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进展情况和亮点工作,同时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2013-2016)》两个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以法官员额制为基础,以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和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责任制改革2016年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开。各基层、中级试点法院通过优化人员配置,组建审判团队,制定职责清单,形成以法官为核心、团队紧密协作的新型审判工作机制,审判效率较改革前普遍提高20%以上。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介绍说,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最高法共发布43个改革文件,推进一批重要项目,如增设巡回法庭、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法官逐级遴选、法官履职保障、法官违法惩戒等的落地和实施。截至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由最高法牵头抓总的18项改革任务,已完成17项。2017年,最高法将把司法责任制改革作为首要任务,确保深入、全面、不留死角落实到位。
院长庭长带头办案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一年来,试点法院普遍实行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实现了“审判者裁判,裁判者负责”。
据了解,司法责任制改革已在全国法院全面铺开,28个高级法院(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363个中级法院、2644个基层法院完成员额法官选任工作,约占全国法院总数的86.7%,共产生入额法官105433名,北京等11个省区市已完成首批员额法官的单独职务序列确认和任命工作。
李少平说,司法责任制改革改变了过去院庭长批案不审案的情况,院庭长办案形成常态机制。各地均明确了院庭长入额后的办案指标,要求院庭长不仅要带头办案,还要主动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优质审判资源的示范、领头和表率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10.02万件,同比上升23.54%;北京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13.8万件,同比上升52%;广东全省法院院庭长办案70.16万件,同比上升24.72%;江苏全省法院院庭长办案占比达到38.5%。
李少平说:“过去法官大包大揽的工作模式变了,试点法院组建新型审判团队,通过科学分工、有效协作,减轻法官非审判事务,法官人均结案数较改革前明显提升。”
据统计,层层审批的办案模式改变后,审判效率大大提升。上海法院法官改革前年人均结案144件,改革后达到228件;贵州法院法官改革前年人均结案63件,改革后达到157件。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随着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矛盾纠纷风险增多,各类案件仍保持大幅攀升态势。2016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达2305.6万件,同比增长18.1%。
李少平认为,面对严峻的人案矛盾,不能光靠加人增编的“添油”战术,必须借助改革创新思维,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挖掘内部潜力;一方面依靠各地党委政府,依托社会各方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2016年,最高法发布落实案件繁简分流的意见,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全国法院共设置2338个诉调对接中心。上海法院全年诉前分流23.29万件案件,调解成功8.8万件,4成以上案件在诉前得以有效化解;北京法院诉前分流68763件案件,调解成功19046件。
据李少平介绍,最高法通过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提升效率,积极推动适用电子方式送达和电子督促程序,推广电子卷宗移送,实行审判辅助事务集中管理,探索开展在线调解和网上开庭。目前,全国已有419家法院开通在线调解平台,拥有2390名在线调解员。
找准症结破执行难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承诺用“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一年来,最高法找准了执行难问题的症结所在,精准发力,猛药治疴,通过完善网络查控系统、联合信用惩戒系统、执行信息公开系统,有效解决了财产难查找、失信难惩戒、信息难公开等难题。
李少平说,2016年,最高法会同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规定了11类37项惩戒措施,使老赖寸步难行、无处遁形。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73万例,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各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7.1万余人次,基本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李少平介绍说,最高法出台了网络司法拍卖司法解释,通过社会化评审,公布5家网络拍卖平台供当事人选择,破解执行财产处置过程不透明、不规范、变现难问题。目前已有28个省份1600余家法院入驻网上司法拍卖平台,共计网拍32万余次,拍卖标的物15万余件,成交额1900余亿元,平均成交率达到89%,溢价率达到42%,为当事人节省佣金80亿元。
上一篇: 探析工伤认定案件中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的冲突问题
下一篇: 证监会发力铲除内幕交易 深挖证据破解“套路”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最高法43个文件促改革落地 详解司法改革新亮点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进展情况和亮点工作,同时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2013-2016)》两个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以法官员额制为基础,以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和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责任制改革2016年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开。各基层、中级试点法院通过优化人员配置,组建审判团队,制定职责清单,形成以法官为核心、团队紧密协作的新型审判工作机制,审判效率较改革前普遍提高20%以上。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介绍说,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最高法共发布43个改革文件,推进一批重要项目,如增设巡回法庭、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法官逐级遴选、法官履职保障、法官违法惩戒等的落地和实施。截至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由最高法牵头抓总的18项改革任务,已完成17项。2017年,最高法将把司法责任制改革作为首要任务,确保深入、全面、不留死角落实到位。
院长庭长带头办案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一年来,试点法院普遍实行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实现了“审判者裁判,裁判者负责”。
据了解,司法责任制改革已在全国法院全面铺开,28个高级法院(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363个中级法院、2644个基层法院完成员额法官选任工作,约占全国法院总数的86.7%,共产生入额法官105433名,北京等11个省区市已完成首批员额法官的单独职务序列确认和任命工作。
李少平说,司法责任制改革改变了过去院庭长批案不审案的情况,院庭长办案形成常态机制。各地均明确了院庭长入额后的办案指标,要求院庭长不仅要带头办案,还要主动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优质审判资源的示范、领头和表率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10.02万件,同比上升23.54%;北京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13.8万件,同比上升52%;广东全省法院院庭长办案70.16万件,同比上升24.72%;江苏全省法院院庭长办案占比达到38.5%。
李少平说:“过去法官大包大揽的工作模式变了,试点法院组建新型审判团队,通过科学分工、有效协作,减轻法官非审判事务,法官人均结案数较改革前明显提升。”
据统计,层层审批的办案模式改变后,审判效率大大提升。上海法院法官改革前年人均结案144件,改革后达到228件;贵州法院法官改革前年人均结案63件,改革后达到157件。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随着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矛盾纠纷风险增多,各类案件仍保持大幅攀升态势。2016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达2305.6万件,同比增长18.1%。
李少平认为,面对严峻的人案矛盾,不能光靠加人增编的“添油”战术,必须借助改革创新思维,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挖掘内部潜力;一方面依靠各地党委政府,依托社会各方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2016年,最高法发布落实案件繁简分流的意见,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全国法院共设置2338个诉调对接中心。上海法院全年诉前分流23.29万件案件,调解成功8.8万件,4成以上案件在诉前得以有效化解;北京法院诉前分流68763件案件,调解成功19046件。
据李少平介绍,最高法通过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提升效率,积极推动适用电子方式送达和电子督促程序,推广电子卷宗移送,实行审判辅助事务集中管理,探索开展在线调解和网上开庭。目前,全国已有419家法院开通在线调解平台,拥有2390名在线调解员。
找准症结破执行难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承诺用“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一年来,最高法找准了执行难问题的症结所在,精准发力,猛药治疴,通过完善网络查控系统、联合信用惩戒系统、执行信息公开系统,有效解决了财产难查找、失信难惩戒、信息难公开等难题。
李少平说,2016年,最高法会同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规定了11类37项惩戒措施,使老赖寸步难行、无处遁形。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73万例,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各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7.1万余人次,基本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李少平介绍说,最高法出台了网络司法拍卖司法解释,通过社会化评审,公布5家网络拍卖平台供当事人选择,破解执行财产处置过程不透明、不规范、变现难问题。目前已有28个省份1600余家法院入驻网上司法拍卖平台,共计网拍32万余次,拍卖标的物15万余件,成交额1900余亿元,平均成交率达到89%,溢价率达到42%,为当事人节省佣金80亿元。
上一篇: 探析工伤认定案件中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的冲突问题
下一篇: 证监会发力铲除内幕交易 深挖证据破解“套路”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