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单位】安徽省
- 【发布文号】皖政〔2006〕112号
- 【发布日期】2006-12-31
- 【生效日期】2006-12-31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安徽省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安徽省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安徽省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皖政〔2006〕11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沿淮城市群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个市和六安市的霍邱县、寿县, 国土面积约占全省的1/3,总人口约占全省的一半。加快沿淮城市群发展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奋力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环境
第一节 基础条件
1.资源优势明显。沿淮城市群农业耕地占全省的2/3以上,是全省耕地最多、利用率最高、旱地比重最大的旱作农业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豆、肉、毛、皮和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沿淮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着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煤炭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目前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79.1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99.4%,居华东地区之首。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1亿吨,位居华东第一,被列为全国大型铁矿基地。已探明的其他矿产资源有金、银、铜、莹石、云母等。沿淮城市群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乡村适龄劳动人1256.41万人,占全省的44.55%。
2.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沿淮城市群生产总值1786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8.2%,其中“两淮一蚌”年均增长10.8%,高于全省约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157.9亿元,其中“两淮一蚌”财政收入占65.4%。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四大煤炭集团、五大电力企业、丰原生物化工、淮化综合煤化工、淮北纺织、亳州中药材加工、阜阳肉类加工等为代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集团。
3.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十五”期间,沿淮城市群每年新增原煤生产能力1200万吨以上,开工建设规模近5500万吨/年左右。电力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装机规模达 600万千瓦。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4.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沿淮城市群进出口贸易总额和直接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19.1%和50.7%,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2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节 发展环境
1.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沿淮城市群承东启西、贯穿南北,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开拓大市场和发展大流通的优越条件。在促进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沿淮城市群的煤炭、电力、重化工、生物化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2.产业转移为跨越式发展增添新动力。随着全省和沿淮综合交通输网络的形成和完善,沿淮城市群资源、区位、劳动力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同时,我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沿淮城市群加速融入长三角和淮海经济圈提供了契机,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3.“861”行动计划实施将带动有关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沿淮城市群资源丰富,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较好。“861”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为能源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契机。
加快沿淮城市群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民间资本、外资企业少,高素质人才缺乏;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外向度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水资源不足和生态环境恶化等。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县) 战略,以“开发沿淮,促进安徽奋力崛起”为目标,以“两淮一蚌” 沿淮城市为头,以大基地、大项目、大投资为重点,以加速重化工业发展和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为抓手,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逐步建成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稳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为安徽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东向发展。坚持东向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推进产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内国际分工与合作。
大工业带动。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重点培育煤炭、火电、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形成中部地区颇具规模的产业基地。
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适度扩大城镇规模,推进生产要素集聚,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城镇综合竞争力,提高就业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2010年达到3500亿元左右,其中“两淮一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超过1600亿元。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比重显著提高,民营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到2010年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形成3~5个能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5~10个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
区域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镇化率超过37%。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序推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医疗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第三章 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 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1.积极优化产业布局。
构建“两淮一蚌”重化工业经济带。大力培育“两淮一蚌”区域经济增长极,把“两淮一蚌”逐步建成为在沿淮城市群有带动力、在淮海地区有竞争力的新兴城市经济圈。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推进煤电、煤化一体化,建设坑口电站,实施重大煤电、煤化工项目,开发煤化工下游系列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质经济,重点建设工业酒精和燃料酒精、生物乙烯项目、L―乳酸大型生物化工项目。扩大生物医药、生物农药以及其他生物发酵酸的产量,巩固和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继续加快霍邱铁矿开发利用步伐,努力将“两淮一蚌” 重化工业经济带建成我国最大规模之一的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重化工城市群。
构建阜亳农副产品深加工及新兴能源经济带。依托宿州、亳州、阜阳等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把阜亳经济带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新兴能源基地、现代中药基地和缫丝基地。
2.大力推进产业集聚。
---集成壮大煤电化一体化产业
依托大型煤、电、化企业,积极引进资金雄厚或具有技术优势的战略合作者,集成发展煤电化产业特别是煤化工产业。努力延长碳一化学产业、煤基燃料化工、煤基合成油产业链。推进煤化工业与煤炭、电力相结合,力争实现煤、电、化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推进原煤资源的简单生产向煤炭产品的精深加工转变。
继续以清洁工艺技术改造合成氨生产线, 以合成氨为龙头发展化肥和无机化工,形成煤一化肥一无机化工产业链。促进煤制甲醇和碳一化工相结合,进一步延伸到有机化工领域,形成碳一化工产业链。加快煤液化转化为成品油,形成煤基合成燃料产业链。以煤制甲醇再转化为烯烃,发展乙烯、丙烯的下游产品,形成甲醇制烯烃的产业链。开展焦化副产品焦油和苯的加工,逐渐形成焦油化工的产业链。
――重点培育四大主导性产业集群
发展煤电、煤化产业集群。在淮南、淮北、阜阳和宿州等地,重点推进坑口电厂、合成氨、甲醇、煤炭气化液化、煤层气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以成品煤、电力、有机化工等煤电化系列产品为重点的煤电化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加快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大型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建设,重点推进顾桥、顾北等一批新煤矿,田集、凤台、平圩等火电厂,以及煤化一盐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煤化工系列项目。到2010年,力争全区原煤生产能力达到1.5亿吨,火电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形成3000万吨原煤的深加工能力。建成并投运淮北一马鞍山一江苏和淮南一皖南一浙江的500千伏东、西通道输电工程,争取基本建成淮南一皖南一浙北一上海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基本建成煤化一盐化一体化、煤制甲醇等一批重大工程。
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在蚌埠、阜阳、亳州、宿州等地,积极发展生物质再生资源利用、畜产品加工、粮油及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果蔬贮藏保鲜及加工、林木板材加工等产业,利用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拓展生化、食品深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生物质转化和食品营养化、功能化、个性化精深加工产品。建立标准化的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形成原料、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水果粮食及食品深加工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到201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加工、最大的肉类及肉食品加工基地之一。
巩固发展轻纺产业集群。纺织业。加快培育沿淮城市群乃至全省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口创汇基地,力争在5~10年内,把沿淮纺织业发展成为全省一流、华东知名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形成以棉纺为特色,集研发、制造、贸易等为一体的纺织一印染一服装一条龙纺织产业集群。造纸业。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发展中高档卷烟纸、高档文化纸、新闻纸、包装纸和纸板等产品,开发新型建筑、装修装潢材料和人造纸板等产品。酿酒业。鼓励古井、双轮、口子、皖酒、金种子等大型骨干企业和优势白酒企业发挥名酒优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鼓励开发名贵药酒、保健酒,促进酿酒工业与中药产业互动发展。到2010年,沿淮酿酒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物化工、煤化工、醇类燃料推广和煤泥矸石、煤泥、秸秆垃圾废弃物发电、煤层气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等工程。以煤矸石和粉煤灰为原料,加速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型建材,主要生产煤矸石砖、粉煤灰砖和砌块、掺粉煤灰水泥等。依托上述资源,重点培育循环经济型企业集群,实施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网。开展电厂循环水、污水处理厂中水和矿井排水的综合利用。
――大力扶持四大成长性产业集群
医药产业集群。以淮南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积极推进亳州现代中药基地建设,到2010年,亳州市中药产业产值达40亿元,中药材加工、饮片生产和中成药生产企业达到100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加快发展中成药,大力发展原料药。到 2010年,实现医药品种开发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结构,研发约2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新品种。
机械电子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实施天然气压缩机及加气站集成、数控铣床等专用机械装备项目;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建设滤清器、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汽车安全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加工项目建设;积极利用微电子、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提升传统设备,提高汽车装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新型轿车轴承、高速铁路轴承、低噪音轴承、电机轴承、冶金矿山用轴承等。以区内大型轴承企业为龙头,重组一批轴承生产企业,推进集群化生产。到2010年,汽车零部件2010年,建成若干各具特色、具有较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工业园区, 园区产值达到1000亿元。
第二节 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建设
1.建立健全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建设合肥一淮南一蚌埠客运专线、北京一上海高速铁路安徽段,建设阜阳一六安铁路、宿州一淮安铁路以及“两淮”亿吨煤炭基地运输通道和矿区铁路,建设阜阳和蚌埠铁路枢纽。公路。建设亳州―阜阳―六安、合肥―淮南―阜阳、亳州―泗县、淮南―蚌埠、阜阳―新蔡、淮南―滁州―南京等高速公路,加快徐州―明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设高速公路县城连结线工程和现有国省道、重要县道新改建工程,以及行政村通油路 (水泥路)工程。水运。改善淮河干、支流航道运输条件,改造沙颍河、涡河、浍河航道,加快建设沙颍河太和、阜阳、颍上船闸,开工建设蚌埠复线船闸。积极推进蚌埠、淮南新港区建设。航空。建设空军蚌埠机场民航站工程。管道。建设利辛至阜阳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利辛至淮北、亳州、宿州等天然气管线工程。
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区域新、改建铁路通车里程590公里以上,新增矿区铁路铺轨里程35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04公里以上;淮河干流及支流通航里程1506公里以上,港口吞吐能力增至2410万吨以上;蚌埠机场开通若干条民航线路,阜阳机场民用航空业务明显扩大;建成325公里以上的天然气管线。
2.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
――继续加强淮河干支流治理
加强淮河防洪体系建设。统筹安排堤防、枢纽、河湖疏浚和行蓄洪区建设,完善防汛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确保沿淮城市群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加快沙颍河治理、淮北大堤加固等治淮工程建设,提高淮河洼地防洪除涝标准,加快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世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
加固堤防。重点加强淮河干支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 以及其他重要堤防建设。完成淮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堤防的加高加固,使淮河重点堤防达到流域规划标准。对淤积严重的河湖进行整治和疏浚,扩大行蓄洪能力。
建设控制性水利枢纽。加强淮河干支流以供水为主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合理确定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发挥其防洪和兴利双重效益。
确保行蓄洪区安全。加强沿淮行蓄洪区安全设施和蓄滞洪设施建设,重点提高行洪区的防洪标准。完善进洪泄洪、安全转移道路、通讯等设施和标准围堤工程,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稳定。继续开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作。“十一五”末,行蓄洪区移民建房力争超过10万户。
城市防洪。在做好城市防洪规划基础上,全面推动沿淮城市群特别是蚌埠和淮南的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以地方投资为主,结合淮河堤防加固进行防洪工程建设,逐步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兴建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积极推进引江济淮前期工作,加快建成“淮水北调” 临涣管道工程,着力解决临涣工业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加快中线明渠引水前期工作。将“引淮济阜”工程、淮河洪水资源利用工程纳入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积极建设蓄水、引水、提水等骨干水源工程和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在地下水尚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地区,有计划地建设地下水资源工程。重点保障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提高重点缺水地区的供水和抗旱能力。充分利用矿井水,积极开展雨洪资源利用和人工增雨,扩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模,多渠道开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十一五”期间,沿淮城市群新增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其中城市新增供水能力 10亿立方米。
――注重农村水利建设
加大人畜饮水工程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地修建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在有条件的地区修建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加强对现有灌区的配套工程建设和以节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适当扩大灌溉面积,新增灌溉面积必须充分考虑节水措施。通过完善灌排设施,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对现有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
――确保防洪安全
进一步加强以淮河堤防为基础,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把防洪工程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和湖洼地及支流治理上来。进一步加强洪水的风险管理,划分淮河流域洪水风险等级,进行洪水风险程度评价,逐步从洪水风险分析向洪泛区风险管理转变。最大限度地利用洪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十一五”期间,淮河干堤的,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标准,重要支流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城市城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建制镇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农田防御达到5年以上一遇标准。
第三节 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1.构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
充分发挥综合交通和区位优势,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 为目标,重点建设若干个专业特色浓、辐射区域广、经营规模大、装备水平高、服务功能全、年成交额大的大型物流园区(基地)和一批物流中心(专业市场)。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900亿元,培育建设50个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专业市场,努力把蚌埠、阜阳建设成为沿淮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中部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之一。
2.推进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多元化。
积极发展以连锁经营、分销、代理、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为标志的现代物流业,大力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网络的作用,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区域性客货联运中心,完善铁路公路集疏运系统。积极开拓空海铁联运业务,不断扩大运输范围。进一步增强现有国家粮食储备库、国家棉花储备库的功能,尽快建成粮食、棉花、石油和肉食品等重要的商品仓储中转基地和物流中心。
以重点优势商贸流通企业为主体,加大资产重组力度,组建一批大型“龙头”商贸企业集团, 带动一批中小商贸企业共同发展。到2010年,培育组建20家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跨地区跨行业发展、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通过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制度创新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商贸企业。大力发展民营商贸流通中介组织、农民运销商,组建县乡农产品销售公司和销售协会,探索“政府+企业+中介”的流通模式。
第四节 加快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建设
1.加快城镇化步伐。
着力培育皖北区域增长极。加快“两淮一蚌”城市群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进蚌埠―淮南和淮北―宿州经济一体化建设,集约发展中小城镇;以大、中城市和区域城镇群建设作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重点,以中心镇作为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战略基地,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加快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心镇。重点建设蚌淮(南)、相 (淮北) 宿、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一批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城镇群,相(淮北)―濉(濉溪)―宿(州)、宿 (州)―灵(璧)―泗(县)、亳(州)―涡(阳)―蒙(城)、界(首)―太(和)―阜(阳)―颍(上) 等重点区段要率先突破。积极发展一批县城,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优先培育发展一批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明显的中心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2010年,淮南、蚌埠的人口超过100万,淮北市人口接近100万,形成2个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和1个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的县城(界首),6个10~20万和11个万人口左右的县城及若干建制镇,沿淮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超过37%。
2.建立错落有致、富有竞争力的城镇体系。
依托京沪铁路、京九铁路、商景高速沿淮段、合徐高速、界阜蚌高速一蚌宁高速、泗亳高速、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拉开城镇体系建设框架,形成多层次的城镇空间结构网络。
依托东向联系主轴,带动区域东向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推进产业发展、区域基础设施的合理分工与合作;阜阳、亳州、通过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加强与豫东地区的联系;淮剑匕、宿州凭借境内高速公路和铁路及优越的区位积极融入徐州都市圈,加快与苏北经济一体化进程;突出推进蚌淮、相宿经济一体化,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以蚌埠、淮南市为中心的蚌淮次区域,加快交通沿线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同步推进矿区开发和城镇建设,重点建设蚌淮城镇群。以宿州、淮北市为中心的宿相次区域,联合组成皖东北的中心城市,推进经济一体化,统一规划城镇建设,进一步开发利用淮北矿区的煤炭和其他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以阜阳市为中心,亳州市为次中心的阜亳次区域,主要依托大京九,集中力量发展阜阳市、亳州市,争取在工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突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凝聚力和辐射力,逐步建成皖西北的中心城市。
3.实施区域空间管治。
根据依法行政、有限干预、事权清晰的原则,实施区域空间管治,以满足全区各地发展与区域空间资源保护双重需要。坚守区域自然生态的“安全底线”,保障地区生态安全,塑造沿淮城市群良好的综合环境和空间建设形态;引导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对战略性空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保障区域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沿淮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优化空间结构,对空间进行分类、分级和分区管治,建立健全区域空间管治机制,改变无序发展的状态,促进区域与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形成合理布局,减少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统筹区域发展,引导公共财政的空间投向,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调矛盾冲突,保障区域整体利益,实现区域利益主体间平衡和共赢。
第五节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巩固大粮仓的基础地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灌排水利设施整修配套工程,增加蓄水和抗旱能力。加快实施沿淮平原洼地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田间配套节水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加快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一步明晰土地使用权主体,提高农民对耕地投资的积极性。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健全有效的流转机制。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完善农业监测检验体系。
到2010年,改造750万亩中低产田为标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1500万吨以上,主要农作物品种2―3年更新一次,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2.加快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
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争取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领域,培育一批外向型的跨国农业企业,创造一批出口创汇的名牌农产品。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引基地、基地带农户,推动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特别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十一五”末,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以上。
3.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粮经作物。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保优节本栽培技术,改变混种、混储状况,提高品种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推广适用技术,逐步扩大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抓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10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发展到800万亩以上,优质特色水稻种植22万亩以上。
果蔬。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争创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发展多品种经营,解决上市集中问题;加强产区批发市场建设,提高辐射能力。
林特产品。在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基础上,加大林特产品的科技开发力度,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出9创汇能力。 .
中药材。建立一批稳定高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逐步调整中药材种植结构,扩大特色中药材的生产规模,走科工贸结合的道路,提高产品档次,延长中药材产业链。
畜禽产品。扩大玉米和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沿淮地区群饲草资源和畜禽的品牌优势,带动牛羊等草食型畜禽产业发展,积极扶持有市场、上规模、效益好的产销一体化的特色养殖业。到2010年,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水产品。建设适度规模生产基地,保持河蟹生产优势。通过“一地一品”战略,积极养殖黄鳝、泥鳅、黄颡鱼等优质小品种。加快国家级和省级的原种、良种场建设。到“十一五”末,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0%。
4.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注重村庄规划工作
选择部分中心村,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强规划工作,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按照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的编制任务。
选择部分基础设施好、地理位置优越、带动作用明显的行政村,开展示范村建设试点,逐步形成农民居住城市化、环境园林化、交通信息网络化、种植养殖集中化的新格局。到2010年,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管理体制,通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使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90%行政村实现通沥青路或水泥路。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整体改革进程。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的原则,撤并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减轻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压力。“十一五”末,义务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免除农村学生杂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
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努力构建初、中、高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 以乡镇成人学校和培训中心为补充,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等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
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全面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工人合同制,乡镇卫生院管理上划到县。大力推广村级卫生室“村办乡管、乡村一体”的管理模式。
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2010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沿淮城市群地区。
合理调整农村医疗机构布局。对中心卫生院在资金投入、技术和设施装备上给予倾斜,使其真正成为区域性医疗卫生技术中心。强化一般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和卫生管理职能。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制定和完善农业生态平衡的环境政策。遏制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坚决取缔、关停并转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小企业。鼓励对土地施用有机肥、实施生物防治、地膜回收,研究农牧产品优质优价政策。认真执行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
切实做好农村绿化工作。以农村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为“点”,建设环村林带,开展“四旁”绿化,实现村庄美化、香化,庭院经济化;以村级主次干道、河流两岸为“线”,栽培行道树、护岸林、水土保持林。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地区森林覆盖率总体上达到2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60%。
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加快沿淮低洼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 2010年,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35%,解决50%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对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推广“三格式”和“双瓮式”卫生厕所,建设沼气厕所。到2010年,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6%,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
利用生物工程加强环境保护,推广高效、清洁养殖模式,规范畜禽养殖企业的环境管理,统筹建设农作物秸秆处理设施。开展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建设试点,使农村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第六节 建设黄淮海平原旅游区
1.科学规划布局,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围绕皖西北魏晋文化旅游区建设,着力打造亳州老庄文化、魏晋文化、中草药文化、酒文化和原始文化等5个文化旅游品牌。围绕皖东北宿州楚汉旅游区建设,着力打造楚汉文化、奇石文化、黄河故道文化和军事旅游文化等4个文化旅游品牌。利用淮河阜阳段特殊地位和抗洪知名度,科学合理开发淮河沿线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从阜南县王家坝风景点开始,经南照古镇、古清凉寺、八里河风景区、临淮岗坝区、赛涧流泉牧野、寿州古城,至焦岗湖旅游区的淮河风情观光带。
充分结合淮河沿岸的众多历史遗迹和历史事件,开发淮河淮南段和蚌埠段旅游资源,打造淮宿地区淮海战役旧址红色旅游景点,重点推动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谯城商埠老街巷等一批旅游项目建设。到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0亿元,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2500万人次。
2.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
高起点规划旅游业发展。立足旅游消费需求,抓好旅游点的建设、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遵循“尊重历史、保护环境、发掘文化”的原则,重点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动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上规模、上档次。
加快旅游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优先发展进入景点的交通,加强县乡道路建设。注重发展餐饮业,从传统饮食中吸取营养元素,创出品牌。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
第七节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建立节水型社会
加强农业节水。进一步挖潜改造,提高灌、溉渠道的输水能力,尽量减少从水源到田间输水环节的水量损失。充分利用天然雨水资源,积极发展雨养农业和旱作农业。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压缩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到2010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公顷,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左右。
积极推进工业节水。结合产业布局、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技术改造,加大工业节水力度,施行按计划定额供水、超额加价等鼓励节水、用水的政策,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单位水量生产效率,减少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65%。
推进城镇生活节水。积极推行定额用水,通过经济手段减少和杜绝用户随意取水和浪费水的现象。加强城市供水管网设施改造和管理,大力推行节水型器具和设备,推广应用先进的工业节水技术和工艺,更新改造陈旧的城市供水管网设施,降低配水管网的漏损率。
――建立合理的宏观调控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通过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水资源的跨区域合理配置。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逐步做到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改善地下水条件。在缺水的农村和偏远地区,积极兴建塘窖工程,最大可能地蓄积降雨资源。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用水, 防止过度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河流湖泊萎缩,生态退化。
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加强重点水源地水质监测预报工作,严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向河湖库排放,确保淮河和城镇生活用水的水质安全。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建立保护监督机制,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合理征收水资源费,严格控制地下水取用量,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延伸区域逐步封闭自备井。
――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行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
加大污染监控和水资源有效保护力度,实行污水排放的总量控制,强化工业污染源管理,严格限制重污染型和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加强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管,促进达标排放。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畜禽养殖排放物和农作物秸秆。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恢复河湖生态环境。
加强污水处理回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处理标准,使排放的中水分别达到生态、农业、工业或生活用水标准。到2010年,工业污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生活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提高沿淮城市群综合供水能力
重点保护城市现有水源,提高供水质量,加大老化供水管网改造,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强城镇公共供水工程建设,提高供水能力,推广集中供水,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城镇供水向农村延伸,加强城镇供水水质监测网络系统和监管体系建设,保障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加强乡镇及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逐步把重点转到农村,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吃上卫生水、方便水。“十一五”期间,区内每日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左右。
2.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快重要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勘查两淮煤田的朱集、丁集、张大屯、徐广楼、口孜集等矿区,以及亳州市的环保煤。在有利成矿带加大勘查投入,寻找铁、铜、金、银和铅锌等重要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综合开采矿产资源,探索节约利用的治本办法。对稀有煤种进行保护性开采,促进“一矿多采”和“一矿多用”。防止和制止对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加快推进煤化工基地建设,开工建设两淮洁净煤生产基地、地下煤层气开发利用和煤炭液化工程,促进两淮煤田煤层气勘查开发。
3.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强化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认真贯彻有关环境监察监测、许可证发放与管理、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法规,配套完善实施细则。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全面推行规划环评和重大决策环评,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规划与决策阶段。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区域资源开发、各类开发区及工业小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落实。建立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监察制。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强化资源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监管,严格环评审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大主要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衰退矿井、废弃土地和沉陷区实行限期恢复治理,重点推进两淮矿区沉陷区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坚持地下水开发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提倡尽可能利用地表水、矿井水, 防止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保护生态环境。
――巩固污染治理成果,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城区和县城应建集中污水处理厂,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站),新建城镇供水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缺水城市应因地制宜地加强中水回用设施和系统的建设,扩大中水回用规模。“十一五”末,城市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70%。
加大城镇人口稠密区工业企业“关停并转迁”的力度,使城镇工业区与居民区适当分离。大力提高矿井瓦斯的回收利用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逐步减少城镇直接燃用原煤量,在人口稠密的区域建立高污染燃料禁用燃区。建立并强化汽车环境监管制度,尽快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
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提高无害化水平。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范建设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系统,提高废弃物无害化利用和处置水平。继续推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处置收费标准和办法。
――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全面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加大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生命周期评估,积极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引导绿色制造。制定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
――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实施重点工程
重点实施环境监管、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燃煤电厂达标排放、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等八大重点工程。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在环保公共投资领域的投入力度。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到2010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率占80%以上,城镇空气质量维持在2005年水平,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淮河干流规划控制断面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率大于50%、Ⅳ类水质标准率大于70%。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5%,矿区复垦率达到80%。
第八节 构建“和谐沿淮”
1.加强人口管理,稳定生育水平。
控制总人口。继续制订和实施沿淮城市群人口发展计划,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稳定并逐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10年沿淮城市群总人口控制在3300万人以内。
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基层服务站的基本建设,培养一批有一定业务素质的基层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技术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对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医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加强农村和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继续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完善农村独生子女和两女户家庭奖励扶持制度。
2.发展文教卫体事业。
――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全面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到2010年,区内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阶段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以下,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快速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强省、市级示范高中建设,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农村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以上,城市及城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建成高等职教为龙头、中等职教为重点、职业培训为补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层次分明的现代职教体系。努力缓解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制约,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地区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在逐步形成学科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若干高等院校。重点发展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宿州学院、阜阳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和淮南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尽快成立阜阳大学。
――建立健全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建立和健全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完善疫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力度。
扶持和发展中医事业。坚持中西医并重,以农村中医工作为重点,提高中医治疗水平和防病能力。
推进市县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中医院、卫生监督所和县级中医院医疗用房,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制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及设备配套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力争到2010年,区内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3.5岁,婴儿死亡率比“十五”末下降9%以上,市区和县城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 80%。
――积极发展文体事业
加快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区内县乡“两馆一站”建设,力争设施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强化城镇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村以建制镇为中心的文体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区域的文化体育设施和服务网络体系。
加快建设大型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重点发展、豫剧、泗州戏、花鼓灯、武术、摔跤等沿淮传统和特色的文体事业,推广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总体实力。
全面改善区内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状况,推行数字化、网络化,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覆盖质量。在农村巩固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到“十一五”末,区内人均享有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85%的人口达到国民体质测试合格标准,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提高到 12%以上。
3.高度关注城乡社会保障工作。
在城镇逐步建立以医疗、养老、失业为主体的保险体系,力争覆盖到全体城镇居民。大力推进保险体系建设,增强保险意识,基本做到人人生活有保障。以保障农民生活为目的,逐步建立政府基本保障、家庭保障和群众互助保障相结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度发展自愿性保险。
第四章 政策措施
第一节 强化项目支撑
积极争取国家对沿淮城市群特别是“两淮一蚌”重大工业项目的指导和支持,在项目布局方面适当倾斜。
实行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分工负责制,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抓紧抓实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动态研究提出一批高质量的重点项目,充实到“861”行动计划中。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和投资决策责任制,推行项目联审和限期审批制,规范项目招投标制和监管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第二节 强化资金保障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沿淮及皖北地区各类财政性扶持资金,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沿淮城市群的重化工、生物化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对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
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力争引进更多的投资、技术、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鼓励、引导省内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对口帮扶沿淮城市群的相关市、县和企业。
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落后地区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外国政府贷款等多种资金。在继续投资技术先进、资本密集、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的同时,更多考虑劳动密集、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中小型项目。
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地方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力度,鼓励市、县采取政府、企业、个人等入股的方式组建担保公司。积极帮助、引导园区内企业争取省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对一些条件较好、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帮助争取信贷担保资金的支持。
第三节 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
全面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发展民营企业,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努力控制城市人口失业率。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支持劳务输出市场、劳动力转移基地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实行城乡劳动力就业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制度,发展劳务经济,打造沿淮城市群劳务品牌。
第四节 对外开放和人才政策
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围绕工业兴区、工业立市、工业立县,加强同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流。主动融入南京经济圈、黄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充分发挥农业、能源、矿产、人力、市场等资源优势, 努力实现无缝对接。重点在煤炭、电力、重化工等产业上,积极寻求与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
加强省直与省辖市之间的干部交流,进一步优化和充实区内县(市、区)领导班子。鼓励省直经济部门、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选派懂经济、善管理的优秀人才到沿淮城市群特别是“两淮一蚌”工作,积极探索省属高校与沿淮市、县合作办学的新模式,进一步做好皖北地区现有各类人才的管理、培养及使用工作,为沿淮城市群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五节 加强协调配合
省发展改革委统筹、协调沿淮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前期建设工作;省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切实加大对沿淮城市群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推进跨越式发展。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最新法律法规
-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密码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一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 -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反洗钱行业规则-
- -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 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疫情防控北京经验升级为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