%,粗脂肪含量21.86%。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平均亩产173.7公斤,比对照中豆20增产5.94%(极显著)。2001年平均亩产176.2公斤,比对照减产1.54%(不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5.0公斤,比对照增产2.04%。2002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9.0公斤,比对照中豆20减产0.31%。
栽培技术要点:1、最佳播种适期为6月中旬。2、在一般肥力田块,每亩密度为1.5万株;在中等肥力田块,每亩密度为1.25万株;在高肥力田块每亩1.0万株。3、每亩施复合肥25公斤以上作基肥,花期追施尿素5~8公斤,开花期株高在70厘米左右喷施多效唑。4、遇干旱时要及时灌溉,特别是在大豆鼓粒期即8月下旬到9月上旬遇干旱及时灌溉能显著增加产量。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黄淮海夏大豆高油品种,适宜在安徽北部、河南驻马店、江苏北部、山东西南部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9
品种名称:邯豆三号(原名:邯93-420)
选育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邯73×中作87-D06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棕毛,圆叶,亚有限结荚习性。在西北地区春播平均生育期138.1天,在黄淮海地区夏播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85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0个,单株粒重16.5克,百粒重21.4克。圆粒,褐脐。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抗倒性较好。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1.26%,粗脂肪含量20.95%。
产量表现:1998~2000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998年平均亩产171.4公斤,比对照鲁豆四号增产6.2%。1999年平均亩产167.7公斤,比对照增产4.09%。2000年平均亩产181.0公斤,比对照增产14.55%。三年区试平均亩产173.4公斤,比对照增产8.42%。1999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1公斤,比对照增产12.9%。2000年~2001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平均亩产174.8公斤,比对照晋豆19增产26.27%。2001年平均亩产169.3公斤,比对照增产11.7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2.1公斤,比对照增产18.9%。2001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5.3公斤,比对照晋豆19增产5.19%。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如红蜘蛛、蚜虫、豆天蛾、大豆食心虫、棉铃虫等。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夏播种植;在甘肃中部、陕西北部、新疆库尔勒地区、宁夏灌区春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30
品种名称:郑90007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84285×郑84240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灰毛,圆叶,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4.5天,株高74.2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8个,单株粒重16.1克,百粒重16.1克。种皮黄色,有光泽,圆粒,褐脐。较抗病。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1.16%,粗脂肪含量20.46%。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平均亩产178.0公斤,比对照中豆20增产8.57%(极显著)。2001年平均亩产193.3公斤,比对照增产7.97%(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5.6公斤,比对照增产8.26%。2001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6.7公斤,比对照增产7.56%。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中旬播种,豫北、豫西麦垄套种可在麦收前10天播种,每亩播种量4~5公斤,亩留苗1~1.5万株。2、亩施钙镁磷肥40~50公斤,或二铵40公斤,初花期追施尿素5~10公斤,也可叶面喷肥。3、该品种多枝、花期集中、开花多,花夹期遇旱浇水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31
品种名称:豫豆29号(原名:郑89013)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87260×郑85212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灰毛,圆叶,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9天,株高81厘米,百粒重20.06克。种皮黄色,强光泽,椭圆粒,浅褐脐。抗倒、抗病性好。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2.8%,粗脂肪含量20.34%。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平均亩产189.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9.95%(极显著)。2001年平均亩产172.3公斤,比对照增产10.15%(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1.0公斤,比对照增产9.55%。2001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5公斤,比对照增产5.25%。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4公斤,亩留苗1.2~1.5万株为宜。行距40~50厘米,株距10~13厘米。要求麦收后足墒播种,力争全苗。2、肥水管理:在结荚期、鼓粒期遇旱浇水,可增加结荚数,提高粒重。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山东西南部夏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32
品种名称:绥农14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合丰25号×绥农8号
省级审定情况:1996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紫花,灰毛,长叶,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22天,株高78.9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3.7个,每荚粒数2.4个,百粒重20.3克。种皮黄色,圆粒,黄脐。中抗灰斑病,秆强不倒。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66%,粗脂肪含量21.93%。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201.9公斤,2002年平均亩产215.8公斤。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8.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五月上旬播种。2、种植密度:亩播种量4公斤左右,亩保苗1.5~1.7万株。3、肥水管理:每亩施种肥磷酸二铵10公斤、尿素3公斤、钾肥1.5公斤。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高油高产型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土壤较肥沃地区、吉林东部延边和北山市、新疆昌吉和石河子及其周边地区春播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09
品种名称:中油杂9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品种来源:98A×棚40
特征特性:中油杂9号属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3天,与对照中油821相当。越冬习性为半直立,叶片裂片为缺刻型,叶缘波状,株高172厘米。该组合分枝数较多,分枝部位40厘米,株型较紧凑,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二次有效分枝8~10个。单株角果数350个,角果着生角度为斜生型,每角粒数19粒,角果长度4.5厘米,千粒重3.6克。花瓣颜色为淡黄色,种皮颜色为深褐色。含油量38.75%,硫甙含量为21.80μmol/g,芥酸含量为1.55%。抗菌核病、抗病毒病能力与中油821相当,抗倒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34%;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19.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1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39.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11%。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0.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9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适宜播种期为9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在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种。2、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育苗移栽合理密度1.0~1.2万株/亩,肥力较高水平时,密度0.9~1.0万株/亩。直播可适当密植。3、科学施肥:重施底肥,亩施复合肥50公斤;追施苗肥,于5~8片真叶时亩施尿素或复合肥15公斤;必施硼肥,于苔期喷施(浓度为0.2%)或底施硼砂每亩1公斤。4、防治病害:在重病区注意防治菌核病。于初花期后一周喷施菌核净,用量为每亩100克菌核净兑水50公斤。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生产上必须严格控制制种条件,否则不育株率可能超出标准。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0
品种名称:华油2790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陕2A×(陕2C×206)
特征特性:华油2790属半冬性中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46天,较对照秦油2号早熟1天。子叶长、宽度中等。幼苗直立,生长发育快,生长势较强。叶色暗绿,顶裂叶较大、叶片长度中等,叶宽度较宽,侧裂叶4对以上,叶片边缘为波状。主花序中长,株高160厘米;分枝部位4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花期适中,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为中等、宽度较宽,呈侧叠状。单株角果数304个,每果粒数21粒,千粒重3.71克。含油量40.64%,种子芥酸含量0.17%,商品籽硫甙含量20.48μmol/g。抗病毒病能力与中油821相当,菌核病抗性略低于中油821。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6.9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7.54%;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0.1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9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8.5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5.71%。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8.2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1.9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黄淮流域育苗应在9月上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大壮苗;严格控制苗龄(30天)10月中旬移栽;直播在9月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的合理密度1.0万株/亩;肥力较高时,密度不得少于0.9万株/亩;直播密度1.5~1.8万株/亩。3、科学施肥:重施底肥,每亩施进口复合肥50公斤,硼肥1.5公斤;追施苗肥,移栽成活后,适时追施提苗肥,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10公斤;在元月底以前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10公斤,腊肥春用。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有施硼,应分别在苔期和初花期喷施硼肥(浓度0.2%)。4、防治病害:初花期后一周内喷施菌核净,用量每亩100克菌核净兑水50公斤喷施。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地区的江苏、安徽两省北部,河南东南部及陕西省适宜地区种植。生产上注意抗寒防冻保苗措施,合理密植,每亩1万株以上,同时严把制种质量关。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1
品种名称:湘杂油5号
选育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91S×中双4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全生育期210天与对照中油821相当。该品种幼苗直立,子叶肾状,叶色油绿,叶缘浅锯齿状,苔茎粗壮绿色。中生分枝,株型紧凑,株高19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11个。角果斜生,果长6厘米,每角粒数19粒,单株有效角果数315个。种子园型,黑色,千粒重3.5克。含油量为39.30%,芥酸含量0.32%,硫甙含量49.51μmol/g。菌核病感病较重,病毒病的抗(耐)性能力与对照品种相当。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16%;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24.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3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0.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21%。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69%。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播种期湖南湘中、湘南9月中、下旬,湘北、湘西9月上、中旬为宜,周边省份参照湖南同纬度地区适时播种。2、移栽:苗龄期控制在30~40天,一般在叶龄为5叶到7叶时为最佳移栽期,移栽密度根据田间肥力水平控制在0.7~1.0万株/亩。3、施肥:以底肥为主,底肥量约占总肥量60%。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注意早施苗肥,重施腊肥,氮肥施用总量以10~15公斤为宜。4、管理:注意抗旱、排渍,及时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建议北方春播制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2
品种名称:丰油9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
品种来源:22A×P087-2
特征特性:丰油9号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全生育期243天,较对照秦油2号早熟1天。幼苗直立,色绿,子叶肾脏形;苗期发苗快,缩茎段粗壮,茎、叶深绿色;叶厚有蜡粉,叶片有缺刻,琴状裂叶,底部叶片4~5对裂叶,顶裂大而椭圆,叶缘锯齿状,叶柄扁圆;花瓣黄色;匀生分枝,主花序长度61.2厘米,分枝部位52.8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二次有效分枝数10个。单株角果数平均312个,每角粒数23粒,千粒重3.31克,籽粒黑褐色。菜籽含油量40.75%,芥酸含量0.59%,硫甙含量34.10μmol/g。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较对照弱,抗倒伏能力较强。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7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8.03%;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6.3公斤,比对照增产1.7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7.0公斤,比对照增产4.82%。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9.2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1.4%。
栽培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2、科学施肥:要求底肥足,苗肥轻,蕾薹肥早,三者比例为5:2:3。每亩施1公斤硼砂作底肥。提倡多施有机肥。3、适期早播:黄淮区直播田适宜播期为9月15~30日;育苗田为9月10~20日,以保证壮苗安全越冬。4、合理密植:高肥力田块密度1.0万株/亩,中肥田块密度1.2~1.5万株/亩,旱薄地或晚播田密度1.5~2万株/亩。5、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杂,防旱防冻。6、防止病虫害:苗期用菌核净喷施,防止菌核病发生。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区的河南省、江苏省的北部及安徽省的北部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3
品种名称:华双4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华油低芥821//华油3号/Marnoo///中油821/4/RS-1/5/95431
特征特性:华双4号属甘蓝型半冬性常规油菜。生育期平均211天,比对照中油821迟熟1天。绿色叶片,苗期半直立,黄色花瓣,株高17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11个,单株角果数300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4.05克,黑色种皮。对菌核病的抗性弱于中油821。含油量40.45%,芥酸含量0.16%,硫甙含量30.01umol/g。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1.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减产2.64%;2001~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110.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25.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减产0.62%。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0.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长江中游地区于9月15日左右播种育苗;直播期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2、合理密植:移栽田密度0.8~1.0万株/亩,直播田密度1.4~1.5万株/亩。3、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必施硼肥,每亩0.5~0.8公斤。4、集中连片种植,防止品质变劣。5、苗期防治菜青虫、蚜虫,花期喷药2次,防治菌核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4
品种名称:华油杂6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8086A×7-5
特征特性:"华油杂6号"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生育期224天,与中油821相当。株高180厘米,株型为扇形较紧凑;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圆叶型,叶绿色,顶叶较大,有裂叶2~3对;一次有效分枝9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主花序长85厘米,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迭。单株有效果441.62个,主花序角果长8~9厘米,每角粒数21粒。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3.23克。冬前、春后均长势强;抗寒中等;耐菌核病中等,抗病毒病;耐肥,抗倒伏,不早衰。籽粒含油量41.50%,芥酸含量0.21%,硫甙含量40.17μmol/g。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4%;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32.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5.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52%。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4.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85%。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宜在9月10~20日,直播宜在9月20~25日。育苗移栽密度宜在0.6~0.8万株/亩,直播密度宜在1.0~1.2万株/亩。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应以腊肥为主,每亩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区的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播种期过早会出现早苔早花。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5
品种名称:湘杂油6号
选育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湘油15号自交系×742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11天,较对照中油821迟熟1天。该品种子叶肾脏形,苗期叶片大,裂叶少,叶淡绿色。株高17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10个,二次有效分枝5个,主花序长70厘米。茎绿色,花瓣大,黄色。单株角果300个,角果粗壮,长7厘米,每角种子粒数20粒,种子黑褐色,千粒重4克,抗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低于中油821,抗倒性中等。含油量40.06%,芥酸含量2.04%,硫甙含量83.53μmol/g。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1.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53%;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36.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6.9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3.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53%。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5.2公斤,比对照增产4.39%。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播种,苗龄30~35天,叶龄6~7叶及时移栽到大田,密度0.8万株/亩,施足基肥,必须施用硼肥,冬前注意蚜虫和菜青虫防治。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及江西三省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生产中注意防治菌核病。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6
品种名称:绵油12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品93-496×绵7MA-1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系甘蓝型弱冬性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育苗移栽220天,直播200天,比对照中油821早熟1~3天。苗期生长较旺,半直立,叶缘微波状,叶色深绿,有蜡粉,无刺毛。花黄色,粉充足。株高190厘米,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9.5个,主花序60厘米,单株角果405.5个,每角粒数19粒,角果平生,中长、较细。千粒重3.36克。抗病性优于对照中油821。含油量39.24%,芥酸含量1.54%,硫甙含量55.27μmol/g。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2.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81%;2000~200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9.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6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5.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4%。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1.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19%。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6.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14%;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20.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42%。2002~2003年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6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在四川绵阳于9月11~18日育苗。10月上旬直播为宜,偏北偏西适当提早,偏东偏南适当推迟。2、因地制宜,适当密植:移栽田密度0.7~0.9万株/亩,直播密度0.93~1.2万株/亩。3、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氮、磷、钾、硼肥合理搭配。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N:P:K=1:0.5:0.5,硼肥1公斤为宜。注意农家肥的施用,以栽后第一次追肥为主,12月底后不宜再施氮素化肥。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在初花期必须进行根外喷硼,防止花而不实。4、防治病虫:苗床期、苗期和末花期施药治虫。初花至盛花期施药治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7
品种名称:黔油16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所
品种来源:98-8A×98-8C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10天,比对照中油821早熟2天。幼苗半直立,冬前生长健壮,春发长势强,分枝部位低,分枝多,茎杆较粗。株高170厘米,叶片深缘,苔期茎杆为紫色,开花集中,花黄色,单株角果450个,每角粒数18.6粒,千粒重3.5克,抗菌核病优于中油821,抗病毒病能力较中油821弱。芥酸含量1.35%,硫甙含量96.5μmol/g,含油量41.35%。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1.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5.64%;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7.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0.9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9.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3.29%。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8.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76%。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播种,五叶一心移栽,直播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2、育苗移栽每亩大田的苗床不低于0.15亩,用种量≤0.1公斤,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8~10左右;3、种植密度:中上等肥力田密度0.7~0.9万株/亩,中下等肥力田密度1.0~1.2万株/亩。4、科学施肥: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硼的配合施用,早施苗肥,适时追施腊肥和苔肥,注意补施硼肥;5、搞好田间管理:早匀苗、定苗,控制苗床密度;及时施肥结合中耕培土,防止倒伏,防病虫害,适时收获得以高产。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生产上注意防寒抗冻。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8
品种名称:黔油15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品种来源:7005A×7005C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全生育期213天,与对照中油821相当。幼苗直立,冬前生长健壮,春发生长势强,整齐一致性好,叶片较大、绿色,开花集中,花黄色。分枝部位中等,分枝数一般,株型适中,茎杆粗壮,单株有效角果数355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5克。抗病毒病能力优于中油821,抗菌核病能力较中油821弱。含油量40.79%,芥酸含量28.64%,硫甙含量86.98μmol/g。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2.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26%;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6.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0.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4.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18%。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0.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92%。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播种,五叶一心移栽,直播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2、育苗移栽每亩大田的苗床不低于0.15亩,用种量≤0.1公斤,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8左右;3、种植密度:中上等肥力田0.8~1.0万株/亩,中下等肥力田1.0~1.2万株/亩;4、科学施肥: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硼的配合施用,早施苗肥,适时追施腊肥和苔肥,注意补施硼肥;5、搞好田间管理:早匀苗、定苗,控制苗床密度;及时施肥结合中耕培土,防止倒伏,防病虫害,适时收获得以高产。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的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9
品种名称:青杂3号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144A×482-1
特征特性:青杂3号属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春性特早熟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108天,比对照青油241迟熟11天。株高146.0~151.0厘米,有效分枝部位21~2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5~6个,二次分枝数6~8个,主花序长65~71厘米,角果长7~8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166~203个,单株产量8~10克,每角粒数27粒,千粒重3.6克,籽粒中含油量41.45%,油中芥酸含量0.75%,硫甙含量20.76μmol/g。子叶呈心脏形、幼茎绿色、心叶绿色、无刺毛。抽苔前生长习性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色绿、叶脉白色,长柄叶,叶缘锯齿,蜡粉少。苔茎叶披针形,无叶柄,叶基半抱茎,苔茎绿色。单株主茎上绿叶数12~13片。最大叶长30~31厘米,宽8~9厘米。植株呈帚型,匀生分枝。属春性特早熟甘蓝型。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春油菜早熟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4.7公斤,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8.09%;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7.3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31.5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6.0公斤,比对照增产39.29%。2002~2003年度参加春油菜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0.5公斤,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在北方春油菜白菜型油菜产区一般播期为4月中旬至4月下旬,条播,播种量0.4~0.5公斤/亩,播种深度3~4厘米,株距15~20厘米。2、合理密植:每亩保苗3.00~4.00万株,成株数2.80~3.80万株/亩。3、田间管理:要求土壤疏松,肥力中上,重施底肥,早施追肥,施叶面肥,适时多用磷肥,氮肥用量比一般品种大。N:P=1:0.93。一般亩施有机肥2.5~3.0方,尿素10~12公斤,二铵10~12公斤。抓好"三早"早松土锄草、早间苗、早定苗,4叶~5叶期至花期要及时浇水、追肥,底肥每公顷施纯N4.60公斤/亩,P2O52.67公斤/亩;追肥4.60公斤/亩。出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蟓甲,角果期要注意防治蚜虫,适时收获。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黑龙江等省春油菜地区部分白菜型油菜产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20
品种名称:青杂二号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
品种来源:105A×303R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青杂二号属春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101天,与对照青杂一号相当。该品种子叶呈心脏形,幼茎微紫色,心叶绿色,无刺毛;抽苔前生长习性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色绿、叶肪白色,长柄叶叶缘锯齿、蜡粉少,苔茎叶披针形、无叶柄、叶基半抱茎;株高158厘米,分枝部位5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二次分枝8个。花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形状侧叠、平展;角果长7.5厘米,果喙长1.3厘米,籽粒黑褐色。单株有效角果数200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3.8克。含油量45.2%,芥酸含量0.65%,硫甙含量27.8μmol/g,抗旱性中等,耐寒性较强,抗倒伏中等。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春油菜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9.9公斤,比青杂一号增产3.90%;1999年续试,平均亩产210.7公斤,比青杂一号增产13.2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15.3公斤,比对照青杂一号增产7.30%。2000年参加春油菜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0.4公斤,比对照青杂一号增产6.53%;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167.8公斤,比对照增产7.88%,两年生试平均亩产169.2公斤,比对照增产7.20%。
栽培技术要点:本品种要求土壤疏松,肥力中上,在浅山旱地适时多用磷肥,在水地氮肥用量比一般品种稍大些,N:P=1:0.93;水地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旱地为4月中旬至4月下旬,条播,播种量0.35~0.40公斤/亩,播种深度3~4厘米,株距29厘米,每亩保苗1.30~3.00万株/亩,成株数1.00~2.00万株/亩;田管要求出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及时间苗,4~5叶期至花期要及时浇水、追肥,种肥每亩施纯氮4.6公斤,五氧化二磷每亩2.65公斤,追肥每亩施纯氮4.6公斤,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甘肃、内蒙、新疆、青海等地无霜期较长的地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2003021
品种名称:秦优9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3026A×2034C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39天,较对照秦油2号早熟2天。半直立,子叶肾脏形,苗前期生长较慢,叶深裂,顶端边缘微翘,叶色深绿,叶片厚,被蜡粉,茎绿色,花色淡,花粉饱满,角果中大,直生稍上挺,角密,角多,粒多,杂种长势强,整齐,春发快,花期长,恢复率高,中早熟。成熟时色泽黄亮,部分角果阳面带紫红色。株高185厘米,有效分枝部位6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10~12个,全株有效角果数332个,每果粒数24粒,千粒重2.94克。含油量39.09%,芥酸含量0.42%,商品油菜籽硫甙含量20.61μmol/g。该品种较抗冻、抗倒,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较秦油2号稍弱。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1.0公斤,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10.03%;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92.1公斤,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10.8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6.5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0.46%。2003年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3.6公斤,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7.5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陕西省关中9月中旬播种,陕南、黄淮区和长江中下游与当地主栽品种同期播种。2、播量:直播每亩0.3公斤,移栽每亩0.1公斤;3、密度:0.8~1.2万株/亩。4、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一般亩施尿素18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钾肥和硼肥可根据土壤含量少适量补施,一般亩施硼肥0.5~0.75公斤。5、加强田间管理:1~2叶期及时一次定苗,适时冬灌,及时培土中耕和防治虫害,封冻前培土壅根,保苗安全越冬。稻田要及时开沟排湿。做好抽苔初期和终花期后茎象甲、蚜虫、菌核病防治,叶面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和2%尿素等,增角、增粒、增粒重。6、适时收获,堆垛后熟,及时打晒,防止发霉变质。大田收获的油菜籽不能作种用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省关中和陕南、河南、江苏和安徽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22
品种名称:苏油1号
选育单位: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
品种来源:荣选/372//Wesroona
特征特性:苏油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9天,比对照中油821迟熟4天。主茎叶片数31~33张,长柄叶17~18张,短柄叶7张,无柄叶8张,短柄叶叶头较大,侧裂叶2~3对,无柄叶叶耳较大。叶肉较厚,叶缘平滑呈纯齿型,繁茂性好。子叶肾脏形,幼茎青绿略紫,叶片宽大,叶色深绿偏淡,叶柄扁圆,缩茎段粗壮,苗期长势较旺,苔期易发棵,属冬壮春发型。株高165~170厘米,根颈粗1.80厘米,一次分枝数8~9个,二次有效分枝数5~7个,主轴长50~55厘米,单株有效结角数380~420个,角果长度5.5~6.0厘米,每角粒数18~20粒,千粒重4.00~4.20克。芥酸含量0.39%,硫甙含量30.20μmol/g,含油量42.83%。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冬油菜组区试,平均亩产138.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减产0.73%;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30.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7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34.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45%。2002~2003年参加长江下游冬油菜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5.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4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培育大壮苗:苏南地区适宜播期9月20日左右为好,其他地区在原播期上提早3~5天。2、适当早栽、控制群体总量:150~180公斤产量以0.75~0.8万株/亩为宜。3、科学施肥,合理化调。亩产150~180公斤产量的总施肥量为15~17公斤纯氮,基、腊、苔肥运筹配比以50:20:30为好,同时注重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的投入,并搭配施用好硼肥。4、对冬发或春发过足的要视苗势喷多效唑,以增强抗倒能力。5、重视"三防",控制"三害"。一防渍害,二防病害,三防草害。6、严格种子质量,优化种植环境。在确保种子纯度的前提下,最好进行成片种植和集中区域生产,以确保其种性和优良品质的稳定。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浙江、上海等省的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23
品种名称:蜀杂9号
选育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
品种来源:S07-3×84100-18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细胞质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15天,比对照早熟2~3天。株高195厘米,塔型,茎秆绿色,叶色深绿,叶缘波状,茎叶均无刺毛而具蜡粉,分枝部位40厘米,一次分枝8~10个,二次分枝9~12个,主花序长60~80厘米,黄花,单株角果数450~550个,每角粒数17~21粒,角果着生状态为斜生型,角果长度适中。种皮黑褐色,圆粒,千粒重3.4克,含油量42.05%,芥酸含量0.47%,硫甙含量42.33μmol/g。低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中等。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4.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28%;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3.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6.8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63.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58%。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9.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97%。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冬性较弱,育苗移栽应较中油821晚10~15天播种,注意稀撒匀播,培育壮苗,苗龄一个月。直播应在10月上中旬播种。冬季温暖的地区以及暖冬年份也应该适当晚播。大田种植密度0.8万株/亩,肥水条件好的可稀植到0.6万株/亩。亩施纯氮14公斤左右,并注意增加磷、钾肥及硼肥的施用,其余与中油821相近。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的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定油2003024
品种名称:渝黄1号
选育单位:西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GH01×98P54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黄籽化学杀雄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全生育期209天,比中油821早熟4天。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浅绿,蜡粉较厚,叶脉白色明显,叶片无刺毛,羽状裂缺,有柄叶长,顶裂片较大,长椭圆形,较平展,边缘略内卷,边缘有轻微锯齿,叶顶端微突出,侧裂片1~2对。植株高大,茎干粗壮,一次有效分枝10个以上,分枝部位较低,分枝角度较小,株型紧凑。该组合株高180~200厘米,主序长60厘米,着果密,单株有效角果数339~440个,千粒重3.47~3.61克,每角粒数19~21粒。该品种籽粒含油量42.77%,芥酸含量46.64%,硫甙含量69.87μmol/g。该品种抗倒力强,抗病毒病和菌核病能力优于中油821。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6公斤,比对照中油82l增产29.43%;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49.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4.3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7.9公斤,比对照中油82l增产21.85%。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82%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育苗移栽区在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移栽苗龄30~35天。直播区在10月上旬播种。2、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块0.6~0.8万株/亩为宜,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0.8~1.0万株/亩为宜。3、施肥:施肥水平中等,配方施肥。按氮、磷、钾1:0.5:0.5的比例配方施肥。每亩施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公斤、硼沙0.5公斤(沙田0.75公斤)。氮肥按底肥50%、蕾苔肥50%的比例合理运筹,磷、钾、硼肥可一次作底肥施入。4、病虫害防治:苗期防蚜虫、青虫和病毒病,花期防治菌核病。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的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25
品种名称:德油8号
选育单位(个人):李厚英、王华
亲本来源:156A-3×97-114R
特征特性:德油8号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14天,比中油821晚熟1天。叶色微浅绿,裂叶3对,顶叶无明显缺刻,苗期半匍匐,花瓣较大呈覆瓦状,花瓣黄色,后期分枝与主茎夹角较小。株高189.8~196.7厘米,分枝高56~70厘米,分枝数8.9~10个,单株有效角450个,每角粒数16.1~17.8粒,千粒重3.34~3.62克。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23.71μmol/g,粗脂肪含量41.4%,抗(耐)病性优于中油821。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9.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15%;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28.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0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34.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0%。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8.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4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控制播种量:长江上游区育苗9月上旬,直播9月下旬末至10月上旬初播种,长江中游区移栽9月中旬播种,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长江下游区移栽9月中旬播种,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亩苗床播种量控制在350克,利于培育壮苗。2、适时移栽:移栽叶龄5~6叶,根据天气与幼苗生长情况适时移栽,一般在出苗后25~30天进行移栽。3、合理密植:移栽适宜密度0.6~0.9万株/亩,直播适宜密度1.0~1.1万株/亩。4、科学施肥:每亩施纯氮10~15公斤,磷肥25~30公斤,钾肥10~15公斤,重施底肥(有机肥),追肥以活棵肥、开盘肥、腊肥三次施用为主,腊肥结合冬前中耕除草培土施用,看苗施用少量苔花肥。注意施用硼肥(建议亩用量0.5~0.75公斤)。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的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26
品种名称:浙双6号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
品种来源:芥65/双8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34天,比对照中油821迟1天。该品种子叶中等大小,幼苗半直立,叶片大绿色,叶缘缺刻,裂叶3对,叶柄长。植株高大,株高159厘米,分枝部位42.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6.2个,每角粒数21粒,千粒重4.6克。茎杆粗壮,花黄色、花瓣复瓦状,花瓣形态大,黄色。角果长,斜生,喙长,着粒中等。种子黑色圆形。含油量39.78%,芥酸含量2.15%,硫甙含量40.6μmol/g。抗病性优于中油821。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2.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53%;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30.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36.9公斤,比对照增产20.09%。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4.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减产5.6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合理密植: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移栽油菜9月中下旬播种,秧龄35天,每亩密度8000株。直播油菜宜10中下旬播种,每亩密度1.5万株。早播稀晚播密。2、科学施肥:浙双6号属高产类型品种,要求重施基、苗肥,增施磷、钾、硼肥,争取枝多角多。适施苔、花肥,争取角多粒多,籽粒饱满。增施磷、硼肥,尤其是山区和河谷地区,应多施磷肥和硼肥。一般硼肥基施,每亩用量1公斤,喷施苗、苔期各1次,每次用量150克。3、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草害防冶:浙双6号叶片大,苗期要极早间苗,并做好蚜虫和菜青虫的防冶。花角期做好开沟排水和菌核病的防冶。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流域的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省推广种植。生产主注意防寒抗冻。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27
品种名称:中双6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
品种来源:9328/(中油119、220、9548、9558)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早熟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10天,与中油821相当。苗期叶色深绿,侧裂叶2~3对,苔期、初花期、成熟期茎杆呈微紫色,成熟时角果向阳面带微紫色。株高170厘米,分枝部位25厘米。主花序长,单株角果数多达380个,每角粒数18粒,千粒重3.9克。含油量39.08%,芥酸含量0.40%,硫甙含量31.31μmol/g。抗病性与中油821相当,抗倒性中等。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7.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5%;2000~200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为139.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减产4.29%;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26.3公斤,比对照增产17.33%;三年区试平均亩产137.8公斤,比对照增产3.72%。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4.7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由于该品系花期早、播种期应比一般品种推迟进行。育苗移栽播种期长江上中游区9月10~20日进行,直播可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长江下游地区可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2、移栽:苗床密度不宜过大,苗龄应控制在25~28天为宜,早移栽、早管理、促早发。3、种植密度:0.9~1.1万株/亩,直播和简易栽培应抓好间苗追肥除草等管理。4、施肥:重施底肥,底肥应占施肥量的70%,用复混肥作底肥较好。一定要增施硼肥,苔肥要早施,一般在12月底之前施用。5、防治病虫:加强苗期蚜虫和花期菌核病的防治。6、保优栽培,年年换种,实行规模连片种植。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28
品种名称:秦优7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陕3A×K407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弱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黄淮地245天,与秦油2号相当,长江下游226天,比中油821迟熟1~2天。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幼茎紫红,心叶黄绿紫缘,深裂叶,叶缘钝锯齿状,顶裂叶圆大,叶色深绿,花色黄,花瓣大而侧叠,匀生分枝,与主茎夹角较小,角果浅紫色、直生、中长较粗而粒多。株高164.2~182.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9个,单株有效角果288~342个,每角粒数23~25粒,千粒重3.0克。含油量41.19%~43.22%,芥酸含量0.26%~0.36%,硫甙含量27.75~29.59μmol/g。抗病性优于中油821。
产量表现:1999~2001年度参加黄淮海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07.2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0.08%;2000~2001年度参加黄淮海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9.1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0.71%。2001~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39.1公斤,比对照增产10.79%;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6.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当旬平均气温下降到19~18℃或冬前>0℃有效积温达900℃时的始期为直播适期;长江下游育苗移栽,育苗期可比当地直播适期适当提前一周下种。2、播量:直播每亩0.3公斤,育苗移栽每亩苗床地播0.5公斤;苗床地与大田移栽地比例为1:5。3、密度:水肥地每亩留苗0.6~1.0万株,旱肥地和晚播田每亩留苗1.0~1.2万株。4、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好硼肥。油菜属喜磷作物,缺硼又会导致花而不实症,所以一定要重视磷肥和硼肥的施用。亩产200~250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纯氮12~14公斤;磷肥用量可按氮量的一半施用;缺钾地区应视土壤含量适量补足;硼肥可亩施硼砂0.5~0.75公斤或将100克高效速溶硼肥在蕾苔期分两次喷施。5、长江下游,雨水较多,要作好排涝防渍。6、注意防治病虫害。7、秦优7号系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只能利用杂种一代,二代不能作种用。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及长江下游地区的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省的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1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2002)还适宜在陕西、河南(驻马店除外)省及江苏安徽的淮北地区两熟制油菜产区种植。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