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婚后财产公证

张丛杉 2016-12-08 09:00:00
如何进行婚后财产公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均收入逐渐上升,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财产,而近几年,离婚事件不断重演,离婚涉及到的财产纠纷也暴露在人们的眼前,社会上的婚姻观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此时,婚后财产公证被人们逐渐的接受,通过公证程序能够有效的避免婚姻财产纠纷,对于解决双方当事人的财产争议有着重要的作用。

 

哪些财产可以进行公证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任何一方所得的各种财产都属于夫妻婚后财产,但是婚后财产并不完全等同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后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取决于夫妻间的约定及法律的规定。婚姻法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与夫妻个人财产均可以进行公证。

 

首先,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婚后共同财产,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补贴;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解释,以下财产也应当认定为夫妻婚后共同财产,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同时还规定,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得部分夫妻共有。

 

其次,依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婚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财产的,主要包括: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婚后财产公证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夫妻双方为了确定个人财产的归属,请求公证部门办理婚后财产公证,以此证明婚后财产属于个人支配的财产。虽然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由于双方的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致使很多人有意通过公证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进行财产公证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夫妻婚后财产公证首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不满足的,无法对婚后财产进行公证,必须是合法结婚的夫妻双方,也就是说满足结婚年龄、自愿等结婚法定条件的;必须是夫妻双方真实自愿对婚后财产达成约定,根据约定进行婚后财产公证;必须夫妻双方亲自办理公证,他人无权代理;夫妻双方对婚后财产约定必须合法,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不能有损害第三人或国家利益的内容;满足以上条件的,夫妻双方可以去所在地区的公证部门办理婚后财产公证手续,确定协议的效力。

 

婚后财产公证就是对夫妻双方婚后财产归属的确认,通过婚后财产公证后,双方的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进行婚后财产公证的夫妻双方当事人应该认真对待,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公证财产,以免出现让自己后悔的情形,婚后财产公证需要注意下列事项。首先,婚后财产必须得满足上述的几项条件,否则缺乏公平的精神,无法进行公证;同时,婚后财产公证最重要的就是对个人财产的举证及认定,在签订夫妻财产约定时,需要对约定的内容详细审核,避免出现笼统的字句。尤其是在起草夫妻财产约定时,可以通过资讯专业人员,在律师等人员的知道下进行起草。

 

婚姻自由观念已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有选择结婚和离婚的自由,近些年离婚案件也不在少数,而婚后财产公证能够明确婚姻双方当事人的财产地位,是解决财产纠纷的可靠依据,对于稳定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预防婚姻纠纷,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每个人应该认真对待婚后财产公证程序,感情是复杂的,不应受到婚后财产程序的影响。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