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河南省
-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6〕94号
- 【发布日期】2006-10-31
- 【生效日期】2006-10-31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河南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垦现代农业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垦现代农业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 〔2006〕94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省农业厅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意见
(省农业厅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农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农垦发〔2006〕4号),结合我省农垦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部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农垦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和探索,现代物质装备水平、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科技创新转化能力等在我省农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我省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加强我省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带动地方农业发展;有利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场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促进农业不断增效;有利于充分发挥农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农垦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促进垦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垦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抓住重点,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全省的现代农业建设。
二、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
(二)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垦工作,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大力推进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示范作用增强的目标,促进农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全面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农场实际,围绕产业发展,明确建设思路,提出建设任务,搞好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建设措施,统筹安排,有序展开。在发展农垦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农场社会事业,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场风文明、场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发展道路。
――突出产业、发挥优势。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做大做强种业、养猪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充分认识各地区、各农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允许起点有差别、过程有快慢,不搞一刀切。要合理规划,制定措施,加快发展。
――注重实效、稳步推进。要立足于农场的发展现状,讲求实效,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力戒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再全面铺开。
(四)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任务。现代农业建设是农垦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过程,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此项工作。“十一五”时期是农垦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部门和农场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下更大的决心,争取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更大的步伐,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做大做强种业、养猪业等优势产业,逐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企业。到2010年,全省农垦粮食总产稳定在15万吨,种子产销量2亿公斤。生猪年出栏23万头,向社会提供种猪10万头,出口5万头。――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农垦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体系。到2010年,使农业的基础设施水平普遍得到提高,90%以上的耕地达到种子田生产标准,耕种收机械化程度达到85%以上。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
――率先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创建5-10个国家级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场,10-15个省级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场,发挥农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五)加快发展农作物良种产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供质优量大品种为宗旨,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育繁推销一体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管理规范化,种子全部实现精选、加工、包装、标牌销售。要以优质专用小麦良种为重点,兼顾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蔬菜、水果等良种,不断扩大外繁面积,推进规模经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壮大种子企业实力。重视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名牌产品。重视营销策略、营销方式、营销网络建设和市场变化,完善售前到售后全过程的服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覆盖面。逐步打造出2-3个跻身于全国种业前列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大型种子企业和种子集团。
(六)积极发展养猪业。在巩固现有生猪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养猪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养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疫病防治、质量追溯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品种改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种猪质量。积极建立健全销售网络,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打造养猪业名优品牌。逐步建成我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建成全国农垦现代养猪业生产的示范基地。
(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依托当地优势,积极发展以粮食、棉花、果蔬、奶类、肉类加工等为重点的加工业,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订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稳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起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使全省农垦省、市、县级龙头企业达到40家以上。
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八)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研长效投入机制,科研单位创造的利润要全部作为科研资金,企业要从经营利润中提取10-15%的资金作为科技经费投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加快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培育进度,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要积极与省内外、国内外科研单位在合作育种、新品种引进、建立合资公司等方面加强联合和合作,提高我省农垦种业核心竞争力。
(九)加快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场现有的农科所建设,市属农场和部分规模较大农场也要自建或联建科研机构,完善科研设备,提高农业科研水平。要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锻炼,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在引进外来科技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稳定科研人才队伍。
(十)加强科技培训。农场要建立技术培训和推广中心,制定科技培训规划,对职工开展新技术培训,使职工达到持证上岗水平。同时,结合农时,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放映队、制作科技光盘等形式,实行技物结合,向农民开展生动的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使农场成为推广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全面提高职工、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
(十一)加大技术推广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深入研究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模式,加快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种业生产通过销售网络提供的良种和配套技术,开展培训与服务,重点推广病虫害防治、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技术。果品生产重点推广果实双层套袋、矮化密植、早产丰产等技术。畜牧业生产重点推广工厂化养猪、人工授精、疫病综合防治和奶牛高产综合配套等技术。要把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结合起来,实现良种良法的快速推广,形成常规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相互促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十二)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大力推行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逐步在管理、技术、生产层面和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和质量追溯制度,使主要产业和产品都能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组织生产经营。积极推行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强食品安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十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主线,重点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和保护生态的种植、养殖方式,开展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活动,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以政府项目和农场补贴为引导,建设沼气工程。普及节油农机和高效植保机具,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行集约化养殖生产模式,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实现种植和养殖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做到实现资源开发、资源节约和资源保护并重,全面改善农场生态环境。
(十四)全面提高农垦信息化水平。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加强对较大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各农场和企业要积极培养自己的信息员,建设信息员队伍,提高农垦信息化水平。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防汛、排涝、抗旱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强农田灌排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以建设高标准农田和种子田为目标,搞好田、水、路、林综合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加快国有农场土地确权认证工作步伐,严格国有农场土地管理,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国有农场要积极开展基本农田地力调查和监测,确保粮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十六)加大畜牧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猪场和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养殖模式。积极推广饲料加工、喂养、粪便处理和产品收集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标准化,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快速应急反应能力,使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十七)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逐步装备小麦、大豆、玉米兼用型、高效低耗的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幅提高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使耕地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85%以上,收获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植保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十八)积极推进农场城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行科学规划,加强道路、饮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场人居环境,使场区环境、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农垦城镇化建设步伐。
六、实施场地共建,发挥农垦示范带动作用
(十九)实行农业机械化共建,靠服务带动农民。利用农场农业基础设施全、大型先进农机多、组织化强的优势,有组织地开展跨区代耕、代种、代收、土壤化验、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等作业服务,逐步走出一条以装备促进服务、以服务反哺装备的场地共建道路。
(二十)实行科技共建,靠培训带动农民。农垦通过发展种业、养猪业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标准化生产规程,有健全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素质较高的技术推广队伍。在扩大种子外繁基地和新品种推广的过程中,要利用农场的培训设施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他们的农业生产。
(二十一)实行产业化共建,靠机制带动农民。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开拓市场、整合资源、创新科技、带动农户的能力。要以农垦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订单收购、价格联动等方式,与周边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十二)实行示范区共建,靠窗口带动农民。按照高科技、高效益、新机制的要求,选择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农场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研发、示范,使示范区成为企业自主研发、智力引进、成果转化的“内创外引”基地,成为农业新技术研发和展示的创新基地、科技推广和普及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和扩展的辐射基地,成为农村观摩学习的窗口。
七、千方百计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二十三)深化农垦改革。加大农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业承包经营体制,要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大土地租赁制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国有农场农业经营体制和土地流转机制。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管理制度。引导职工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农场经济。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出口品牌,扩大农产品出口。
(二十四)积极进行税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免除国有农场农工承担的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收费,将减免部分和补助政策落实到农场职工。重新核定收费项目和标准,保持长期不变。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农场和农工负担。
(二十五)进一步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在保证农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种植、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形成规模,促进农业增值增效、职工增收。
八、切实加强对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导
(二十六)科学编制农垦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建设上统筹安排,明确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广泛听取基层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
(二十七)加强对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调查研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化对现代农业建设理论和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各级农垦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入农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农垦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农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十八)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有农场的经济发展,对农垦和农村要同等对待、统一安排、同步落实。将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如:良种补贴、良畜补贴、农机补贴、综合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阳光工程、沼气工程等认真落实到国有农场。农业系统组织实施的各类基本建设和财政支农项目要重点支持农垦现代农业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垦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试验田、示范场,进行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和先进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垦现代农业建设,逐步形成多元投资的新机制。
(二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上下配合、整体联动、强化指导、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把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农业工作的全局,统筹安排,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