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中国网7月13日电 (记者胡永平)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6-2017)》(白皮书),从多个方面介绍和展示了一年来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在发布会上,最高法副院长江必新介绍了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情况。他说,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6373件,审结13895件,给予刑事处罚27384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民事案件187753件,审结151152件。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行政案件39746件,审结29232件。
推进集中管辖和归口审理
江必新说,在集中管辖方面,各高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模式。上海、河南、甘肃、海南等高级人民法院结合本地区环境资源特点,探索实行辖区内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划、跨流域集中管辖。在案件归口审理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继2016年实行环境资源民事、行政案件“二合一”归口审理模式后,今年开始在第三巡回法庭探索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由一个审判团队审理的“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目前,已经有11家高级人民法院实行环境资源案件“二合一”或者三合一”归口审理工作模式。
推进构建多元共治机制
江必新指出,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联合发布司法解释、开展调查研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积极开展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协调联动。各高级人民法院也围绕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构建联合调解机制、完善司法鉴定机制等问题,积极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为环境资源审判构建有利外部环境。
积极参与环境立法
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参与了《民法总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多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
江必新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积极推动下,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绿色原则确定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试点期间,最高人民法院积极调研,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修改法律的建议,推动2017年6月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增加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为加强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司法保障,依法审理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上一篇: 学生放假家长上班:孩子监护难题如何解决?
下一篇: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材建设实质是国家事权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最高法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 一年2.7万余人被处罚
中国网7月13日电 (记者胡永平)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6-2017)》(白皮书),从多个方面介绍和展示了一年来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在发布会上,最高法副院长江必新介绍了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情况。他说,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6373件,审结13895件,给予刑事处罚27384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民事案件187753件,审结151152件。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行政案件39746件,审结29232件。
推进集中管辖和归口审理
江必新说,在集中管辖方面,各高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模式。上海、河南、甘肃、海南等高级人民法院结合本地区环境资源特点,探索实行辖区内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划、跨流域集中管辖。在案件归口审理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继2016年实行环境资源民事、行政案件“二合一”归口审理模式后,今年开始在第三巡回法庭探索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由一个审判团队审理的“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目前,已经有11家高级人民法院实行环境资源案件“二合一”或者三合一”归口审理工作模式。
推进构建多元共治机制
江必新指出,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联合发布司法解释、开展调查研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积极开展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协调联动。各高级人民法院也围绕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构建联合调解机制、完善司法鉴定机制等问题,积极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为环境资源审判构建有利外部环境。
积极参与环境立法
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参与了《民法总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多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
江必新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积极推动下,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绿色原则确定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试点期间,最高人民法院积极调研,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修改法律的建议,推动2017年6月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增加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为加强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司法保障,依法审理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上一篇: 学生放假家长上班:孩子监护难题如何解决?
下一篇: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材建设实质是国家事权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