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 【发布单位】无锡市
  • 【发布文号】锡政发〔2009〕139号
  • 【发布日期】2009-07-13
  • 【生效日期】2009-07-1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无锡市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锡政发〔2009〕139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

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新载体、新形式和新动力。它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但危中有机,文化创意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良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全力调整与提升我市文化创意产业。2009―2011年,是“十一五”规划期的最后两年和新的规划期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加大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进力度,根据国家、省和市“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无锡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无锡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锡委发〔2007〕96号)和《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锡政发〔2006〕286号)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

一、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机遇

文化创意产业是把科技、文化和智慧相结合,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创造经济效益的新经济形式。最近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强调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战胜危机,这是应对危机更带根本性和长远意义的措施。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和智力的产业,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等有形要素的需求,对金融危机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在应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第一大产业。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每年创造就业岗位800万个,接近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文化创意产业充当着缓解社会矛盾的减震器。在危机到来的时候,人们可以从文化创意产业获得更多的慰藉,可以充分释放自身的潜能和智慧,减轻和释放压力,增强信心和勇气。面对这次金融危机,文化创意产业机遇大于挑战。

同时,从国际经验看,文化创意产业一般都会集中在工业化程度已经无法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达到极限的地方,在“文化的经济化”、“产业化”比较成熟的地区与国家,它总是存在着一个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加工)、产品推广、产品销售、产品消费和产品服务等完整的链条。当前,无锡已步入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重重压力,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无锡基本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当其时。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从战略的高度,把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文化产业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以软件、工业设计、动漫网游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

(一)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锡政发〔2006〕286 号)、《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锡政发〔2006〕288 号)、《无锡市政府关于鼓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锡政发〔2006〕109 号)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八大工程。《无锡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又为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二)载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工业设计园、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基础软件园、江苏软件外包园、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纷纷落户无锡,促进了各类文化产业载体的建设。动漫产业形成了“一个基地、多个园区”的大格局,建筑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米,新区、滨湖、崇安、北塘四个园区都已初具规模;软件专业载体已建成100多万平方米;工业设计园载体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为创意企业研发、创作、经营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另外,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也建设到位,投入使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娱乐环境。

(三)原创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广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艺术创作人员积极创新、努力工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如大型舞剧《红河谷》、《西施》,锡剧《江南雨》、《霞客行》,歌曲《宇宙的种子》,滑稽戏《亲亲一家人》,多媒体舞台剧《玉飞凤》等好戏连台,近几年来平均每年演出3000余场,观众180万人次。投资拍摄了《出水芙蓉》、《中年计划》、《大人物》、《遍地英雄》等十余部电视剧,已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播出。动画片《东方神娃》、《尾巴梦幻曲》、《秦汉英杰》、《吉娃娃和他的伙伴们》、《哈皮父子》、《福五鼠》等动画原创作品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原创动画片数量从2005年的1部、312分钟到2008年的15部、8108分钟,不仅实现了量的飞跃,在省内名列第一,全国名列第四,而且质量很高。多部作品先后十多次获得国家、江苏省的各类奖项,同时《秦汉英杰》、《哈皮父子》等片已经出口到动画片大国日本、欧洲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四)产业体系日趋成熟。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产业化运作的程度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筑巢引凤,扩大了产业主体的规模。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文化创意产业企业7000多家,其中动漫、网游及相关企业达到120多家,影视和演艺公司10多家,软件企业178家,工业设计企业250家。一个多层次、多门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体系日趋成熟。

(五)人才培养呈现良好态势。利用无锡高等院校和文化产业公司众多的资源优势,大力培养文化、艺术、文学、动漫、戏剧等各类人才,为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目前,仅动漫创意产业方面,无锡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就达到2000多人。

(六)重大活动有力助推产业发展。在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吴文化节”、“无锡工业设计周及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 “惠山庙会”、“中国动漫卡通高层论坛”、“无锡国际动漫版权交易及投融资洽谈会”、“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等大型活动,不仅有力地宣传了无锡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展示了无锡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决心,营造了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名城的良好氛围。

尽管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无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北京、上海、长沙、杭州等文化创意产业较发达的城市相比,我们还有相当的不足。

从无锡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看,整个产业小企业占很大比例,缺乏实力强大的龙头型企业,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全国、全省层面而言,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小,没有形成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从产业形态而言,组织形式还比较分散,产业集聚区相对较少,分散化经营状态还较明显,整个产业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和链接;从企业生产管理来讲,规模还比较小,资金比较缺乏,个性化、特色化还不明显,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生产和服务手段也较为落后,开拓市场和走出去的能力还不强;从从业人员构成来讲,还缺乏高学历和复合型的人才,特别是整个产业和企业急需的文化产品研发、市场运作的人才;从经营情况来看,无锡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目前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还是自身积累和政府扶持,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也比较困难,制约了企业和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名城”和“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遵循“创意是源泉、文化是内容、人才是基础、科技为动力、产业化为方向、效益为目标”的发展理念,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创造、创新、创业”为主题,以弘扬和谐创业理念为先导,发挥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的作用,着力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度和辐射力,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以文化力引领生产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推动无锡“文化名城”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的原则。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提供优惠政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推动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竞争壮大和发展自身,在市场运作中形成产业集聚。

2.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品牌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企业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建自主品牌。同时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国外知名企业到无锡建立创作、制作、研发、加工、市场推广等基地,扩大国际合作,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3.坚持发挥群体优势和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提高运作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点,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三)主要目标

1.发展目标

总量目标:2011年,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到营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其中软件及服务外包达到200亿元、工业设计达到100亿元、动漫及数字内容产业100亿元、文化旅游200亿元,其他传统文化产业达到500亿元。

结构目标:以动漫及数字内容、工业设计、软件为代表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占整个产业比重达到36%。

增长目标: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2%。

2.分年度目标

2009年:无锡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亿元,其中软件及服务外包达到100亿元,工业设计达到50亿元,动漫及数字内容产业达到50亿,文化旅游达到100亿元,其他传统文化产业达到400亿元。

2010年:无锡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到900亿元,其中软件及服务外包达到150亿元,工业设计达到75亿元,动漫及数字内容产业达到75亿元,文化旅游达到150亿元,其他传统文化产业达到450亿元。

四、主要任务

(一)以动漫网游为重点,推动动漫及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把动漫网游产业作为动漫及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重点,突出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的定位;突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推进模式;突出创意、创新和创造联动的互动机制。重点发展动漫原创、动漫制作加工、数码影视 、创意设计、网络游戏产品、动漫核心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建设。主要涵盖以下领域的产品生产和服务:动漫影视作品的创作和生产、出版(包括电子及网络);动漫游戏(包括网络、掌上、电视等游戏)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服务;与动漫影视和游戏产品相关的软件及工具的开发、生产和服务;动漫影视及游戏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演出;漫画作品创作、出版和发行;动漫影视和游戏人才的培训;动漫影视及游戏产品(包括衍生产品)、知识产权的交易。到2011年,全市拥有动漫网游及相关企业达到250家以上;累计打造10个以上在全国有影响的原创动漫形象;累计有15部以上动漫影视作品在国家级媒体播映,20部以上在省级媒体播映,其中,累计有5部以上作品在国家级动漫主题活动中获得主要奖项。3-5家产值超亿元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动漫网游及相关产业直接销售和衍生产业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力争原创动画片产量居全国城市前三位。

坚持本地培育和对外招商并举,实现动漫网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一批在业内技术领先、成长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优势企业;促进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规模扩张,发挥其在全市动漫产业发展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引进一批有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的动漫企业。支持和鼓励与境外动漫产业开展广泛的合作,引进、借鉴和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动漫创作理念、制作技术、研发方式和运营模式,通过合作吸引人才、吸纳资金、拓宽市场。

加大动漫网游人才培养。形成动漫创意产业创作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培养中心;扩大我市大中专院校动漫专业招生,实行产校挂钩。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动漫人才,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战略联盟,从培养单一动漫绘制人才向重点培养动漫原创、制片、经营、管理人才转变,积极培养应用型和创业型动漫人才。

每年举办动漫网游创意产业投融资和版权交易会,形成长三角动漫网游产品的交易集散中心。以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公共技术平台为抓手,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动漫公共技术平台。以国家动漫版权保护中心―南方中心为抓手,建设覆盖华东地区的区域性动漫版权、资源中心、版权及增值业务推进中心。

(二)以软件产业为龙头,提升服务信息化水平。

以进入我国软件产业十强城市为愿景,力争将无锡建设成为核心软件原创城市、信息服务领先城市。发展形成三个软件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信息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培育和形成若干软件年收入超2亿元的龙头企业,引进和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软件骨干企业,实现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促进软件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提高软件技术服务水平。到2011年,全市软件产业及服务外包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全市双软企业(软件企业的认定和软件产品的登记)超过300家,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达到15家,拥有销售额超3000万美元规模以上的信息外包企业达到15家。通过CMMI3级以上国际资质认证的软件企业达30家。在基础软件和数字内容等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形成若干国家、省级软件名牌产品。拥有20万人以上的软件及信息外包人才队伍。

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国家)软件园为核心集聚区域,以江苏省基础软件园和若干市(县)、区为依托,形成具有区位差异的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服务3个特色集聚区域,以优化软件产业发展布局。 加快推进无锡软件园建设,大力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嵌入式软件,积极培育和扶持软件产业的配套服务业,完善园区服务管理体系,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快软件产业核心区建设。同时,积极构建软件研发集聚区,孵化和培育具有无锡鲜明特点的核心软件技术,提升未来无锡的软件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和形成先进制造业软件集聚区,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升级转型,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优先发展电子商务、智能楼宇、数字物流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平台,形成信息服务集聚区。

(三)以工业设计、创意设计为突破,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为龙头和品牌,形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相关产业聚集程度高、具有浓郁的工业设计科技与文化氛围的国内最大、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集聚区。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形成以轻工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业计算机应用设计、精密零件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等IC设计为内容的工业设计产业格局,带动制造业企业走向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促进长三角乃至更广区域制造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逐步建立创意设计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落实国家对创意设计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到2011年,全市工业设计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全市工业设计企业达到500家,其中年收入上亿元超过10家;形成1000名设计师人才队伍,其中引进全国知名设计师15-20名,引进国际知名设计师5-10名。

1.打造特色园区,形成统一的区域品牌。整合要素,形成合力,扩大无锡工业设计区域品牌的影响力。重点发展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吸引海内外工业设计研发机构、设计企业入驻;发挥江阴临港新城江苏文化创意园优势特色,重点发展江阴金一文化产业园、中国(江阴)国际创意港等园区建设。

2.引进工业设计人才,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吸引国际知名设计师进驻,设立设计室,提升无锡工业设计的品牌;积极与国际工业设计界交流,为培养无锡自己的工业设计大师构建良好平台。

3.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工业设计效率、水平。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多元投入,共同参与,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工业设计技术平台体系。重点建设工业设计孵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人才教育培训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等5个平台;建设展示交易中心、辅助设计中心、快速成型中心、信息咨询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5个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艺,提升工业设计效率、水平。

(四)以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业。

围绕打造“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进一步挖掘自然风光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出一批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特色旅游景点,实现从一般观光目的地到国内外著名的、具有特色的创意旅游胜地的跨越。通过科学论证、规划,统一布局,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充分协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自然景观资源,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创新角度去重新审视旅游项目的开发,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和资源优势,突出创意,形成特色,打造精品项目,形成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到2011年,全市特色文化游总收入达200亿元左右。

在旅游项目中挖掘文化内涵,开辟“吴文化之旅”特色旅游线路:以古运河街区“一核三廊三节点”的空间布局整体思路为基础,打造沿运河景观带。围绕灵山胜境、大觉寺,丰富环太湖旅游度假休闲内容。重点培育1912酒吧休闲街、湖滨路酒吧一条街、湖滨假日旅游休闲街区、新地假日广场等一批休闲娱乐业集聚区,形成都市特色休闲街。重点扶持《超越神话》保利广场演艺、《灵山盛典》大型情景演出、锡剧博物馆旅游风情娱乐剧《吴韵流芳》、《穿越运河三千年》大型歌舞剧,培育重点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以建设“七大文化博览园”和佛教文化博览园为契机,拓展江阴人文旅游休闲区、宜兴陶都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举办一年一度的“徐霞客旅游文化节”、“清名古运河国际旅游文化节”、“阳山桃花节”等活动为推手,以“园”带动,以“节”推动文化旅游的跨区域发展。

(五)各产业门类协调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升级。

1.现代传媒业。主要是指依托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依托无锡广电集团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走多媒体、跨媒体经营之路,推动纸质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合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传媒业,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电子商务等新型文化业态。以新媒体产业为龙头,做强优势文化产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链。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强化内部管理,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做大做强无锡广电集团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建立创新经营管理机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产业形态,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网络电视、电子商务等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新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尽快推进建设无锡广电传媒中心工程,打造面向社会开放,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型传媒、创意、文化活动中心。加快推进建设无锡影视文化交流中心,打造集数字电视展播、信息发布展示和商务会展、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影视文化交流中心。

2.影视出版业。充分发挥无锡广电集团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文化产业主投资平台的作用,加快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和数字出版业。提升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积极打造影视文化的产业链;面向市场,改革创新影视精品生产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无锡文化资源,创作高品质的知名影视精品;放宽市场准入,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影视产业发展,提高影视产业的社会化程度;扶持重点影视制作机构,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重点培育出在全国竞争优势较强、品牌效应显著和实力较强的大型影视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围绕影视基地,培育影视产业集群,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印刷复制业、出版发行业,积极推动电子音像、版权交易、网络出版的发展,建成出版印刷和光存储基地和出版物流动基地。

3.艺术品产业。要以艺术品创作者为中心,整合经纪人、画廊、美术馆、基金、拍卖行等要素,形成艺术品“产业链”,发展经纪、拍卖市场,包装大师级人才,推进名牌战略。整合营销,发展中介机构,增加无锡传统工艺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打造名人、名品、名企、名市。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公开评审、推介和保障有信誉的艺术品经营单位,形成规范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到2011年,建成中国陶瓷城、中国紫砂城等交易市场;传统工艺品直接销售收入约35亿元;培养高级工艺美术师20名、工艺美术大师10名、民间工艺大师20名。

4.演艺培训业。深化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开放演出市场,整合市内艺术表演团体资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节目创作策划和举办演出活动,大力扶持无锡歌舞剧院、无锡演艺公司、无锡大剧院、无锡民乐博览馆等的发展,积极培育演艺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艺术教育机构。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办学及公办民助等形式发展艺术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艺术教育培训和成人艺术教育培训,培养和开拓文化艺术市场。

5.会展广告业。结合本地经济结构和产业优势,引进和打造品牌会展项目做大做优吴文化节、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太湖博览会等会展节庆活动。初步形成了创意策划、场馆管理、会展传播、招商代理、广告代理、布展设计、设备租赁等相配套的“产业链”,借助我市建设国际会展中心的契机,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升无锡会展业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以无锡地域文化为内涵、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国际性和全国性会展品牌,加快发展会展广告业。

(六)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为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润滑剂

进一步抓住区位优势,发挥政府对金融发展的引导作用,吸引金融机构向特定空间聚集,加大金融市场的开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将我市打造成为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中心和金融市场中心。一是建造区域银行业务区。要争取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区域分行,区域性商业银行总、分行和外资金融机构的集聚地的构建,建立覆盖全省和华东更大区域的项目贷款和银团贷款服务网,培育和引进银团服务公司,从事大型项目融资的策划、评估工作。二是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推进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公司及风险投资公司等多种新型金融机构在我市的发展,并形成以投融资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型的区域性金融资本聚散中心,辐射周边县域,发挥金融活动的交易、调控中心以及金融信息中心和中介服务中心的功能。三是发展新兴金融业务。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吸引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联手发展投资公司,对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信托融资,实施股份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文化创意产业对无锡经济作出持续的贡献,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导,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由市主要领导牵头,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委员会,同时吸收来自动漫、广告及媒体、出版、软件、工业设计、影视等行业的企业界人士。下设推进办公室,负责统筹及推行各项措施,制定并实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计划。

(二)加强区域联动。各地区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创新工作体制,形成推进合力。各区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将文化创意相关的产业职能剥离开来,和事业管理职能分设,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使工作范围和职责更明确,中心的职能是落实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办公室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化工作机制的形成,从而在全市范围进一步促进形成更加有利于文化产业管理机制的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的作用。通过落实机构,编制规划,制订政策,切实解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人、有钱、有章”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降低创业成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意园区和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加强行业管理。由同业经济组织、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等组成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协调政府、企业和市场等多元利益主体关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职能:加强产业合作和行业自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力的作用;通过推进区域市场化进程,加快形成竞争机制,引导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力的作用。

(四)加快人才建设。在现有的市人才专项资金中加强对文化创意型人才的培养、交流、引进、使用和奖励。支持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加强文化创意人才教育培训力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与海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文化创意类优秀人才和创业团队,对引进的非本市户籍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给予调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作为我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专项用房配售的重点对象之一,缓解人才住房困难问题。实施文化创意人才发现计划,启动“文化创意人才梯队工程”,支持文化创意人才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发现和培育一批新的创意人才、团队,推出一批创新创业的典型。

(五)打造战略品牌。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响“无锡创意”整体品牌,使之成为打造“文化名城”城市品牌的重要依托。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动漫游戏业、工业设计、软件业、影视产业等为突破口,加大对原创作品的扶持力度,着力推出一批精品,发挥品牌的引领与示范效应。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定期编制和发布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著名品牌、商标名录。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实施品牌拓展计划,鼓励与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项目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知名品牌,输出文化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切实加强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搭建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交易平台。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非法行为,对侵权行为举报人给予奖励。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