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互联网治理体系须靠法治

法制网 2016-11-18 10:54:00
改革互联网治理体系须靠法治

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在16日的开幕式视频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特别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针对“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与会互联网领域多位专家都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造福人类”的主旨,十分契合当前的形势,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愿,而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方面最大的挑战就是“法治”,因此当前首先要改革现有的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世界范围内互联网治理上的公平正义。

 

实现“安全有序”须构防御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沈昌祥指出,今年10月1日,世界互联网的运维管理由美国政府手中移到了一家公司进行管理——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公司,即ICANN。

 

这说明,美国在过去近20年对互联网的直接控制权时代结束了。“但是,我们如何公正公平共享网络资源,也存在很多挑战。国际电联宣布到2020年,全球上网人口要占到60%以上,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要占到65%以上,如何保证他们的利益?如何由他们参加共建来造福人类,这是一个大问题。”沈昌祥说。

 

正因为此,沈昌祥认为,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造福人类”的主旨。

 

而如何才能实现“安全有序”呢?在沈昌祥看来,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在技术方面的突破,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加速人才培养,提升参与制定规则能力。

 

近两年来,因受到网络攻击而导致城市的网络或电力系统大面积瘫痪在一些国家时有发生。比如,今年10月,美国东海岸网络出现大面积瘫痪,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而导致这次事故的原因,据沈昌祥介绍,是因为美国无处不在的摄象头,受到黑客攻击。去年年底,乌克兰曾发生大面积停电,也是因为一个控制所有变电站的控制系统受到攻击。“这两起事故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没有免疫系统。”他说。

 

如果类似乌克兰那样的网络攻击,发生在中国是否也会同样有效呢?沈昌祥给出了否定答案。他透露,早在七年前,我国就以“可信计算”构筑了电网调度系统的主动防御体系,“我们经过严谨的分析,乌克兰攻击对我们无效,这些年来每天要进行几万次的攻击,我们确保了安全,应该说这方面技术是领先世界的。

 

“可惜的是,我们没有申报国际专利,被一些国际组织所采纳或者说拿走了,这也是中国做出了贡献。今后,我们应该走出国门,对世界建立安全的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他说。

 

网络没有国界但是有主权

 

以往对于“网络主权”,社会上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虚拟空间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不存在主权之说。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研究员倪光南认为,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他指出,网络主权是一个客观现实,我们把网络空间作为海、陆、空、天以外的第五疆域,当然要讲国家主权。如果我们都能维护网络主权,就可以和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讨论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强调,网络没有国界,但是互联网是有主权的。他说,网络主权实际上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按照国际公法,主权国家最大的特点是有自己唯一合法的政府,有自己的独立法律,任何一家公司到这里运作必须依法运作,违法是不行的。另外,主权国家还有一个主权平等,各国之间要平等相待,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些原则都适用于我们的网络空间。”

 

张维为认为,网络空间治理要坚持协商民主原则,互相尊重网络主权,中国可以在这方面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指出,互联网跟人类历史中所有其他的技术演变过程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所以不管是在一个国家内,还是在全球范围,互联网治理都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严肃课题。

 

“在互联网治理方面,一方面要有法律工具,另外一方面要有政策引导,此外还要有各种平台建设,以及一些规则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互相交流、讨论、研究,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然后用这些共识来指导我们互联网的发展。”薛澜说。

 

应兼顾政府治理和用户自治

 

互联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UGC,即用户生产内容,这样一个平台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去自由生产信息、编辑信息、发布信息、传播信息,因而使得互联网治理非常困难,所以对于如何治理互联网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政府治理”,另一种是提倡“用户自治”。

 

对此,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马费成认为,将这两种结合起来非常重要,因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所有网民、所有参与者的事。

 

在此方面,马费成举了一个例子。在互联网上,尽管今天的网络空间环境不容乐观,但也还有一些可以参照的运行比较好的社区,比如百科系统。

 

“或许有人认为,百科系统是网民自己参与编辑的,肯定是错误百出、乱象丛生,但有专家进行过统计,把百科系统和英国的大百科全书、美国的哥伦比亚百科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它们的正确率相当,这或许会令很多人难以置信。”他说。

 

“我们知道,英国大百科全书和哥伦比亚百科,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撰写的,而网络百科是普通网民写的,为什么可以保证这么高的正确率?我想,在一些网络社区,完全可以在理性、自律、诚信、善意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来达到有序化,大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定规则、进行引导,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理方式。” 马费成说。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