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拿地最多的25家企业合计拿地金额达到4942.56亿元,相比2016年同期拿地最多的25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2549亿元上涨了94%。其中,碧桂园拿地金额达到527.22亿元,排名房企拿地金额第一位,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分别以454.8亿元、413.38亿元紧随其后。
尽管2017年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但并不能阻挡房企拿地的热情。从拿地结构来看,品牌房企一线城市拿地占比达两成,二线城市拿地占比50%。笔者认为,房企在调控期大肆拿地主要是基于三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弥补土地库存不足,二是中型房企拿地谋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大型房企谋划转型升级。
土地对于房企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基础资源。没有适量的土地库存,房企的发展将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房企会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土地库存不足,而中型房企为了自身发展也需要有较为充足的土地储备。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上海)城市土地展上,来自南京、合肥、无锡、扬州等近30多个国内热点城市的千宗拟上市地块集中参展。此次土地展共吸引了350余家品牌房企报名,中国房地产前200强开发商基本上全部出动。房企对拿地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与限购、限贷、限卖等调控措施相比,对土地供应进行量化管控无疑更具威力。4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共同签发《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这是自北京开启全国楼市调控升级以来,两部委首次出台的全国楼市调控统领性文件。《通知》中要求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专家认为,这种量化的指标对地方政府的供地更加有效率。因为很多地方土地不是有地就能供应出来,因为供地周期比较长,比如年度计划,政府的土地储备、到“七通一平”将生地变为熟地,再到出让、开发,开发还需要企业报建等。这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供地进程。房企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也会尽可能的多拿一些土地作为储备。
两部委下发《通知》的第二天,北京市率先发布《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和《北京市2017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未来5年北京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以保障15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今后其他城市也会仿照北京市的做法将土地供应计划公之于众。
土地是房企的战略资源,各类型房企都不会等闲视之。对于大型房企来说,拿地进而推进企业与中国经济一道转型升级是目前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4月28日,万科在广州的一场土地拍卖中,以36亿元的总价击败其他20余家房企,拿下了白云区和黄埔区两宗住宅用地,其中自持面积超过50%、总配建面积达2250平方米。万科方面称,“拿地是为了践行城市配套服务商理念,推进泊寓、养老、商业、医疗、教育、产业办公等拓展业务,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保利地产认为,从房子居住属性出发、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本轮调控导向,行业发展模式将更为多元,除传统住宅、商业开发外,满足居住需求的文娱、休闲、产业等城市配套产品开发及相关服务提供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金地集团认为,中国的经济未来必然依托于实体经济,而以产业地产为代表的新型地产业务,正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的基石,这是与中国经济的未来一致的发展方向。产业地产不仅仅是一个重资产的拿地开发的过程,更是运营、服务和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圈构建的过程,通过价值创造驱动企业发展。
其实,房企拿地与钢铁厂囤积铁矿石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身的稳健或激进运营而做出的选择。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未来需要适应这个行业的长效机制,但目前这个机制仍在构建中。因此,房企需要在这个过渡或升级时期最大化地实现自身发展或转型,否则将来生存或许都会成为问题。
上一篇: 证监会:“IPO发行新规”不实 审核过程日益严格
下一篇: 上海浦东试行:60岁以上老人轻微犯罪部分情况不起诉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房企拿地热情不减 背后有三大因素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拿地最多的25家企业合计拿地金额达到4942.56亿元,相比2016年同期拿地最多的25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2549亿元上涨了94%。其中,碧桂园拿地金额达到527.22亿元,排名房企拿地金额第一位,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分别以454.8亿元、413.38亿元紧随其后。
尽管2017年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但并不能阻挡房企拿地的热情。从拿地结构来看,品牌房企一线城市拿地占比达两成,二线城市拿地占比50%。笔者认为,房企在调控期大肆拿地主要是基于三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弥补土地库存不足,二是中型房企拿地谋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大型房企谋划转型升级。
土地对于房企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基础资源。没有适量的土地库存,房企的发展将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房企会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土地库存不足,而中型房企为了自身发展也需要有较为充足的土地储备。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上海)城市土地展上,来自南京、合肥、无锡、扬州等近30多个国内热点城市的千宗拟上市地块集中参展。此次土地展共吸引了350余家品牌房企报名,中国房地产前200强开发商基本上全部出动。房企对拿地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与限购、限贷、限卖等调控措施相比,对土地供应进行量化管控无疑更具威力。4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共同签发《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这是自北京开启全国楼市调控升级以来,两部委首次出台的全国楼市调控统领性文件。《通知》中要求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专家认为,这种量化的指标对地方政府的供地更加有效率。因为很多地方土地不是有地就能供应出来,因为供地周期比较长,比如年度计划,政府的土地储备、到“七通一平”将生地变为熟地,再到出让、开发,开发还需要企业报建等。这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供地进程。房企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也会尽可能的多拿一些土地作为储备。
两部委下发《通知》的第二天,北京市率先发布《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和《北京市2017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未来5年北京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以保障15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今后其他城市也会仿照北京市的做法将土地供应计划公之于众。
土地是房企的战略资源,各类型房企都不会等闲视之。对于大型房企来说,拿地进而推进企业与中国经济一道转型升级是目前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4月28日,万科在广州的一场土地拍卖中,以36亿元的总价击败其他20余家房企,拿下了白云区和黄埔区两宗住宅用地,其中自持面积超过50%、总配建面积达2250平方米。万科方面称,“拿地是为了践行城市配套服务商理念,推进泊寓、养老、商业、医疗、教育、产业办公等拓展业务,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保利地产认为,从房子居住属性出发、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本轮调控导向,行业发展模式将更为多元,除传统住宅、商业开发外,满足居住需求的文娱、休闲、产业等城市配套产品开发及相关服务提供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金地集团认为,中国的经济未来必然依托于实体经济,而以产业地产为代表的新型地产业务,正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的基石,这是与中国经济的未来一致的发展方向。产业地产不仅仅是一个重资产的拿地开发的过程,更是运营、服务和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圈构建的过程,通过价值创造驱动企业发展。
其实,房企拿地与钢铁厂囤积铁矿石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身的稳健或激进运营而做出的选择。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未来需要适应这个行业的长效机制,但目前这个机制仍在构建中。因此,房企需要在这个过渡或升级时期最大化地实现自身发展或转型,否则将来生存或许都会成为问题。
上一篇: 证监会:“IPO发行新规”不实 审核过程日益严格
下一篇: 上海浦东试行:60岁以上老人轻微犯罪部分情况不起诉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