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漯河市
- 【发布文号】--
- 【发布日期】2006-07-26
- 【生效日期】2006-07-26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河南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漯河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根据《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以及《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人才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才工作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完善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努力突破传统的人才工作领域、服务对象和工作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呈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1.人才工作良好环境初步形成。市委、市政府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高度,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优化育人、引人、用人的良好环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知识分子工作会议,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召开引进博士、硕士和专业人才座谈会,倾听对人才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提供人才方面的服务。全市现已初步建立起市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2.人才工作制度化建设日趋规范。“十五”期间,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漯河市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计划》、《漯河市引进人才若干规定》、《漯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涵盖了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效推动了人才工作良好开展,人才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全市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3.人才引进机制逐步完善。为缓解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矛盾,我市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引进新机制。开展了以引进博士、硕士、高层次专业人才为重点的“双百工程”,目前共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专业人才129名,其中博士14名;建成博士后工作站2个;从漯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干部队伍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调整出发,从外省市引进15名高学历优秀青年人才担任县、区和企事业单位部门领导。
4.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在抓好紧缺人才引进的同时,不断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力度。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选拔了47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开展了享受政府津贴人员选拔工作,推进“161”人才工程建设,全市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6人,入选省“555”人才工程3人,省优专家1人,享受市政府津贴专家75人,科技创新带头人171人。二是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双推双考”、公开选拔的形式,选拔了一批县级领导干部,建立了由448名副处级后备干部组成的后备干部队伍。三是不断为公务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面向社会选拔优秀人才,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十五”期间,通过考试共录用895名同志进入公务员队伍,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460名。四是逐步拓展干部锻炼培训途径。采取挂职锻炼、境外培训等多种方式,近年来共安排81名年轻干部到县区、重要工作岗位、基层单位等第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拓展外向型培训渠道,共选派245名年轻干部赴新加坡、香港等地境外培训。五是采取“联合培养”方式,促使用人单位与国内10多所院校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并不断加强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每年培养各类人才15000人次。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各类人才素质的提高,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
5.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基本建立。一是推行公务员竞争上岗机制,建立机关科级职位空缺竞争上岗制度。二是探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近年来共公开选拔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9名,其中部门一把手4名;三是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聘用合同制,全市除依照公务员管理以外的1816个事业单位、5万余人全部签订了聘用合同,初步形成了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四是推行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年薪制,促使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走上了企业中高层领导岗位。
(二)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主体意识不强,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二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责任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树立“大人才观”,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行业人才布局结构不合理,工农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生产发展需要。二是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欠佳,特别是党政人才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与漯河新一轮发展不相适应。三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领军人才数量明显不足,全市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仅有3087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的6%,高级专业人才老龄化现象突出,面临青黄不接和人才梯队断层的严峻形势。
3.人才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在人才开发平台方面,我市目前新兴行业、高新技术行业偏少,行业本身集聚人才的能力有限;众多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承载人才的能力较弱,难以为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在人才信息交流平台方面,覆盖面窄,不能全面反映区域内人才实际情况。传统的人才统计、人才管理方式和手段,难以适应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需要。
4.人才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十一五”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定位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人才强市战略为引领,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紧扣发展第一要务,以激发人才活力为导向,提升人才能力为核心,积极形成人才开发合力,增强党对人才的凝聚力,确立科学的大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努力营造“人人都可以成才”和“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促使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为漯河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发展定位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满足漯河“十一五”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围绕提升公务员队伍行政执行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漯河三大人才需求,实现漯河和谐发展与人才开发的有机统一,克服体制性障碍,统筹协调发展体制内人才与体制外人才、国内人才与海外人才,建立起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快造就一支适应漯河功能定位、满足漯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为实现漯河新一轮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实现人才资本提升。根据漯河各项事业发展需要,提升人才资本,加快各类人才培养步伐。在培养目标上,要在抓好当前急需人才培养的同时,着眼于应对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尽快培养一批能够与国际接轨,掌握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懂得国际规则的高层次人才;在培养内容上,着力在更新知识方面下工夫,倡导和加强人才终身教育,重点抓好知识经济、现代行政和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外语等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尽快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培养方式上,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和终身学习体系,突出单位和个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机制推动、由外部引导向内部驱动的转变。
2.促进人才聚集。把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结合起来,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积极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推动引智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千方百计地为人才创造一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人才聚集的洼地。
3.推进人才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以做大做强食品工业,发展造纸、盐化工、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为目标,着力培养主导产业集群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市场经济急需的高层次策划人才、高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开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各类人才,要不拘一格、千方百计予以引进。4.倡导超前人才投资。确立超前人才投资战略,保证我市人才资源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增强人才建设后劲。一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得到落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二是尽快将现有的中专教育转向职业化或技术化教育,同时将教育重心高移,积极扶持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三是注重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人才的培养,逐步提高人才资源开发专项经费的比例;四是加大建设“学习型城市”力度,鼓励企业成为人才培训教育的投资主体,鼓励人才个人自主投资接受教育培训,尤其是调动低层次学历人才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高效开发现有人才资源,逐步实施高素质化人才开发战略,努力把我市建设成“环境优良、机制灵活、素质一流、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人才强市。
―――在人才规模上,到2010年,人才总量有较大的增长。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万人,年平均增长10%;工程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达到7000人。农村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达到4200人,建立起一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在人才层次上,高、中级职称比例快速增长,到2010年,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人数分别达到4700人、24000人和41300人,使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1:5.11:8.79;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大大提升,40%的国有、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0%的经营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高级技能人才大幅增长,技术工人总量按年均13%的增幅达到12.18万人,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综合型能够适应时代竞争的人才队伍。
―――在人才布局上,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相协调,到2010年,第一产业人才数量达到2.26万人,第二产业达到12.19万人,第三产业达到3.93万人。第一产业内部人才布局调整,重点放在民营经济和农业生产一线,不断提高其人才拥有量。第二产业人才结构调整,重点增加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食品机械、饮料加工、造纸、盐化工等产业的人才数量。第三产业人才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交通运输、物流、商贸、信息、旅游、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和通信、供电等方面人才数量。通过上述几方面调整,使我市人才布局状况适应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在人才环境上,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尊崇人才的人文环境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有较大改善,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和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快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
1.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肩负实现漯河跨越式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强化理论培训,着力提高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要求,规范初任培训,抓好任职培训,逐步推广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干部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以创新能力、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相关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大规模培训党政干部的新格局。
2.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以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造纸、盐化工、商贸等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为依托,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适应我市企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开发性的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对产权代表,开展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层次培训,着重提高其战略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对经营管理人才,开展现代企业管理、法律、资本运作等工商管理知识培训,着重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党务人才,开展政治理论和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培训,着重提高其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突出抓好企业紧缺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培养。通过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积极培养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管理人才。积极拓展出国出境培训渠道,鼓励企业与国外开展培训合作项目。
3.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在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信息与通信、环保、城建等方面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在国内、省内、行业或学科内有重大影响的高级专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和创新培养载体,为专业技术人才学习和科研搭建平台,为培养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有利条件。通过企业科研人才自带研发项目到有关高等院校合作攻关等方式,培养企业高级技术研发人才;依托相关高等院校、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企业科研机构,培养我市紧缺的高层次科技型创新人才;依托国内工科力量较强的高等院校,采取联合培养、嫁接教育模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级工程师;通过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加快文化事业发展,以开发我市许慎文化、贾湖文化、滨河文化、红色旅游等资源为目标,加大古代文化学术研究、文物保护、旅游开发、文艺创作、新闻媒体、群众文化等方面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国家级、省级著名专家、学者。
4.以提高技术革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核心,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围绕我市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生产、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推进技能人才升级,打造区域性技能人才集散中心。着眼于加速培养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制造、果蔬加工、造纸、盐化工、纺织等各重点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企业培用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做到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创办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名牌学校。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加速培养与我市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种类技能人才。着眼于提高企业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在全市实施“职业培训计划”,对企业职工和下岗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改善技能人才层次结构。
5.以普及科技、管理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为核心,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做大做强我市食品加工企业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目标,抓紧制定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粮食生产、畜牧养殖、饲料加工、农产品批发贸易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实施“农村人才111工程”,5年内,全市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农业生产技术员、一村一名畜牧兽医技术员。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培养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营销专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加强乡(镇)、村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依托各级党校、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类农村技术学校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使他们成为既懂经营管理、又掌握现代科技知识,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6.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以增加教育投入为核心,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积极稳妥调整教育布局。多渠道补充教师数量,有计划地接收和选聘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积极引进省内外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校管理人才;建立教师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通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吸收社会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改革办学体制,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社会办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进我市大中专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使学校在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经费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和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使各类学校自觉适应市场变化和经济建设需要,自我发展,自我调整。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增加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比重,侧重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类、轻工类、商贸类、物流类、文化类等我市急需的专业人才建设。
(二)努力改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来漯工作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为指导思想,继续完善以人才评价、培养、选拔、吸引、聘用、流动、管理、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体系,使我市人才政策保持区域性最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对涉及人才的有关问题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继续落实硕士以上毕业生和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来漯工作,可根据工作需要直接进机关和超编接收政策。加强对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等管理,使各类人才在工资福利、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人才奖励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人才工作,在政治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一视同仁,在改善创业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上积极提供服务。加强对人才流动中知识产权、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的保护,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的制度和法规,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防止和克服人才流动带来的消极影响。
2.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为来漯河创业的各类人才提供良好创业环境。牢固树立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干事创业的用人理念,让想干事的人才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才有舞台。支持各类人才到漯河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到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领域建功立业。重视发挥各方面专家、学者在漯河建设重大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听取专家、学者意见,深入研究漯河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不断提高我市发展决策过程中的专家、学者参与度。坚持依托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选拔项目承担者,聚拢相应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加快培育和发展人才创业载体,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各类毕业生实习基地、高新创业园区建设,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漯河创办科研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逐步形成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3.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为各类人才特别是引进的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提供适宜的居住条件。组织、人事、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要为来漯河工作的优秀人才提供就医、配偶和子女就学、就业及落户等方面优惠服务。对引进的高中级急需人才,要加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机制推行力度,实行灵活的工资福利政策和多种分配方式。
4.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人才、渴望成才的社会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我市的人才政策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支持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5.创造特殊优惠的人才智力引进环境。要充分利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地理区位优势,加大引才引智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吸引和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鼓励和吸引外地高校及科技人才利用双休日来漯进行有偿技术服务、兼职、讲课;鼓励大型企业到高等院校设立奖学金,扩大引智效应;鼓励和吸引市外、省外及海外科技人才以技术入股、技术合作、技术开发等形式,参与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鼓励外来人才到漯河高新技术开发区来创业,并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在保障市外人才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加快形成我市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优势。
(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1.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主,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人员的评聘,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努力提高各类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工作实绩,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奖励的重要依据。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改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突出对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农村在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等方面人才可参加职称评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2.创新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实现漯河跨越式发展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认真贯彻并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扩大民主,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和有关政策,注意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中,选拔熟悉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商贸、法律、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坚持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基层锻炼制度,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快车道”。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实行领导干部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和引咎辞职等制度,加快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和调任制度,完善竞争上岗制度。3.创新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出资人机构与董事会以及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逐步实现产权代表与经理层分层管理。研究制定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经理人才和党务人才选拔办法。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实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对党务人才实行选举制和任命制。根据对产权代表、经理人才和党务人才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选拔标准。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产权代表着重看能否忠诚代表和维护国家利益,具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经理人才着重看市场应变能力、开拓创新意识、诚信守法表现和经营业绩;党务人才着重看政策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取向,不断拓宽选人视野,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市场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把企业内外、体制内外以及国内外能够整合生产要素、利用社会资源和集聚各类人才积极创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到企业领导岗位上来。逐步实行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引导民营企业更新用人观念,面向社会选聘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创新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的要求,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完善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职务聘任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把竞争机制引入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中来,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考任、委任。
5.建立人才投入增长机制。一是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投入,千方百计确保有关人才的政策性投入落实到位,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较大的科技项目、教育项目和人才项目要力争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争取资金的支持。二是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创新科技、教育项目运作市场化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投资科教、人才开发事业,吸引民资、外资和个人参与科技项目开发。同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给予优惠借贷。三是要加强对科技、教育、人才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率,防止挪用、侵占等违法行为发生。
(四)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资源市场配置1.构建开放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全面推进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各项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省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及各县、区人才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提升服务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健全多种所有制人才中介机构准入制度,规范民营人才中介机构行为,逐步引进有资质的国(境)外人才中介机构,推动我市人才市场服务工作的多元化和产业化。以“漯河人才网”为重点,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鼓励各类人才服务机构设立站点,扩大联网规模,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人才资源共享,实现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对接,尽可能减少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努力开拓市场服务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人事代理服务,逐步扩大实行人事代理的范围,完善人才培训、人才测评、职业介绍、人才规划、薪酬设计等服务项目,并不断使人事代理服务根据人才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延伸,促使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2.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等壁垒,疏通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合理流动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选人和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重视和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市场就业的指导服务工作,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及时、快捷、便利就业。放宽户籍准入政策,全面推行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兼薪、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加强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制定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意见,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等社会最需要的地方流动。制定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的地方法规,逐步加强人事争议仲裁受案力度,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才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纠纷与矛盾。
3.加强引导,建立健全人才宏观管理体系。改变过去靠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管理办法,实现各项人事人才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依靠市场引导和人事政策法规的调控,促使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促使更多的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现人才与职位最佳匹配、人才与事业的最佳组合。牢固树立人事人才工作成本观念,既要注重投入,更要注重产出,通过科学管理出效率、出效益。突破人事人才工作的传统观念,把工作领域由国有经济转变到整个国民经济,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由国有单位扩展到集体、三资、民营等其他非国有单位;把工作对象由传统的国家干部扩大到包括乡土人才在内的各级各类人才,全方位地实施人才管理,多角度地为其提供人事人才服务,实现人才工作与全市经济建设最佳融合。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