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宋欣欣 2017-06-11 08:31:00
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民间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2016年民间投资增长明显放慢,给民间投资敲响了警钟。因此,随着各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进一步落实,2017年的民间投资开始出现回暖现象。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民间投资的发展,我们应认真审视民间投资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一、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

 

首先,差别化对待挫伤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当前的问题是,各界谈民营企业都说得很好,但实际过程中的操作就有些不一样了。譬如,对于公办学校,财政部门按学生的人头给补贴,而民办学校的学生却得不到国家的补贴。教育领域中的国有和民营政策不一样,生源就成了问题,优秀的学生不会到民营学校来,国有和民营怎么会在一个起跑线上?再比如,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和PPP的积极性不高,一是项目的吸引力不大;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国有资产流失都非常敏感,害怕民间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和PPP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在PPP准入方面,地方政府有时会把利益多的给国有企业,利益少的给民营企业。在政策制定上和公共政策参与领域,民间资本的话语权不强。在一些领域,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不在一个平台上。一些民营企业面临国内不让进、国际上出不去的困境,只好“翻墙”投资,面临很大风险。

 

其次,政策不具体,并缺乏操作性。一是各地政府政策的细节不细,各个部门的政策缺乏联系性,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企业家们认为,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非常明确,确实给企业家巨大鼓舞,越是大领导事情越好办,但是政策到了地方就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二是许多政策问题是隐性的,如同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政策背后主要是利益驱动,这其中有公家的利益,也有个人的利益问题。在治理领域,民营企业遇到的不是大政方针问题,而是具体政策的落实和执行问题,这些确实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三是政策不确定和不透明问题。由于审批程序复杂和不透明,导致部分企业不敢投资、不敢发展,对未来缺乏预期。总体来说,不少企业家对政策的获得感不强,感觉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最后,个别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一是个别部门和基层政府政策执行能力和执行水平有待提高,地方政府操作公开性和透明性不够。一些国家明文规定的产业补贴,到了地方迟迟不能到账,挫伤了企业家的积极性,伤了企业家的心,对民营企业伤害很大。企业家对一些官员的诚信问题意见很大。二是个别政府部门不作为现象比较突出,官僚作风依然存在,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三是一些地方缺乏安全的投资环境。有的企业家把自己的家产抵押上,还要承担无限责任风险。个别地区和部门不给民企发展机会,一旦出现问题,民企马上遭到起诉,其中牵涉到一些利益在里面。据统计,民营企业寿命达到5年的不到30%,大部分受到银行贷款因素的影响。有的民企贷款无门,只能借高利贷,风险很大。还有的企业到外地投资时,受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影响,遭受不公平对待,资产甚至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在这样的环境下,外地民营企业家因缺乏安全感,自然不敢投资。

 

二、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对策

 

针对民间投资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促进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1、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国家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逐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公平地对待民间投资者,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合理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教育、金融、电信等垄断性行业,打破国家垄断和行业垄断的阻碍。凡是允许外商投资的产业和领域,都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给民间投资主体国民待遇。规范政府审批制度,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和标准。在合理区分政府出资和民间投资的基础上,简化民间投资项目审批步骤,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积极主动地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破除传统的歧视民间投资观念,不能怕民间经济冲击国有行业和部门的垄断利益。要采取稳妥的、逐渐降低进入门槛的办法来严格把握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资格,对民营经济、国有经济以及外资经济进入同一竞争性领域的门槛标准化、统一化。充分协调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保证政策实施的统一性、有效性,逐步降低民间投资进入多个市场领域的门槛。

 

2、优化民间投资布局

 

政府应当正确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既要加大对民营企业资金支持和技术研发力度,促进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努力培育带动民间投资的新项目,又要注重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教育、能源环保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形成社会新的投资热点。对于民间投资不太愿意进入的领域,通过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鼓励其进入。要积极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民间投资不断开辟新的热点。

 

民间投资应该在经过了在一般竞争性行业的锻炼和积累后,谨慎地伴随着市场准入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自身实力的逐步增强稳健推进,在民间投资实力增强的前提下,量力而行的扩大投资行业,逐步成为自然垄断性行业投资增长的新生力量。同时,应当注意平衡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经济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规模和速度。

 

3、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现如今,虽然民间投资已经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但仍有一些限制存在。随着社会对民间投资认识的不断加深,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与重组,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与日俱增。为此,必须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民间投资者的融资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民间投资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民营企业投资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金融创新,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和完善为民间投资服务的金融体系,为各种类型的民企提供多种多样的配套服务。在融资渠道方面,除了抵押质押贷款以外,良好的信誉也可使民间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民间企业大都规模不大,用实物资本进行抵押或质押贷款的规模很小,但民间企业大都忽略信誉,导致信誉水平较差,加上银行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银行对民间企业的信贷规模小,时间短,远满足不了民间企业的融资需要。有些企业就得依靠非正规的民间贷款,甚至地下钱庄来筹集资金,由此背上沉重的还贷负担。因此,要加大商业银行对民间投资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基金的投资领域和覆盖面。允许信用良好的非国有企业,在经过信用评级后,发行企业债券。加快二级市场的建设,使更多的民营企业经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通过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使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一道,能够及时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4、提高民营经济自身素质

 

为了提高民间投资的效率,民营经济还需从自身做起,民间投资也势必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不断完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及内部治理结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并且还要建立吸引人才及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家的培养也需重视,并且要与企业的领导核心相一致。而且还须心提高家族企业主和员工的素质,自觉协调好与员工的关系,建立健全的工会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思想。同时,要加强民营企业创新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革创新、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上。一方面要加快中小民营企业的重组与兼并,走向规模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我发展能力。

 

总之,当前我国民间投资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却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合理的引导,属于粗放型的增长,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妥善解决,只有这样民间的资本力量才能得以释放能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持久、健康的力量。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